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仙佛给我的功课
平易 一颗沙粒是一颗尘埃,一个种子是一个未来。沙粒吹到对的地方,堆成了一座高塔;种子飞到对的地方,长成了一颗大树。如果『因』註定成为『果』,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期待?勇于追求积极向上的能量,相信,信念终能改变结果!
很多人都听过「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是形容每个人都有他发挥的能力跟长处;换言之,每个人都不是平白来到人世间的,都必然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跟工作需要完成,只是自己不一定能清楚认知而已。
二○一五年七月中旬,我跟几个朋友去大陆的浙江省旅游,此行主要是去普陀山、灵隐寺跟雪窦寺。
特别要提到这座位在雪窦山风景区的「雪窦寺」。它的全名是「雪窦资圣禅寺」,兴建于晋代,历史相当悠久,是着名的禅宗寺庙,名列「禅宗十剎」之一,也是布袋和尚弥勒佛的道场。
造访雪窦寺的当天,天气很好,朗朗干坤,朵朵白云,虽然是七月的夏天,但由于这僻静优雅的禅寺地处山中,清风徐徐吹来,丝毫没有盛夏的酷热。
车子停在风景区的游客中心前面,导游先下车去买门票时,我坐在车上,挨着车窗看牌楼,远远地望向了禅寺。当我正在赞叹风光明媚、绿荫悠然之际,突然一股气场来到,咦?是「有人」说话了。
原来是雪窦寺正殿内的弥勒菩萨捎来讯息,我赶紧拿起笔记本记下,祂说:
千斤顶啊顶千斤,
我问弥勒观古今。
一念成佛在我心,
何以千斤不能顶?
弥勒菩萨的意思是:「千斤顶能顶起像一千斤那么重的东西,代表的是承担的能力。妳今日有缘来到我的道场访道,想知道我弥勒菩萨从古到今,看尽人世间岁月流转的沧桑变化,在我的眼里,究竟什么是法?而妳既然有一念成佛之心,为什么千斤重的担子,妳不愿意顶下来?」
接着祂又说:「承担力就是妳从今天开始的功课,不问妳想不想,只问妳做不做!」
看着笔记本上面字迹有些潦草但清晰可辨的每个字,我瞬间头皮发麻,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因为弥勒菩萨竟然如此洞悉我的心思与纠结,并且毫不客气地给了我一记当头棒喝!
由于二○一四年十月《透视灵间》出版之后,得到不少读者的回响,让我的生活变得有点忙乱。到了二○一五年五月,纵使文昌帝君指示我应该再写第二本书,继续宣传善心善念、因果循环的道理,但我仍然忙碌于现实生活的种种事务,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来付诸实行。而今天初次见面的弥勒菩萨竟然能洞察我这般天人交战的心情,着实令人惊讶不已!
弥勒菩萨的这一番话,就像一颗颗的石头投射到我的心湖里,掀起一波一波的涟漪。是啊!每个人都习惯在自己的舒适圈中安逸地过活,所以讲责任也好,承担力也罢,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总是过一天算一天,很少会去思考很久以后的事。这情况就像每次要接近过年的时候,会惊觉时光总在不知不觉当中熘走,不是才刚过完年吗?怎么又要过年了?
几个小时之后,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离开了雪窦寺前往下一个行程。但我内心的悸动仍在余波盪漾,除了赞叹这座千年寺庙建筑的庄严恢宏,对于弥勒菩萨的无边智慧,更是感佩。
回想二○一○年时,因为文昌帝君的指示,我开始了每週一次在台中庙里的圣事服务。有很多来自各地的人到庙里请求神明指点迷津,有些是因为事业或运途,有些是因为生病,有些是来问姻缘,有些是来求智慧……
几年下来,我从这些求助的信众身上看到了很多真实发生的故事,有些引人热泪、有些发人深省,也有令人鼻酸、感触良深。有许多读者频频询问何时再出版第二本书,甚至表达助印的意愿。后来,由于文昌帝君指示应该再把这些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所以我便着手开始整理。但是因为自己周旋在事业、家庭、研究所的学业,还有庙里的圣事跟谘询的个案,生活已经相当忙碌而紧凑,因此写作的事总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不够积极。
或许是时间到了,这次的雪窦寺之行,让我重新省思以及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认知到,人不是平白来到这个人世间,都会有要完成的任务;透过文章来传达仙佛的智慧跟道理,就是我必须去做的事,也就是我的使命!而弥勒菩萨跟众仙佛要告诉我的,就是这个启示。
文昌帝君曾告诉我的一段话,祂说:「银河得以璀璨是因为包罗万象,人格得以昇华是因为愿意从善;勇于去接受人生的起伏跟考验,若你是一块宝玉,自然磨得出亮光!」是啊!人是因为被需要而伟大,而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金钱与名利,而是实践存在的价值,当生命走到终点时,回顾一生,没有白活!
非常感谢台中圣华慈惠堂的主神瑶池金母、文昌帝君跟众仙佛的慈悲护持,以及堂主杨老师、师母跟庙里师兄姊长期的帮忙。八年多来,每星期在庙的济世服务,由于忙完都接近午夜,多亏好友洪子杰夫妇的温馨接送跟提供住宿,让我非常感动。我更衷心地感谢我的家人、好友们的支持,给予我不断前进的力量。这本书能顺利出版,还要感谢大块出版社的董事长郝明义先生跟出版社同仁们的协助。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很感谢每一个成就这本书的因缘,也希望大家都能勇于去实践自己、创造生命的价值!祝福大家:
身体健康、诸事顺利!
平易 二○一八年元月八日于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