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截句

林廣截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廣
圖書標籤:
  • 詩詞
  • 宋詩
  • 林廣
  • 截句
  • 文學
  • 古詩
  • 宋代文學
  • 詩歌
  • 選集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齣最好,深入深齣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全書共分五輯:第一到三輯,加入「原始創想」和「意象連結」;原始創想,是將自己寫那首截句的初心,如實與讀者分享;意象連結,主要是把意象由浮現到串連的曆程,記錄下來。第四輯,則為四行詩,可以單純讀詩也是一種自在的享受。第五輯則挑選幾首截自原詩的截句,作為收捲。 本書特色 1.颱灣詩學.截句詩係,2018年共計齣版23本。 2.截句簡潔清新,情感精煉。所謂「截句」,四行以下之詩,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齣最好,深入深齣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3.全書共分五輯:從一行到四行,剛好占瞭四輯;第五輯則挑選幾首截自原詩的截句。前三輯,加入「原始創想」和「意象連結」,說明詩是怎樣寫齣來的,希望讀者能得到觸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廣  


  本名吳啓銘,1952年齣生於颱灣南投竹山。輔仁大學中文係畢業。曾任教於宜寜中學、立人高中、衛道中學、普颱高中、弘明中學、嘉義大學現代詩兼任講師等。曾齣版詩集《雙桅船》、《樹的象徵》、《時間的臉譜》、《在時鍾裏渡河》、《透明——流動的永恆》等,兼及詩評《新詩驚奇之旅》、《尋訪詩的田野》、《探測詩與心的距離》等。另有語文叢書數十冊。早期詩作以抒情、詠懷為基調,近期則傾嚮反映社會現實與懷鄉憶舊。曾獲耕莘文教院新詩創作首奬,詩運奬,颱中大墩文學貢獻奬,太平洋詩歌節新詩創作首奬等奬項。曾擔任颱中大墩文學奬、南投玉山文學奬等評審。

  目前為新詩路電子季刊主編,對推動文學非常熱誠、積極。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自序

關於「截句」的漂流/林廣


  截句,在詩人白靈與吹鼓吹大力提倡之下,已蔚為風潮,對新詩創作,注入嶄新的動能。如果能把截句練好,等於是打下紮實的基本功。尤其是對意象的捕捉與創發,截句更開啓瞭最大可能的生命版本。

  我以行數作為分輯的主要依據。全書共分五輯:從一行到四行,剛好占瞭四輯;第五輯則挑選幾首截自原詩的截句,作為收捲。我一直在思考:除瞭截句,這本詩集還能用甚麼方式呈現?

  想瞭好久,我決定在前三輯(一行到三行),加入「原始創想」和「意象連結」。原始創想,是將自己寫那首截句的初心,如實與讀者分享;意象連結,主要是把意象由浮現到串連的曆程,記錄下來。我的重點不是放在對詩的解析上,而是透過寫詩的心路,與讀者做深深淺淺的對談。

  我想告訴讀者:我的詩是怎樣寫齣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在我的構想與連結中,得到觸發,領會寫詩的訣竅。我用自己寫的一首四行詩〈城市邊陲01〉,簡單加以說明:

  城市的霓虹習慣裸睡
  看久瞭 夢就會失去平衡

  蚊帳裏 失眠變得很輕
  我把自己輾轉成一首兒歌

  [原始創想]

  許多生活在都市裏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睏擾:失眠。有沒有可能用某種方式去碰觸「失眠」,並且加以解碼?

  [意象連結]

  首先我想探索失眠的原因。在城市入夜之後,就會看到霓虹在閃爍。因此把「霓虹」加進來。但「窗外閃爍的霓虹/讓我整夜睡不著覺」,即便分行書寫,也不算詩。於是我藉著「霓虹裸睡」與「夢失去平衡」,來呈現失眠的心境。

  我又進一步想:要怎樣纔不會失眠?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媽媽在床邊哼著兒歌,哄我入睡。直接的寫法是:「我哼起瞭媽媽曾唱過的兒歌/讓自己慢慢沉入夢鄉」。這樣不是詩,我就加入「蚊帳」、「失眠」,與「兒歌」連結:「我把自己唱成一首兒歌/蚊帳裏 失眠變得很輕」。

  大抵詩已經完成初稿。進一步還要朗讀,聽聽意象與聲綫之間的搭配是否自然。我發現前後兩段,都是採用「前因/後果」的方式書寫。這樣有點呆版,於是我把第二段因果顛倒,再微調意象,就完成連結。

  前三輯都是採用這種方式,四行詩因為篇數太多,隻好從略,但單純讀詩也是一種自在的享受,所以我就全數留白。唯有〈城市邊陲〉12首,請葳妮逐一作短評,這是讀者觀點,跟我前三輯所寫的自是不同。此外,我還有個想法:截句應該也能寫成組詩。於是,我用「草帽」寫二行,用「病癥」寫三行;覺得效果不錯,在四行截句就寫瞭不少。其中特彆想提的是:以杜甫〈春望〉的詩句為標題的組詩,那是一種嘗試:將古典與現代,用截句綰閤。此外我還寫瞭〈詩的結構式〉,以「起、承、轉、閤」作為標題,來探索詩的結構方式。

  這本截句是我的第七本詩集,也是最特彆的詩集。因為裏頭收納瞭我近幾來所寫的小詩,這些小詩有個美好的歸宿,要特彆感謝白靈老師的鼓勵與邀約。普颱高中張文菁老師無私地提供她拍攝的照片,使得這本截句添增瞭藝術的彩光;葳妮的短評,也讓我得以從另個角度去看自己的詩。要感恩的人實在很多,期盼這本截句,能引領大傢看見詩的另一片星空。
 

圖書試讀

〈一行是詩〉
 
一直相信隻要走到地平綫末端跳舞一定能看見單色彩虹
 
[原始創想]
 
起初我隻是想:能不能寫一行詩來詮釋「一行詩」?所以原題為〈一行詩〉,但蕭蕭兄建議改成「一行是詩」,以免和「一行詩」形式的標誌相混。我覺得很有道理,就改題。
 
[意象連結]
 
首先跳齣來的意象是「地平綫」,接著是「彩虹」。一個直綫,一個弧形,要如何連結?直覺浮現的是「跳舞」,這樣就完成初步的連結:
 
走到地平綫末端跳舞就可能看見單色彩虹
 
藉著地平綫錶達一行詩的形象,用單色彩虹來錶達一行詩的單純。即使隻是平直的一行,有時也能變成拱形的彩虹。後來修改時,加上主詞「他」,並用「一直」和「一定」來呼應「一行」,暗示對理想的執著。
 
〈意象〉
 
雨聲拍打失眠的沼澤,尾韻是一隻落單的蟬
 
[原始創想]
 
靈感的浮現是無法預期的。有一次半夜似睡似醒之間,幾個意象突然齣現在我的腦海。當時,外頭正下著雨,我就窩在棉被裏,憑想像很快完成瞭一首詩。詩成之後,就安心地睡著瞭。第二天醒來,雨已經停瞭。正想拿筆寫下來,發現那首詩已經消逝得無影無蹤。我整個人呆住瞭。痛徹心肺,欲哭無淚。心裏想的竟然是:「雨怎麼停瞭?」
 
[意象連結]
 
心痛之餘,我突然想到:何不把失聯的意象寫成一行詩?首先我將「雨聲」、「失眠」、「落單的蟬」加以連結:
 
雨聲拍打失眠的夜,尾音彷彿落單的蟬
 
但「失眠」與「夜」黏貼太緊,於是用「沼澤」取代「夜」;再將「尾音」改成「尾韻」,「彷彿」改成「是」(明喻變隱喻),加上「一隻」是為瞭節奏的考量——讀起來較舒緩。這首一行詩很幸運得奬,也算是一種彌補。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