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作者是我的老师,因他年迈奔向九旬,我替他整理书稿 做成电子版。去年作者出版《周易演义》,获得好评,仅半年台 湾大元书局便抢先用繁体字在台湾再版,畅销港澳台,受到肯 定。因此海内外有关读者通过多种渠道,鼓励研习易学半个多世 纪的本书作者,继续发挥余热。爲此作者更新续写其姐妹篇成爲 本书。作者写本书,他的书房已有近百本易学书籍,还去书店、 首都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博览选录。作者完成书稿后,我请易学 好友提意见。易友阅后仅写六个字“有学识有胆识”。这评语可 能是指本书有三方面创新特点,简介如下。 其一是,在易学界里,研究者是少数,大多数是《周易》爱 好者或好奇者,想知道《周易》是什么书,想了解《周易》说些什 么,就请看本书。首先作者没引入《易传》,只解读《周易》原文 品尝原汁原味作爲“砖”,而后选录了古今不同的解读作爲“玉”。 有古代易学大师朱熹、程颐的解读,有近代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解 读,有近代易学名家唐明邦教授的解读,更有近期新秀的新颖的解 读幷加入教诲。有的解读不同而相互唱反调,妙趣横生,引人入 胜。节省读者去书店去图书馆翻阅有关书籍,通过本书的窗口,也 可看见《周易》大千世界,阅本书即博览群书,扩大读者的视野。 其二是,作者突破常规的约束,使《周易》适应新时代的需 要,解读《周易》门户的干坤首二卦,象征国家的领空领土,干 卦第七爻位是太空,坤卦第七爻位是北极,这恰好符合爻辞所云, 好像干坤二卦爲此量身制作,无缝连接(详见第二章干坤二卦)。 2 周易演义续集 其三是,《周易》末二卦是既济卦和未济卦。与领航的干坤 二卦同样重要,首尾唿应。作者解读既济卦的“既”是已经, “济”是渡过河。显然,既济是已经渡过人生的长河,到达彼 岸,人生终点。但是紧接是未济卦,未济是尚未过河,是人生轮 回循环到原点、起点,在另一个天地里去过河。末二卦深层次蕴 含今生与来世,联系到善与恶,不言而明的因果报应。末二卦隐 义规劝人要行善积德,立德树人,具有现实意义(详见第三章)。 上述干坤首二卦象征国家领空领土,即国家“天地”。末二 卦解读爲《周易》的因果律人生道德观,立德树“人”。形成了 “天地人”,是《周易》的“三才”。“天地人”的理念是天人 合一,是研究《周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作者解读时巧妙构 思,别具匠心。这好像《周易》特爲当今编写的首末各二卦,首 尾相连,是人与自然的一个大周期、大循环。这是《周易》最爲 重要的四卦,含义深远,是深水区,作者在此区域,突破常规的 束缚进行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如此解读不符合传统,传统书籍 至今尚无,故称爲创新,这便是易友评语“有学识有胆识”。作 者说:“不讲传统没有根,不讲演义没有魂。”本书二者兼备。 我才疏学浅,匆忙整理成电子版,错误难免,由我承担,虚心请 读者指正,以便再版改正。 董恩江 2017 年 10 月 (前言注:做电子版过程,发现被选录书中印刷等错误已改 正。又发现被选录部分各带卦爻辞,标点符号大同小异,爲避免 频繁重复,节省空间而去掉。也可从解读中知其标点符号,便统 一用作者解读的卦爻辞,请谅解。把考证卦爻辞传抄错而修订的 也暂删去,与被选录的统一。)
董恩江 2017 年 10 月
(前言注:做电子版过程,发现被选录书中印刷等错误已改 正。又发现被选录部分各带卦爻辞,标点符号大同小异,爲避免 频繁重复,节省空间而去掉。也可从解读中知其标点符号,便统 一用作者解读的卦爻辞,请谅解。把考证卦爻辞传抄错而修订的 也暂删去,与被选录的统一。)
序言 《周易》作者以周文王爲代表,经历几代人的努力而成书。 是中国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阐述世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和变 化的规律,幷指导人生如何应对与操作,充满哲理和智慧,被列 爲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字有多种解释,其一是蜥蜴的“蜴”。蜥蜴是古代一 种动物,其肤色随环境而改变,与环境颜色相同,爲保护自身不 受侵害。这说明《易》的本义是变化,顺应时代环境而变化。东 汉易学家郑玄定义《易》有“变易、不易、简易”的“三易”之 说。笔者认爲这“三易”的主题是“变易”。因爲宇宙万事万物 遵守一定的规律发展和变化 , 这是“变易”;然而变化是世间唯 一不变的法则,这就是“不易”;变化要适应时代的需求,与时 俱进,这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简易”。历代易学家,无论何宗何 派,都把《周易》视爲变经。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和需要,挖掘 发挥其变化思想,不同时代赋予《周易》不同的生命力,爲时代 服务。魏晋时代,阮籍着《通易论》,称《周易》是变经,认爲 其变化之道是决策管理所必须遵守的规律。宋朝易学兴旺,各家 各派的易学都用于发挥《周易》安邦治国。《周易》如何适应当 前新时代的需要?令人深思。首先联想到《易传》对周易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周易》创造性的发挥成爲哲学着作。《易传》共十篇,称爲 “十翼”。翼是鸟的翅膀,使《周易》固有的古朴的辩证思维和 占卜烙印,插翅飞翔到哲学高度。《周易》由《易经》和《易 传》组成,通常不严格区分,《易经》即《周易》。从此,《易 传》这部哲学名着,把《周易》从低层次往上推到阴阳哲学说的 高层次,获得普遍认同和赞誉。历代易界学者解读《周易》,几 乎都把《周易》古经和《易传》合在一起,称谓“经传”不分, 沿袭至今。由于《易传》给《周易》定了“调”,给后人树立了 标杆,凡是引入《易传》的《周易》书籍,没有与《易传》唱反 调,大都顺着标杆攀登。首先解读古奥词句的《周易》卦爻辞, 再解读紧随其后《易传》的文言文,或把两者合幷解读,解读时 两者基本相融。所不同的是每位作者解读时的理解发挥和强调的 不同。有的强调哲理的,有的强调管理的,有的强调伦理的等 等,这些发挥,只要引入《易传》,大都沿着《易传》铺好的轨 道前行。所以有的读者说,有些易学书内容,人云亦云雷同。好 像《易传》是一张大网,凡是进去的,个人发挥的空间都在网 内,若不唱反调,不会出错,会受到尊重。确有引入《易传》写 出精彩篇章,但有很多方面的内容,与现实环境和生活,不贴 近,有相当大的距离。因爲《易传》成书是在战国中晚期,反应 那个时代新兴封建阶级的思想面貌,距《周易》古经大约六、 七百年,时代精神面貌各不同。所以《易传》加入《周易》很多 所没有的文化思想和内含。由此可知,时代不同,解读《周易》 也不尽相同。还因爲《周易》抽象的卦爻符号和特简练的古字 词,有的字多音多义,又无标点符号,使读者难读难懂成爲天 书。这给后人阅读时,留下丰富的思维空间和广阔的想像余地, 这是《周易》基因造成的。因此历代易界学者,各抒已见,有些 问题至今争论不休,没有定论,好像《周易》出的考试题,只给出框架,让后人充填空白,却没有标准答案。解读《周易》可比 喻寓言盲人摸象,孔子解读《周易》写了《易传》,人人都有话 语权,百家争鸣,形成“周易演义”(此名称是笔者定义的)。 笔者把自己解读《周易》的心得体会作爲“砖”,没引入《易 传》,只想咀嚼《周易》原汁原味;但是选录了大量不同的解读 作爲“玉”。抛砖引玉,书名爲《周易演义》、创新。去年已出 版,阅此书可博览群书。本书《周易演义续集》是其姊妹篇,除 了“砖”,全部更新更丰满,格调也变。
着名哲学家冯友兰在 1984 年,给武汉举行首届中国《周 易》学术讨论会发去“代祝词”说:“《周易》本身幷不讲具 体的天地万物,而是讲一些空套子,但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套进 去。”又在另外的文章说《周易》是“宇宙代数学”。还有一位 易界名人说:“《周易》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装。”笔者理 解“套、代、装”是根据时代的需要,更要依据《周易》卦的主 题或卦义深层次的蕴含或隐喻而进行。不能无中生有,孙悟空不 是从石头缝里崩出来的。于是笔者解读《周易》干坤首二卦时, 把干爲天、坤爲地,解读爲象征国家领空与领土。干卦上九爻位 于高层领空,上九爻辞曰:“亢龙有悔”。解读在天的龙象征君 子,若入侵领空不抵抗将后悔。坤卦上六爻位于国家边疆,上六 爻辞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解读说坤爲地爲母马,敌人 侵入边疆,干龙下来,龙马幷肩浴血奋战。 在本书末“引用书目”编号(30)书中,国学大师南怀瑾 说:“六十四卦中,求其内在交互作用,便只有干、坤、既济、 未济四卦。”显然这四卦是从《周易》开始领航的首二卦和收尾 的末二卦,都特重要,笔者已解读干坤首二卦。大师又说:“宇 宙万事万物如何变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既济、未 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这提出末二卦既济、未济卦的吉凶价 值观。吉凶即善恶,《周易》在末二卦宣扬善恶价值观。又见编 号(18)书既济卦上六爻解读说:“既济,人成功度过一生而 自然死亡。”还有编号(28)书未济卦,解读卦辞说:“未济是 新的轮回”。把这三种解读汇集,便是人生轮回善恶因果律。这 与笔者解读末二卦思路相同,蕴寓人与自然的轮回。“既济”是 已经成功度过人生的长河,到达彼岸、归宿,是今生。“未济” 却又讲尚未渡过河,又循环轮回到零点、起点,在另一个环境里 去渡河。其深层次蕴含善恶报应因果律,规劝人生要行善积德。 法律能约束人的行爲,道德能约束人的心,心动才去行爲。既要 以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周易》有多方面的价值观,其中之 一是在末二卦宣扬人生道德观,给人类敲响道德警钟,具有现实 意义,立德树人。笔者如此解读末二卦,也未引入《易传》受束 缚,突破传统、创新(详见第三章)。需要强调,笔者幷不否定 《易传》,有时在困惑时,还参考或偶尔引用《易传》。本书选 录多种不同的各有特色的解读,其中有的书也不引入《易传》, 很简练,品尝《周易》原汁原味。有的书引入《易传》,样样俱 全,“满汉全席”,笔者在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中,没特意选录 《易传》部分,而选录其中解读《周易》原文其中有《易传》, 因而仍散发《易传》的气息,百花齐放。 笔者曾协助数学家华罗庚工作时,华老说:“凡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理论,越是抽象,其应用面越广泛。”由于《周易》 的基因,又凝聚其他的元素,《周易》已广泛涉及到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领域。例如:哲学、史学、政治、伦理、军事、中医、 武术、堪舆、美学、民俗、宗教,甚至天文、历法、数学等领 域。尤其是科学易,格外受到重视。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 坛”播讲《易经的奥妙》时说:“科学越发达,《易经》越正 确、越科学。”早在十七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受《周易》 阴阳两种状态的启发,创建出二进制数学。据此理论,诞生了电 子计算机。这阴阳哲学理论,也启发了当代人宇宙有阴阳两种物 质,看得见的称爲明物质,看不见的称爲暗物质。中国紫金山天 文台,已发射“悟空”卫星去探测暗物质。 由上所述,可看出《周易》被推动到当今世界,还散发出 时代气息和正能量。这恰好符合《周易》的“易”,是蜥蜴的 “蜴”随环境变化,其蕴含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变化,具有鲜活的 生命力,《周易》因此万古长青!笔者向所有在《周易》百花园 里着书立说的易学工作者学习与致敬,正因爲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推动易学不断发展变化向前进。笔者略举上述三方面的尝 试,因至今至此尚无,便称爲创新。若认爲不符合传统,请谅 解,这是“周易演义”及其续集,古爲今用,是新时代解读《周 易》,开辟一条新思路。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 便成了路。此论述作爲序言。诚恳请广大读者斧正。
编着者 纪有奎 2017 年 9 月于北京香河园
《周易演义》赓继新作—吴慕亮弁言 (在大陆首版在台湾再版序言)
赞曰: 「纪老才情意气高,功名富贵等鸿毛, 文章报国扬鸿略,侠骨忧时展虎韬; 有格词华胸磊落,无邪卓识品甄高, 冰心玉洁尘无染,立说传承笔似刀。」 岁次丁酉冬至台湾延陵·吴慕亮敬题 夫《易经》者,中国儒宗圣典,乃儒家「六经之首」,道家 所称「大道之源」,系群经之首也。从伏羲画卦至春秋孔子,斯书 扼要则属「卜筮」,后孔子作十篇诠释《周易》文章,始称:「十 翼。」复称:「易传。」由伏羲(作八卦)、周文王(作 64 卦及卦 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而成,以传后世焉! 盖《周易》者,古有三《易》,《连山易》(夏朝)、《归藏 易》(商朝)、《周易》(周朝),慕亮考之,《周易》二字含义: 「周」者,引郑玄《易论》:「《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 所不备也。」《易经概论》:「《易》之为书,始终本末,上下回 旁,无所不周,故云『周』也。」若究《易》字解义,初由蜥蜴得 名,此说始于东汉之许慎,吾考许氏《说文解字》:「易,蜥蜴, 蜒,守宫也,象形。」 宋·洪迈《容斋随笔》:「易者,守宫是矣,亦名:『蜥蜴。』 身色无恆,日十二变,以「易」名经,取其变也。」《纬书》,复 载:「日月为易,象阴阳也。」〈系辞〉:「以「易」成于「象」,亦是「在天成象」,天象莫大于日月,故『日月谓之易。』」郑康 成云:「《易》有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夫三义者,简易:将复杂之问题,简单化也。变易:以「变」 之主导思维,看待一切事物。不易:「一阴一阳之谓道」之主导思 想,永恆弗变也。初知《易》者,占卜之名。由蜥蜴而得名,其象 形字也。《许慎.说文解字》:「蜥蜴,其能变色。」谚称:「变 色龙。」故《易》之变《易》义,其属蜥蜴之引申义。 或曰:「日月为《 》,象征阴阳。」或云:「日出为《易》, 乃〈干〉本义。」〈系辞.上传〉:「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 《易》。」「生生」者,「易」也。韩康伯,〈注〉:「阴阳转易, 以成化生。」孔颖达之《周易正义》,载曰:「生生,不绝之辞。 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恆生谓之易也。」盖生生弗息, 彷彿「生命之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悟真善美及日新又 新之义。 旋以,演义一词,《后汉书·周傥传》及《文选·西征赋》, 作以动词,意谓:「详细叙述道理、事实也,后小说家借用,故成 名词。」纪老借《演义》以述「干坤」二卦妙谛、乃依据史事,杂 取稗官小说之言,敷佐成文,而浅显易解者。自渊源观之,演义类 小说,乃从宋、元平话讲史一门所衍生,寸楮笔焉! 欣逢天运丁酉年 11 月 18 日良辰,由中华海崃两岸周易科学交流 协会之黄来镒创会长及吴理事长瑞原,携手举办 2017 年(第七届) 海崃两岸亚太地区周易高峰论坛,海内外学者专家近 200 人共襄盛举 也。其中「北京交通大学」之纪有奎教授,乃数耄耋之长者,寿龄 八十有五,身体矍铄,发表论文后,特于舞台上筋骨暖身,双足噼腿 横跨,两手指端交叉,弯腰掌贴地,让人惊讶万分!文武双全。 纪有奎耆宿,琳瑯珠玉,渊渟岳峙,胸怀伟抱,心系道统,一 饭不忘黔黎,一茶必敬圣贤。好古籍、拾坠绪、倡实学、醒众醉。 其治学也,近年着作等身,如:《易经全解与应用》、《周易文化 与养生保健》、《风水文化学》及《中国风水百集电视记录片》、《周易演义》及其续集等,以致荣登《中国科普作家辞典》之载入, 誉冠全球。应邀去多个国家讲学,在有关电视台讲座。 今朝日薄,纪有奎教授託付黄理事长来镒转述,近着《周易演 义》赓继大作,赞同台北「大元书局」再版,枣梨广流,索序于我, 盖长者奖掖后学之情愫!纪老生于山东蓬莱县,近邻则孔子曲阜圣 乡,故穷究古今,精通三坟,洞彻八索,学贯天人。旋而天半朱霞, 云中白鹤,可谓琼枝栴檀之高士,简书代序云尔!
岁次丁酉年冬至候节癸未谷旦午时 隆中吴慕亮沐手敬序于风城拂尘扫叶楼牖前
(注:吴慕亮先生在台湾内外享有盛名,当代着名易学专家, 五术作家,诗词学者,着书立说,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