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凝视着潮汐:我的家族故事

星辰凝视着潮汐:我的家族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杜欣欣
图书标签:
  • 家族史
  • 回忆录
  • 个人传记
  • 历史
  • 文学
  • 成长
  • 情感
  • 时代变迁
  • 中国故事
  • 叙事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她因时代伤痕而远离中国, 三十年后重拾家族与国家的记忆, 铺展成一部中国平民近代史。 她的祖父是民主宪政的实践者,也是同盟会的成员,曾参与辛亥革命,一生经历过三个政权:清帝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她的父亲颠沛流离,在反右运动下九死一生,遭遇大炼钢、大跃进和大饥荒,大好青春都在劳改中度过;她的母亲躲过二战时日军的炮火轰炸,却在文化大革命的炼狱下饱受煎熬;她自己则是六四事件的见证者,事件发生后,她选择去国,这一离开就是三十年。父母离世后,她决定重拾过往,纪录大历史下的小人物,是她想为下一代人所做的事,通过记述李杜两个家族的百年历史,描述出百年来中国的风俗民生,记录下那些永远消失的,或不知何时终将逝去的社会百态和人物故事。这不是历史名人的传记,却是二十世纪每个中国平民的人生。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杜欣欣


  1954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在北京长大。12岁失学之后,种过田,当过工人。1978年考入大学,1986年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居美国。

  出版过《恆河:从今世流向来生》,《此一去万水千山》(广西师大出版社)。译作《乔治的宇宙:秘密钥匙》、《乔治的宇宙:寻宝记》、《乔治的宇宙:大爆炸》、《乔治的宇宙:蓝月》(湖南科技出版社)。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经过臧小林女士的介绍,我能够读到杜欣欣女士的大作《星辰凝视着潮汐:我的家族故事》。在这一本书里,作者陈述了三代甚至是四代,她的家族和外家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整个看来几乎是一本民间的中国现代历史,贯穿一百二十几年的变化。

  我自己读来分外感觉到亲切,因为这本书的前半部,就是她的祖父和外祖父,等于我的父亲和我这代,经历过民国建立,成立之后的纷争,到抗日战争,一直到抗战胜利后,又一次的混乱。她书中所述感觉,与自己曾经有过的见闻,可以说是完全一致。她谈到重庆的生活,躲避日本人的轰炸,在读到那些章节时,我的所知所见历历在目。

  但书的后半部是在中国分裂成两部分的时代,我跟父母到了台湾,而杜女士的大部分生活记载还在大陆,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是我的在大陆的朋友亲戚以及老同学,他们叙述的一切和杜女士书中所述也是几乎完全一致。她的家庭所受的一切灾难,我听来就等于我家的表哥、堂弟、什么钱家,杨家等等遭逢的情景可以说几无二致。

  杜女士的家庭背景与我的家庭也相当的类似。在中国是中产阶层,城市里知识分子的后代。在大陆,我们这一类人遭逢的几十年来的苦厄,似乎不能说「革命」二个字就能叙述。作者在结尾中提到,她在乡下看到农民的苦楚。但是我们的苦楚与他们不一样,我们的苦楚是有关人的价值和有关我们的自身尊严,这种痛苦是刻骨铭心的。读到此时,我长叹一口气。我立刻就想到我的叔叔,我的表哥,我的同班同学。他们所遭受的灾难不是文革而已,前面反右的时候就开始了。不是十年动乱,而是二十年动乱,到最近十几年来才慢慢安定下来。

  历史不能假装,历史也不能掩盖。所幸在海外还有杜女士这种人物,他们能把自己的记忆报导给大家知道,这些留在天地之间,是一个实录。

  我愿意推荐这本书给关心中国的人看。更希望是我们这一辈和杜女士那一辈人,或者说是最后两代遭逢灾难,希望曾经承受的灾难到此为止,不要再延续下去。

  愿世界和平,人间有彼此的信任和安定。

许倬云

图书试读

1958年是父亲劳改的第一年。那时干活虽累,却还能吃饱。「秋收时,紫色、黄色、红色,好多颜色的胡萝卜,长得可好呢,大家边收边吃。」这是父亲回忆中难得的愉快经历。远在劳改营,他不知道那时的中国已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下,大炼钢铁,大放卫星,大刮共产浮夸风。在极为愚蠢的行政指令下,中原大陆即将进入大饥荒时期。

1959年夏,父亲开始挨饿了。「春天时,食物就不够了,我被派去採野菜。山韭菜、倭瓜梗叶……,我认识了很多能吃的野菜。野菜被採挖光了,又开始吃所谓的『代食品』(代食品是原本不能成为食物的物质,比如用小球藻做的食品,海地饥荒时,人们就吃一种名为『特雷』的泥饼)。后来我们完全没有存粮了,只能在收割时吃点东西,收什么吃什么。收麦子就把麦粒搓一搓吃,收苞米就吃生苞米,收豆子吃生豆子,但那时还能吃个半饱。」1959年秋收后,粮食越来越少,饿死病死劳累死的人越来越多,活着的人也越来越不像人样了。父亲记得一个叫耿志的右派,他原是13级干部,皮肤很白,长得很英俊,但挨饿时浑身上下都是黑黑的,非常潦倒。他在腰上拴条儿草绳,上面挂着一个小铁筒,因为那筒子能多装点稀饭。父亲还记得一个姓吴的右派,他原在民盟担任高级职位,本来也是个很能干很干净的人。一天早晨起来,父亲听到他在哭,原来是晚上饿得尿了床。

我和父亲谈起《夹边沟记事》:「他们在死前要浮肿,浮肿消下去隔上几天再肿起来,生命就要结束了。这时候的人脸肿得像大南瓜,上眼泡和下眼泡肿得如同兰州人冬天吃的软儿梨,里边包着一包水。眼睛睁不大,就像用刀片划了一道口子那么细的缝隙。他们走路时仰着脸,因为眼睛的视线窄得看不清路了,把头抬高一点才能看远……。他们的嘴肿得往两边咧着,就像是咧着嘴笑。他们的头发都竖了起来。嗓音变了,说话时发出尖尖的如同小狗叫的声音,嗷嗷嗷的。」说到这里,我难过得流泪。父亲听着,没有泪,他轻声说:「我们那里也是那样的,死前的人都浮肿。1960年秋天,我去一个分场,看见一个空屋子里堆满死尸。」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