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文化研究視野下的水神與財神信仰

閩南文化研究視野下的水神與財神信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閩南文化
  • 水神信仰
  • 財神信仰
  • 民間信仰
  • 宗教研究
  • 文化人類學
  • 曆史文化
  • 福建民俗
  • 信仰研究
  • 神話傳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各章先後發錶於各種學術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均以閩南文化研究視野貫串,匯集成書。著眼於水神與財神信仰的發展與連結,探討民間信仰與國傢權力、地方勢力及常民生活的關聯。同時本書的研究模式也具有跨領域的意義,結閤瞭曆史文獻、分析比較與田野調查的方法,展現民間傳說與信仰相互影響的雙重麵嚮。本書論及的民間傳說與信仰範圍包含江蘇、福建、颱灣、金門、琉球等地,除瞭地域範圍寬廣外,更呈現地方水神與財神信仰的豐富性與多元化。期盼能藉由本書的齣版補充水神與財神信仰的討論,昭見閩南文化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淑如


  雲林縣人。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係專案助理教授。曾任颱灣首府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聯閤報文學寫作營講師與北港武德宮副祕書長。研究專長為民間文學、民間信仰、中國古典小說。與邱正畧、歐純純閤著有《颱灣文財神開基祖廟──嘉義文財殿誌》。與陳益源共同主編《雲林縣青少年颱灣文學讀本‧民間文學捲》。
 

圖書目錄

王序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由來與基礎 1
第二節 方法與範圍 2
第三節 延續與開拓 3

第二章 颱南總管傳說與信仰研究 11
第一節 總趕宮主祀神倪總管的來曆 11
第二節 總趕宮的創建與總管傳說考察 18
第三節 總趕宮與清代黃拔萃傢族的關係 29
第四節 長生祿位的祭祀與總趕宮黃傢 41
第五節 日治時期至今的總趕宮與黃傢後人的連結 44
第六節 小結 53

第三章 金門蘇王爺傳說與信仰研究 55
第一節 蘇王爺香火緣起傳說 55
第二節 安平地區蘇王爺的傳說與信仰 68
第三節 鹿港地區蘇王爺的傳說與信仰 73
第四節 艋舺地區蘇王爺的傳說與信仰 80
第五節 金門蘇王爺香火緣起的分類與聖誕儀式比較 85
第六節 小結 87

第四章 福州拿公傳說與信仰研究 89
第一節 拿公傳說與信仰研究現況迴顧 90
第二節 拿公的來曆傳說與神格 96
第三節 福建地區的拿公廟 104
第四節 清代冊封琉球使團與拿公信仰 107
第五節 小結 113

第五章 馬祖水部尚書陳文龍傳說與信仰研究 115
第一節 水部尚書陳文龍研究現況迴顧 116
第二節 水部尚書陳文龍的來曆 119
第三節 清代冊封琉球使團與陳文龍信仰 124
第四節 福建地區的水部尚書廟 128
第五節 馬祖地區的水部尚書廟 134
第六節 民間文學作品中的陳文龍 139

第六章 颱灣天官武財神傳說與信仰研究 151
第一節 北港武德宮的起源與創建 151
第二節 北港武德宮的文資保存 167
第三節 北港武德宮傳說與鸞文研究 174
第四節 北港武德宮對現代香火議題的關注 193
第五節 小結 207

第七章 結論 209
第一節 成果與價值 209
第二節 省思與開拓 211
參考文獻 217
後記 229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閩南文化研究視野下的水神與財神信仰》這個書名,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和期待。它不僅僅是關於兩個神祇的介紹,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下進行考察。我設想,作者會首先勾勒齣閩南獨特的地理環境、曆史發展和經濟特徵,例如其悠久的海洋貿易傳統、發達的商業網絡以及獨特的僑鄉文化。然後,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水神和財神信仰在閩南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我非常希望能看到書中對水神信仰的解讀,它可能不僅僅是關於掌管河流湖海的神祇,更可能與閩南人民與海洋的互動、對風浪的敬畏、對漁業豐收的期盼息息相關。同時,對於財神信仰,我則期望看到它如何體現閩南人勤勞、智慧、敢於冒險的經商精神,以及對傢庭財富和事業成功的追求。書中是否會探討這些信仰的起源、流變,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是否有不同的錶現形式?是否會涉及這些信仰與當地的宗族製度、民間組織、節慶活動之間的相互影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讓我們理解這些看似普通的民間信仰,如何承載著一個地域深層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觀念,並至今仍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评分

閱讀《閩南文化研究視野下的水神與財神信仰》這本書,我期望能夠獲得一次關於地方性信仰體係如何與宏觀文化交織的深刻洞察。標題中的“水神”和“財神”雖然是具體的信仰對象,但“閩南文化研究視野”則指明瞭更廣闊的分析平颱。我設想,作者並非孤立地研究這兩個神祇,而是將它們置於閩南地區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曆史環境中進行考察。例如,水神可能與閩南人民在海上的冒險、對海洋資源的依賴,以及對自然災害的恐懼息息相關。而財神信仰則可能摺射齣閩南地區發達的商業活動、海外貿易的活躍,以及對財富積纍和傢族繁榮的普遍追求。我期待書中能夠呈現齣這些信仰是如何被社會結構所塑造,又如何反過來影響社會行為的。是否會探討這些信仰在不同社會群體中的錶現差異?例如,漁民、商販、農民,他們對水神和財神的理解和祭祀方式是否有所不同?書中還會不會涉及這些信仰與閩南人的祖先崇拜、民間習俗(如婚喪嫁娶、節慶祭祀)之間的互動和融閤?我對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超越錶麵現象的深度解讀,揭示信仰背後隱藏的文化邏輯和價值觀念,感到充滿期待。

评分

這本書的題目,乍一看,似乎是對特定神祇信仰的考察,但“閩南文化研究視野”這幾個字,卻瞬間拔高瞭其研究的維度和深度。這不僅僅是關於水神和財神這兩個獨立的神祇,更像是在一個更廣闊的文化地圖上,將這兩顆星辰置於其應有的坐標。我猜想,作者必然會對閩南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曆史變遷、經濟模式(如海洋經濟、僑鄉文化)以及社會結構(如宗族製度、民間會館)進行一番細緻入微的梳理,然後,再將水神和財神信仰置於這個背景之下,考察它們是如何在此土壤中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的。例如,水神在重視海洋貿易和漁業的閩南地區,其功能和形象可能與沿海居民的生産生活緊密相連,而財神則可能承載著商業繁榮、傢族興旺的集體願望。書中是否會探討不同地域、不同階層對這兩位神祇的認知和崇拜有何差異?是否會分析不同曆史時期,這兩大神祇的形象和職能發生瞭怎樣的演變?我對書中可能齣現的跨學科視角尤其期待,比如人類學、曆史學、宗教學,甚至是語言學(通過神話傳說、民間歌謠的分析)的介入,來構建一個立體而豐富的閩南信仰圖景。

评分

這本書的題目,讓我聯想到一種深入基層、貼近生活的學術研究。《閩南文化研究視野下的水神與財神信仰》,這是一個極具地方色彩和人文關懷的研究方嚮。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作者深入閩南的鄉村、漁港、老街,與當地的百姓對話,觀察他們的祭祀場景,傾聽他們口中的傳說和故事。我相信,這本書不會止步於文本分析,而是會包含大量的田野調查素材,用鮮活的案例來支撐理論。我會期待書中關於水神信仰的部分,如何展現閩南人民麵對浩瀚海洋時的敬畏與希望,如何體現對風調雨順、漁産豐收的祈願。而對於財神信仰,我則希望看到它如何摺射齣閩南地區獨特的經商智慧、對機遇的把握,以及對傢族財富傳承的重視。更進一步,我期望作者能將這兩類信仰置於更廣闊的閩南文化語境下考察,比如它們與地方戲麯、民間藝術、節慶習俗的關聯,它們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演變,以及在現代社會中又呈現齣怎樣的麵貌。這本書的名字,就像一個邀請,邀請讀者一起去發現閩南這片土地上,那些被信仰滋養齣的獨特生命力。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閩南文化研究視野下的水神與財神信仰》立刻勾起瞭我的興趣。我一直對地方性民俗和宗教信仰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根植於特定地理和文化背景的信仰體係。閩南地區,以其獨特的海洋文化和商業傳統聞名,孕育齣豐富多彩的民間信仰,而水神和財神無疑是其中舉足輕重的兩位。我設想這本書會深入探討這兩大神祇在閩南人心中的地位,它們如何體現瞭當地民眾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對生計的期盼,以及對社會秩序的理解。我期待能看到作者如何將這兩類信仰置於更宏觀的閩南文化研究框架下進行解讀,例如,它們是否與海上貿易的興衰、農業的豐歉、傢族宗族的結構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書中是否會穿插一些鮮活的田野調查案例,比如廟宇的祭祀儀式、民間故事的流傳、信徒的口述曆史,來佐證其論點?我希望作者能帶領我走進閩南的鄉村和城鎮,去感受這些信仰的生動肌理,理解它們如何在曆史的演進中不斷被塑造和詮釋,以及在當代社會中是否依然煥發生機。這本書的名字仿佛一把鑰匙,承諾著開啓一扇通往閩南深層文化肌理的大門,讓我對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域産生更多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