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日本經濟的25個關鍵課題

現代日本經濟的25個關鍵課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國內第一本由日本經濟學博士精心編寫的日本經濟讀物,帶來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見。
  從這本書開始,改變理解日本的方式!
  看經濟大國這一甲子的掙紮與奮鬥,從日本經驗學習更效率的改革之路。

  日本經濟在戰後曆經多次挑戰,曾經遭遇睏境,也曾經靠著世界第一的鋼鐵産業晉升「華麗一族」。泡沫經濟崩潰之後,又遭逢亞洲金融風暴,導緻嚴重的不景氣,相較他國,日本經濟持續的低成長,被稱為「失落的20年」。另一方麵,新興國傢與資源國傢引領全球景氣的恢復,環繞著日本的外部環境也正進行巨大的結構性改變,各種挑戰接踵而來,日本將如何接招。

  本書站在曆史的角度,分析戰後日本型企業體係的「形成」、「進化」、「精進」、「製度化」之過程,同時也提示以曆史分析為前提來展望新企業體係形成的課題。

  本書將1945年後的戰後改革、復興到現代日本經濟的發展和轉變,順應其曆史的結構轉換,區分為戰後復興期、高度經濟成長期、石油危機時代、經濟大國化時代以及現況等5個時期,描繪構成日本經濟體係的重要子體係,也就是主力銀行製度、安定股東、承包製度和豐田生産係統,以這些支撐著日本型企業體係的「子體係」之形成、定型及轉變為主軸,描繪齣嶄新的現代日本經濟論。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橋本壽朗
 

  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博士,前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法政大學經營學部教授,著有多本重要的日本經濟專書:《大恐慌期の日本資本主義》、《日本経済論》和《戦後の日本経済》。在經濟動盪時始終保持「專注問題核心就可以發現成長關鍵」之正麵態度。於2002年逝世。

長榖川信
 
  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博士,現於青山學院大學經營學部擔任教授。主要研究日本經營史和經濟史。

宮島英昭

  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博士,曾任早稻田大學高等研究所所長,現為商學學術院教授,主要研究日本經濟史和公司治理。教學資曆豐富,在研究領域也十分活躍,獲得日本科學促進會(JSPS)豐厚的研究補助金。

齊藤直

  早稻田大學商學博士,專長是戰後的日本經濟史與管理史,目前為菲利斯女子大學國際交流學部教授。齊藤曾是橋本壽朗先生在研究所任教的最後一批學生,在《現代日本經濟》的第三版修訂中加入,蘊含重要的傳承意義。

譯者簡介

李世暉


  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博士,曾經擔任日本慶應義塾大學SFC研究所上級訪問研究員(2011/8~2011/12),現為國立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專任教授、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監事會副會長。專長領域為日本産業政策、日本經濟安全保障、日本科技外交。著有《改變世界的任天堂》、《戰鬥吧!不論這世界有多殘酷:嚮暢銷漫畫學策略管理》、《日本國傢安全的經濟視角:經濟安全保障的觀點》等書。

李嗣堯

  日本北海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國立颱中科技大學應用日語係日本市場暨商務策略碩士班副教授、國立颱中科技大學語文學院日本研究中心執行長、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專長領域為日本企業、日本産業政策、颱日經貿關係。

黎立仁

  日本名城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國立颱中科技大學應用日語係日本市場暨商務策略碩士班副教授、國立颱中科技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監事。專長領域為日係跨國企業、豐田式生産管理、颱日企業閤作、日本經濟。
 

圖書目錄

三版序
二版序
原序
作者介紹
本書架構

序章 透視現代日本經濟──如何掌握日本經濟的轉機?
1.日本經濟所麵臨的課題
2.本書的基本觀點及敘述方法

第一部 戰後改革與復興
第1章 戰後改革──日本型企業體係的産生
1.戰時變化與戰後改革的衝擊
2.經濟改革
3.勞動改革
第2章 經濟復興──遲緩的復興與潛在成長力
1.生産恢復的遲延和通貨膨脹
2.道奇計畫和朝鮮戰爭的影響

第二部 高度成長的機製
第3章 概說──國際收支的「天花闆」與産業的活力
1.齣口的成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2.小政府
3.産業結構的重化工業化
4.穩定的勞資關係
第4章 産産業政策的效果──市場機製的間接援助
1.産業政策的手段
2.電腦企業和産業政策
3.産業政策的變化
第5章 主力銀行製度──形成之過程與作用
1.主力銀行製度的特點
2.戰時/戰後改革
3.長期高度成長
4.主力銀行的功能
第6章 股東安定化──其進展與經營自主性的提升
1.1955年的經營管理者和股東
2.高度成長期前半期
3.高度成長期後半期
4.安定股東的作用
第7章 齣口額世界第一的鋼鐵産業──作為精緻型工廠的典範
第8章「民族大移動」和大量消費社會的齣現──朝嚮「豐饒」且「平等」的社會前進
1.從貧睏齣發和「民族大移動」
2.都市化和核心傢庭化
3.大量消費時代的開始
4.勞動力短缺的轉換
5.高度成長的頂點
第9章 能源革命──1美金原油及臨海工廠的設立

第三部    石油危機與經濟結構的轉換
第10章   概 說──轉嚮安定成長
1.兩大衝擊
2.早期脫離停滯性通貨膨脹
3.安定成長
4.減量經營
5.結構性衰退的業種
6.齣口擴張和日圓升值
第11章 赤字國債──石油危機與行政、財政改革
1.經濟蕭條與稅收
2.先進國首腦會議與積極財政
3.增稅論與行政改革
第12章 承包製──新産業網絡
1.承包的定義
2.承包企業是否被剝削?
3.供應商的多元化
4.長期互動下的組裝廠和零組件廠 
第13章   生産颱數世界第一的汽車産業──産品開發的速度及效率性
1.國內市場的限製及産品開發
2.全球性需求結構的變化及競爭優勢

第四部 邁嚮債權國與經濟大國之路
第14章 概說──從安定成長到泡沫經濟
1.安定成長下的總體經濟
2.從日圓急升到「平成景氣」
3.民營化與法規鬆綁
4.日本經濟的服務化
第15章 債權大國日本──世界第一的純債權國
1.往債權大國的道路
2.廣場協議與直接投資的第三波
3.證券投資的急遽擴大
4.債權國的意涵
第16章 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為何日本企業獲得高評價?
1.加工組裝産業比較優勢的強化
2.高科技、硬體的競爭優勢
3.朝半導體記憶體集中
第17章 豐田生産係統──日本創造的革新生産係統
1.豐田生産係統的基本
2.新生産係統的産生與精進
3.豐田生産係統的普及
第18章 流通革命──革新的零售業形態
1.流通産業的構造
2.流通革命與日本型流通體係

第五部    泡沫經濟崩壞與日本型企業體係的轉換
第19章   概說──長期經濟停滯與剋服
1.經濟環境的變化
2.失落的10年
3.泡沫經濟的崩壞與長期的不景氣
4.銀行危機與通貨緊縮的進行
5.構造改革路綫的確立
6.IT革命下的生産力
第20章 財政赤字的嚴重化──日本財政的結構性問題
1.財政的急遽惡化
2.財政赤字的曆史展開
3.日本財政的結構性問題
第21章 東亞的崛起──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網絡深化
1.成長的東亞經濟圈
2.強化與亞洲的關係
3.貿易結構的變化
4.對外開放的進展
第22章   摸索新商業模式的企業經營──全球化與國際分工的變化
1.産業結構變化的方嚮
2.貿易財産業的明與暗
第23章   資訊化的衝擊與組織革新──流通重整與網路企業的時代
1.流通業的變化與通訊網路事業的成長
2.企業組織的改革
第24章   法規鬆綁的進展與企業製度改革──更自由的選擇
1.法規鬆綁與行政改革
2.金融體係的重組
3.企業改革製度(1)
4.企業製度改革(2)
第25章 日本型企業體係的轉換點──多樣化與混閤化
1.改變的日本型企業體係
2.主力銀行關係的倒退
3.交叉持股的解構
4.雇用體係的修正
5.內部治理結構的改革
6.日本型企業體係的多樣化
終章   雷曼兄弟金融危機及危機後的日本經濟──堆積如山的經濟課題及企業體係之重新設計
1.雷曼兄弟金融危機的影響
2.對應經濟危機
3.世界經濟的結構變化及中國的大國化
4.堆積如山的國內經濟課題
5.危機後的日本型企業體係的重新設計

圖書序言

最近,現代日本經濟體係在關於法規鬆綁的問題上受到嚴厲批評。宛若日本經濟會如此不斷衰退下去,重蹈曾經是世界經濟發展中心,但近期銷聲匿跡的荷蘭與英國等國的覆轍。對日本經濟悲觀的看法,對實際情況做齣過度且誇張的負麵評價,諸如此類扭麯的話語至今不斷齣現,常常聽到日本經濟正處於危險之中的說法。
 
事實上,現在大傢已忘卻瞭許多戰後日本經濟的經驗,以緻容易認為達成戰後復興之後的高度經濟成長期及度過石油危機後的整個過程是相當自然且順遂的。戰後復興過程於此無須贅述,在高度經濟成長期,每當景氣衰退之時,就會有日本經濟成長已走到盡頭,與先進的美國經濟差距更加擴大,會被亞洲各國追上,甚至會被超越等等的危機感,而在石油危機時更是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曆經能源革命,實現瞭一次能源的流體化(石油)。由於石油全麵仰賴進口,所以隻要石油供給一旦嚴格受限,大傢就開始擔心「日本可能會沉沒」。簡言之,至今不斷有日本經濟危機的意識。因此,對於現代日本經濟體係的危機感,也隻不過是至今不斷被提齣的危機意識之一罷瞭。
 

1、日本經濟所麵臨的課題

 
●4個新課題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現代日本經濟所麵臨到的問題跟先前經曆的有諸多麵嚮是不同的。與過往經驗不同的主要麵嚮如下:
(1)20世紀體係的巨變與法規鬆綁。
(2)新産業革命之數位革命的發展。
(3)作為先導者的日本企業。
(4)組成日本經濟體係幾個主要子體係的崩壞。
 
就以上4點,稍加說明。
 
首先,從(1)的「20世紀體係的巨變與法規鬆綁」來看,20世紀體係的巨變(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98)所呈現的樣態即1990年代美蘇對立為主軸的冷戰體製之崩壞。這是任何人都看得齣來的變化,多數人會根據這個冷戰體製之崩壞事實來思考國際體係以及國內問題的變化。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