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幸福存折

爱的幸福存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游干桂
图书标签:
  • 爱情
  • 幸福
  • 成长
  • 情感
  • 生活
  • 治愈
  • 温暖
  • 女性
  • 现代
  • 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生不过是一列往坟墓的列车,我们无有选择的坐上,终究会在某一天下车,可以起点就是终点? 也可以转个弯就是幸福,忙碌工作之余懂得坐看云起时,充满风情。 一辈子不止是我们的,还有家人,不该只是一条急驶无有回头的单行道,应是一段亮彩,量得出脉动的幸福。──游干桂 历经丧母之后,游干桂在悲伤与思念中,反刍自己的过往,也追索出遗忘已久关于早逝父亲的回忆,他将这些生命历程记录下来,融合父母生活智慧,浓缩成《爱的幸福存折》,并提醒我们懂得珍惜,爱要趁早,不要留下遗憾。 从陪伴母亲走最后一程开始,带着记忆漫漶的她回到宜兰找寻老家,或在床边握着母亲的手,仿效过往的她也唱着摇篮曲安抚,还有少时最讨厌刀子嘴的母亲如录音带般的碎念,如今都只剩下是无尽的想念,而寡言少语的父亲叨念却是不怒而威,他只有在看歌仔戏的时候,才会变得多话,除了讲戏文,还会讲起自己童年的故事。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父母将赚取的一分一毫拿来帮助其他村人,逢年节制作的菜头粿总是超过自家食用的数量,只为了分送孤苦的邻里,总是说不差那张嘴吃饭,却陆续收养了七八个孩子,甚至还为了别人偷盗而割地赔款,这些从父母身教中习得的善念、慈悲与爱,如同一笔笔爱的存款,存入《爱的幸福存折》,惜福惜情终生受用。 本书特色 ★游干桂在陪伴母亲走过生命最后的历程,将悲伤化为文字,传递爱与幸福。他将过往与母亲相处的点滴和从母亲身上体会到的智慧,并回忆父亲,透过文字记录下来,提醒我们要为自己储存一本爱的幸福存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游干桂


  在精神医院执业十六年临床心理治疗工作,最后选择离开,从小池溏进到大海中,四处开讲的原因是,木已成舟难回木,这便是他的「预防教育学」的起源,医院的诊疗室不过是治标工作,那不是最好的医心道场,演讲开示才是治本,不要犯错才是更好的心灵禅院,伏案写作的书则是永续之道,引人进到心净静心的开悟疗房。

  这些年他的教育同时有了变化,乍看是善,其实是加了德的为人处事之法,他主张教育不是教出唿风唤雨的成就者,而是懂得利用智慧的慈悲者,他因而像个充满能量的行旅僧,不辞辛苦,风尘仆仆,远至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他乡偏远之地,演讲传播教育与生活理念。

  专业历程丰富的他,曾任八一八医院,全家联合诊所,建国联合诊所,台湾地区妇幼中心临床心理治疗师,宜兰生命线主任,累积出版一百一十本着作,包括《给年轻的你》、《神秘的海底人》、《深情》、《天伦》、《天使补习班》、《给未来思想家的21封信》等等,曾荣获年度好书奖、金鼎奖、《好书大家读》年度十大好书等等,设有脸书: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072605026&ref=tn_tnmn

  游干桂的微善杂货舖:www.facebook.com/groups/242452992940940/

绘者简介

Yumi You
 
  英国布莱顿大学插画系硕士(University of Brighton, MA Sequential Design/Illustration),爱动物人士,喜爱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个人作品主题时常围绕着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着迷于北欧风格的配色与设计,并将其元素融入画中,也试着在画中结合温馨与幽默。开始接受西方教育后,领悟到插画表现方式的多元可能性,并持续的探索中。她认为,若是作品可以令人感到疗癒,或暂时忘却烦恼,或会心一笑,那便是对她最好的赞赏。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自序

爱的存折


  这些年慢慢理解一事,人生真的像一本存折,但应该存下什么?

  多数人只存了钱,孩子顶多懂得还钱。

  这是有一年我在行走的路上,从两个小学生的对话中听见的,其中一位问另一位,可以一块玩吗?他说不行,要去「安亲班」,最后的结论我感震憾:「老了他们以后会去养老院!」

  这是人类创造钱时附带奉送的悲剧。

  应该在家庭银行中多存一颗心才是,也许这样一来就可以兑换惦记与幽幽流淌的念想。

  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闹着要吃饼干,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蹲在池塘边上 狠狠给自己两拳……

  ……
  
  ……

  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现在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我的身影在风中像一张旧报纸。

  这是董玉芳在《父亲写的散文诗》里的一段文字,我在某日清晨三点三十分泪眼翻读它,此刻天空微雨,车子压水而过的声音在宁静时分显得格外刺耳,看着看着我也泪流不止想起一些事。

  我阖上眼,一些陈年往事飞 过来引着我不断思考:为何上一代惦记,每每需要到了我们也老到快要记忆埋葬,成了别人的上一代时,才会用心酸的形式来懂?

  不能早一点吗?这样痛就会少一点,如果早一点明白人生不过一瞬,「缘分」其实没有那么长,稍不留意就会飞灰烟灭,成了无法失而复得的「绝版品」时,会不会更珍惜一些?

  缘的初始模样应该是珍贵的,因为有缘,彼此手会成为父子母女,活脱脱从襁褓之姿长成玉树临风或者亭亭玉立,缘分一定是浓的,但却浅,大约十八岁,进了大学窄门,跨过楚河汉界那条黑水沟探访人生之后,很多人便大步向前,忘记回头,缘分便成了一条隐在暗渠之内,看不见的影子。
「老了之后方知老」的确很写实,却很悲怅,懂了之后很想不懂,因为懂了等于痛了。

  我与父亲的人生交错不足二十五年,至少有十年完全没有印象,有五年的时间很怕他,四年想逃,最后识得不及四年,他便等不及我的熟成羽化登仙了,我还不确定发生什么怎么回事啊?他就走了,而且永远,地点叫远方,名字叫「天堂」,它是单行道,没有回程票。

  没有人教过我们这些实相的人生哲理,我们便欠缺智慧理解,接踵而来的是我蜂忙人生,时间立马拨成快转,路上的风景被抹拭,直到临老,记忆的扉页才在一阵风轻轻撩拨之后,渐次掀开,缓缓走进回忆的世界,懂得父母的爱是与众不同,有着属于他们自己那个时代,用不动声色,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表达。

  冬天异常冷冽,凉风刺骨的兰阳平原,我与他经常一起工作干些农活,但对话交谈并不多,寒流冻到我打哆嗦,父亲就会静静的走到身旁,脱下上衣,披在我的身上,那一件排队多时从教会牧师手中领取回来的美军卡其外衣,非常保暖,他用它盖在我的头上遮雨;暑气逼人的夏,汗如雨,他则会温柔的竹唤我到相思树下乘凉休息一会,人家给的好吃的东西,他用姑婆芋包着带回来给我,现今想来这些全是爱吧。

  当时年少可能不懂、不理、不屑,而今想了起来真想狠狠的凑自己两拳。

  当父母的谁不是自以为是用珍惜的心路种下缘分的,只是子女未必当下都能解读吧,甚至常常出现乱码,理解错了,以至于尘封几十年,甚或半个世纪。

  这些事儿会懂的,一定会懂的,每个父母都用自己所有的爱去守护自己的孩子,害怕自己所给予孩子的不是最好的,这样藏了深的亲情情,哪有什么难懂,只要自己老皱到像一张旧报纸,而且开始依样经历父母的老轨迹时,马上会明白他们的用心,关心,担心与操心,这是一种复刻,全带上了「遗憾」,最后得了一个潸然泪下。

  父亲离世之后,我确定允诺好好照顾妈妈,后来又因忙碌变得不懂了,直到妈妈离世,留在人间的礼物只剩思念,才又懂了。

  这些生离死别化约得来的哲理,太痛了,怕有人再度重蹈覆辙,我因而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书桌前阖上眼挥泪反思,一笔一画在电脑上按下键盘,书写出暮鼓晨钟的叮嘱,希望别人「早知道」!

  失眠在妈妈离世之后,有一段时间成了常态,暗夜中,眼睛明亮望着夜空重新搜寻得出来的人生新地景,书写起初的形式是自我疗癒,但失去妈妈的悲与人何干?于是修了又改,改了写,放弃了六七个版本,终次磨出寒光潋尽,能使人开悟的温度,不再只是伤感,而是含藏了爱与亲情,美与义理的暖心作品,它是我的事,也是你的事,文字里浓厚的情感一定会撩拨你的情绪逼哭了你。

  那就哭吧,这样也许才能在下一堂课学会了珍惜。

图书试读

第一本存折:追忆幸福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惯常用如诗,如禅的风情拍摄出有味的电影,撩拨出潜在心灵底核的密码,一起摸索人生;他一定程度受了盛名之累,连带生活也受了影响,忙于拍戏因而疏忽了年迈的妈妈,母子相会成了千万难之事,百忙之中,相约各自从地铁出发,在交会的中间站东京用餐,再依依不舍的说上一句再见挥别,如此如常的事,其实藏了无常。
 
有一回,勐然抬头,发现老妈妈变得苍老许多,心想,这一次再见会不会无法再见?
 
一语成谶,道别之后竟是永别,他一直懊悔沮丧,因而想拍一部片告诉世人,人生没有永远,爱要趁早,这便是《横山家之味》这部电影的由来。
 
人生在禅师眼中大约三天吧:昨天、今天与明天。
 
昨天是过去的,逝者已矣,根本不可追,明天是未来的,云深不知处,根本见不到摸不着,寄望于它无疑空想,今天是当下,就在眼前,但有多少人懂?有时一个擦身可能是永远。
 
宋代大师青原行思为禅宗理出了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及至有悟,看山非山,看水非水,最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即使我比他人更早领略红尘里的亲缘不长,需要好好把握,却因没人提前告知,只能慢慢摸索理得,在自己有了孩子当了父亲之后,才了解何谓「牵肠挂肚」,如何因为孩子的晚归而放不下,烦不完,自己老了才明白父母真的会老,只是,即使后来都懂了,他们也许已在天上,阴阳两隔了;妈妈一定希望我早一点懂,我却在反覆磨难之后才理解她的心事。
 
妈妈要我载他买药,一定程度表明他很有病痛需要疗癒,那个当下我何以不懂?我又做了什么?他又忍受多少辛苦?而今物是人非,追忆里溢出淡淡哀愁。
「早知道」!
 
本该是「惊叹号」的人生,我们往往无知的把它演成了一个大「问号」。
 
我愚钝,也是在妈妈吞吐最后一口气,量不到脉动,眼睛缓缓合上,拔掉身上所有维生管子,移灵,助念、安魂、净身、立牌、封棺,接着便是忙乱半个月,我来回奔驰在雪隧里,为她打理人间法事,才懂了。
 
火化的那一天,高温的火舌以1200度之姿吞吐,焰红如霞,青光修造,如佛接引,妈妈被缓缓推送进了生死永别的入炉,白烟从火化的灶口飞升飘散,与山峦渺渺的岚雾结为一缕轻烟,二小时后,法身消融成白骨,妈妈的新家叫做「骨灰瓮子」,法师一片片放进她的一生。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