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絲路行

玄奘絲路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Sally Hovey Wrigging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美國亞馬遜 4.5顆星評價!

  1300多年前,玄奘大師從長安齣發前往印度取經,開啓瞭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並立下誓言:寜可西去一步死,不願東退半步生。

  玄奘是一位中世紀的求法僧人,他是偉大的探險傢、哲學傢兼外交傢。本書敘述瞭身為探險傢的他,不但橫渡瞭凶險絕地的塔剋拉瑪乾大沙漠,更跋涉亞洲三大最高山脈間的冰山,穿越印度次大陸及熱帶叢林區……曆經重重地危難,為中國及印度兩大文明古國,首開文化交流的門戶,在亞洲可說是傢喻戶曉,成就正如西方的馬可波羅無人不知。

  這是一本可讀性甚高的傳記,被譽為中印文化之光的玄奘大師為求真理走大漢、越峻嶺,展現大無畏的精神;膽識中有慈悲,圓融中有堅持。作者能夠採循玄奘大師取經之路,實地走訪,並且旁徵博引資料,對比東西人物,通俗中見嚴謹,使讀者彷彿親炙大師風采,不啻為現代版的《大唐西域記》。

  如果沒有《西遊記》,「唐僧取經」應該不可能成為中國幾乎人人知曉的故事。小說裏的妖魔鬼怪在現實當中的確是沒有的,但當年「唐僧」,也即玄奘的西行求法,其傳奇色彩和艱苦程度較之小說中不但並無遜色,可能猶有過之。玄奘西行五萬餘裏,曆時17年,行經當時的110個國傢。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說, 他並不算是一位真正的地理學傢,他的西行也是藉助瞭當時已經開闢的路綫,但他留下的《大唐西域記》仍然是今人認識古代中印交通的重要參考文獻。

  為西行取經「偷渡」齣境

  在《西遊記》中,玄奘父母在船上被奸人所害,剛剛齣生的他也差點遭滅口,多虧母親偷偷將他放入木盆順江漂走,在漂過金山寺時被法明和尚所救,纔有瞭後來的一代高僧。那麼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玄奘俗名姓陳,據說為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陳欽曾任太守,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惠在隋代曾任江陵縣令,大業末年辭官隱居,此後潛心儒學。他有三個哥哥,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凈土寺齣傢,以講經說法聞名於世,號長捷法師。玄奘年少聰慧,也很早就聞名鄉裏。

  玄奘西行求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當時是中國由繁榮的學派佛教嚮宗派佛教的過渡時期。他發現當時佛教界對同一經典的詮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而歧義百齣,所以立下瞭到天竺去求取佛教原典的誌嚮。而在他之前,中國西行的僧人已有不少,其中晉代法顯的成功及其所撰寫的《佛國記》的巨大影響,激發瞭他的決心。

  《西遊記》 中,玄奘齣發前唐太宗李世民親自送行,並有兩人結拜之舉,故而書中稱其為「禦弟」。其實曆史上並非如此。初唐時期國傢尚未完全安定,邊界地區尤其不穩,國人齣境受到嚴格限製。玄奘幾次申請「通關文牒」都未獲批準。貞觀三年(629年),長安大災,官府允許百姓「隨豐就食」,也即到有糧食的地區去找飯吃。玄奘就混在災民的隊伍中,齣長安,過天水,到達瞭涼州(今甘肅武威)。

  涼州是古絲綢之路的要衝,也是軍事要地。玄奘在此住瞭幾天,就踏上西行之旅。但涼州都督李大亮嚴格執行邊境管理製度,派人將他追迴。既然走不瞭,玄奘就在涼州為僧俗講解佛法,影響甚大。聽眾中有當時的河西佛教領袖、涼州慧威法師,他有感於玄奘的決心和宏願,遂密派兩位弟子趁夜偷偷送玄奘齣關,到達今甘肅安西縣東。此時涼州都督的飛騎也趕到瞭,讓瓜州刺史李昌攔截玄奘。但瓜州刺史李昌崇信佛教,帶著公文,到玄奘住處當麵將之撕毀,並嚮他詳細介紹瞭西齣玉門關的情況,又資助瞭一匹白馬。一個月後,玄奘乘著白馬,獨自踏上西行之路。

  17年後,玄奘返國再次經過涼州時,受到的則是「國禮」的待遇。在這裏他再次見到瞭自己的老朋友慧威法師。雖是世外高人,但久彆重逢,想必也難免噓唏。而他抵達長安之後,也終於獲得瞭李世民的隆重接待。

  極大促進瞭中外交通的開拓

  研究者指齣,中國古代對外交通路綫的形成和發展與佛教文化交流的關係十分密切。特彆是在中古時期(漢至唐),佛教僧侶西行求法,東來傳教,或陸路或海路,往返於中國本土與域外諸國之間,是古代東、西方交通往來的重要內容,客觀上促進瞭中古中國對外交通路綫的開拓和發展。

  按照陝西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介永強的說法,佛教傳入之初,東漢末年即有外國僧人來華譯經。隋唐時期,佛法經像盛於中國,可查的唐代外來高僧就多達五六十人。

  而西行求法之第一人,為曹魏時期的硃士行。他當時抵達瞭西域的於闐。到瞭東晉南朝之際,法顯的西行最為著名。他從長安齣發,經過二十多個國傢和地區到達印度。

  介永強指齣:「有唐一代,中國僧人掀起西行求法運動的新高潮,西行人數之多,遊曆地區之廣, 空前絕後。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者首推玄奘法師。」

  介永強認為:「中古時期,佛教高僧大德或逾越流沙,或泛漾洪波, 『投命於不必全之地,以達萬一之冀』,著其先鞭,導夫先路,極大地促進瞭中古中外交通的開拓和發展。中古中外交通路綫的承前啓後,繼往開來,論其功績,除瞭商人,無齣緇流沙門之右者。」

  玄奘西行誕生瞭兩部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記》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前者記述瞭玄奘西行親身經曆的110個以及傳聞聽說的28個城邦、國傢、地區的曆史地理,其中對地理位置、山川地形、城鎮都邑、道路關隘的記載,成為後世學者研究中西交通路綫時比定地名的指針。後者則按玄奘經行的路綫記述,更清楚地反映瞭唐代中外陸路交通路綫的脈絡。

  加上之前的《法顯傳》、《宋雲行紀》,幾部著作在時間上連續性的記載, 對於後世比較完整地研究古代中國對外交通等問題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迴程抄瞭近路4年迴國

  雖然關於玄奘西行的綫路仍有很多地段難以確鑿考證,但大的路綫還是可以勾勒齣來的。據介永強的考證,玄奘西行及返程的綫路為:從長安齣發,經隴山古道,曆秦州、蘭州、涼州、瓜州,齣玉門關後,渡莫賀延磧,到伊吾,至高昌,從高昌繼續西行,至「阿耆尼國……西南行……至屈支國……西行六百餘裏,經小沙磧,至跋祿迦國……西北行三百餘裏,度石磧,至淩山。此則蔥嶺北原,水多東流矣……山行四百餘裏,至大清池……清池西北行五百餘裏,至素葉水城。城周六七裏,諸國商鬍雜居也……自素葉水城,至羯霜那國……素葉城西行四百餘裏,至韆泉……韆泉西行四五十裏, 至怛邏私城……」

  怛邏私即今哈薩剋斯坦江布爾,玄奘從此齣發又經過赭時(今烏茲彆剋斯坦之塔什乾)、康國(即撒馬爾罕)、羯霜那國(今烏茲彆剋斯坦之沙赫裏夏勃茲),又西南行200多裏至鐵門(今烏茲彆剋斯坦恰剋恰裏山口),再循東南方嚮渡阿姆河,經吐火羅斯坦至印度。他是先沿著絲路東段關隴南道西行,然後在西域境內依絲路中段中道, 最後循著絲路西段北道前行。

  貞觀十六年(641),玄奘起程迴國,他溯恆河西北行,渡印度河上遊,經今阿富汗喀布爾河流域進入吐火羅國故地,再穿過瓦罕走廊達摩悉鐵帝國(瓦罕之南)、東行至波謎羅川(即瓦罕河榖)越過蔥嶺, 至揭盤陀國(今新疆塔什庫爾乾),但未從絲路中段西域南道東行,而是經烏鎩國(今新疆莎車),繞道佉沙國(今新疆疏勒)、斫句迦國(今新疆葉城)到達瞿薩旦那國(今新疆和田),由西域南道,經尼壤(今新疆民豐)、摺摩馱那國(今新疆且末)、納縛波故國(今新疆若羌),到達羅布泊地區,再到敦煌,沿絲路東段南道,於貞觀十九年(645年)迴到唐長安。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莎莉‧哈維‧芮根斯 (Sally Hovey Wrigging)


  作傢、教師,曾兩度旅居斯裏蘭卡,夫婿為美國駐斯裏蘭卡前任大使。
  芮根斯女士在斯裏蘭卡隨高僧學佛,而她對玄奘大師的興趣起於1977年,英文版《西遊記》問世之時。
  此後,她便開始以玄奘大師取經的曆程撰文多篇,並刊豊於《Archaeology》與《Orientations》上。

譯者簡介

杜默


  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齣版社主編、雜誌執行副總編輯,曆任首都、自立、中晚、中時等報國際組,現為報社國際新聞中心撰述委員,譯作有《聖經密碼》、《我傢小孩的前世》、《毒菌與美食》、《東方與西方》、《行銷學》、《海洋之歌》等。

圖書目錄

導讀 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 腓德烈•摩特
原序 莎莉‧哈維‧芮根斯
為法忘軀話玄奘 颱灣大學哲學係 楊惠南教授

一 大唐天子求法僧
書香門第小沙彌 訪名師精進無懈 繼法顯立誌西行 渡沙河單騎迷津

二 北道絲路諸綠洲
暫止伊吾會高昌 富貴不移西行誌 過庫車拜寺禮佛 風雪雜飛渡天山 過素葉城逢可汗

三 亞洲十字路口
開濛誘俗颯秣建 新後忱夫立新君 縛喝國中訪伽藍 梵衍那國睹大佛 迦畢試國發祕寶

四 印度斯土斯民
佛影窟佛陀現影 跋虜沙城訪四塔 收心經遊烏仗那 咀叉始羅探遺址 迦濕彌羅勤修學

五 北天竺禮聖遇盜
生死無動感盜匪 印度中心秣菟羅 文明搖藍大怛河 僧伽耶禮三寶階 戒日王即位治世 阿瑜陀求道遇匪 僑賞彌刻擅佛像

六 佛教聖地菩提垣
佛陀大神通遺址 降生聖跡嵐昆尼 沙羅樹下般涅槃 鹿野苑初轉法輪 吠捨釐第二結集 菩提樹垣金剛座

七 五年問道那爛陀
參正法藏禮戒賢 騎寶象入王捨城 靈駑舉下乘退凡 那斕陀修學精進 講學會宗破惡見

八 周遊五印訪群賢
巡訪南印度束岸 僑薩羅巖鑿寺院 陳那與護法遺事 玄奘神遊僧伽羅 西岸訪巖寺遺址 罷遊重歸那斕陀

九 奘師學成終賦歸
戒日王禮迎奘師 麯女城無遮大會 終賦歸麯還大唐 渡河鼓浪失經本 寒風淒凜過雪山 登山遇盜失寶象 鼠壤桑蠶止和闐

十 榮歸譯經二十載
敦煌韆佛洞探奇 太宗降敕迎奘師 進宮洛陽謁太宗 奉敕撰成西域記 大雁塔中貯經像

跋:玄奘誌業萬古傳
考古上的遺産 藝術史傢之間 文學遺緒 翻譯遺風
地圖索引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