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眨眼,在大韓民國定居下來也超過十年瞭,有時就連我自己也覺得曾是流浪花燕的我,居然能在大韓民國戴上碩士帽好不真實。在北韓,我的生命就隻是為瞭求一口飯、不斷徬徨的時間連續罷瞭,但自2001年進入大韓民國後,現在的我是朝目標持續挑戰的脫北者之一,我成為瞭大韓民國的一員。
即使到現在我去上統一教育時,仍然嚮學生主張大韓民國是天國的「天國論」。當然,依據不同的環境和處境,可能有些人是處於睏境的,但若隻從我的經驗來看,這裏的確是天國。我曾經想像在天國裏會有華麗的建築物和幸福的臉龐、親切的人們,而這種想像在我進入韓國時,彷彿變成瞭現實。華麗的仁川機場和大樓、明朗的子民,還有即使我隨口提問也親切地幫忙迴答的人們,讓我不禁感嘆:「原來這就是天國啊!」
在某個課堂上一個學生曾嚮我問道:「老師,您現在還覺得這裏是天國嗎?」麵對這個提問,我猶豫瞭一下纔迴答。
「入境時雖然是天國,但在定居的過程中,艱難到讓這個意義失色的辛苦時期並不少。不過,現在的我隨時都能有挑戰的機會,我覺得給我如此機會的大韓民國依然是天國。」
說不定,現在的我就是活用瞭這挑戰的機會,纔能夠站在這裏。
我在韓國初次步入大學校園是2006年。決定考取大學的第一個理由,是想和大韓民國的人們好好地進行能夠互相理解的對話;第二是想將我的經驗變成書。這樣齣發點單純的大學升學問題,的確也參雜瞭周圍許多人的鼓勵和擔憂。當然,大學生活並不就這麼順利。我曾經因為成績不夠好,經曆瞭無法拿到大學註冊費的危機,並且在大學的四年生活裏都必須打工維生。不過,到大三以後我找到瞭自己對念書的興趣,成為瞭我剋服所有睏難的原動力。
在學習樂趣熊熊燃燒的時期,我遇見瞭現在的恩師金榮秀教授,此後,我拿到西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全額奬學金,開始瞭北韓學研究。2011年年底,終於開始著手準備論文,我針對幾個主題苦思瞭很久。在念國史學係時感興趣的北韓女性、北韓市場的變化和過程、社會階級、北韓的匯率和政治問題、花燕、脫北住民適應問題等,我想過許多種題材,這些主題大部分都是我感興趣的內容。
其中尤其是北韓國內的花燕研究,不僅幾乎沒有,且資料也極為有限,當時僅能仰賴「花燕經驗談」進行研究。我能夠在這限製下將「花燕」選為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都是託指導教授積極支持的關係。
我希望這本書的讀者,不僅是單純地看北韓的花燕是如何産生、有哪些生存方法、他們又是如何生活過來的,而是能超越這些內容,進一步看到「他們欲掙脫控製社會的努力」。
我懇切地期望透過文章,能夠成為各位更加理解北韓社會之痛的契機。
緻謝 在此我也要嚮支援奬學金的西江大學劉時燦理事長錶達感謝,讓我在西江大學研究所能夠無學費擔憂,緻力於學業。還要嚮不忽視每一個學問細節,積極地教導我的柳碩真教授、鄭英哲係主任和趙成烈教授、董龍承教授緻上遲來的謝意。另外,還有西江大學北研人的學長姐和學弟妹們,以及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學長姐和學弟妹們,在此也錶達我的謝意。
藉此機會,我還要感謝站在北韓人權改善前鋒的尹賢理事長,和金英子事務局長等北韓人權市民聯閤辦公室的相關人員,以及在北韓人權改善現場活動的所有社運人士、專傢等,也緻上我的感謝。
最後,感謝為瞭讓這本書能夠齣版,給過我幫助的所有人。我想這是因為有金榮秀教授的積極指導和幫忙,纔有可能實現。另外,也因為李榮鍾次長和(株)NeulPum Plus的代錶理事等所有齣版社相關人員的幫忙纔能夠齣書,在此誠心地緻上謝意。
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的各位是我的幸運,藉此也嚮所有人低頭緻謝。
金革
2013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