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故事选(二):国王的新衣及其他故事【名家插画双面书衣珍藏版】

安徒生故事选(二):国王的新衣及其他故事【名家插画双面书衣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每个大人都应该重读安徒生
因为这些故事打从一开始,就是为所有相信希望的心灵所写的

  「安徒生用童话针砭社会,宣扬对爱与包容的信仰。」
  ──Elias Bredsdorf(剑桥大学教授、安徒生研究权威)

  天才彩绘玻璃艺术家、插画家哈利.克拉克华丽又冷竣的绘图风格
  英语世界的安徒生最佳译本英翻中
  绝美名家插画╳最佳英译本中文版,一趟结合文学与艺术的梦幻之旅


  国王、王子、公主和魔法师,
  大人物也难逃性格所招致的命运;
  动物、昆虫、瓷器、穷人和小孩,
  小人物也能有坚强的意志去实现梦想。
  在这个破碎的世界,重读疗癒人心的安徒生,
  重新找回你我心中的良善和童真。

  ☆ 编译者精彩导读与赏析,带你重新认识安徒生一刀未剪的经典故事,一窥安徒生的真实面貌。
  ☆ 重现插画黄金年代巨擘、爱尔兰国宝哈利.克拉克一九一六年绘制的绝美插图
  ☆ 双书封设计──瑰丽浮夸版、单色诡谲版,双书封一次拥有
  ☆ 手工粘贴设计──邀请您自行黏贴彩图,体验二十世纪初书籍装帧工艺
  ☆ 迪士尼经典动画《小美人鱼》故事原型

  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绚烂夺目、甜美得醉人,却也字句如刀,令人惊怖。他不容许人们贪恋快乐,而活得过于天真乐观;也不愿人们因看尽世间百态而变得虚伪功利。他从亲身经历和内心状态出发,揉合民间故事、传说和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出一个个不朽的故事,给予人们追求幸福梦想的勇气。

  本书所採用之插图,取自哈利.克拉克一九一六年插绘的《安徒生童话集》。克拉克是爱尔兰彩绘玻璃天才、插画黄金年代的插画大师。他将纯熟的彩绘玻璃技巧应用于插图作品之中,再融入浓厚的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风格,创造出造型浮夸、奇幻瑰丽的画面,堪称独树一格。

  书中故事则翻译自安徒生狂热收藏家──丹麦籍作家暨演员尚.荷斯霍特(Jean Hersholt)一九四九年出版的英译本《安徒生完整童话集》(¬e Complete Andersen,共六卷)。此英译本文笔生动而流畅,叙事逻辑清晰,被誉为英语世界最佳的译本之一。

  【以古老的装帧工艺,重现经典文化之美】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彩色印刷所需要的纸质与颜料的技术及成本限制,因此书商针对某些值得珍藏的书籍,将插画或图表与其他页面分别进行印刷,之后再以手工黏贴(tipping in)的方式一一贴入书中。本书就是我们企图以现代方式重现,哈利.克拉克一九一六年所插绘的初版版本:
  ●复古毛边装帧:重现二十世纪初书本的朴质手感,体验慢阅读的美好。
  ●粘贴式插图:一张张独立的精美彩图,这次由您当匠人来动手贴上。
  ●欧洲黄金时代插画大师经典名画:浓厚色彩与精巧笔触,可独立裱褙欣赏。

  【八则经典安徒生童话】
  〈拇指姑娘〉

  女人亲吻了一下甜美的花瓣,那花朵发出响亮的声音,然后缓缓地绽开来。花的中心坐着一个娇小的姑娘,她看起来精致又可爱,声音比任何人所听过的都要温柔甜美。

  〈国王的新衣〉
  「他根本什么都没有穿!」所有人放声大喊。国王开始发抖。但游行必须继续,于是他摆出了更加骄傲的神态,贵族们则仍旧高高托着那根本不存在的裙摆,一步步向前。

  〈牧羊女与扫烟囱工人〉
  天空佈满了无数繁星,下方则罗列着城里千家万户的屋顶,他们向四方眺望着这广阔的大千世界。可怜的牧羊女从来没有想像过这样的景象,她哭着说:「这对我来说太多了。」

  〈人鱼公主〉
  上百发烟火像火箭般同时射向空中,整片天空瞬间明亮得宛如白昼,人鱼公主从没见过这种景象。烟火如此辉煌,把船上的每个人都照得清清楚楚,噢,那王子是多么英俊呀!

  〈沼泽王的女儿〉
  养母看着狂野又恶毒的黑尔嘉,悲悽地说:「母亲的爱是如此地大,但这些爱却从来没能进到妳心里,妳的心就像一块寒冷而潮湿的沼泽地,妳到底是从哪里来到我家的?」

  〈天堂的花园〉
  王子每走一步,脸颊就更加灼热。「我一定要去,」他说:「这一定不会是罪恶的事,追随美丽和幸福不可能是罪恶的。我绝不会犯罪,因为我有抗拒的力量、坚定的意志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


  丹麦文学家,作品涵盖诗集、剧本、小说、旅游记闻,以及超过一百五十则童话;尤其以童

  话最为世人所称道,〈国王的新衣〉、〈人鱼公主〉、〈红鞋子〉、〈丑小鸭〉等脍炙人口的故事,皆出自安徒生之手。其童话故事被翻译成一百五十多国语言,对「现代童话故事」的形成影响十分深远,堪称「现代童话之父」。

  安徒生是欧登塞市的穷皮匠之子,从小就展现对戏剧的热爱,十四岁便只身前往首都哥本哈根寻求演出机会。纯朴而粗俗的他在哥本哈根四处碰壁,后来才在赞助者科林的支持下,获得学识训练和进修的机会。一八三○年代接连出版了三本《说给孩子们听的故事》作品集,崭露其创作短篇故事的非凡天赋。他以丰富的想像力传达对人生的奇想,唤醒世世代代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童真和追寻梦想的勇气。

绘者简介

哈利.克拉克(Harry Clarke, 1889-1931)


  爱尔兰国宝级的彩绘玻璃艺术家,爱尔兰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s Movement)的代表人物。他也是插画黄金年代(Golden Age of Illustration, 1880s-1920s)的大师级插画家,与同时期的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凯.尼尔森(Kay Rasmus Nielsen)、亚瑟.拉克汉(Arthur Rackham)和艾德蒙.杜拉克(Edmund Dulac)等人齐名。

  克拉克擅于用细腻的笔触雕琢出造型浮夸、奇幻瑰丽的画面, 他的作品带有唯美主义(Aestheticism)和颓废主义(Décadentisme)风格,揉合装饰性的优雅与深沉黑暗的氛围,创造出令人震撼的效果,尤其以黑白插图特别受到国际评论家赞誉。曾插绘《安徒生童话集》、《贝侯童话集》、《史温伯恩》诗集和《浮士德》等书。

编译者简介

刘夏泱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博士,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哲学系博士班研究。非政府组织(NGO)工作者。东西均工作室创办人,西洋古插画书收藏爱好者。
 

图书目录

导论
安徒生童话与它的文学传统
哈利.克拉克的插画风格

01 拇指姑娘
02 国王的新衣
03 牧羊女与扫烟囱工人
04 养猪的人
05 夜莺
06 人鱼公主
07 沼泽王的女儿
08 天堂的花园

后记 我喜爱童话的缘由

 

图书序言

导读

重读疗癒人心的安徒生
刘夏泱


  童话的情节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在百花盛开的温室里醉生梦死;但是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的童话却总是给人不同的感受:在他的故事里,许多字句如刀,刀刀刺骨,就像在危机四伏的黑夜里枕戈待旦一般。他不仅尝试了各种体裁,还以非比寻常的叙述方式,处理各种社会和心理的主题。他还是一个自我嘲讽的大师,经常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嘲笑自己,也嘲笑那些自负的人,借由讲述故事来揭示这种自命不凡的可笑。在他的童话世界里,不光是只有那些绚烂夺目、甜美得醉人的东西,也有不少令人惊怖的事物。好比那娇嫩纤细的拇指姑娘,忽然遭到丑陋的母蟾蜍掳走;在逃脱后,转眼间又被任性的金龟子挟持了去;母田鼠和鼹鼠则是想用另一种方式掌控拇指姑娘的命运。他的那些故事不再依循从前的童话套路了;前方等待着主人公的,也未必总是永远幸福的结局了。

  现实生活和人性的种种面向都带着重力,那些魔咒、交换、惩罚或死亡,都不再轻如粉红色的泡沫。它们投射出某些巨大的幻影,就像是〈冰雪女王〉中歌尔妲从墙面上看见的那些倏忽闪动的「梦影」,它们在夜晚时降临,把人的思想带出去游猎一番。梦境虽然沙沙地掠了过去,却不禁让人眼花撩乱,而且像是随时都要坍塌那般。不论在梦中或是梦醒之后的结果会是什么,都让人无法确定了。就如〈沼泽王的女儿〉中的黑尔嘉,在白天尽管外表柔美,内心却野蛮而残酷;当夜色昏沉,她便收缩成一只青蛙的形状,安静而悲戚。这该是多么大的讽刺呢。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黑尔嘉?或许,这两者都是,又或许都不是。因为安徒生更想说的似乎是,只有表面和内在经过某种特殊的转化,只有当这两者真正合而为一时,黑尔嘉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我们,才成为真正的自己。

  安徒生在某些故事里非常强调宗教的力量,某些故事又太流于感伤和悲情。无论如何,他确实是将自己深深地抛进故事所揭露的各种问题里,而且并不总是用理性的方式去探索答案。在许多短篇童话里,书中人物在他的笔锋下,往往置身于生死攸关、步步惊心的危机之中。他总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写作、使用不同的体裁、尝试借鑑其他作家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并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嵌进叙事里。或许我们可以说,甜美的童话总能给人一夜好眠,心中欢畅;但安徒生童话的情节和结局却总是把读者割伤和噎住,就像夜莺那撩人心魂的音乐乍然闯入了人们的黑夜或白昼。

  人们对这位生平饱受折磨的作家,他的亲身经历和内心状态,还有他孜孜不倦地进行的创造性实验,往往所知有限。真实中的他,似乎试图创造出能让自己从现实生活中超脱的童话故事,借此逃离痛苦。至于他是否成功地拯救了自己,总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是,他的确为我们留下了一些至今仍然令人惊奇的故事,甚至促使我们去思考关于人类生存意志的问题。他笔下的那些人物个个具有鲜明的性格,往往不愿屈从强者的支配和命运的安排。他们不再只是童话舞台上,被整个故事佈局所操控的演员而已。虽然这些角色可能显得弱小,但却有着强大的意志,在属于自己的剧本里,释放出无穷的威力和魅力,无论是拇指姑娘、歌尔妲或是〈野天鹅〉里的艾丽莎。尽管她们的愿望未必都获得了满足,却无疑地演出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好戏。

  有时,童话想让人看见而且愿意去相信这世界的美好;但安徒生的童话似乎是抛出了这样的疑问:世界真的是那样的吗?如果不是,人们要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呢?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变得愈来愈能同意安徒生所考虑的那样。即使尚未经历过人世间的贫穷病痛,没有体验过爱情的苦与乐,生活中也仍有许多无可奈何,让人能从安徒生所描绘的种种得到新的领悟。幸福就在彼岸,而通往幸福的道路总是佈满荆棘。

  安徒生提供给这个破碎世界的治癒良方,有时并不是述说一个温暖的故事,或者提供人一种暂时的归宿感。他给的药方似乎更为复杂:他既不希望人们只注意世界快乐的那一半,而过于天真乐观;也不希望人们因为世界苦难的那一半,而变得老气横秋。因为他并没有否定这世界的幸福美好,而只是想提醒我们要更加注意那内在的维度,所以坚持人们应该保有善良和回转童真。正如他在〈冰雪女王〉里借老奶奶之口所说的:「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断不得进天国。」如果人们因为看尽了世间的百态和实相,而变得世故和坚毅,那样并不足以得到真正的幸福美好。大人从另一个意义来说,其实也常常是迷途的孩童。他们所习得和经历的种种,容易成为一种无形的枷锁,让人变得固执古板、虚伪功利。要使天国的道路向这类的孩童敞开,就需要帮助他们唤醒心中原有的那份童真,忆起凯伊曾经忘却的「永恆」的拼法。

  扫烟囱工人和牧羊女逃离了自己原来的位置和命运,费尽辛苦爬到了烟囱的顶端。此时,天空佈满了无数繁星,在他们的下方,罗列着城里千家万户的屋顶。他们远远地眺望着这个广阔的大千世界。牧羊女承受不了那么大的世界,于是她哭喊道:「这对我来说太多了。」并央求扫烟囱工人把她领回到原来的地方。这似乎是个出人意表的选择。或许,他们应该勇敢地迈向茫茫的世界?这里似乎未必存在所谓「正确」的选择,就如同真正的人生那样。或许,我们可以先在烟囱的顶端坐下,静观下方城里千家万户的灯火?

  本书的插画来自杰出的爱尔兰艺术家哈利.克拉克(Harry Clarke)的插画作品。克拉克是爱尔兰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举世闻名的书籍插画家和彩绘玻璃艺术家。本书所翻译的安徒生童话版本,则是由丹麦籍的作家暨演员尚.荷斯霍特(Jean Hersholt)的英文译本:《安徒生完整童话集》(The Complete Andersen,共六卷,1949年出版于纽约)。荷斯霍特出生于丹麦,后来移民美国,一九一三年开始成为好莱坞演员。他是安徒生童话故事各种版本的狂热收藏家,还翻译并出版了所有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和其他作品。他的这部安徒生童话英译本文笔生动而流畅,叙事逻辑清晰,所以被许多人评价为英语世界最佳的译本之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