黄昏外野手 第7届新北市文学奖:成人组‧青春组‧儿童文学组

黄昏外野手 第7届新北市文学奖:成人组‧青春组‧儿童文学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用文字记录生命,以创作成就梦想

  第7届新北市文学奖投稿件数达2865件,再创历年新高,更有不少来自欧美、东南亚及两岸三地的参赛稿件,已然国际化成为具指标意义的华文创作文学奖项。因应多元类组,特别邀请到廖玉蕙、李瑞腾、向阳、钟乔、刘克襄、陈义芝、阿盛等国内72位着名文学大师组成超强评审团,历经初审、决审激烈的讨论与严格筛选,选出12类组前三名及佳作共69件精选作品。

  《黄昏外野手》收录成人组、青春组、儿童文学组各文类共54件作品,透过成人组纯熟精鍊的笔触、青春组青涩纯真的丰富想像,期待读者得见这些真挚动人的创作,用文学描摹属于新北市美好的文化景致。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市长序 星光璀璨 光耀新北

成人组散文类
第一名:狗悲鸣的下午/刘佳旻
第二名:给给给/李达达
第三名:脱落的毛发毛发与毛发/游善钧
佳作:鱼丸/梁评贵
边缘的音乐/陈馨妍
营养口粮/李燕樵
评审会议记录

成人组新诗类
第一名:如果,这里有海/赖文诚
第二名:车轮饼的旅行/詹佳鑫
第三名:图书馆员的练习/余致毅
佳作:看见──记黄斑部病变/陈怡芬
生活比较像是这样/刘官维
与病魔共舞/张雅芬
评审会议记录

成人组短篇小说类
第一名:志杰买了康乃馨/赖翠玲
第二名:亚马喇前地与黄昏/庄志豪
第三名:作案/宋建武
佳作:咸甜车/陈苑珊
火葬/孔祥瑄
被吃掉的男人/朱柏壅
评审会议记录

成人组职场书写类
第一名:几分几角的爱/余秋慧
第二名:PM妈妈/黄士芸
第三名:毕业輓歌/刘德敏
佳作:拔这颗/刘玉玲
我在翡翠极乐界/曹文坪
电话没有假期/萧名翊
评审会议记录

青春组散文类
第一名:黄昏外野手/林秩纬
第二名:紫竹‧变调/余子缘
第三名:夜雪寻无/刘旭钧
佳作:巴洛克礼服与蓝绿碎花裙/陈佳榆
佳作:消失的年兽/吕友翔
越南之花在我家/柯采玉
冷冷弦上说bass/邱庆越
养蛇专家/陈佳钰
评审会议记录

青春组新诗类
第一名:迦萨走廊‧2014/纪博议
第二名:紧急出口/吴秉聪
第三名:旺来/赵萃
佳作:雨声/黄湘怡
冷雨季/游九思
过渡期/郑语萱
谁在雨中弹琴/刘旭钧
象牙海岸的悲鸣/李坤谚
评审会议记录

儿童文学组童诗类
第一名:生日快乐/墨雨
第二名:最美的旅行/刘小琦
第三名:雨的歌/李鄢伊
佳作:战争/蔡国保
毛笔写大字/吴森雄
我的妈妈和你们的不一样/赖文诚
评审会议记录

儿童文学组童话故事类
第一名:只,要幸福/王昭伟
第二名:不想要刺的刺猬/孙慕恩
第三名:海洋翻译机/张英珉
佳作:血桐小叶/汪丞翎
哗啦村奇遇记/刘玉玲
评审会议记录

儿童文学组绘本故事类
首奖:谢谢晚安
绘‧文 许智伟
文 何季朋
优等:夏日午后的发现
绘 郑雅方
文 萧辰倢
评审会议记录

图书序言

市长序

星光璀璨 光耀新北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学则承载了城市的历史与记忆。人们透过书写抒发性情,也记录下人生片段,更留下时代与历史的脉络轨迹。文字引我们穿越时间与空间的屏障,无论文明制度及资讯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样态,我们仍能透过文学,体会凝冻在字里行间最真挚的情感。这就是文学亘古永恆的真谛。

  新北市文学奖的设立,就是想透过文学创作,记载这片土地上的吉光片羽。我们致力于培养文坛新秀,鼓励更多人参与文学创作,延伸阅读广度,也努力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跨界呈现文学,深耕校园并延伸推广到生活各层面。文学奖办理迄今已迈入第七届,今年总投稿件数两千八百六十五件再创历年新高,其中更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稿件。值得欣喜的是,本次得奖者中包含新住民第二代及境外人士获奖,显见本市文学奖已走向国际且多元的征文规模。

  在征文主题方面,为落实文化平权,除了原有的黄金组、散文、新诗、小说、舞台剧本、职场书写及新北漫游书写等文类,今年更新增「儿童文学组」,纳入「童诗」、「童话故事」和「绘本故事」等文类。本书含括各文类文学精采作品,完整照顾儿童、青年、成人及黄金乐龄等各世代每一个文学族群。欢迎喜爱文学的你,一起展卷阅读,与我们一同徜徉于浩瀚的文学之海。

  感谢认真且严谨的评审团,为我们评选出篇篇动人的作品。恭喜各位得奖者,也感谢你们以丰沛的生命厚度带领我们与文学相遇。「新北文学舞台」将持续扮演你最坚固而耀眼的创作舞台,期待看见更多优美文学创作于此诞生,星光璀璨。

图书试读

〈狗悲鸣的下午〉刘佳旻
 
那天在办公室里,整个下午一直听见狗的悲鸣。
 
不知何处来的,若远似近、若有似无,好像隔着光年与大气而闪烁不定的星星那样,断断续续地从邻栋某建筑物里传出来。
 
又或者其实是隔着几幢建筑物的再隔邻栋。老旧砖瓦街町的屋舍麻麻密密摩顶擦踵地挨着。过去仅是隔着墙与砖与墙,但近日却相隔着那些宣称为防火材隔热材吸音材气密窗等各种名目物件,像隔着一个个紧密的真空。
 
办公室位在旧街巷拉皮后某个如新似旧的公寓一楼。前方门面装设了清朗明亮的落地玻璃罩,里头是个书店,棚架上晕透的罩灯、成排书墙,还有木质箱柜,墙面地板抹着一层似乎不假饰的裸灰水泥,总之是经常上杂志的那种风景。
 
就在这风景的后侧、杂志拍摄不进入的地方。那里尽是斑驳的墙,资料狼借的桌面,层叠着摇摇欲坠的书堆。狼狈的底漆从座位天花墙角大片大片看似就要剥落。
 
这建物没有后巷,倒与后侧两幢公寓圈成一个怪异的天井。
 
我的座位就朝着天井,开着一侧窗,窗口对着天井的底。那是一处荒废的、不属于谁的一处空白。有时候下午天气好,阳光会斜斜地穿过建筑与建筑之间那名为碰撞距离的五公分罅隙投过来,废墟一样的天井就有了不一样的情调。透着阳光时,连麻雀都会栖落休息、大声唱歌;然而阴雨一来云朵荫蔽,窗外就一片阴郁憔悴得像将离异的夜。
 
在这口天井里,所见尽是大楼后侧、众生活的背影。天井靠西那幢大约是什么吃食店,排油烟孔就对着这小方废墟,只要一过午前十点就漫散着会腻满肺泡的油烟。因此近午这窗总是紧闭,即使有时早上例会前需要点空气而打开,到了午前也必然关上。
 
后来新闻里闹出那黑心厂商的问题油品事件,窗就再也不开了。办公室里育有幼儿的同事长年在办公桌旁开着空气清净机。那挨着机子紧闭着窗的生活、搭配低音轰轰的清净机运转声,就像是活在玻璃罩钟里头一般舒适。
 
天井东南向的那幢建筑二楼那户有个阳台,看似住家偶尔晾着十分寻常的衣裳,但不晾着衣服的日子又常有像是上班族一样的年轻男子三三两两在那儿放风抽菸谈天。弄不清楚里头到底是什么空间。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