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岁辛亥,予执教于复兴商工,职员有张荫功者,颇晓术数,暇时辄为人推算休咎,往往应验。予问以何术?曰:「子平。」予遂购得《子平真诠》而读之,此予初学命理之始也。
徐乐吾云:「仆研习命理有年,生平所最服膺者,为《子平真诠》、《穷通宝鑑》暨《滴天髓》三书。」予以一时明师难寻,遂循此途径而自学焉,间以其余,旁及《渊海子平》、《命理约言》、《神峰通考》、《三命通会》诸书,以及当代着作之林,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然前十年,衣食于奔走,无暇悉心研究。壬戌之秋,谅天道之微昧,感世态之炎凉,遂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故日常生活,除临池学书,披览经、史、子、集外,概皆寝馈于斯。
友人王君见予如此,遂笑谓予曰:「今日紫微斗数盛行,子不殚精竭虑于此,顾反潜心于子平,毋乃弃时背利,不识时务者!」予曰:「物有盛衰、消长,人有穷通、否泰,苟命之将穷也,虽抉子平之奥旨,古今独步;阐斗数之妙理,当代无双,世之看命者,亦不吾之问而问他。苟命之将通也,则命理不必精研,人之求我以决吉凶,势将襁至而辐凑。君不见今日吾辈中人,声名远扬,日进斗金者,岂必皆着书立说而专研斗数?然则学之精粗,术之种类,固无与于人之成败、得失也。惟吾辈研究命理之人,若不能审乎一己之盛衰,而视外物之轻重以为推移,此乃不知命也。」
且吾之所以研究命理,乃纯乎兴趣,初无一丝一毫之利念,存乎其间。盖有鉴于子平易学而难精,古今以来,缺乏一有系统而理论与命例兼备之书,以为学者之津梁、宝筏也,故发愤欲有所论列,此《八字集议》一书之所为作也。此书开始编纂于乙丑年之冬,共计三、四百万字,举凡古今命书所载命例(约一万五千造,包括予所得有事实记录之命造二千),靡不搜罗殆尽,盖以科学之方法,归纳之,演绎之,以求其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
故于十干之各种格局,皆加以归类论次(此书分装二十册,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春、夏、秋、冬;一月、二月、三月……十一、十二月;年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顺序排列),共计一千两百单元,每一单元之全数为四六八造,而迄今所能搜集者,每单元亦不过数十造而已。然已足以提供学者之研究发明、互相比较之用矣。务使读者能以最短时间,俾散佚于各家书中之类似八字,不必枉费日力,且能于一朝一夕之间,悉已分门别类,罗列呈现于眼前,犹如搜集全世界之各种奇花异草、珍禽怪兽,按其科别属类,各置一所,使嗜奇之士,不必远涉数万里外,消耗无谓之精力与时间,深入蛮荒绝域、人迹之所罕至而观赏焉。
故其体制博大宏伟,而所涉及之范围至广,实非一时一人之力所能胜任。矧古来命书所载命例,或真伪莫辨,或格局认定不同,或时辰错误,值得探讨与争议者极多,而见仁见智,往往殊异,为求折衷,故于当今名家以及古代作者,其于命理之观点,有不能苟同,或有错误之评论,窃不自外,亦尝稍加己意于其间,西谚不云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于是于是非得失之所共睹,物理有不容已于言者,亦当仁而不让,务在反覆推详、求证,以引起读者之共鸣而后已,然而才识谫陋,学无根柢,舛误岂能免焉。倘仓卒成书,必不惬于人意,故尚有待于再搜集今人之命造数千,以为参证发明,庶此书之内容,更臻于完美充实,是以迟迟不敢付诸剞劂耳。今之所发表者,名为《八字发微》,特其中之一部分,某一单元之一小节而已。曹植有言:「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其淑媛;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议其断割!」然则予之述作,固不免世人之讥弹矣!
夫博雅君子,命坛高人,见其所为如此,而乐观其成者,必将有以起予。
民国八十年岁在辛未初冬,浯洲吕家恂识于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一三二巷六弄四号四楼之逍遥居
增订序 拙着《八字发微》自一九九三年发行以来,已历十有七年(共四部,印刷一万二千本),七、八年前既已售罄。现大陆各地有盗印将之分为三册者,予于二○○七年到大陆游历时,亲自见之。近十年来屡承命理同好,询及何时再写新书,予因时机未臻成熟,又以二○○○年之后,将兴趣转向书法之创作以及书艺理论之探讨、二○○三年主编中华书道季刊,一时无暇兼顾,二○○五年更接掌中华书道学会,此会为台湾三大书会之一,论其会员素质之高,会务项目之多,实为全国之冠,以是更无时间从事于命理之研究与写作,今已辞卸所有职务,还我自由之身,庶几能将平生志愿付诸实现,故自今(二○○九)年年初,即将所有旧稿资料,稍事整理,按照原来计画,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月令为先后,每干分为二集,拟于三、四年内全部杀青,而复其原名曰《八字集议》,凡我同好,务请期待,并希不吝赐教!
二○○九年四月二十日吕家恂于台北市八德路三段十二巷十七弄十六号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