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面对中东:他始终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艺术大师罗丹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本书作者,香港亨达集团创始人邓予立先生就若罗丹一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与邓先生相识已近十载。那时我在省委统战部任副部长,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成了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自然会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胡侃八侃,聊到哪儿算哪儿,可谓无话不说、无祕不谈。从闲聊中悉知,邓先生可不是一般的金融家、企业家、慈善家、收藏家,而是在这些形而下的称谓之上,还应有一个响当当的形而上的名号:那就是艺术家。
我很好奇,邓先生那么忙,哪有时间再去钻研摄影艺术。邓先生告诉了我一个祕密,这么几十年,他每天睡觉只有三到四个小时,余下的时间,用来工作和旅行摄影,他要把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美好,用他的镜头展示给那些没有条件去漫游世界的人。截至目前,他已经走遍了世界上80%以上的国度。这本摄影游记,就是他游历中东的成果。
提起中东,人们的脑海中不自觉地会浮现出「中东战争」。那是一块纷争不断的土地,很多地方都留存着战争的痕迹,个别地方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但是,这又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承载着人类早期文明的足迹。你走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会感知到远古的唿唤:那些宗教的纷争、那些民族的矛盾、那些国与国之间的分分合合,都揉成了一股云烟,飘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而邓先生来到这块土地上,用他独特的视角,在寻找着这块土地的神祕、这块土地的惊奇、这块土地的美丽。从沙特到巴林,从巴林再到约旦,再从约旦到黎巴嫩,邓先生的镜头中,记录着每一个玄妙的瞬间,凝固成一个一个音符,组成了这样一部摄影作品的交响曲。
有摄影图片,自然要写图片的来历,这个过程就催生了一篇一篇的游记。邓先生的游记往往有感而发,并非简单的游历纪实,所以,他的游记不仅展示了「游」的浪漫,也渗透了散文那种特有文体的美丽。我实在不想从内文中摘录片段进行注解,也不想从游记中寻找一些着名的景区进行佐证。我感觉这样做,就如一桌丰盛的美食,客人还没来,你就先动了筷子。真正美食的味道,还要客人自己去用自己的味觉感知。
邓先生在管理企业上有一个观点,他认为企业就是一件艺术品,雕塑的好与不好,精细还是粗糙就要靠艺术家,而这个艺术家就是管理者。邓先生就是企业管理艺术的大家。而今,邓先生又深入摄影艺术、文学艺术,展示自己艺术的另一面,真是可喜可贺。
众所周知,邓先生乐善好施,是慈善事业的忠实践行者。前几年,邓先生捐资壹百万元(註:人民币),支援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青年教师人才的培养,并被聘为西安美术学院博物馆名誉馆长。西安美术学院是西部地区久负盛名的艺术学府,其中也设有摄影专业,在西部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此次邓先生的游记摄影作品再一次出版问世,也是西安美院的殊荣。在此,作为西美的领导,对邓先生表示祝贺的同时,也道一声深深的感谢!
天下之美,无人不爱。也衷心希望读者跟着邓先生的视角,尽情去体验中东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风光之美。
是为序。
王家春/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推荐序
真正的旅游达人 我与邓兄的认识是由从事黄金生意时开始,当时他开了亨达集团,至今已有近十五年了。
近年邓兄退居幕后,常看到他周游列国的相片,享受优哉游哉的生活,实在令人羡慕。他选择在事业如日方中的阶段,同时向新兴趣进发,还不遗余力地举办多次摄影展及着书,将他的所见所闻跟大家分享,让我们大饱眼福,这份热诚及勇敢并不容易。
邓兄是少数以文字和专业拍摄,带大家游历不同国度的旅游专家,是真正的「旅游达人」。上次在东北摄影展及着作上,我看到他的拍摄装备及资料搜集都非常专业和齐备。他更跟我们分享了他在拍摄过程中的「甜酸苦辣」,为了精益求精,他会在不同季节多次到访当地,务求拍得最佳效果,这份坚持实在令人敬佩。
早前看了邓兄的《老玩童闯印度》后,让我有一游印度的冲动。今次邓兄出版的第十一本博文集,将带大家游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书中描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自然生态等。看过邓兄的用心介绍,一股要到当地开开眼界的意欲油然而生。
这本中东之旅,更令我想起,一部我很喜爱的电影──《夺宝奇兵》第三部(註:台湾译为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电影《圣战奇兵》)。这部片的拍摄场地正就是坐落于阿拉伯半岛,作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约旦佩特拉玫瑰古城。
这本书有别于坊间的旅游书,它是一本实实在在的游历记载,值得大家阅读和珍藏!
张德熙/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
推荐序
中东四国的古文明现场 南朝刘宋画家宗炳撰写《画山水序》,阐释贤者周游四方,以澄明的心怀细赏山水万象,将观察所得,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将千里江山化为山水画作,以画传理,分享仁智之乐。邓予立先生的新作与宗炳的山水画,有二曲同工之妙。邓先生游览沙特阿拉伯、巴林、约旦、黎巴嫩的旅途所观所感化为文字与图像,令读者能够「卧游山水」,足不出户亦能享受山水之乐。
邓先生对于上述中东四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及文化特色了然在胸。这四国在他笔下活灵活现:沙特阿拉伯俨如沙漠中的皇者,近年实行改革,除了建造气派非凡、鹤立鸡群的「吉达塔」与「王国中心」,更积极发展金融业,让利雅得成为「沙漠的曼克顿」,以傲视中东甚至全球。巴林王国被喻为「海湾的明珠」,似是一位几经历练、仍旧风韵犹存的妇人。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风光怡人、让人闲适的后花园。约旦本身缺乏天然资源,与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等战事频仍的国家接壤,面对形势比人强,约旦周旋列国之间,结合多元文化,终能历久不衰,彷彿是深谙适者生存之道的智者。黎巴嫩恰似一位具有异国风情的美人儿,历来获得迦南、古罗马、腓尼基及鄂图曼等国垂青,却不时遭受战火蹂躏,依然如香柏树般坚毅屹立,惹人怜爱。在游山玩水之外,邓先生亦往往早着先机。譬如书中述及巴林政府在西部海域发现储油量达到百亿吨的大油田,预示乐观的发展前景。邓先生享受「壮游」之乐,同时寻找商机外,更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与积极回应。游山玩水之中,其实蕴含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
不同于宗炳志于佛理,邓先生始终心怀天下,以古鑑今,思考国家兴亡。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他站在颓垣败瓦上,面向日落潮退,遥想过去在巴林盛极而衰的迪尔蒙古文明。这种感慨仿如昔日苏轼赤壁怀古的心情,面对如画江山,忆念一时多少豪杰。在黎巴嫩巴卡斯神庙的石柱遗迹前,邓先生深刻地反思:
今日的我们,又将留给千百年后什么样的遗产,用来证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是否能让后人们,如现在我们仰望这些巍巍屹立千年的石柱一样,感到同样的撼动?
这不禁令人思考,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是否能在这城市留下一些值得存留的遗产,足以启迪后世?邓先生以游记分享仁智之乐,或许已在不知不觉间,给人同样的撼动。
何碧琪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副研究员
推荐序
A most enjoyable journey through Arabia Mr Tang got his first taste of Middle Eastern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n a trip to Dubai twenty years ago. Since then he has visited the region numerous times travelling across Saudi Arabia, Bahrain, Lebanon and Jordan exploring what this wonderful Arabian terrain has to offer. From the magnificent sight of the Edge of the World in the Tuwaiq Mountains northwest of Riyadh with splendid views of the plain below, the First Oil Well in Bahrain, the Phoenician city of Baalbek in the Beqaa Valley to the spectacular red rose Nabataean city of Petra one of the New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As well as its mysterious history, Mr Tang has submerged himself in the culture and the culinary delights that the Arabian Peninsula and the Middle East has to offer. He has visited places that most people would not have had the privilege to have visited and as a keen photographer he has managed to capture some wonderful images of iconic Heritage sights like Anjar and Byblos in Lebanon and Jerash in Jordan, Balad in Saudi Arabia and the mystical Tree of Life in Bahrain.
A most enjoyable journey through Arabia and the Middle East taking in some of the best sights this diverse landscape has to offer and the history behind them.
中译
邓先生与中东传统与习俗的初次邂逅始于二十年前的杜拜之旅。从那时起,邓先生便多次踏足这片土地,在沙特阿拉伯、巴林、黎巴嫩和约旦的版图上寻找阿拉伯世界的神奇。他曾深入位于利雅得西北部的图伟克山脉(Tuwaiq Mountains),站在气势雄伟的世界边缘(Edge of the World)将脚下浩瀚壮阔的平川尽收眼底,探访过位于巴林的「一口井」,游历过腓尼基人在贝卡谷地巴尔贝克的定居地,也曾独闯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由纳巴泰民族创建的沧海遗珠,美丽的「玫瑰古城」佩特拉。
除了神祕的历史,阿拉伯半岛和中东特有的文化和美食也让邓先生乐在其中。他探索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机会亲身而至的地方,而作为一个敏锐的摄影师,他总是能够捕捉到古迹中最有标志性的一面,无论是在黎巴嫩的安杰尔和比布鲁斯,约旦的杰拉什古城,还是在沙特阿拉伯的阿尔巴拉德,当然这些生动的美图中也包括被巴林人视为奇迹的「生命之树」。
在穿越阿拉伯和中东旅程中最愉悦的事情,无疑是一边领略丰富地貌中最美丽的风景,一边沉浸在沿途背后悠悠的历史长河中。
Hayel Abu Hamdan/Chief Operating Officer of Hantec Markets Limited
推荐序
从第一百四十二个国家出发 当邓先生要我替他第十一本博文集《老玩童漫游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巴林、约旦、黎巴嫩》写序时,仔细一算,才赫然发现我认识邓先生已十六年了。
这些年来,每当邓先生准备前往某地出差开会,安排行程时,他总是老话一句:「我这次可以顺道到哪些地方旅游?」这时我就会开启搜寻模式,打开google地图,按着游标开始研究旅行路线,模拟好整趟行程后,就大胆地建议邓先生前往。
邓先生有个非常令人佩服的特点,就是从来不排斥及畏惧前往新的国度,他尤其喜爱新体验及尝新鲜事。此外,尽管身为集团的大老板,却丝毫没有架子,喜爱结交朋友,在每个国家替他安排的导游或司机,最后都成为他的好友和万年粉丝,这一点真不是普通人可以办到的。
邓先生乐于和人分享已是众所皆知。一开始,他为了更进一步分享旅游中的所见所闻而开始执笔,不料博文集竟因此一本本接续出版。而后他希望将旅游中遭遇的自然与人文景色更好地保留下来,更意外培养出摄影的兴趣,甚至经常废寝忘食,让人见识到他的执着与精益求精。
随着旅游的地点愈来愈多,他累积的粉丝也愈来愈多,大伙儿就像追剧一样,盼着他踏上新国家,将旅途中的点点滴滴PO上朋友圈。当然,他也因此被好友们赠予「老玩童」这样一个封号。
走过百余个国家的邓先生除了为好友们开启新眼界外,每到访一个新国度,他往往同时具备两种角色,一是爱旅游的老玩童,一是商业鉅子的集团主席,并在不同的角色间切换自如,开关模式自动ON/OFF。前一刻还在探访各旅游景点的风土民情,一旦嗅到契机,下一刻立即通知公司团队跟进,深度了解当地市场。许多分公司都是由他这样打前锋而开设成立,成功的让集团在世界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愈来愈茁壮!
这么多年的出差兼旅游,在老玩童身上自然也发生过不少意外事件。由于他通常一个人独自游走各地,难免会忘东忘西,例如他曾经在机场休息室睡过头,连登机都没赶上;有一次更夸张,才到转机点就以为抵达目的地而入境该国,劳动航空公司人员满机场疯狂找人。另外,他对于旅程中的住宿其实要求不多,但有个特别的坚持,就是不住数字包含了「4」的房间。若酒店安排有「4」的房间号,他一定要求更换房间。
老玩童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要在七十岁之前,旅游150个国家,而黎巴嫩正是他到访的第142国家。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在二○一九年完成150国家的旅游计画,更期待老玩童继续迈入第二轮的150国家!
陈淑燕/亨强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后记 二○一八年初,前一本博文集《老玩童闯印度》付梓时,我的世界旅行地图刚添上第126个国家。截至本书完稿前的二○一八年十月,黎巴嫩成为我所走过的第142个国家,相信达成游历世界150个国家的目标已指日可待。
位于欧、亚、非三洲交会处的中东地区,古老的文明在此相互碰撞或融合,这儿拥有悠久的历史,又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富,却也因为地理位置特殊,以及种族、宗教和石油资源等因素,导致烽火连天、纷扰不休。作为战事与冲突频仍的世界火药库,中东地区总使人感觉到充满神祕却又危机四伏,也因为有关此区局势不稳定的消息时有所闻,使得旅客往往为此裹足不前。更由于在阿拉伯半岛国土面积最大的沙特阿拉伯尚未开放观光签证(已有计画开放,但尚未宣布确切日期),提升前往当地的困难度,也让这片土地彷彿罩上一层面纱,带有朦胧的距离感。
事实上,这些年我前往中东地区的次数并不算少,但多仅限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註: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下的几个酋长国,尤其是集团分公司所在地的迪拜,更是数不清已经前往多少次。不过,随着业务的拓展,我也持续延伸中东的旅游触角,逐步探索其他的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约旦、巴林、黎巴嫩等国便都是我近一、两年来才开始拜访的国家。无论是壮阔无垠的荒漠高原、年湮代远的古城遗址,抑或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都会,都带有无穷的魅力,耐人寻味,吸引我一再往返。但某些地区出于冲突和难民等因素,安全方面仍有疑虑,建议若要访游,千万密切注意局势发展,并尽量避免在危险地区逗留。
新书很荣幸能邀得以下几位好友帮忙写推荐序,感谢他们百忙中答应我的不情之请: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
‧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张德熙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副研究员何碧琪
‧Hayel Abu Hamdan,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of Hantec Markets Limited
‧亨强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陈淑燕
二○一七年,我举办了首场个人摄影展,精心挑选三十余次前往中国东北时所拍摄的照片,获得许多朋友和观众的热情回应。二○一八年,我以非洲的原始与自然为主题,在台北、香港举办了《原‧野》摄影展。同时在成都、重庆、福州等地举办摄影展,呈现宝岛台湾的风土人情、千姿百态。几场摄影展的成功,给予我信心与鼓励,再接再厉更加精进自己的摄影技术,希望未来能让大家欣赏更多这世界各个角落的精采瞬间。当然,我也会继续秉持初衷,做一个用心走遍世界、快乐分享见闻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