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

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职业安全卫生
  • 安全生产
  • 劳动保护
  • 风险管理
  • 安全文化
  • 事故预防
  • 职业健康
  • 安全教育
  • 法规标准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四位作者均通过工矿安全卫生技师高考,并在大专院校任教多年。作者群依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心得编写本书,内容浅显易懂,篇幅适中,让任课教师可在时数较少的课程教完,也较能符合初学读者的需求,是一本好教易学的教科书。

  职业安全卫生的内容包罗万象,涵盖领域广泛,本书以简单与详细并进的方式,呈现职业安全卫生理论与技术,让读者能对职业安全与卫生及自我防护有正确的认识,并提供读者最新颖、正确的职业安全与卫生知识,掌握当前职业安全卫生政策之发展重点及趋势。

  书中所用名词均依照教育部公布之标准名词,并附原文以资对照,而于附录则列有名词索引以利查阅。书末附有习题解答,方便自学读者研读演练。

  第二版依据政府最新公告的法规进行更新,并调整部分习题,提供读者第一手资讯,是为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最佳入门首选。
《现代工业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本书深度聚焦于当前工业领域中至关重要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前沿技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IPCS)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案例。 在日益追求高效、精准与安全生产的现代制造业和流程工业中,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已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本书并非涉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基础知识介绍,而是完全侧重于如何构建、优化和管理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网络。 第一部分:过程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与架构 本部分首先为读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将详细阐述过程控制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串级控制、比值控制等经典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系统响应特性及适用场景。不同于传统的安全规范手册,本书深入探讨了动态系统建模技术,如基于物理原理的建模(First-Principles Modeling)与基于数据驱动的辨识方法(如ARX、ARMAX模型)。 系统架构方面,本书详尽解析了现代工业控制系统的层级结构,从现场仪表层、控制与监测层(PLC/DCS/PAC)到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的集成。重点剖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功能定位、硬件选型、通信协议(如Modbus TCP, EtherNet/IP, PROFINET)上的异同及其集成策略。对于操作员界面(HMI/SCADA),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图形设计原则,强调信息的可视化、直观性和操作的便捷性,这与劳动安全教育的侧重点截然不同。 第二部分:先进控制算法与优化技术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技术体现,完全脱离了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范畴,专注于提高过程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控制算法研究。内容涵盖了现代控制理论在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1. 模型预测控制(MPC): 作为应对多变量、强耦合过程的利器,本书详细介绍了MPC的基本原理、模型获取、约束处理(硬约束与软约束)以及滚动时域优化计算的实现流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MPC如何在复杂的化学反应器或精馏塔中实现最优性能。 2. 自适应与鲁棒控制: 针对系统参数时变或存在不确定性(如传感器漂移、催化剂老化)的情况,本书深入探讨了自适应控制(如增量式自适应、基于模型的自适应)和鲁棒控制设计(如$H_{infty}$控制)的技术细节。 3.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 介绍了如何利用专家知识构建模糊逻辑控制器,以及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非线性过程的辨识与控制,特别是在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生物工程或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工业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 现代过程控制系统高度依赖于可靠、高速的网络通信。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工业通信协议栈的底层实现细节,而非网络使用的一般性指导。内容包括现场总线技术(Fieldbus)、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保障机制(如TSN时间敏感网络),以及控制数据包的延迟、抖动分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工业4.0”的推进,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书专门设置章节详细阐述了针对SCADA/DCS环境的安全防护策略,包括网络分段、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以及针对工控系统的特有漏洞(如缓冲区溢出在PLC固件中的利用)的防御措施。这是一种技术性的网络安全防御,与劳动者个人安全防护意识的培训有本质区别。 第四部分:系统集成、仿真与验证 成功的控制系统设计离不开严格的仿真和测试。本书提供了使用MATLAB/Simulink、Aspen Plus Dynamics等专业工具进行控制系统建模、仿真和参数整定的方法论。详细介绍了“软硬件在环”(SIL/HIL)测试的流程与标准,确保控制逻辑在投入实际生产前的健壮性。 在系统集成方面,本书指导读者如何将异构的控制设备(不同厂商的PLC、传感器、执行器)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集成管理,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案例分析侧重于如何通过集成实现生产计划的实时调度与控制反馈的闭环优化。 本书特色: 本书的叙述风格严谨,专注于工程实践和前沿算法的应用,面向对象为自动化工程师、过程控制设计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全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数学工具到尖端优化控制理论的完整知识体系,目标是培养读者设计、实现和维护复杂、高性能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能力。内容不涉及任何劳动法规、安全操作规程或职业健康防护知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金泉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 工业教育博士。
  工业安全技师高等考试及格。
  曾任国立海山高工 教师。
  曾任嘉南药理大学 职业安全卫生系 助理教授、副教授。
  现任南台科技大学 教育领导与评鑑研究所 教授兼所长及师资培育中心主任。

萧景祥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卫生教育所 卫生教育博士。
  嘉南药理大学 职业安全卫生系 讲师、助理教授。
  工矿卫生技师高等考试及格。
  工业安全技师高等考试及格。
  甲级物理性因子作业环境测定技术士检定合格
  现任嘉南药理大学 职业安全卫生系 副教授。

郑世岳

  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工科所 环安博士。
  公务人员高等考试及格、省政府劳工处中区劳工检查所检查员。
  嘉南药理大学 职业安全卫生系 讲师。
  工业安全技师高等考试及格。
  工矿卫生技师高等考试及格。
  现任嘉南药理大学 职业安全卫生系 副教授。

魏荣男

  国立台湾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研究所 博士。
  嘉南药理大学 职业安全卫生系 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
  工矿卫生技师高等考试及格。
  工业安全技师高等考试及格。
  甲级化学性因子作业环境测定技术士检定合格。
  现任嘉南药理大学 职业安全卫生系 教授。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职业安全卫生概论
1.1 职业安全卫生的重要性
1.2 职业安全卫生之起源与发展
1.3 职业安全基本概念
1.4 职业卫生之基本概念
习题

Chapter 02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与自动检查
2.1 政府主管职业安全卫生之机构
2.2 雇主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应负之责任
2.3 劳工之安全卫生责任
2.4 事业单位之职业安全卫生组织
2.5 安全卫生检查的目的与种类
2.6 结语
习题

Chapter 03 安全卫生教育
3.1 动机及态度
3.2 全员参与行为
3.3 工作推动原则
3.4 安全卫生教育
3.5 安全卫生教育类别、办理单位及受教对象
3.6 安全卫生教育方式及评估
3.7 小结
习题

Chapter 04 事故的预防
4.1 事故的定义
4.2 事故的型态
4.3 事故的原因
4.4 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习题

Chapter 05 工作安全分析与安全作业标准
5.1 工作安全分析之意义与重要性
5.2 工作安全分析之功用
5.3 工作安全分析之步骤
5.4 工作安全分析的制作与实施
5.5 安全作业标准表制作
习题

Chapter 06 火灾爆炸防止
6.1 燃烧爆炸的特性
6.2 火灾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6.3 火灾的分类
6.4 爆炸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6.5 爆炸的类型
6.6 灭火器的种类
习题

Chapter 07 机械危害与防护
7.1 机械防护之重要性
7.2 机械伤害事故的种类及发生原因
7.3 机械危害的部位
7.4 机械防护的类型
7.5 机械防护的设计
7.6 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止方法
习题

Chapter 08 电气安全
8.1 电气灾害的种类
8.2 电气灾害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8.3 电气安全训练
习题

Chapter 09 坠落灾害预防
9.1 坠落灾害的界定
9.2 坠落灾害的现况分析
9.3 人体坠落之预防
9.4 物体坠落之预防
习题

Chapter 10 物料储运安全
10.1 储存事故发生的原因
10.2 防止储存事故发生的方法
10.3 搬运事故发生的原因
10.4 防止搬运事故发生的方法
习题

Chapter 11 危险性机械设备
11.1 危险性机械
11.2 危险性机械之安全管理
11.3 危险性设备
11.4 危险性设备之安全管理
习题

Chapter 12 手工具安全
12.1 手工具造成的伤害
12.2 手工具引起的伤害原因与防范
12.3 手提动力工具种类
12.4 手工具的管理
习题

Chapter 13 人因工程
13.1 人因工程的意义及其影响
13.2 人机系统
13.3 人为失误
13.4 人机介面设计与环境控制
习题

Chapter 14 安全文化
14.1 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14.2 安全文化的定义
14.3 安全文化的模式及特色
14.4 安全文化的评估方法
习题

Chapter 15 危害物质管理与危害通识制度
15.1 何谓危害物质
15.2 危害通识制度
15.3 危害通识制度建立的步骤
15.4 危害物质之管理
15.5 结语
习题

Chapter 16 噪音控制
16.1 噪音定义与物理学基础
16.2 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6.3 噪音测定与评估方法
16.4 噪音工程控制
16.5 听力保护与听力防护
16.6 小结
习题

Chapter 17 辐射防护
17.1 认识辐射
17.2 辐射的暴露来源
17.3 辐射作业的相关规定
17.4 辐射的健康危害
17.5 辐射危害的预防
17.6 结语
习题

Chapter 18 缺氧预防
18.1 环境氧浓度与人体摄氧机转
18.2 人体缺氧对身体功能之影响
18.3 各种缺氧场所与缺氧的原因
18.4 预防缺氧症发生的相关措施
18.5 结语
习题

Chapter 19 个人防护具和作业服装
19.1 个人防护具界定与适用时机
19.2 个人防护具选用的基本原则
19.3 各式防护具
19.4 结语
习题

Chapter 20 急救
20.1 急救的定义、目的、价值与原则
20.2 创伤的急救
20.3 出血的急救-止血法的介绍
20.4 骨折的急救
20.5 休克、昏厥的急救
20.6 灼、烫伤的急救
20.7 人工唿吸法
20.8 心肺复甦术的急救法
20.9 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去颤器
20.10 触电、电击时的急救法
20.11 结语
习题

Chapter 21 职业病预防概论
21.1 职业病的认识
21.2 引起职业病的致病原
21.3 致病原进入人体的途径
21.4 职业病防治方法
21.5 结语
习题

Chapter 22 职场压力预防
22.1 认清压力的本质
22.2 了解职场压力及其影响
22.3 探索职场压力的影响因素(潜在压力源)
22.4 职场压力预防与管理的策略运用
22.5 结语
习题

Chapter 23 建立安全卫生工作环境
23.1 作业环境管理
23.2 良好的温湿环境
23.3 良好的採光与照明
23.4 通风及换气
23.5 厂房的整洁
23.6 结语
习题

附录
附录一 习题解答
附录二 索引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教会了我如何“全面地看待”职业安全卫生。之前可能更侧重于某一个方面,比如事故预防,但《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让我认识到,职业安全卫生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领域,它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方方面面。书中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和识别就非常细致,从我们熟悉的机械伤害、火灾爆炸,到不太直观的噪声、辐射、粉尘、毒物,再到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人体工程学和心理社会因素,都做了深入的阐述。让我特别受益的是,书中对“人体工程学”的讲解,它不仅仅是桌椅板凳的高度,更是关于如何设计更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方式,以减少劳动强度、预防肌肉骨骼损伤,提升工作效率。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工作姿势、重复性动作、用力方式等方面的建议,都非常有实践价值。此外,对于“心理社会因素”的讨论,也让我意识到工作压力、人际冲突、工作倦怠等对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这本书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职业安全卫生认知框架。

评分

读完《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我感觉自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以前只知道安全要讲制度、讲规章,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有效、持久的安全,是建立在一种深入人心的“安全文化”之上的。书里探讨了“安全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领导者的承诺、员工的参与、开放的沟通、持续的学习以及对安全行为的奖励和不安全行为的纠正等等。它强调,安全不应该是某个部门的责任,而应该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书中用了很多案例来阐述不同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上的成败,有些企业虽然有各种规章制度,但员工并不真正重视,出了问题还是追究责任,导致员工不敢上报安全隐患。而另一些企业,即使在安全投入上不算最高,但因为领导者真正重视,并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营造了开放包容的氛围,反而事故发生率更低。这让我深有体会,一个积极的安全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大家愿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执行命令。书里还提到了“安全沟通”的重要性,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如何进行安全会议、如何向员工传达安全信息等等。这些看似细节的地方,实际上对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起着至<bos>作用。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提升工作场所的安全水平,不仅仅是技术和管理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

评分

阅读《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让我对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认识从零散的知识点,汇聚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书中关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以及它与企业整体管理战略的融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强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部门或职能,而应该被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安全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生产计划、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它还深入探讨了“风险管理”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沟通,实现对潜在危险的有效管理。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绩效管理”的论述,它强调了如何设定科学的安全绩效指标,如何进行绩效评估,以及如何将安全绩效与员工的奖惩激励机制相结合,以驱动员工关注和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承诺,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更需要全员参与,将安全意识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构建卓越安全绩效的路线图。

评分

《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预防为主”理念的深入阐释。过去我总觉得安全就是出了事儿之后再去补救,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强调了在工作场所设计、工艺流程选择、设备配置的初期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才亡羊补牢。书里详细介绍了“安全设计”的原则,例如采用更安全的设备、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的使用、优化操作流程以降低操作难度和出错几率等等。它还提到了“本质安全”,也就是通过改变工艺或设备本身的特性来消除或降低危险,而不是依赖额外的安全装置。这是一种更高级、更彻底的安全理念。书中的“职业病预防”章节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列举了常见的职业病,更重要的是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例如,书中关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论述,不仅仅介绍了听力下降的危害,还详细讲解了噪声的分类、传播途径,以及个人听力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还提到了企业在降噪方面的工程措施。这让我明白,职业病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预防的,关键在于企业和个人都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行动。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合理,从宏观的安全理念到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再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理解和应对工作中的安全挑战。

评分

这本书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讲解,堪称是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过去我对管理体系的概念比较模糊,总觉得是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但《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示,让我看到了一个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如何运作的。它详细介绍了建立、实施、评审和持续改进一个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从明确管理者的责任和承诺,到制定安全方针和目标,再到风险管理、操作规程、应急准备、培训教育、文件记录,乃至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闭环。书中特别强调了“PDCA”循环(Plan-Do-Check-Act)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让我明白持续改进才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它不仅仅是设立一套制度,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套制度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并且不断地优化升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文件化”的讲解,虽然有时会觉得文件繁琐,但它正是保证管理体系有效执行和追溯的重要依据。这本书帮助我理解了一个组织要实现本质安全,必须依赖于一套科学、系统、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

评分

《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在“应急管理”这一章节的内容,绝对是我这次阅读体验中的一大亮点。以前对“应急”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消防演练、急救包这些比较表面的东西,但这本书把它上升到了一个系统性的战略层面。它详细阐述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在应急准备方面,它不仅仅是要求准备物资,更强调了风险分析、预案的制定、资源的整合以及人员的培训。书里对于“应急预案”的编写要求非常细致,包括预案的启动条件、响应流程、人员职责、沟通协调机制等等,并强调了预案的定期演练和更新。在应急响应方面,它不仅介绍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还特别强调了现场指挥、信息报告、资源调度以及人员疏散等关键环节。书中对“心理疏导”在应急响应中的作用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让我意识到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除了关注物理层面的安全,也要关注受影响人员的心理健康。最让我觉得有价值的是“应急恢复”部分,它不仅仅是灾后重建,还包括了对事件原因的调查分析、经验总结以及后续改进措施的制定,从而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让我明白,应急管理是一个闭环系统,每一次的响应和恢复都是为了下一次的更好地应对。这本书提供的知识和框架,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无论大小,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评分

《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在“职业安全法律法规”这一块的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以前只知道有劳动法,但没想到职业安全卫生方面还有如此详尽和明确的法律规定。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立法原则、基本框架以及重要的法律法规,比如《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它不仅仅是罗列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解释了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背景、核心要义以及对企业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详细讲解了企业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责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报告和处理等,并且强调了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同时,它也清晰地阐述了劳动者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权利,例如拒绝违章指挥、要求提供劳动保护条件、获得职业健康监护等。这让我意识到,法律法规是保障职业安全卫生的最有力武器,也是底线。这本书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企业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想了解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保障工作安全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指南。

评分

《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在“事故调查与分析”这一部分,提供了非常系统和科学的方法论。以前总是觉得事故发生后,就是找责任人、给处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事故调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预防”,而不是“惩罚”。它详细介绍了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调查程序、调查方法以及事故原因分析的技术。书里重点强调了“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改进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这是一种深刻的事故处理理念,将事故看作是企业改进的机会。在事故原因分析方面,书中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方法,比如“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挖掘事故的本质原因,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用了很多案例来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事故分析,让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它不仅教会我们如何“找原因”,更重要的是如何“找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个组织,如果希望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总觉得职业安全卫生离我们好远,顶多就是工地里戴安全帽、穿反光背心之类的,没想到里面学问这么大。翻开《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到的“风险评估”概念。书里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评估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然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举个例子,书中讲到办公室环境的风险评估,不只是考虑火灾、地震这些大灾难,还包括了久坐可能导致的颈椎病、电脑辐射、照明不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忽视的。它让我意识到,职业安全卫生不只关乎体力劳动者,即使是坐在办公桌前的我们,也同样需要关注。书里还用了很多图表和案例分析,让原本有些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人为因素”的章节,探讨了人的生理、心理、认知等因素如何影响工作安全。原来,疲劳、压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人际关系不好,都可能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习惯,比如经常熬夜加班,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会烦躁,这些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风险。书里提供的解决方案也很实际,比如如何进行科学的工时管理,如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培训,这些都对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很有帮助。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么做”。对于想提升工作环境安全、保障自身健康权益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读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们认识到职业安全卫生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来应对潜在的风险。

评分

《新职业安全卫生概论(第二版)》让我对“职业健康监护”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地把体检当成例行公事。书中深入剖析了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把它看作是保障劳动者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线。它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监护计划。比如,接触粉尘的工人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接触化学品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而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员工,则需要关注眼部和颈椎的健康。书里还强调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通过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苗头,避免病情发展到不可逆的程度。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劳动者知情权”的强调,指出劳动者有权了解自己所处工作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有权获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有权对检查结果提出疑问。这是一种对劳动者权益的充分尊重。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将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仅是事后的检查,更是对整个工作环境和管理措施的一种反馈和改进。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职业健康监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劳动者、医疗机构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