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

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考
  • 司法考
  • 复习资料
  • 2018年
  • 第一试
  • 第二试
  • 法律
  • 考试
  • 齐好多
  • 总复习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什么要买这本?作者告诉你
  2018好齐x好多 总复习Ⅱ
  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

  周易、莫莉、希言、宁尚、李甦、赖川、杨靖、路易、王介、艾格、豪哥、欧政、许霍、欧拉、林毅
  读享X一帆名师,联手诚意鉅献!

  考前增补、复习或临时抱佛脚的超速捷径
  管他一试选择题还是二试申论题
  差异我们告诉你 重点全都在这里

  修法重点
  最新且最重要修法全部一网打尽
  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智财法、强执法、刑诉法、劳社法、最新释字都有喔!

  科目导览
  (写得这么白话 你一定可以快速上手)
 
  重点整理国公、国私、强执
  (想放弃国公、国私、强执吗?看完这部分,不用害怕不知道怎么考)

  年度文章一览→市面上最有份量的年度文章一览
  (不只是重要的,全年度重要文章一次告诉你重点!!!)

  重要文章精选
  (那些超有机会考、超级重要的文章都帮你挑出来深入解析啰!)

  实务观点
  (实务见解这么多…哪些重要?又该怎么看?)

  法研所试题
  (从法研所考题看今年国考重点,你不能不看!)

  重点筛选
  (除了最新的,别忘记还有不一定是最新,但很爱考的重点喔!)
 
法律实务精要与前沿追踪:2018年度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备考指南深度解析 本书聚焦于2018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律师资格考试与司法官考试(含第一试与第二试)的核心知识体系与命题趋势,旨在为广大法律专业人士和考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操性的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基础法学理论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本书对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等基础法门进行了系统梳理,强调理论与实务的无缝对接。 一、刑法学:疑难案件的裁判逻辑 本书并未简单罗列条文,而是深入探讨了2018年前后司法实践中热点和难点问题所反映的刑法理论前沿。 1. 犯罪构成理论的精细化解读: 重点剖析了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界限,特别是“保证人义务”在商事犯罪、职务犯罪中的适用。对间接正犯的控制力理论进行了详尽阐述,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共犯的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在认定上的微妙差异。 2. 实体法争点聚焦: 故意与过失的界限: 重点分析了“放任”型故意与“过于自信”型过失的区分标准,尤其是在交通肇事和安全生产事故中的量刑考量。 未遂犯的界定: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指导意见,详细论述了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标准,包括“客观不适宜说”与“主观认知说”在司法实践中的倾向性。 自首与坦白的量刑情节: 不仅阐述了法律条文,更结合了地方法院在量刑指导中的具体裁量幅度,帮助考生理解“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实际操作空间。 3. 刑法规范体系的时代性调整: 针对2018年前后新出台或修订的司法解释中涉及的“行贿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领域,进行了专题解析,强调了对“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模糊概念的量化标准把握。 二、民法学:债权、物权与侵权责任的重构 民法部分紧扣《民法总则》实施后的新变化,并预判了《民法典》草案中可能影响未来考试的重要原则。 1.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认定: 重点解析了“效力待定行为”的后续处理,特别是无权代理人在实务中如何通过“善意取得”或“表见代理”规则进行风险规避。对“可撤销”、“无效”的法定事由进行了细致区分。 2. 债权编的动态发展: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 详细比较了约定解除权、法定解除权和违约金条款之间的竞合关系,尤其关注情势变更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谨慎适用。 保证责任的限定: 针对连带责任保证与一般保证的抗辩权行使顺序,结合最新的担保法司法解释,提供了清晰的实务操作路径。 3.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过错推定与严格责任: 集中分析了医疗损害、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领域的归责模式转换,强调了在举证责任倒置情况下,被告方应当提供的抗辩证据类型。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探讨了非财产损害赔偿在近亲属范围内的适用限制,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裁量尺度。 第二部分:诉讼程序法的操作性指南 程序法是律师和司法官考试的重中之重,本书着力于流程化梳理与证据规则的实战运用。 一、民事诉讼程序:从立案到执行的全景透视 1. 管辖权争议的解决: 详细分析了专属管辖、选择管辖的冲突解决机制,并特别关注涉外商事合同中的“可否选择法院管辖”的判定标准。 2. 证据开示与保全: 聚焦于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证明力认定,包括对数据电文的“原始性”的判断标准。对诉前、诉中财产保全的申请条件、担保措施及解除程序进行了流程化讲解。 3. 审判阶段的衔接: 重点讲解了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边界,以及二审程序中“不服原判”与“上诉请求变更”对审理范围的影响。 二、刑事诉讼程序:人权保障与效率的平衡 本书强调了2018年前后刑事诉讼法修订带来的程序性变革。 1. 侦查措施的限制与救济: 详细解读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刑事拘留的法定期间与衔接,以及律师在信息获取和会见权保障方面的实务技巧。 2. 证据排除规则的运用: 深入剖析了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定情形与司法裁量空间,强调非法证据的“污染链”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指导考生如何从证据的收集主体、程序合法性上进行有效辩护或指控。 3. 公诉与辩护的策略制定: 针对庭审阶段,提供了量刑建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控辩双方的策略选择,以及对特定犯罪(如毒品犯罪、金融犯罪)量刑情节的把握。 第三部分:前沿交叉学科与案例分析训练 为了应对考试日益侧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趋势,本书设置了专门章节解析交叉领域的法律适用。 一、商事与经济法热点:公司治理与破产重整 1. 公司僵局的司法介入: 探讨了股东会、董事会无法形成有效决议时,法院解散公司的判决标准与程序要件,侧重于“僵局”事实的认定。 2. 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 结合公司法司法解释,分析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实际控制人擅自担保的效力认定,以及善意相对人的保护边界。 3. 破产程序的启动与重整: 梳理了企业进入破产程序的关键时间点(停止清偿债务的起始)、债权申报流程,以及重整计划的通过条件。 二、行政法: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 本书对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适格”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进行了深入剖析,特别关注了近年来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界限。重点解析了《行政强制法》中“比例原则”在行政处罚和行政检查中的体现,指导考生如何有效针对行政不作为提起诉讼。 三、综合案例的解构与论证 全书最后以多个跨法域的复杂案例收尾,这些案例取材于2018年前后的典型司法实践。每个案例均采用“问题识别—法律适用—结论推导”的三段论结构进行解析,旨在训练考生的逻辑严密性和论证说服力,确保知识点能够在高压考试环境下被有效提取和应用。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刑法
壹、科目导览 002
贰、年度文章一览 003
加重诈欺罪之解释与适用,王皇玉,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第20期 003
得同居人承诺而阻断他人救助-评台湾高等法院104年度上更㈠字第22号及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740号判决,谢煜伟,月旦裁判时报第65期 004
服用毒品与不能安全驾驶-评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6年度交上易字第353号判决,蔡圣伟,月旦裁判时报第66期 005
正当防卫与不法侵害的现在性,许恒达,月旦法学教室第185期 005
参、重点筛选 007
一、刑法总则 007
重点1:何谓「正当防卫之社会伦理限制」(非属权利滥用)? 007
重点2:紧急避难所保护的客体,是否仅限于刑法第24条第1项规定的四种法益? 007
重点3:考试常见犯罪之着手时点 008
重点4:不能未遂「无危险」之认定标准 008
重点5:预备犯得否适用中止未遂之规定? 009
重点6:结果虽发生,惟结果之发生客观上不可归责于行为人,若行为人积极为防果行为,是否仍有中止犯之适用? 010
重点7:危险前行为之保证人地位之「前行为」,是否任何行为均可?或是须具备特定的行为品质,始足当之? 010
重点8:危险前行为之行为人所违反的义务,是否包含「故意」危险前行为? 010
重点9:相续共同正犯应否对于加入「前」的行为负责? 010
重点10:教唆犯对于正犯产生之「加重结果」应否负责? 011
重点11:帮助犯与正犯不法主行为之间,是否须具有因果关系? 011
重点12:共犯之脱离(以教唆犯为例) 012
重点13:犯罪所得之计算是否须扣除成本? 012
二、刑法分则 013
重点1:刑法第294条违背义务遗弃罪,是否须有「致使生命陷于危险状态」之不成文构成要件要素,始能成立? 013
重点2:刑法第294条之1应如何定位? 013
重点3:妨害性自主罪章「违反意愿方法」之认定标准 014
重点4:刑法第328条「不能抗拒」之判断应採主观或客观标准? 015
重点5:何谓转念强盗(窃盗或抢夺犯意变更)? 016
重点6:刑法第329 条准强盗罪既遂之认定标准 016
重点7:无双重身分之人与有双重身分之人共同犯刑法第336条之罪,无双重身分之人应如何论罪? 017
重点8:刑法第339条之2对自动付款设备诈欺罪之「不正方法」,其意义为何? 018
重点9:刑法第347条掳人勒赎罪之罪质为何? 019
重点10:刑法第173条之「现有人所在」,是否于放火行为时必须有人在建筑物内,始该当此要件? 020
重点11:刑法第185条之4肇事逃逸罪,行为人系基于故意或过失肇事,始能成立? 020
重点12:若行为人无代理权,却假冒为他人之代理人,是否构成伪造文书罪? 021
重点13:若行为人有代理他人制作文书之权限,惟逾越权限而制作,是否构成伪造文书罪? 021
重点14:无公务员身分之人可否利用有权制作其职务上所掌公文书之公务员,而成立刑法第213条之间接正犯? 021
重点15:犯人自己教唆他人藏匿、顶替自己,是否成立藏匿人犯罪之教唆犯? 022
肆、107年法研所试题 023
伍、近期必背实务见解 034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847号判决 034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674号判决 034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62号判决 034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629号判决 034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464号判决 035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525号判决 035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530号判决 036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766号判决 036
台湾高等法院暨所属法院105年法律座谈会刑事类提案第24号 036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4508号判决 039
最高法院106年度第13次刑事庭会议决议 040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599号判决 041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49号判决 041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49号判决 041
最高法院107年度第3次刑事庭会议决议 041
 
刑事诉讼法
壹、科目导览 044
贰、重要文章精选 047
羁押审查程序中的阅卷权,李佳玟,月旦法学杂志第251期 047
与谈意见㈠-侦查阶段之羁押阅卷-从德国法的比较基础谈起,林钰雄,检察新论第20期 047
被告防御权与事实基础变更/最高院104台上965判决,林钰雄,台湾法学杂志第276期 047
刑事被告有无到庭听判之义务?-简评北捷杀人案的宣判争议,林钰雄,月旦裁判时报第39期 048
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之适用前提/最高院103台上3020判决,林钰雄,台湾法学杂志第278期 048
审判羁押与防止被告逃亡,杨云骅,月旦法学杂志第257期 048
被告同意传闻证据之适用范围,杨云骅,月旦法学教室第159期 049
律师及被告间通讯的监察,李荣耕,政大法学评论第146期 049
再审的新事证与证据调查/最高院103台抗398裁定,李荣耕,台湾法学杂志第261期 049
附带搜索及其要件,李荣耕,月旦法学杂志第243期 050
具保及羁押,李荣耕,月旦法学教室第146期 050
有罪判决后的保释及羁押,李荣耕,月旦法学杂志第260期 050
再审及受律师协助权,李荣耕,月旦法学教室第160期 051
刑事被告于审判期日的到庭,李荣耕,月旦裁判时报第39期 051
参、修法重点 052
一、羁押审理程序之阅卷权 052
二、再审修法 059
肆、实务观点暨必背实务 060
伍、重点筛选 062
陆、107年法研所试题 075
 
宪法
壹、科目导览 086
贰、年度文章一览 087
电信相关资料之存取与利用的基本权关连性(上)-德国联邦宪法法院BVerfGE 125, 260
与BVerfGE 130, 151判决评析、电信相关资料之存取与利用的基本权关连性(下)-德国联邦宪法法院BVerfGE 125, 260与BVerfGE 130, 151判决评析,蔡宗珍,月旦法学杂志第274期、第275期 087
基本权释义学与宪法学方法论-基本权思维工程的基本构图,李建良,月旦法学杂志第273期 088
宪法解释违宪定期失效的效力之研析-以司法院释字第七四一号解释为探讨重心,徐璧湖,月旦法学杂志第272期 089
宗教团体法草案争议的合宪性问题,许育典,月旦法学杂志第272期 089
年金改革、信赖保护原则与年金期待权之财产权保障-兼论不同职域年金制度之衔接,孙迺翊,月旦法学杂志第268 期 090
事前审查所为何事?-司法院释字第七四四号解释简评,刘静怡,月旦法学杂志第267期 090
会台字第一二七七一号声请人台北市政府及会台字第一二六七四号声请人祁家威声请解释案:鑑定意见书,张文贞,月旦法学杂志第264期 090
会台字第一二七七一号声请人台北市政府及会台字第一二六七四号声请人祁家威声请解释案:鑑定意见书,陈爱娥,月旦法学杂志第264期 091
律师执业必归「多」会的合宪性,王韵茹,月旦法学教室第187期 091
人民声请释宪「撤回」后大法官的审理,吴信华,月旦法学教室第183 期 092
商业广告与表现自由㈠,李仁淼,月旦法学教室第178期 092
商业广告与表现自由㈡,李仁淼,月旦法学教室第180期 092
财产权之特别牺牲与社会义务-评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747号解释,林明锵,月旦裁判时报第64期 093
「商业性言论」因「事前审查」而不採「宽松标准」?-释字第744号解释评析,吴信华,月旦裁判时报第59期 093
记忆或遗忘,抑或相忘于网路-从欧洲法院被遗忘权判决,检视资讯时代下的个人资料保护,张志伟,政大法学评论第148期 094
参、实务重点 095
释字第763号 095
释字第762号 095
释字第761号 096
释字第760号 096
释字第757号 097
释字第756号 098
释字第755 号 098
释字第754号 099
释字第753号 099
释字第755号 100
释字第751号 101
释字第750号 102
释字第749号 102
释字第748号 102
释字第747号 107
肆、107年法研所试题 108
 
行政法
壹、科目导览 118
贰、年度文章一览 120
被淘空的法律保留与变质的资讯隐私宪法保障-评最高行政法院一○六年度判字第五四号判决与相关个资法条文,邱文聪,月旦法学杂志第272期 120
资料流向与管控环节-个资保护ABC,李建良,月旦法学杂志第272期 120
全民健保法律关系之再检讨-评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八年度简字第八二六号判决,张桐锐,月旦法学杂志第269 期 120
现有巷道相关法律问题之研究-聚焦于公用地役关系,林三钦,月旦法学杂志第266期 121
从法治国家观点-论警察尾追酒驾肇祸的国赔责任,李惠宗,月旦法学杂志第263期 122
得靠法院清除废弃物,张永明,月旦法学教室第187期 122
行政诉讼法讲座:第一讲行政诉讼序说(上),李建良,月旦法学教室第186期 123
行政诉讼法讲座:第一讲行政诉讼序说(下),李建良,月旦法学教室第187期 123
行政程序重启与行政法院判决间之关系,周佳宥,月旦法学教室第184期 124
行政程序重新进行,谢硕骏,月旦法学教室第183期 124
行政法令回溯适用之禁止,黄俊杰,月旦法学教室第179期 124
行政规则之规范效力,谢硕骏,月旦法学教室第178期 125
课予义务诉讼判决之强制执行,陈淑芳,月旦法学教室第177期 125
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最高行政法院105年8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刘建宏,月旦法学教室第176期 125
播放药物广告之处罚问题,周佳宥,月旦法学教室第174期 125
都市计画通盘检讨变更之司法救济-评析释字第742号解释,林明锵,月旦裁判时报第68期 126
突破性平会调查报告非属行政处分的救济困境-兼评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诉字第280号判决,许育典,月旦裁判时报第63期 127
一行为不二罚原则中行为数之认定-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290号判决评析,刘建宏,月旦裁判时报第62期 127
第三人请求撤销行政契约-评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裁字第110号裁定,陈世民,月旦裁判时报第61期 128
消失的行政审查责任-评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0年度诉字第435号判决暨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判字第795号判决,林明锵,月旦裁判时报第58期 128
促参契约之争议合意由普通法院审判与审理-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2号民事裁定之评析与省思,许登科,月旦裁判时报第58期 129
关于行政法上和解契约适用之疑义探讨,张文郁,台湾法学杂志第338期 129
公路法上汽车运输业之裁罚争议-以Uber APP应用程式平台媒介资讯营运载客事件为中心,程明修,台湾法学杂志第338期 130
土地现值公告之法律性质-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判字第414号判决评析,萧文生,法令月刊第69卷第2期 130
行政罚上之行为数及接续行为之处罚-兼评最高行政法院105年10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洪家殷,法令月刊第68卷第11期 131
行政机关「标准作业流程」之法律性质-以台北市政府网站公告之SOP为中心,詹镇荣,法令月刊第68卷第9期 131
夏虫语冰录(一一六)-行政罚法不当利得之追缴,廖义男,法令月刊第68卷第9期 132
专业(家)委员会与判断余地-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40号判决评析,萧文生,法令月刊第68卷第5期 133
公股事业之公共目的性及其确保手段,詹镇荣,法令月刊第68卷第4期 133
论行政罚法上没入之性质,洪家殷,东吴法律学报第29卷第3期 134
论行政机关对于嗣后违法行政处分之处置,陈信安,东吴法律学报第29卷第2期 135
参、实务重点 136
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4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 136
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11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 136
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9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 137
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6月份第2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 137
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4月份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 137
106 年高等行政法院及地方法院行政诉讼庭法律座谈会提案及研讨结果 提案二 137
106 年高等行政法院及地方法院行政诉讼庭法律座谈会提案及研讨结果 提案三 138
106 年高等行政法院及地方法院行政诉讼庭法律座谈会提案及研讨结果 提案四 139
106 年高等行政法院及地方法院行政诉讼庭法律座谈会提案及研讨结果 提案六 141
肆、107年法研所试题 143
 
海商法
壹、科目导览 160
贰、重要文章精选 161
海事优先权实行方法,饶瑞正,月旦法学教室第179期 161
船舶所有权范围,饶瑞正,月旦法学教室第185期 162
海事优先权在国际私法的定性-最高法院一O四年度台上字第二一九七号民事判决评释,陈荣传,月旦法学杂志第260期 163
参、106年重要考题 164
肆、相关实务见解 174
一、载货证券条款原则上有效 174
二、载货证券准据法之选择 174
三、运送人转船权利及适航性义务 174
 
劳社法
壹、科目导览 202
贰、实务见解 203
台湾新北地方法院105年度劳小上字第10号民事判决 203
 
海洋法
壹、科目导览 176
贰、重要文章 177
从国际法分析菲律宾群岛制度主张,姜皇池,台湾国际研究季刊第12卷第4期 177
论南海仲裁判断有关岛屿认定要件与太平岛属性,姜皇池,亚太评论第2卷第3期 179
欧盟对于国际海洋法秩序之影响及其实践,陈贞如,欧美研究第46卷第1期 180
海疆划界实践对钓鱼台争议的启示,高圣惕,中华国际法与超国界法评论第11卷第1期 182
参、经典试题 185
肆、时事分析 196
台湾台北地方法院104年度重劳诉字第22号民事判决 203
台湾高等法院90 年度重劳上字第13 号民事判决 204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016号民事判决 205
台湾台中地方法院106年度中劳简字第5号民事简易判决 205
台湾台中地方法院102 年度沙劳简字第9 号民事判决 206
台湾士林地方法院101年度劳诉字第77号民事判决 207
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2203号民事判决 207
台北地方法院97 年度劳简上字第33 号民事判决 208
台湾桃园地方法院96年度劳诉字第33号民事判决 209
105年度劳裁字第32号不当劳动行为裁决决定书 209
参、重要文章精选 210
支配介入之不当劳动行为,侯岳宏,月旦法学教室第184期 210
劳基法第32条之1补修时数规定无效2018 年劳基法修正简评㈠,蔡瑞麟,台湾法学杂志第335期 210
评台湾2017年公务员退抚制度之改革-制度改革与信赖保护之衡平,林明锵,法令月刊第69卷第4期 211
无票可买之禁搭便车条款无效-简评台北高等行政法院106年诉782号判决,蔡瑞麟,台湾法学杂志第330期 211
不利益待遇之不当劳动行为,侯岳宏,月旦法学教室第176期 212
肆、修法大观 213
劳动基准法 213
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 216
伍、法研所题目解析 218
一、劳动法 218
二、社会法 227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书,简直像是在茫茫的复习资料海洋中找到了一座灯塔!我一直觉得,法律的学习,尤其是像司法官考试这种难度系数极高的考试,需要的是系统性、条理性,以及对知识点的精准把握。而这本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说实话,我在备考的过程中,曾经踩过不少“坑”。一开始,我总是习惯性地去啃那些大部头的教材,结果往往是看了好几遍,还是觉得云里雾里,很多概念记不住,做题的时候更是漏洞百出。后来,我又尝试过一些网上流传的“速成”讲义,结果发现这些讲义虽然篇幅不大,但很多内容都过于简化,根本无法应付复杂的考试题目。 《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对这些痛点的完美解答。首先,它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到了考生的学习习惯。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个清晰的“导读”,让你知道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然后是详细的理论讲解,并且会穿插一些“小提示”和“注意事项”,提醒你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是出题的“高频区”。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法条”的运用。它不仅仅是罗列法条,而是会把法条的背后逻辑、立法精神,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都讲得非常清楚。而且,它还会通过“法条解析”的方式,帮助你理解法条的关键词,以及在解题时如何准确地引用法条。这对于我这种不擅长记忆的考生来说,简直是福音。 在理论讲解方面,《好齐好多!总复习Ⅱ》做得非常“细”。它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层层剖析,并且会引用大量的案例来佐证。例如,在讲到民法上的“合同解除”的时候,它不仅解释了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还列举了多个最高法院的判例,并且对判例的裁判主旨进行了精辟的总结。这让我能够从实践中理解抽象的法律规定。 而且,这本书在处理“难点”和“疑点”知识点的时候,做得尤为出色。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法律,最容易被一些“灰色地带”所困扰。而《好齐好多!总复习Ⅱ》在这方面,做了非常详尽的梳理和解释。它会通过对比分析、案例引申等方式,帮助你理清这些复杂的法律关系,让你做到心中有数。 我记得在复习行政法的时候,对“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区别一直感到很困惑。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案例,把这两个概念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 另外,《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在题目训练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提供大量的题目,更重要的是对这些题目进行了高质量的解析。这些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答案是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答案是这样,并且会引导你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这种“深度解析”的模式,让我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我一直认为,法律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本书的设计,恰恰符合了这一特点。它鼓励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然后根据做题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巩固理论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我认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总而言之,《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备考利器。它不仅内容详实、讲解清晰,而且在编排上也非常用心,处处体现着对考生的关怀。虽然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但这本书所蕴含的扎实法律知识和严谨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今年的备考,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非常有信心,通过这本书的辅导,我一定能在下一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评分

哇,拿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厚实的复习资料,感觉就像是找对了金庸老先生的武功秘籍一样,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瞬间涌上心头!话说我今年已经是第二次挑战司法官考试了,去年虽然拼尽全力,但在某些科目上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刑法和行政法,感觉脑袋里像是装了一团浆糊,条文、判例、学说,各种概念缠绕不清,做题时总是模棱两可,最后名落孙山,真是让人沮丧。今年年初,决定再战,当时就在想,一定要找一套能够系统梳理、直击考点的复习资料,毕竟时间有限,容不得我再像去年一样漫无目的地啃书。 在网络上和考友群里潜水了好一阵子,听了不少关于不同复习书的评价,有人说某某书理论扎实,有人说某某书题库丰富,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看到有人在推荐这本《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说是“集大成之作”,能够“融会贯通”。当时我还在犹豫,毕竟价格不菲,而且已经有了一些去年的参考书,但抱着“不试过怎么知道”的心态,还是咬牙入手了。拿到手之后,首先被它的厚度震撼到了,这绝对是一本“砖头书”,但翻开第一页,立刻就被那种清晰的排版和详实的笔记所吸引。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一章节的开篇都会有一个“本章重点导图”,用很简洁的图示把整个章节的核心概念、重要法条和相关联的案例串联起来,这对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而且,书里的内容真的是“好齐好多”!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法条和案例,而是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会结合近几年的出题趋势,特别强调那些高频考点和易错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讲到民法侵权责任的时候,它把各种侵权行为类型、构成要件、免责事由,甚至是国家赔偿责任都梳理得井井有条,还特别列举了好多经典的最高法院判例,并且对判例的裁判主旨进行了提炼,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法官们是怎么思考和判决的。这比我自己去找判例、自己去总结效率高太多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还穿插了很多“小贴士”和“注意事项”,提醒我哪些地方是容易混淆的,哪些地方是出题老师经常考的,甚至会给出一些“解题技巧”。比如在讲到刑法的时候,它会教我如何快速区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以及在遇到复杂的“故意”和“过失”判断时,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这些“锦囊妙计”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学长”在旁边指点迷津。 我之前最头疼的就是行政法,因为它的体系庞大,涉及的面也很广,特别是行政程序法和行政诉讼法,总感觉很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好齐好多!总复习Ⅱ》在这部分的内容讲解上,真的做到了化繁为简。它用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法律概念,比如在讲到“信赖保护原则”时,就用了一个关于政府变更规划导致私人投资损失的案例,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这项原则的精髓。而且,它还会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对比不同行政行为的审查标准,以及不同救济方式的适用条件,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掌握这些知识。 说到司法官考试,就不得不提法条的熟练掌握。这本复习资料非常注重法条的复习,它不仅会列出相关的法条,还会对法条进行详细的解读,解释法条背后的立法精神和实际应用。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完某个知识点后,会直接给出相关的法条条文,并且用高亮标出里面的关键词,这让我能够一边理解概念,一边巩固法条,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我常常在复习完一个章节后,就立刻把所有涉及到的法条都背一遍,感觉比以前死记硬背效果好多了。 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讲解,它的题目也是非常丰富的。虽然我还没开始做题,但光是看里面的例题和一些精选的模拟题,就能感受到它的高质量。这些题目不仅涵盖了各个科目的主要考点,而且难度设置也很合理,有基础题,也有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应用题。我听说这本书的题目都是根据近几年的考试趋势精心挑选的,所以做完里面的题目,基本就能掌握考试的大部分题型和难度了。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体系化”和“条理性”。很多时候,我在其他资料上看到的知识点都是零散的,但《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能够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到宪法的时候,它不仅仅是讲解基本权利和国家机关,还会把宪法与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联系起来,让我明白这些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种体系化的讲解,对于建立整体的法律思维非常有帮助。 说实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退堂鼓的,毕竟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我担心会不会有些内容已经过时。但是,当我仔细翻阅之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而且它对一些基础概念和重要理论的讲解,是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的。更何况,它还专门提到了2018年的考试,这说明它在编纂时,必定是紧密结合了当年的考试特点和命题规律的。即使是2018年的资料,对于理解考试的脉络和考察方向,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我想说的是,《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藏”级别的复习资料。它不仅内容详实、讲解清晰,而且在编排上也非常用心,处处体现着对考生的关怀。当我看着这本厚实的书,就像看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正在一步一步地引领我走向成功的彼岸。我真的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在下一场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圆我的律师梦!

评分

拿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书,我内心是既兴奋又充满期待的!作为一名正在备考司法官的考生,深知法律知识的博大精深,以及考试的严苛。我之前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复习资料,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要么是理论过于枯燥,要么是案例分析不够深入,要么就是题目训练不够充分。 《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全面性”。它不仅覆盖了律师和司法官考试所需的所有重要科目的核心知识点,而且在每一个科目内部,都做到了细致入微的梳理。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会先给出清晰的定义,然后深入分析其构成要件、法律渊源,并且会引用大量的司法实践和权威学说。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讲解刑法总论的时候,《好齐好多!总复习Ⅱ》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分析框架。比如,在讨论“犯罪构成”的时候,它会详细分析“实行行为”、“因果关系”、“责任”,并且会结合大量的案例,讲解不同情况下,这些要素是如何被判断的。而且,它还会穿插一些“易混淆点提示”,提醒考生注意区分“故意”和“过失”、“作为”和“不作为”等关键概念。 而且,这本书在处理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做得尤为出色。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法律的时候,最容易被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所困扰。比如,在行政法中“行政裁量”的界限,或者是在民法中“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这本书会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帮我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微妙之处,让我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我记得我之前在学习民事诉讼法的时候,对“管辖权异议”和“执行异议”的区别一直感到很困惑。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作者用非常详细的案例分析,以及对两者核心要素的深入阐述,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种“拨云见日”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另外,《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在题目训练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实。它提供的题目,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并且对每一个题目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些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答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答案是这样,并且会引导你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这种“深度解析”的模式,让我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我一直认为,法律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本书的设计,恰恰符合了这一特点。它鼓励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然后根据做题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巩固理论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我认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而且,《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还非常注重“法条的活学活用”。它会详细讲解每一个法条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以及法律后果,并且会引用大量的判例来证明法条是如何被法院所解释和应用的。这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法条的意义,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堆文字来记忆。 总而言之,《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备考利器。它不仅内容详实、讲解清晰,而且在编排上也非常用心,处处体现着对考生的关怀。虽然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但这本书所蕴含的扎实法律知识和严谨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今后的备考,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非常有信心,通过这本书的辅导,我一定能在下一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评分

拿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书,我的心情就像是久旱逢甘霖!说实话,准备司法官考试这条路,真的不容易,常常感觉自己像在孤军奋战,知识点杂乱无章,做题时更是摸不着头脑。我在找复习资料的时候,最看重的是“系统性”和“实操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法律知识内化,并且运用到考试中去。 这本书,可以说是完全满足了我的这些需求。首先,它的内容组织非常清晰,每一章都会有一个“学习目标”的概述,让你知道本章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学完之后能够达到什么水平。而且,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做得非常细致。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法条,而是会结合大量的案例和学说,对每一个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讲解民法中的“物权变动”的时候,《好齐好多!总复习Ⅱ》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逻辑框架。它从“不动产物权变动”和“动产物权变动”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公示方法、生效要件,以及在遇到“无权处分”、“善意取得”等复杂情况时的处理方式。并且,它还引用了多个最高法院的判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些法律规定是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应用的。 而且,这本书在处理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时,做得尤为出色。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法律的时候,最容易被一些看似相似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所困扰。比如,在刑法中“故意”和“过失”的区分,或者是在行政法中“撤销行政行为”和“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的区别。这本书会专门开辟“辨析”的版块,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帮我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微妙之处。 我记得我之前在学习宪法的时候,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和“比例原则”的运用一直有些模糊。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作者用非常详细的案例分析,以及对不同情况下的限制理由和审查标准的深入阐述,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种“拨云见日”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另外,《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在题目训练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实。它提供的题目,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并且对每一个题目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些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答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答案是这样,并且会引导你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这种“深度解析”的模式,让我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我一直认为,法律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本书的设计,恰恰符合了这一特点。它鼓励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然后根据做题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巩固理论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我认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而且,《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还非常注重“法条的活学活用”。它会详细讲解每一个法条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以及法律后果,并且会引用大量的判例来证明法条是如何被法院所解释和应用的。这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法条的意义,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堆文字来记忆。 总而言之,《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备考利器。它不仅内容详实、讲解清晰,而且在编排上也非常用心,处处体现着对考生的关怀。虽然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但这本书所蕴含的扎实法律知识和严谨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今后的备考,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非常有信心,通过这本书的辅导,我一定能在下一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评分

刚拿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专业”!这绝对不是那种随便拼凑出来的复习资料。我之前接触过一些法律复习书籍,很多都是泛泛而谈,或者过于强调“速成”,但真正遇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基础不牢,根本无法应对。 我本身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的学习者,对于法律的概念,需要理解得非常透彻,才能记牢。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棒。它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会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并且会引用大量的司法实务案例和权威学说来支撑。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真正理解每一个概念的精髓,而不是死记硬背。 我特别喜欢书中在每一个章节开头都设计了一个“知识导图”。这个导图用非常简洁的图形化的方式,将本章的核心内容、重要法条以及相关联的案例串联起来,让我能够快速地把握整个章节的学习脉络,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于我这种一开始就希望构建宏观知识体系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 而且,《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在处理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做得尤为出色。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法律的时候,会被一些看似相似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所困扰。比如,在行政法中“行政指导”和“行政命令”的区别,或者是在民法中“单方行为”和“合同行为”的差异。这本书会专门开辟“辨析”的版块,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帮我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微妙之处。 我记得我之前在学习刑法的时候,对“共同正犯”和“间接正犯”的区分一直感到很头疼。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作者用非常详细的案例分析,以及对不同情况下的责任划分的深入阐述,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种“化难为易”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 另外,这本书在题目训练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提供大量的题目,更重要的是对这些题目进行了高质量的解析。这些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答案是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答案是这样,并且会引导你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这种“深度解析”的模式,让我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我一直认为,法律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本书的设计,恰恰符合了这一特点。它鼓励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然后根据做题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巩固理论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我认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而且,《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还非常注重“法条的活学活用”。它会详细讲解每一个法条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以及法律后果,并且会引用大量的判例来证明法条是如何被法院所解释和应用的。这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法条的意义,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堆文字来记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非常欣赏。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很多时候,作者会用一些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让我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总而言之,《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备考利器。它不仅内容详实、讲解清晰,而且在编排上也非常用心,处处体现着对考生的关怀。虽然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但这本书所蕴含的扎实法律知识和严谨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今后的备考,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非常有信心,通过这本书的辅导,我一定能在下一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评分

我终于拿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书了,简直是太激动了!作为一名正在努力奋斗的考生,我一直深知,要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一套能够系统梳理、深入浅出的复习资料。而这本书,正是我想象中的那份“宝藏”。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非常“到位”。它不会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是会深入到每一个概念的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在讲解行政诉讼法中的“起诉期间”的时候,它不仅列举了不同的起诉期间的起算点,还详细分析了“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并且引用了大量的最高法院的判例来佐证。 《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它不仅仅是按照传统的学科来划分章节,很多时候,它会通过“主题式”的方式,将相关的法律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比如,在讲解“证据法”的时候,它会把民事诉讼证据法、刑事诉讼证据法、行政诉讼证据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和整合,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程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解题思路”的引导。很多时候,我们拿到一道复杂的题目,不知道从何下手。《好齐好多!总复习Ⅱ》会提供非常清晰的解题步骤和分析框架,告诉你如何识别题目的关键点,如何运用法律条文和学说来构建论证,最终得出准确的结论。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而且,这本书在处理一些“争议性”的法律问题时,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会列举不同的学说观点,并且分析这些观点的优劣,然后会引用相关的判例来印证。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法律问题,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复习刑法的时候,关于“未遂犯”的成立要件,我一直有些模糊。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作者用非常详细的案例分析,以及对不同情况下的“实行终了”、“未遂”和“中止”的深入阐述,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种“拨云见日”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另外,《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在题目训练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实。它提供的题目,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并且对每一个题目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些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答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答案是这样,并且会引导你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这种“深度解析”的模式,让我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我一直认为,法律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本书的设计,恰恰符合了这一特点。它鼓励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然后根据做题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巩固理论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我认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而且,《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还非常注重“法条的活学活用”。它会详细讲解每一个法条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以及法律后果,并且会引用大量的判例来证明法条是如何被法院所解释和应用的。这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法条的意义,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堆文字来记忆。 总而言之,《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备考利器。它不仅内容详实、讲解清晰,而且在编排上也非常用心,处处体现着对考生的关怀。虽然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但这本书所蕴含的扎实法律知识和严谨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今后的备考,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非常有信心,通过这本书的辅导,我一定能在下一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评分

拿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厚重的复习资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下终于有靠谱的“武器”了!说实话,当初决定要考律师和司法官的时候,心里就明白这是一场硬仗,需要的是扎实的功底和精准的备考策略。我这个人学习比较“笨”,不像有些同学那样一点就通,很多法律概念对我来说都需要反复琢磨,而且容易被各种“陷阱”题搞得晕头转向。 在市面上找了很多参考书,有的讲得太理论,读起来像在看学术论文,枯燥乏味;有的讲得太简略,感觉就是把法条复制粘贴一遍,根本没有帮助;还有的题目太少,或者题目质量不高,根本练不出什么东西。所以我当时的心愿就是,能有一本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还能紧扣考试的脉搏,并且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完全符合我的期待。首先,它的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每一章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目录,让你知道接下来要学什么,学完之后会收获什么。而且,书中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会先给出核心概念,然后深入分析其构成要件、法律后果,并且会引用大量的司法实务和学界观点。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由浅入深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记忆。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比较法”的引入。在讲解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时,它会适当提及一些其他国家的类似制度,并且分析其优劣。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国家法律制度的设计初衷和内在逻辑。比如,在讲到行政法中的“公法私法二元分立”的时候,书中就详细对比了不同国家在这种问题上的处理方式,让我对整个法律体系有了更宏观的认识。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很多知识点上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辨析”。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法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相似的概念混淆。而《好齐好多!总复习Ⅱ》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会专门设置“易混淆知识点辨析”的版块,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帮我区分开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在刑法中“正犯”和“共犯”的区分,或者在民法中“债权”和“物权”的差异,书中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而且,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给出一些案例,更重要的是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告诉你这个案例考察的是什么法律问题,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条文和理论去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这些案例分析,让我感觉就像是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实战演练,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战技巧”。 对于“论述题”的准备,《好齐好多!总复习Ⅱ》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它会教我如何构建一个严谨的论述框架,如何做到“言必有据”,如何引用法条、判例和学说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书中还提供了一些模拟论述题,并且对这些题目给出了范例答案,让我能够学习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述。 我一直觉得,法律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以致用”。这本书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好。它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强调这些知识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很多时候,它会引用一些具体的判决,并且对判决的理由进行解读,让我明白这些法律条文是如何被法院所解释和适用的。 这本书在编纂上,真的非常有“匠心”。它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打磨。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仿佛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前面为我指路,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虽然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但这本书所展现出的深厚理论功底和对考试趋势的深刻理解,对于我今后的复习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复习资料,更像是一本“法律思维”的启蒙书,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分析框架。我非常庆幸能够拥有这本书,它必将是我通往律师和司法官之路的强大助力!

评分

收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书,我真的是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说实话,法律的学习,特别是司法官这种高难度的考试,最怕的就是知识点零散、理解不到位。这本书,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能够“融会贯通”的复习资料。 我一直觉得,法律学习的精髓在于“理解”而非“死记”。这本书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非常注重对概念的深度挖掘。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会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比如,在民法侵权责任的部分,它会详细分析不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以及在适用不同免责事由时,需要满足的条件。而且,它还穿插了大量的最高法院判例,让我能够看到这些法律规定是如何在实际案件中得到应用的。 《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有特色。它不仅仅是按照学科来划分章节,很多时候,它会通过“主题式”的方式,将相关的法律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比如,在讲解“程序法”的时候,它会把行政程序法、民事诉讼程序法、刑事诉讼程序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和整合,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程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解题思路”的引导。很多时候,我们拿到一道复杂的题目,不知道从何下手。《好齐好多!总复习Ⅱ》会提供非常清晰的解题步骤和分析框架,告诉你如何识别题目的关键点,如何运用法律条文和学说来构建论证,最终得出准确的结论。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而且,这本书在处理一些“争议性”的法律问题时,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会列举不同的学说观点,并且分析这些观点的优劣,然后会引用相关的判例来印证。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法律问题,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复习刑法的时候,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分,我一直有些模糊。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作者用非常详尽的案例分析,以及对两者核心要素的深入剖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键差异。这种“拨云见日”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另外,《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在题目训练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实。它提供的题目,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并且对每一个题目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些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答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答案是这样,并且会引导你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这种“深度解析”的模式,让我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我一直认为,法律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本书的设计,恰恰符合了这一特点。它鼓励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然后根据做题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巩固理论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我认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而且,《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还非常注重“法条的活学活用”。它会详细讲解每一个法条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以及法律后果,并且会引用大量的判例来证明法条是如何被法院所解释和应用的。这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法条的意义,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堆文字来记忆。 总而言之,《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备考利器。它不仅内容详实、讲解清晰,而且在编排上也非常用心,处处体现着对考生的关怀。虽然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但这本书所蕴含的扎实法律知识和严谨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今后的备考,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非常有信心,通过这本书的辅导,我一定能在下一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评分

天啊,拿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考试秘笈,简直是把我这颗复习到焦头烂额的心给安抚住了!说真的,光是看书名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参考书。我本身是个比较“慢热”的学习者,一开始接触法律的时候,感觉像是在迷宫里打转,各种法律条文、判例、学说,像蜘蛛网一样缠绕着我,有时候学了一大堆,到头来还是抓不住重点。尤其是在准备司法官考试的那些年,感觉自己像是海绵一样在吸收知识,但总是吸不透,知识点跟知识点之间好像总是隔着一层纱,无法真正地融会贯通。 去年我尝试过一些网上的讲义和别人的笔记,但总觉得缺少系统性,很多地方讲得比较零散,自己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整理和串联。而且,对于一些高难度的题目,总感觉老师们的讲解有时候也过于简略,让我这种初学者很难完全领会其精髓。所以,当我在准备2018年的考试时,就特别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面面俱到”的复习资料,能够把所有重要的知识点都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且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 《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说实话,第一眼看到它那厚实的体量,我就知道它绝对“货真价实”。翻开之后,它的排版设计立刻吸引了我。那种清晰的层级、适当的留白,以及重点内容的突出,都让我觉得它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复习教材。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每一个章节的时候,都会先用一个简短的“导读”来介绍本章的核心内容和学习目标,这让我能够快速把握整个章节的脉络,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非常深入且细致。它不像一些资料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法条,而是会结合大量的判例和学说,对每一个概念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例如,在民法总则部分,对于“意思表示”的讲解,它不仅详细阐述了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还结合了“表见代理”、“无权处分”等相关的概念,并且引用了多个最高法院的判例来印证。这种讲解方式,让我能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同一个概念,并且能够看到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处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责任”时,《好齐好多!总复习Ⅱ》提供的分析框架非常清晰。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什么是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判断因果关系”,以及在遇到“故意”、“过失”、“不作为犯”等复杂问题时,应该如何一步步地去剖析。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看到这些抽象的理论是如何被应用到具体的案件中去的。 另外,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比如行政法中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处分”的区别,或者是在宪法中“比例原则”和“平等原则”的运用,《好齐好多!总复习Ⅱ》都做了非常详尽的对比和阐释。它会用图表、对比分析等多种方式,帮助我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微妙差异,避免混淆。这对于我这种容易“死脑筋”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救星! 而且,这本书还非常注重“实战性”。它在讲解完每一个部分后,都会附带一些相关的试题,并且对这些试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些试题的风格和难度都非常贴近实际考试,让我能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做这些题目,我能够发现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还存在不足,并且能够及时进行弥补。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解题技巧”的分享。它不像一些老师那样只是泛泛而谈,而是会给出一些非常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在论述题中,如何构建清晰的答题框架,如何引用法条和判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有深度的论述。这些“干货”对于提升我的应试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之前在准备其他科目的考试时,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知识点虽然都记住了,但是一旦遇到综合性的题目,就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它非常强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会通过引导性的问题,帮助我思考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让我能够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理解法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知识点层面。 最后,我想说的是,《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真的不仅仅是一本复习资料,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陪伴我度过了最艰难的复习阶段,帮助我建立起坚实的法律知识基础,并且给了我应战的信心。虽然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但这本书所蕴含的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分析方法,对于我今年继续挑战司法官考试,依然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我深深相信,拥有了这本书,我的复习之路一定会更加顺畅和高效!

评分

拿到《好齐好多!总复习Ⅱ:2018律师、司法官第一试、第二试》这本书,就像是找到了我在备考路上的“定海神针”!作为一名正在奋力备考的考生,我深知,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但考试的范围却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抓住重点,理解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解题能力,是我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目标。 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司法官考试所需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并且在讲解上做到“深入浅出”。它不会仅仅停留在法条的罗列,而是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学说探讨,帮助我理解每一个法律概念背后的逻辑和精神。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不真正连环假想犯”的时候,通过几个经典案例的剖析,让我瞬间明白了这种复杂情况下的定罪量刑思路。 《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条理性”。它将复杂的法律知识,以非常清晰的逻辑框架呈现出来。每个章节都会有详细的目录,并且在讲解过程中,会用小标题、图表等多种方式,来帮助我理解和记忆。这种清晰的结构,大大减轻了我的学习负担,让我能够更专注于内容的理解。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复习行政法的时候,对“行政救济”和“行政复议”之间的区别一直感到困惑。《好齐好多!总复习Ⅱ》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案例,将两者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法律后果。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大的优点之一。 而且,这本书在处理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做得尤为出色。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法律的时候,最容易被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所困扰。比如,在刑法中“正犯”和“共犯”的界限,或者是在民法中“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分。这本书会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帮我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微妙之处,让我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我记得我之前在学习民事诉讼法的时候,对“共同诉讼”的类型一直有些模糊。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作者用非常详细的案例分析,以及对各种共同诉讼情形的深入阐述,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种“拨云见日”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另外,《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在题目训练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实。它提供的题目,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并且对每一个题目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些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答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答案是这样,并且会引导你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这种“深度解析”的模式,让我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我一直认为,法律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本书的设计,恰恰符合了这一特点。它鼓励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然后根据做题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巩固理论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我认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而且,《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还非常注重“法条的活学活用”。它会详细讲解每一个法条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以及法律后果,并且会引用大量的判例来证明法条是如何被法院所解释和应用的。这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法条的意义,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堆文字来记忆。 总而言之,《好齐好多!总复习Ⅱ》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备考利器。它不仅内容详实、讲解清晰,而且在编排上也非常用心,处处体现着对考生的关怀。虽然2018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但这本书所蕴含的扎实法律知识和严谨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今后的备考,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非常有信心,通过这本书的辅导,我一定能在下一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