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一座永恆的文学岛屿
译者 范湲 90年代末期,一个怀抱文学梦和电影狂热的广告才子,决绝地放弃了眼前舒适惬意的日子,飞越了大西洋,落脚在洛杉矶,孜孜不倦,努力圆梦,一出手即展现纵横才情,写了几本以异国为背景的青少年小说,得了奖,但仍属借借无名之辈。有一天,他凑巧造访一处大型仓库,占地宽广,气势像加州阳光一样逼人,这场景让他灵光乍现,一座「收留」被遗忘(遗弃)的书籍的处所,就这样有了雏形。
2001年,这位文坛新秀挑战了少有西班牙作者尝试的风格,故乡巴塞隆纳作为背景的《风之影》以歌德小说的样貌面世。书市反应冷淡,媒体毫无兴趣,那是当然,出版行销预算都是花在刀口上,无名新秀通常不具「投资价值」。有好一阵子,《风之影》只是洒落在书店角落的一抹暗影。
读者替它扭转了局势。借着广大读者口耳相传,《风之影》写下属于它的传奇。十七年来,这座独一无二的遗忘书之墓,那个勤恳经营小书店的森贝雷家族,还有嘴巴凌厉刻薄、心软如嫩豆腐的费尔明……一群基本班底,居然串联了四部小说!既然是同样的人物重复登场,姑且可以称之为「遗忘书之墓四部曲」。然而,《风之影》《灵魂迷宫》《天使游戏》《天空的囚徒》这四本小说也是各自独立的作品。读者无须顾虑出版顺序,每一本都可以是起始。一如作者在书中构筑的那座遗忘书之墓:无论你从哪个入口进去,无论你如何在其中穿梭,终究会和属于你的那本书相遇。无论是哪一本书,信手翻阅,总会读到那段触动你心灵的字句……四本小说,各自着墨于不同的苦恋,虽然角色互有关联,却各自演绎出风格互异的爱情故事,但异中有同,每段爱情掀起的内心风暴,堪称一部又一部恐怖电影。
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里,吉诃德先生和他那位傻气的侍从桑丘.潘沙受邀到城堡作客,公爵大人并顺势赏了桑丘一座小岛,巴拉达利亚岛,让他一圆「总督梦」:「桑丘老友,我答应要给您的那座岛屿,不但无可撼动,而且永不消失。」
译介《风之影》十余年后,我第三度受託写下这一小段文字,首先浮现脑海的是《唐吉诃德》里的这段插曲。公爵说的是玩笑话,但那座「小岛」至今仍在厄波罗畔迎着日昇日落。因为,文学已经把它写入永恆。
萨丰以充满魅力和魔力的文字堆砌出一座无可比拟的岛屿,即便岁月推移,它终究无可撼动,而且永不消失。
(2018年,写于奥地利萨尔斯堡)
编辑前言
除非山穷水尽,我们不会离开这里 你还记得,生命中第一本在心里留下深深印记的书吗?那些影像、那些文字撞击出来的回音⋯⋯无论长大后读了再多的书、学了又忘了多少事物,那本书里的故事,总会在人生中某个时刻,不经意地浮上心头,邀请我们回到书架上,再次翻开它泛黄的书页。
对于《风之影》小说主角达尼来说,生命里最重要的书,正是在「遗忘书之墓」遇见的──神祕作家胡立安.卡拉斯近乎绝版的代表作《风之影》;而对于全球五十多国的读者而言,西班牙作家鲁依斯.萨丰畅销三千万册的《风之影》,也是这样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故事。
萨丰的故事舞台设定在挚爱的故乡巴塞隆纳,也是今日因争取独立而引起国际关注的加泰隆尼亚。在小说背景的1940至60年代,这座城市与我们熟悉的观光大城截然不同,当时西班牙内战结束,疮疤仍在,但即使如此,萨丰却写出了城市里无穷的生命力,小人物努力在匮乏中寻求生存契机,在真实的大街小巷激盪出无数意外的情节转折,让整座城市活灵活现,成了戏分吃重的要角。
萨丰曾自嘲地说,人们总爱问作家「为何而写」,但其实这也是作家最爱问自己的问题,而他的答案是:「因为我不得不。如果不写作、不说故事,我就无法存活。」他从小就喜欢编鬼故事说给同学听,虚构各种角色的人生,在脑中推敲一幕又一幕的情节;出社会以后,他开始以「说故事」为职,写广告文案、写电影剧本、写小说,在不同的领域编织想像。萨丰认为小说家辛苦笔耕绝不是为了自己,这些虚构的精采,全是为了眼前真实的读者而写,为了让翻开书页的人尽情沉醉在故事中,而《风之影》这本小说,正是特别为爱书人以及忘记自己曾经热爱阅读的人而写的。
这样一个对阅读怀抱信念的作家,笔下的文学世界,从场景到人物,处处与「书」密不可分。少年达尼家族经营的「森贝雷父子书店」,以及带有神祕色彩、默默守护着世上孤寂书本的「遗忘书之墓」,还有跃然纸上的人物,从主角到配角,每个人对「书」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依恋:梦想当小说家的少年、意外成为选书顾问的流浪汉、在一本小说里重新看见世界的盲女、为了写书而耗尽生命的作家、默默支持着潦倒作家的书店老板⋯⋯他们在书本陪伴下,经历了挣扎与成长,却也因为书而卷入悬疑、奇幻、骇人的暗涌,最终又透过书本,重新找回了幽默与希望,而遗忘书之墓总是在每个角色受挫、绝望之际,成了最令人安心的庇护所。
「这年头,小说已经死了,埋进土里啦⋯⋯以后大家都不需要看书了!」《风之影》支线剧情中,一位出版社老板在1945年如此评论道。
「阅读的艺术正在缓慢消逝,因为看书是很私密的活动。」这是森贝雷书店经营者在1966年的感叹。
这两段话若未註明出处,或许会误以为是写于2018年,这个时常有人忧虑阅读式微、萤幕侵蚀了读者专注力的时代。在当年的巴塞隆纳,担心故事找不到共鸣的爱书人,在遗忘书之墓得到了慰借,而今时今日的我们,更加需要翻开《风之影》,透过萨丰充满魔力的文字再次确认──原来,书本是真真切切拥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影响读者的一生,让人除了在想像的国度里继续追读,再也无心做其他事。
萨丰曾说,他很庆幸自己因为「不得不写」而选择投身创作,也很满足在这条孤独的路上遇见了众多读者,并且公开表示,直到他倒下之前,都将继续把生命奉献于「说故事」,默默守护着热爱阅读的人。
森贝雷书店的经营者说:「一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内省能力,才能在书中观照自我⋯⋯这样的读者已经越来越少了。每个月总会有人想出价买下我们的书店⋯⋯但除非山穷水尽,否则我们不会离开这里。」是啊,只要萨丰还继续说故事,我们也永远不会离开他的想像国度,永远不舍得和他小说里的人物道别;我们永远,都想要全心全意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