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長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詩集分為6輯,輯1多為抒情感懷之作,題材圍繞於生活;輯2以「決心」為名,收錄四首關於各種決心的作品;輯3多寫親情傢庭,擁有濃厚傢居色彩,是屬於比較軟性語言的作品;輯4因事抒發,展現瞭一個寫作的人多方麵的觀察與思索;輯5是地誌詩;輯6的作品,大都有緻意對象,屬贈答詩。此6輯詩作,共計60首。 本書特色 這本詩集的作品,都是作者在文學奬場域以外,持續且密集寫作的見證,當中也有入選年度詩選以及其他重要選集者。這冊詩集,不是作者的詩選集,是精心挑選自作者寫作現代詩20年來的部分代錶作品,集結而成,共計60首,均曾發錶於文學媒體,如:聯閤報、自由時報、文學颱灣、聯閤文學、幼獅文藝等。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長青


  社團法人颱中市文化推廣協會理事,財團法人吳濁流文學奬基金會董事,靜宜大學颱灣文學係兼任講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生。

  詩作被譯為西班牙、英、日、韓等語言,入選國內外多種選集,並曾獲多項文學奬,以及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詩歌節,最遠曾到訪中美洲尼加拉瓜共和國,代錶颱灣齣席第14屆格拉納達國際詩會。

  著有詩集《落葉集》《陪你迴高雄》《江湖》《人生是電動玩具》《海少年》《給世界的筆記》《風聲》《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等,編有選集《躍場:颱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即將齣版散文集《與詩相關》。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推薦序一

讓整個世界綻放——讀《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淩性傑


  印象中的長青一直是帥氣的,他的人與詩都散發一股偶像氣質,優雅而令人喜歡。我從長青的第一本詩集《落葉集》便開始關注他,持續閱讀他的創作成果,頗能明白他對詩的一往情深。得奬無數的他,始終保有一顆真摯的詩心,在生活的皺褶中記下那些愛與寂寥。他的語言技巧圓熟,幾乎沒有什麼題材不能寫。更讓人敬佩的是,長青的創作跨越華語、颱語,在不同的語言係統裏建構齣專屬於他自己的心靈世界。此外,他編選的散文詩選輯也蘊含獨到的品味,寄託瞭對詩的看法。

  我以為,文學作品可能形式各異,但都負擔瞭傳達與溝通的任務。所有語文形式中,詩可能不是最有效益的溝通形式,但卻是最具美感的溝通。這份美感既來自於字句音韻,更來自於虔敬真誠的愛意。對世界實有所愛的人,就會喜歡詩。以詩的形式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世界,這過程就是最大的報償。寫詩的時候,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

  《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收錄的作品,呈現瞭最典型的李長青,他透過詩與世界的對話,語句乾淨簡潔,用日常生活語言道齣瞭一種超越的美學。詩集裏的這些句子彷彿星光閃耀,讓人神往:

  「愛與寂寥都曾是/神秘的星球/潮汐著,生活的歧義/悅耳動聽肅穆淡然/都曾是無盡華麗的發音」

  「當生活的紛擾/與皺摺,一次一次/讓沉默的擁抱熨平……」

  「持續注視心中/透徹的遠方,所有陌生的/聲響,讓整個世界綻放」

  諸如此類的概念與聲音結構,極具穿透力,輕易便能撥動讀者的心弦。一個創作者苦心經營之下,如長青的詩句所述,是可以讓整個世界綻放的。

  盡管與長青無法常常相聚,但是每次碰麵都是無比熱切興奮,想將心裏所有事都說給對方聽。我認定的男性情誼往往如此,即使多年不見,也不會減損對彼此的喜愛。尤其難得的是,我們有默契地彼此珍惜,傳個訊息、撥通電話就能相互慰藉。與長青談話的時候,呈現的是一種未曾齣現在作品中的詩意。我們嘲弄生活、對悲傷的事幽默以待,長青即便說齣再怎麼言不及義的話語,都可以成為帶有詼諧趣味的詩。

  這本《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收錄的作品,大抵可以看齣長青努力的軌跡。某些詩後麵的附記,讓我們更能理解一個詩人是如何熱愛他的語言世界。我喜歡這本詩集的澄澈敦厚,以及滿滿的眷戀。這或許也正是李長青與他的詩最迷人的地方。

推薦序二

愛與寂寥,都是這些小日子裏的角落的身影 ◎黃文成


  一日下午,我走進颱中海綫偏遠某一便利店提款機領錢。那時,陽光燦燦從整片落地窗灑下,手推開玻璃門時即看見一男子,這男子上身簡單穿著裝扮,這男子穿著藍白拖,靜靜地吃著小小甜食,這男子安靜且專心地享食著食物。我輕聲地走過,小心地確認,確定是他。多日後,我跟長青談及那日光景,他說,那男子,是他。

  他問,怎沒打招呼?因為這個時間跟空間,專屬於你個人獨處時間,我說。我們之間的關係,就這麼在這彼此理解、純粹與無憂的氛圍裏,兩人從年少到現在。而《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是長青第八本詩集,驅動文字的力道,越發醇沉而自然,我在他所寫下詩文與詩意的序列裏,重新檢視瞭文字能發散齣的幅度有多大,與文字的蘊蓄的宇宙空間有多迷人。

  長青的詩,總有那一股危險的柔情迷漫詩句間,讀其詩,常誘使讀者落入文字裏的呼吸與開闔而忘瞭齣陣列,讀者著迷在其文字陣列裏,最後失瞭魂。因為李長青常常用文字叩問世間裏的最純粹,但也最心碎。如在〈悔情書〉裏就這樣寫著:

  當飛鳥帶來你的消息

  我已蒼老,翻不動字典

  裏頭關於愛的釋義

  這個鼕季

  我默念曾經跋扈的字跡

  盤點星夜燦爛

  那些不規則的光點

  我已遣不動筆

  那重量多麼抽象

  多麼健忘,我曾多麼

  懷疑,它們如何

  鏇起整座世界的遺跡

  如此輕靈文字就鏇起如史詩般濃厚情感,這需要耗費大量青春的錘煉,纔能錶現如此純熟且自然。李長青的詩,往往讓閱讀者獨自在詩的陣列裏迷失瞭魂,隻因他在詩的語意轉角,隨意一揮擺設下的文字陣列,就是一陣驚艷。而這樣的驚艷,不僅僅是長青文字靈魂,更是他精神嚮度內在的外顯與照映。

  但李長青的作品又常常反映瞭他人生裏的「現實感」,隻是他處理「現實感」的方式,不以直球對戰,還是以溫婉的指涉、來言說他對這世間的焦慮感。《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裏的作品,多見以對話或給他者為詩的作品,在「輯三.便利貼」集結瞭多首,自成一係列作品,這係列作品,以對話陳述自己內在對世界美好的想像,詩句充滿瞭幸福、美好、童話、甜美、甜心、馨香等語字。這些語字所漩齣的語境,顯然失真且非現實,但這就是李長青在這現實令人失望時局中,還是願意保有那一點純真建構齣來的語意情境,召喚美好純真的年代,給讀者,給自己。

  這樣的美好,漸漸失去身影,而美好身影的失去,不僅是人性裏內在世界觀與價值,對颱灣所能展現的正嚮能量不斷消失的擔憂,也齣現李長青作品的「現實感」裏,他奮力地用召喚詩魂裏的純真方陣來抵禦這一洪流的侵襲,優雅但藏鋒利。所以,我們又常見他在這紛亂的世界裏,多次試著召喚齣颱灣文學裏巨人的身影,成為他文學這方天地裏可倚靠的力量,且以文字來嚮颱灣文壇巨人緻敬。如〈練習麯——聽王文興談《傢變》〉一詩即是對王文興先生緻意,詩文如下:

  像白雲梳過

  時間的灘頭

  像蕭邦練習麯

  首章,你說

  即是鬆鼠的大尾

  包捲一切

  灰色的和諧

  行行重行行

  不斷追尋,重復的

  音階

  從這緻敬作品裏,我們深深地感受李長青對於文字自我要求與文學純度,何其深,何其純,他也常以詩來訴說自己內在精神,如〈自己就能形成一座島嶼〉:

  風暴將至

  無以為繼

  雷鳴盪漾黑白遊移

  逆射,宇宙核心

  我該如何穿越

  或者綻放

  朦朧的距離

  飄飄忽然

  有如大夢

  一葉自足的行雲

  猶見波浪之上

  洶湧著彩色獨幕劇

  文學的力量,詩的能量,李長青展演瞭一種文學裏深沉而美好的力量,給閱讀者,給他自己。

  迴想那日,遇見穿藍白拖的長青,靜默地在便利店裏雙手捧著小甜點。那當下,藍白拖、小甜點與午後燦爛的陽光,同在一個框框內的記憶,曾是我的小日子裏的日常,在這樣日常裏的長青的身影,就這麼不經意地烙在我腦海,成瞭一首短短既有溫暖又是如此甜蜜的詩。而在《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這詩集裏充滿意象或鮮明或艱深,不管哪種,愛與寂寥所呈顯的文學意象,都是李長青對這世間的凝視與詮釋。而我在文字的這端崖間,仰望文學裏的那片晴空,正長青。

推薦序三

不惑‧抒嘆 ◎解昆樺


  長青與我於二〇〇〇年初相識,那時我們俱當年少,以詩論交,相識至今。由於我任職於颱中市南區中興大學,長青則住於颱中市大裏區,兩區不過左近。加以近年颱中文化局創設颱中文學館,公眾文學與詩活動豐富,我們時相往來、聚會。有時竟也想及一九二〇年代,聚集於中國浙江上虞白馬湖畔,在春暉中學任教以及周遭生活的白馬湖作傢群,或許彼此當能交互琢磨詩藝。隻是如今讀長青詩集《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輯三  便利貼」中,分彆寫給妻子與兩位兒子之真摯詩作,纔警覺彼此不再年少,各自成傢,兒女忽成行,與詩共為生活之恆常。

  長年讀長青詩作,若言其風格,我個人覺得乃在長於意象抒嘆。相對於颱灣現代詩扛鼎詩人楊牧,由中國古詩與西洋詩句段落形式,形就齣其迴環疊盪之音樂感。長青詩作抒嘆的音樂感,顯然來自於其作為母語的颱語,本身在音韻聲情上的豐沛性。可以發現《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中兼具誦讀之作不少,例如〈昨日花葉〉、〈草的決心〉、〈給庭宇〉、〈耳語〉。

  在此,且說一事以為佐證。二〇一八年颱中市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颱中市文化局邀集颱灣詩人與畫傢共創《花蜜釀的詩 百花詩集:颱灣原生篇》、《花蜜釀的詩 百花詩集:特色花卉篇》兩本詩畫集。在其中長青發錶〈海洋的想像〉,我則發錶〈孤挺花〉一詩。颱中文學館另外從《花蜜釀的詩》選瞭幾首詩,其中包括我與長青之詩作,舉辦瞭詩朗誦競賽,並邀請康原、長青與我擔任評審。

  朗誦比賽前評審各述評選標準,我戲稱參賽者首先要簽運好,抽簽抽選不要抽中我的詩,最好都抽到長青的詩,這樣比較容易得名。要以我的詩較重詩意義的撞擊思辨,詩文字偏嚮緊緻;相較之下長青詩作語言感強烈,適宜朗誦者以語言發聲介入,進行詮釋。想想那日參賽者的簽運確實不錯,泰半都抽中瞭長青之詩,後來前三名得奬者也都朗誦其詩,而獲得評審推薦。

  長青詩集同名詩作〈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也很能展現這樣的抒嘆特質。詩人如此寫到:

  隻要一個心事漲潮的

  夜,整個世界

  滄桑若隱若現

  (它們不斷展延流淌,翻騰,質變……直到拓為豐饒的月暈)

  成為心的一隅

  任何可能的天氣

  愛與寂寥都曾是

  神秘的星球

  潮汐著,生活的歧義

  悅耳動聽肅穆淡然

  都曾是無盡華麗的發音

  愛與寂寥都曾經

  熱切而真實的發聲

  盡管星光褪盡
 
  記憶的沙灘
 
  輾轉瞭醒與睡的海岸

  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悲切而嫻熟的發生

  全詩以「愛與寂寥」為核心進行發微,第二段括號中隱括心情與跡藏,特彆是其又嚮後移瞭兩格,「它們」二字為起始標的,下麵詩行在其對應位置之後鋪列。既仿若潮汐而退,卻又引人思索「它們」作為何者之代名?而後「愛與寂寥」被點齣,釋讀者疑,又夾帶漸進漸吐之聲音。第四段言「愛與寂寥」曾是神秘星球,第五段言「愛與寂寥」曾經發聲,第六段終而帶齣「愛與寂寥」曾經發生。發生與發聲,聲與生為同音字,是否聲音不隻是主體之信號,而就是主體存有之本質?然而,那發聲與發生卻又如此悲切而嫻熟的重現,是否—我問道,我們終隻是無可抵禦再返悲劇的英雄?

  同屬一九七〇世代詩人,彼此生活近在咫尺,較之一般詩人倍感親切,時時看到其新作創發,以及相關榮譽。深深覺得「李長青」對我而言,實為一可參與、可感同身受、可隨其成長而欣喜的詩事件。二〇一八年初長青代錶颱灣詩人,前往尼加拉瓜之古都格拉納達(Granada),參與第十四屆國際詩歌大會活動。長青擔任開幕詩作朗誦,颱灣駐尼加拉瓜大使偕其與尼國文藝人士多所交流。想颱灣能藉長青之詩,走嚮國際,我實深為感動。

  同屆不惑,讀其新詩集,亦隨其抒嘆,感悟往昔、來日,是為序。

後記

我時常想起          
      

  1.我時常想起,如何開始對詩,産生興趣。

  仔細釐清一些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之後,我認為是這樣的:當我在學生時代發現有一個「文字的世界」,竟然似乎是那樣大大的、遠遠的、靜靜的卻也狠狠的甚且許多時候彷若是決絕的不同於「生活的世界」時,我便隱約明白瞭,文字的世界,應該可以是一個接納我,進而收納我的地方。

  當然,必須是時間漸漸推移到比較後來的時候,我纔更清楚知道,文字的世界於我而言,已濃縮,結晶成為「詩」的藉代;此外,我也更清楚感受到,文字的世界如何在接納瞭我以及我的情緒、思維之後,進一步也收納瞭我的人生。

  2.我時常想起,我是如何,讓詩,保全瞭原本可能被這個生活的世界淺咬深嚙、輕撕重扯的身心。

  3.我時常想起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也時常感到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不重來的,不隻是盛年;難再的,也非僅一晨一日。

  我時常想起我是如何因為詩,而在這個可怖多憂的生活的世界裏,不隻一次,變得勇敢。不隻一次,變得自信,變得堅定。

  4.前述三節文字,係摘自2016年我獲頒「2015年度詩奬」的得奬感言;「年度詩奬」是由《颱灣詩選》編輯委員會主動頒贈的奬項,每年一個名額(曾有幾屆是兩名),至今已二十六屆(1992─)。這是寫詩二十餘年來一個相當重要的肯定。獲奬前,獲奬後,我時常想起的,想到的,依然是,我如何因為詩,而在這個可怖多憂的生活的世界裏,不隻一次變得自信,變得堅定。

  不隻一次,變得勇敢。

  而無論是在「文字的世界」抑或「生活的世界」裏,愛與寂寥,總是不斷發生。每日每日,我不斷穿梭生活的世界與文字的世界,在路上,在對話裏,在沉思或放空裏,在電腦前,在客廳,在一部電影裏,在超級市場,在旅途,在書裏,在車上,在一首歌裏,在教室,在詩或一支MV裏,在床上,在夢中,在如夢的生活裏……,有時一個人,有時兩人,有時很多人,愛與寂寥都曾經熱切而真實的發聲,不一定哪個好,哪個壞,他們就隻是,悲切而嫻熟的,發生。

  5.最近聽到旺福一首歌,說愛就是用同一支鑰匙,愛就是陪你拔牙齒,愛是早上的豆漿,愛是五月的荔枝。

  那麼,寂寥是什麼?愛以外的物件,愛以外的時間,愛以外的存在,就是寂寥瞭嗎?愛與寂寥有正負或得失嗎?是截然的趨嚮或走避嗎?

  愛與寂寥有時都是美好的,有時卻同樣沉重。有些時候,愛與寂寥輪番現身,依隨著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的時序,前後左右,與我們節節奏奏攪拌在一起;然而有些時候,即使是在愛的進行式裏,竟也同時摻瞭寂寥的成分,他們一道,詮釋瞭生活,他們共同,調味瞭人生。

  他們同時,讓我們知道:有些過程就是直接發生,沒有也不會有疑義的空間,以及時間。

  6.這本詩集收錄的作品,近則這幾年,遠也有不少十餘年前發錶的,時間上與《人生是電動玩具》、《給世界的筆記》多有疊閤,他們都是我寫詩這些年來生活中呼吸裏的微觀,也可能是想像中的钜視,或生活的切片,切片裏的幽思,幽思裏的雜訊,甚而雜訊裏的心事。他們不斷展延不斷流淌也不斷質變,直到拓為豐饒的月暈,成為心的一隅,任何可能的天氣。

  這是我的第八冊詩集,滄桑幸福,陰晴盈虛,若隱亦若現。愛與寂寥都曾經,熱切而真實的發聲。愛與寂寥一直是神秘的星球,潮汐著生活軌繞著歧義,或悅耳平和,或肅穆淡然,都是無盡華麗的發音。

  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悲切而嫻熟的發生。
 

圖書試讀

留白
 
必須靜靜想像
世界的部首,如何隱喻
那些未命名的光
 
當心緒成為一種漂泊的
文法,世界仍被鋪陳
被默默敘述
為陌生的邊框
 
觀露之如電
如留白,如波濤漫漶
泡影夢幻……
 
如蒼老的星宿遺忘日常
字跡混沌
青青草長
 
──《聯閤文學》273期,2007年7月號
 
◎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隻要一個心事漲潮的
夜,整個世界
滄桑若隱若現
 
(它們不斷展延
流淌,翻騰,質變……
直到拓為
豐饒的月暈)
 
成為心的一隅
任何可能的天氣
 
愛與寂寥都曾是
神秘的星球
潮汐著,生活的歧義
悅耳動聽肅穆淡然
都曾是無盡華麗的發音
 
愛與寂寥都曾經
熱切而真實的發聲
盡管星光褪盡
記憶的沙灘
輾轉瞭醒與睡的海岸
 
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悲切而嫻熟的發生
 
──《聯閤文學》293期(2009年3月),頁142
 
──收入張默主編,《現代百傢詩選》(颱北:爾雅齣版社,2009年5月),頁492-493
 
──收入張默編著,《颱灣現代詩手抄本 MODERN POETRY MANUSCRIPTS OF TAIWAN》(颱北:九歌齣版社,2014年1月),頁265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