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特攻队1+2

程式特攻队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Gene Luen Yang
图书标签:
  • 编程入门
  • Python
  • 游戏开发
  • 趣味编程
  • 青少年编程
  • STEM教育
  • 项目实战
  • 代码训练
  • 逻辑思维
  • 编程挑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符合108课纲、为小学生量身打造──
  让孩子跟着漫画学会程式基本概念‧培养逻辑与表达能力


  ◎亲情X友情X冒险X幽默X程式语言逻辑
  ──全新型态漫画系列、最好读的程式学习书

  ◎和主角一起闯关解谜、
  学习二进位、重复指令等基础程式设计概念。
  你也是程式设计师!

  ◎每个概念都可以随剧情关卡多次复习,
  好玩刺激、成就感+100!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DC漫画作者作品
  ◎绘者曾参与绘制当红卡漫「探险活宝」系列


  程式特攻队1:二进位机器鸟
  欢迎来到宏伟学院!霍普与艾尼需要你一起加入程式特攻队!

  霍普讨厌她的新学校。同学很恶劣,校长很恐怖,学校的建筑令人毛骨悚然,还有一些诡异的现象,例如:校园的墙壁上为什么到处都是数字「9」和奇怪的鸟?

  霍普和她的新朋友艾尼决心找出答案。不过,宏伟学院的祕密深藏在神祕密室和管理员蜜蜂先生心中,必须要由两个不怕艰难的程式设计师共同合作才能解开谜题!

  准备好跟霍普与艾尼一起成为程式特攻队一员了吗?

  程式特攻队2:螺旋图陷阱
  难题一个接着一个来!霍普、艾尼与乔许需要你一起用程式化解危机!

  宏伟学院的表面下暗藏玄机──在一间祕密的地下教室里,霍普、艾尼和乔许发现这座校园曾经是蜜蜂程式设计学校。在蜜蜂学校里,老师、学生与机器人共同合作揭开程式的奥祕。

  霍普和她的朋友们热切的想追随这项传统,成为第一流的程式设计师。他们努力学习、应用这些程式和指令。可是,狄恩校长和橄榄球队为什么突然对他们的课外活动这么感兴趣?面对人高马大的橄榄球队,他们要怎么样利用刚学会的程式化解危机?

  *无注音

好评推荐

  本系列借由轻松有趣的漫画,将抽象的程式逻辑概念,利用故事的发展,以漫画的影像具体呈现出来。──黄丽芬(元智大学生物科技与工程研究所副教授)

  当我把这两本书给我小六的姪女看时,刚开始她真的不太懂什么是二进位,经过书中漫画的图示,她很快的就能理解其中的乐趣,就连我临时出的考题都能迎刃而解!──蒋承芳(台北市南门国小教师)

  这套书用漫画的方式呈现程式设计的概念,的确会是个吸引孩子的方法──如同我在设计「偷插电」教学法的理念一样,对于困难的概念,只要转化表达、教学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学会!──谢宗翔 (「偷插电的资讯科学」教材创作者/ 南投县埔里国中教师)

  杨谨伦的才华丰沛,他的热情极具感染力,就连我这个科技恐惧者都已经准备好要学写程式了!──凯瑟琳.艾波盖特  纽伯瑞文学奖金奖《八号出口的猩猩》作者

  杨谨伦让电脑程式设计变得生动有趣!──美国《娱乐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这本书不仅使用Logo图龟程式语言,也提及电脑基础概念如二进位和三个主要的程式组织方式:序列、重复以及选取指令。读者读到这一集的结尾时,就会跟着霍普和艾尼将这些都学会,并不是用枯燥或硬背的方式,而是借由一种翻转、转化的形式吸收这些知识。──美国《连线》科技杂志(Wired)

  本书作绘者出色的解释这些概念,即使是程式新手都跟得上。结尾的悬疑感暗示接下来的剧情将迎来深沉的谜团。──美国《书单》杂志(Booklist)

  绘者鲜明的卡通感绘图和作者对资讯科技的钟情搭配得恰到好处,这两者合一让程式设计的初次体验变得迷人,想必能带来转变。──美国《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很出色的第一集,利用吸引人的图像悬疑故事,让读者了解电脑程式的力量。──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

  作绘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让孩子相信程式设计是一种真实的魔法。作为系列作品的第一集,本书确实做到了这点。 ──美国《号角图书》杂志(The Horn Book)

 
好的,以下是为您创作的一篇关于一本虚构图书的详细简介,该书名为《星际航路:失落的遗迹》。 --- 星际航路:失落的遗迹 第一部分:遥远的呼唤 作者: 伊利亚斯·凡·德维尔 出版年份: 2247年 内容概要: 《星际航路:失落的遗迹》是一部史诗级的太空歌剧,将宏大的宇宙战争与深刻的人性探讨熔铸于一炉。故事设定在人类文明探索星海数百年后的“大融合时代”。此时,人类的足迹遍布银河系的核心区域,建立了庞大的星际联邦。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数千年前被认为是神话的“原初文明”的残骸,开始在边缘星域的黑暗中浮现。 本书的第一卷聚焦于“塞勒涅计划”的启动。联邦最高执政官艾琳·维克多博士,一位毕生致力于研究前人文明的语言学家,截获了一组来自仙女座旋臂深处的加密信号。这组信号并非联邦任何已知的加密协议,其结构复杂到令人毛骨悚然,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似乎与古老的“星图碎片”——那些被认为记载着通往宇宙边缘秘密的禁忌文献——有着微妙的联系。 信号的源头指向被联邦严格管制的“幽灵星云”,一个因频发空间异常和能量风暴而被禁止航行的区域。联邦内部对此产生了巨大分歧:保守派主张封锁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资源浪费;而激进派则认为,这是人类文明跃升的唯一机会。 故事的主角,年轻的星图测绘师卡西乌斯·雷恩,因为其家族曾是参与过“第一次接触战争”的边缘殖民者,对联邦体制抱有一种本能的不信任感。他偶然间发现,家族流传的一件看似毫无价值的古老导航仪,竟然能够解读信号中的部分谐波。他的发现引来了联邦秘密情报机构的注意,并迫使他加入了由维克多博士亲自领导的先遣探险队——“奥德赛号”。 “奥德赛号”的船员构成极其复杂,他们汇集了联邦最顶尖的科学家、最精锐的幽灵舰队(联邦的特殊任务部队)成员,以及几位背景成谜的“自由航行者”。这艘飞船的使命是:在不惊动星际海盗和敌对势力“克萨隆帝国”的前提下,找到信号的源头,并带回任何有价值的古代科技。 航行伊始便危机四伏。他们不仅要应对幽灵星云中变幻莫测的空间扭曲,还要提防内部的间谍活动。卡西乌斯与“幽灵舰队”的指挥官,冷酷果决的退役上校萨拉·科尔特斯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理念冲突。科尔特斯坚信武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答案,而卡西乌斯则试图通过理解“遗迹”背后的文化,来避免重蹈覆辙。 在深入星云的第三个月,他们遭遇了第一次重大袭击。并非来自已知的任何敌人,而是一群由高度进化的机械生命体组成的舰队——“收割者”。这些机械生命体似乎对“原初文明”的遗迹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在与“收割者”的首次交锋中,“奥德赛号”遭受重创,维克多博士的首席助手牺牲,并首次揭示了“遗迹”的真正性质: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或设备,更是某种被封存的、具有自我意识的能量结构。 卡西乌斯在飞船受损的危机中,利用古老导航仪的残余能量,引导飞船穿过了一个理论上不存在的空间通道,进入了星云的核心区域——一个被巨大能量场屏蔽的寂静宙域。 第二部分:回响之城 在核心宙域,船员们发现了令所有人都为之震撼的景象:一座悬浮在虚空中的巨型城市遗迹,它由一种散发着柔和蓝光的结晶物质构成,体积堪比一个小型星系。这就是传说中的“回响之城”。 进入遗迹后,团队发现这里的科技水平已经超越了人类认知的极限。物理定律在这里似乎可以被轻易地重写。维克多博士很快确定,这座城市是“原初文明”在万年前为躲避一场无法理解的灾难而自我封存的“避难所”。 卡西乌斯开始通过遗迹的界面系统,尝试破译存储在“中枢矩阵”中的信息。他发现“原初文明”并非如联邦教科书所描述的那样走向自我毁灭,而是遭遇了一个外部的、超越维度的威胁,他们为了保护某种“种子”而选择自我沉睡。 随着信息的深入,船员们开始经历“回响”。遗迹中的能量场会引发接触者的强烈幻觉,使其重温“原初文明”的记忆片段。萨拉·科尔特斯在上校的记忆中,看到了她过去在一次秘密任务中犯下的无法弥补的错误,这使得她一直以来坚不可摧的意志开始动摇。而卡西乌斯则不断接触到关于“钥匙”的线索——一种能够唤醒“种子”的关键技术。 然而,他们的行动并未逃过所有人的眼睛。克萨隆帝国,联邦的宿敌,在监测到“奥德赛号”异常能量波动后,派遣了一支由高智能舰载AI控制的先遣舰队进入了幽灵星云。克萨隆人对“原初文明”的技术有着与联邦截然不同的野心——他们企图利用这些遗迹的武器系统来彻底摧毁人类联邦。 矛盾的激化与内部背叛 在“回响之城”的深处,船员们找到了“中枢矩阵”的核心控制室。此时,团队内部的裂痕彻底爆发。联邦情报机构的卧底,安全主管马库斯,被证明一直在向克萨隆帝国传递信息。他的目的是确保只有联邦的特定派系能够获得技术,而不是让所有人平等分享。 一场短暂而激烈的内部冲突在核心室爆发。卡西乌斯和科尔特斯不得不联手,对抗受控于外部信号的马库斯及其忠实部下。最终,马库斯被击败,但代价是“奥德赛号”的关键跃迁引擎受到无法修复的损伤。 就在他们试图稳定遗迹的能量输出时,克萨隆舰队抵达了核心宙域。 第三部分:审判与抉择 克萨隆舰队的指挥官,冷酷的“执行官”泽诺,向“奥德赛号”发出了最后通牒:交出核心矩阵的控制权,否则将启动对“回响之城”的全面火力压制。 维克多博士意识到,遗迹的防御系统已经被激活,如果克萨隆人的火力击中,整个城市的能量脉冲将扩散至数个星系,造成无法估量的伤亡。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唤醒“种子”。 卡西乌斯明白了“钥匙”的真正含义——它不是一件物品,而是对“原初文明”自我牺牲哲学的一种理解和继承。他必须在克萨隆人的炮火下,将解读到的“和平信息”注入中枢矩阵。 最终决战与新纪元的开端 萨拉·科尔特斯驾驶着受损的“奥德赛号”,独自迎战规模庞大的克萨隆舰队。这不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献祭。她利用遗迹边缘不稳定的空间异常,制造出了一系列足以困住克萨隆主力舰的“口袋宇宙”,为卡西乌斯争取了关键时间。 在最后的倒计时中,卡西乌斯成功地完成了信息注入。 “回响之城”没有启动武器,而是释放了一种强大的、非破坏性的意识脉冲。这种脉冲穿透了克萨隆舰船的防御,直接与舰载AI和船员的精神层面进行“交流”。它没有攻击,而是传输了“原初文明”毁灭前夕的全部历史和教训——关于傲慢、冲突和共生的真相。 克萨隆舰队陷入了混乱。执行官泽诺的逻辑核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的指令系统开始崩溃。 当脉冲消散时,战场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奥德赛号”在科尔特斯的牺牲下幸存了下来,但已经残破不堪。克萨隆舰队并未被摧毁,但他们的攻击意图已经瓦解,开始撤退。 维克多博士和卡西乌斯站在残破的舰桥上,目睹着“回响之城”缓缓沉入一片新的、稳定的空间维度中,带着“原初文明”的知识一同消失,只留下一句最后的信息:“探索的终点,是理解,而非征服。” 尾声: 人类联邦面临着巨大的信息冲击。塞勒涅计划的发现彻底颠覆了他们的历史观和对宇宙的认知。卡西乌斯·雷恩带着对科尔特斯和维克多博士的敬意,拒绝了联邦授予的所有荣誉。他知道,真正的航路才刚刚开始,而人类必须学会的,是如何处理这份足以改变文明走向的“失落的遗迹”所带来的责任与诱惑。本书在卡西乌斯驾驶着一艘改装的小型勘探船,再次驶向星图上被标记为“未知”的区域时结束,预示着更深层次的宇宙奥秘等待着被发掘。 --- 本书特色: 硬科幻与哲学思辨的完美结合: 不仅探讨了超光速引擎、空间扭曲等前沿科学概念,更深入探讨了文明的传承、信息伦理以及个体在宏大历史中的作用。 立体鲜明的人物群像: 从坚守原则的科学家到冷酷的军人,再到充满理想主义的探险家,每位角色都在绝境中经历了深刻的道德蜕变。 恢弘的宇宙史诗感: 描绘了横跨数千光年的星际政治博弈,以及对数万年前的“原初文明”的追溯,展现了令人窒息的宇宙尺度。 悬念迭起的叙事结构: 从神秘信号的截获到最终遗迹的消失,步步为营,将太空冒险、间谍惊悚和古代解谜元素巧妙地穿插其中。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推荐序

面对108课纲,如果你也正恐慌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程式相关的新课程,不妨从这套漫画开始

黄丽芬(元智大学工学院英语学士学位学程主任、生物科技与工程研究所副教授)


  我相信不少家长和我一样,了解程式语言在未来生活的必要性,程式语言是孩子未来和人工智慧机器人沟通的必要语言。我所服务的大学,两年前成为第一所把程式语言列为除英语之外「新双语课程」的大学。然而,对程式语言已有急迫感的台湾家长,在更早就接受坊间的业者,利用积木、桌游等方式,让国小甚至幼儿园的学童,在游戏中了解程式设计的逻辑思考概念。回想当初女儿在国小一年级时,班上同学的妈妈们已陆续揪团,让孩子们一起上这类不便宜的一日入门或初阶程式课程,再加上之后每回寒暑假的各类程式营队,女儿和她哥哥在程式语言、模组这类话题愈来愈多,我多半只能旁观。

  话说小孩们上国中、小学后,家里已经累积不少小天下出版的书,不管是人文还是知识类的书籍,我和孩子们信赖小天下编辑团队的用心选书。这回听说小天下要引入一系列有关于「程式」的美国漫画,我的眼睛马上亮起来。这真是一个好点子,借由轻松有趣的漫画,将抽象的程式逻辑概念,利用故事的发展,以漫画的影像具体呈现出来。我随着漫画中这个刚转学女孩的紧张寂寞视野,一步步发现这个新学校不寻常的人事物,借由漫画中如何操控机器鸟的方式,我跟着这女孩了解程式语言的基本概念。第二集开始,我已经感受到这漫画的富厚度,相当期待之后引领到更慎密的程式设计概念。书中美国青少年与同侪及师长的互动,除了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青少年敏感心理与反应行为外,也点出美国学校文化与台湾的不同,相当有趣。

  我那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睡前一口气就把我手边的两集「程式特攻队」看完,直唿好好看。我问她为什么有趣,她说这学校有好多祕密,当然会想要知道更多,而且漫画里会有一些让读者思考的问题。的确,我也随着故事里的情节,拿起纸笔,动手计算机器鸟四眼不同开闭所反映的数字。至于我那刚学会如何写一些简单APP游戏的国中儿子,也相当喜欢这系列的漫画,和妹妹一样, 一页接着一页,嘴角还不时上弯。作者曾经参与创作DC漫画,也难怪能如此掌握到不同年龄层读者的阅读口味!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面对2019年教育部即将全面实施的新课纲,增加了程式相关的学习课程,对于不会程式语言的家长来说,可能会有不知如何从旁协助孩子的忧郁感,我想从小天下出版的这套「程式特攻队」开始接触,学习基本的程是语言概念,是很轻松的有趣方式,推荐这套我们全家都喜欢的「程式特攻队」系列给大家!

身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该如何面对108课纲的改变?我们该如何不用电脑却必须带着小学生上12堂有趣又有意义的资讯课呢?

蒋承芳(台北市南门国小教师)


  不插电的资讯课

  资讯教育是进入未来职业相当重要的一项能力,所以世界各国积极推展程式教育,如美国105年提出「全民电脑科学倡议」,让幼儿园到高中(K-12)的学生都能够学习电脑科学,以培养出基本编写程式的能力,并具备数位经济时代所需的运算思维技能;英国将103年订为「程式之年」,将程式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让孩童从5岁开始学习程式设计;韩国将程式设计纳入中学义务教育,107年起每学期规划至少34小时的电脑科学相关课程。而台北市为因应108课纲,新修正国小资讯课纲规画自107年8月起实施,推动国小低年级12节不使用电脑的运算思维课程,及3至6年级以弹性节数实施跨域整合资讯课程,包含36节的「运算与设计思维」课程,以维持台北市学生之基本科技素养与优势。

  当这样的新思维即将领导未来至少十年的资讯教育时,身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转变?该如何不用电脑却必须带着低年级学生上12节有趣又有意义的资讯课呢?

  运算思维的基石──「程式特攻队」

  漫画中主人翁霍普刚转进一间新学校,却发现这间学校有很多可疑之处,于是和艾尼一起一一解开藏在于学校的各项运算思维。在冒险的过程中,霍普带着我们学习什么是二进位以及如何设计程式语言。

  笔者电脑程度仅限于文书处理及简单的电脑维修,对于程式语言等较为专业的知识一直不敢跨越,但仔细阅读这两本「程式特攻队」后,对于程式语言也不再那么恐惧。甚至当我把这两本书给我小六的姪女看时,刚开始她真的不太懂什么是二进位,经过书中漫画的图示,她很快的就能理解其中的乐趣,就连我临时出的考题都能迎刃而解,这不禁让我把脑筋动到我那一年级的女儿身上呢!

  说实话,从第一集的二进位到第二集的程式语言,我已经在期待第三集的出版了!



作者的话

杨谨伦


  那是一九八四年的暑假,我刚读完五年级。

  所有人都知道暑假是充满欢乐的时光。你应该要在家附近的游泳池消磨时间,或者发动规模盛大的玩具公仔大战,或者在电视上不停的看卡通影集《圣战士》的重播。你应该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是和学校无关的事情就可以。毕竟,暑假和学校是相反的东西。不只相反,应该说是死敌才对。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

  但我很不幸,因为我妈不是「所有人」。我看了两个星期的《圣战士》重播之后,她就把我送去上暑期学校。我必须选修三门还是四门的「充实」课程。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只记得其中一门课:电脑程式设计入门。

  我们的教室里摆了一排排的电脑,我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看过那么多的电脑。那时候的电脑和今天不一样,那时候的电脑萤幕只有一种颜色:绿色。那时候的电脑也没办法连上全球资讯网,原因是全球资讯网在当时还没发明。那时候的电脑把所有资料都储存在薄薄的黑色磁碟片里,而你只要把磁碟片插进电脑,就会发出一种又像喘气又像打嗝的声音。

  尽管如此,电脑还是有如魔法一样。

  那堂课的老师把我和一个名叫比尔的孩子分在同一组。他比我大一岁,也比我高出一个头。他有个奇怪的习惯,只要在思考的时候就会把手指关节折得喀喀作响。我一开始觉得他这种习惯很讨人厌,可是不久之后就不在乎了,原因是比尔以前写过程式,所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在我们的第一堂课都还没开始之前,比尔就能够让电脑做出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让电脑解答数学题目、播放音乐,以及说笑话。而当时最让令我难忘的一件事情,则是他能够让电脑画图。只要凭着少少几个指令,比尔就能够让萤幕显示出精细美妙的图案,例如看似烟火的图案,或是一片外星人的雪花。比尔是个魔法师,我也想要变得像他一样。

  到了最后一堂课,我确实成了和他一样的魔法师。我学到了几个简单的指令,能够以无穷无尽的方法组合起来,而做出无穷无尽的事情。我爸妈为家里买了一部电脑,结果我那年暑假剩下来的时间就没再看任何一集的《圣战士》了。

  设计程式是充满创意而且强而有力的活动。这种活动能够把文字转变为影像和行动,确实和魔法没有两样。麦可.霍姆斯和我创作了你现在正在看的这本书,原因是我们想要和你分享一点这种魔法,并且说不定激励你也成为魔法师——成为程式设计师。

  祝你写程式快乐!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程式特攻隊 1+2」的出現,簡直是解決了我一大困擾!我之前有嘗試過學寫程式,但每次都敗在看不懂那些密密麻麻的指令和符號。那些書上的例子,總讓我感覺離我的生活很遙遠,學了之後也不知道能做什麼。 所以,當我看到「程式特攻隊」這個書名,我就覺得有救了!「特攻隊」三個字,聽起來就很有行動力,很能解決問題。我猜測這本書會用一種很具體、很形象的方式來解釋程式的概念,可能會有像是「打怪」、「解謎」之類的劇情,把程式的邏輯變得像遊戲關卡一樣,讓人玩著玩著就學會了。 我對這本書的畫面風格也很有期待。如果它能像一些優秀的繪本或漫畫一樣,把程式的運作過程視覺化,那肯定會大大的提升學習的樂趣。想像一下,如果能看到程式碼就像是隊員在執行任務,解決 Bug 就是在打敗敵人,那該有多酷啊! 「1+2」的合輯,也代表著內容的完整性。我希望能看到從基礎的變數、函數,到可能的一些演算法、資料結構,都有涵蓋。而且,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範例,或者是有一個可以互動練習的網站連結,那就更完美了。 我希望這套書能讓我真正理解程式設計的「為什麼」和「怎麼做」,而不是死記硬背。讓我在學習程式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成就感,而不是挫敗感。這套書的價值,我認為在於它能否真正地「啟蒙」讀者,讓更多人不再害怕程式。

评分

這套「程式特攻隊 1+2」,我只能說,這根本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吧!我最近正好在找一些能讓我快速進入程式領域的資源,畢竟現在什麼都離不開程式,光是聽聽新聞裡那些新技術的名詞就夠讓人頭痛的了。 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我就被那個「特攻隊」的題材給吸引住了。一般談程式的書,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就是密密麻麻的程式碼,看了就讓人打退堂鼓。但「程式特攻隊」聽起來就像是一場刺激的冒險,把抽象的程式概念擬人化,用比較活潑、有故事性的方式來呈現。 我特別好奇,它會用什麼樣的「隊員」和「任務」來解釋那些程式邏輯和語法呢?會不會有哪個角色代表著迴圈,哪個角色代表著條件判斷?這種聯想的方式,我覺得會比死記硬背有效多了。而且,故事線的設計,也能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保持注意力,不會因為遇到難點就放棄。 另外,「1+2」的合輯,意味著內容的紮實程度應該是沒話說了。不知道裡面會不會包含一些比較進階的主題,或者是有關一些網頁開發、數據分析等實際應用的內容。我對這些領域一直很感興趣,如果這本書能稍微觸及一下,那我真的會非常開心。 總體來說,我對這套書的期待,是它能夠顛覆我對程式學習的刻板印象,讓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中,逐步建立起對程式的理解和自信。我希望它不只是一本「學會程式」的書,更是一本「愛上程式」的書。

评分

「程式特攻队 1+2」这本书,我真的等了好久!我是在網路上看到預告的,當時就覺得這畫風也太吸引人了吧!那種有點日系動漫的感覺,加上聽說是關於程式設計的,對我這種對科技很有興趣但又怕太枯燥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 拿到書的時候,我第一眼就被那個封面設計給震驚了,色彩運用非常大膽,人物造型也很獨特,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種死板的教科書。翻開書頁,印刷品質也很不錯,紙質摸起來很舒服,光是這樣就可以讓我先欣賞一陣子了。 我最期待的是,它能不能把複雜的程式概念用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我之前也試著看過一些程式入門的書,但常常看到一半就看不懂,不然就是睡著。希望「程式特攻隊 1+2」能像它的名字一樣,用一種「特攻」的方式,把我這些程式的「怪獸」都解決掉,讓我輕鬆學會。 而且,聽說這次還有「1+2」合輯,代表內容應該是更豐富了,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關於不同程式語言的介紹,或者是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我對這個部分非常好奇,希望能夠學到一些實用的技巧,以後在做一些小專案的時候可以用得上。 總之,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非常高,希望它能成為我學習程式設計過程中的得力助手,讓我在程式的世界裡不再感到迷茫,而是充滿探索的樂趣。這本書的價值,不只在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它能不能激發我對程式設計的熱情,讓我願意花更多時間去深入研究。

评分

「程式特攻隊 1+2」這套書,我從預告出來就一直關注著,真的是等了好久。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在談論程式設計,感覺不學點東西好像就跟不上時代了,但每次想找書來學,都覺得那些書太難懂,或者太無聊了,很容易就放棄。 所以,當我看到「程式特攻隊」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就覺得眼前一亮。光是聽名字,就覺得很有趣,很有故事性,好像不是那種枯燥的教科書。我猜測這本書會用一種比較生動、形象的方式來解釋程式,可能會把一些複雜的程式概念,用人物、事件、或是遊戲關卡的形式來呈現,這樣一來,學習過程應該會有趣很多。 我特別期待書中的圖像設計。如果能有精美的插畫,把程式的運作原理變得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動畫片,那就太棒了!我希望透過這些圖畫,能讓我更直觀地理解程式的邏輯,而不是只能死記硬背那些文字和符號。 「1+2」的組合,代表著內容應該是相當紮實的。我希望這套書能涵蓋從程式設計的最基本概念,到一些比較進階的主題,最好還能有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讓我們知道學了程式之後,到底能做些什麼。如果書中還能附帶一些練習題,或者有建議的學習資源,那就更好了。 總而言之,我對「程式特攻隊 1+2」的期待,就是它能讓我對程式設計產生真正的興趣,並且能夠輕鬆地入門。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讓我在學習程式的過程中,充滿了驚喜和樂趣,而不是壓力。

评分

終於等到「程式特攻隊 1+2」的上市了!身為一個對科技充滿好奇,但又對傳統程式教學感到頭痛的學生,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及時雨。我一直覺得,程式設計應該是可以很有趣的,而不是只有那些理工科背景的人才能學會。 「程式特攻隊」這個名字,就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很不一樣。它擺脫了那種死板的教科書模式,用一種比較戲劇化、冒險性的方式來呈現程式的世界。我很好奇,書中會設計出怎樣的「特攻隊員」和「程式怪獸」呢?每一個角色和劇情,是否都代表著某個程式的概念,例如迴圈、陣列、物件導向等等? 我特別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將那些抽象的程式概念變得具象化。例如,當我們在學習條件判斷的時候,會不會就像是隊員在做出「選擇」,決定往哪個方向前進?或是當我們在處理大量數據的時候,會不會就像是隊員在協調分工,把任務高效地完成?這種聯想和想像,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 「1+2」的合輯,意味著這套書的內容應該是相當豐富且完整。我希望能涵蓋從最基礎的程式邏輯,到一些進階的應用。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圖解,讓程式的執行過程一目了然,那就更棒了。而且,我也很期待書中能夠帶入一些實際的案例,讓我們知道學會這些程式知識,到底能實際運用在哪些地方。 總之,我對「程式特攻隊 1+2」的期望,是它能成為一本真正能引導初學者入門,並且讓他們愛上程式設計的書。希望它能激發我對程式的興趣,讓我不再覺得程式是個遙不可及的學科,而是能充滿自信地去探索和學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