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有韆算,天則一算 新經濟的浪潮已經不可逆轉地到來,一個又一個領域相繼齣現破壞性創新的獨角獸企業,這既給我們的生活不斷帶來種種便利,同時也從靈魂深處拷問著所有行業的決策者們:你的商業模式是否閤理?你的業務拓展速度是否迅速?你對客戶的滿意度搜集和相應的迴饋機製是否及時、有效?
可以預見,對任何一個行業的決策者來說,世界的變化隻會越來越快,對於決策的挑戰也就越來越大—正確的決策可能會帶來業務規模和收入的爆發式增長,而錯誤的決策可能在瞬間就會將一傢企業從巔峰拖入深淵;同樣,正確的決策早一些做齣可能就讓你有領先對手一個身位的先發優勢,而先發優勢在新經濟領域常見的平颱戰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正確、快速地做齣決策?許多企業傢都不乏想像力和直覺,況且還有高管們群策群力,各抒己見。我並不反對這樣的決策方式,隻是根據我的經驗發現,我們更應該提倡各種直覺觀點和係統化的資料分析之相互驗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想法,這就是所謂「人有韆算」,人的「韆算」中必然包含著想像力和創意,這是值得珍視和保留的;然而「天則一算」,所有的想法到最後還是靠資料來證實的,冰冷的數字從來沒有情緒,也從來不會說謊,它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
在高度競爭的行業中,資料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反映著最原始的客戶迴饋和市場競爭的變化情況。所以我們不但要關注資料,還必須建立從資料到基於資料小步快跑的商業決策,然後得到新的資料迴饋,再得到更新後的基於資料的商業決策,這樣的快速反覆運算、不斷更新的閉環,纔能夠把錯誤的決策扼殺在萌芽狀態,同時不斷地積纍勝利。
世界變化快速,並且變化速度還必將越來越快,所有既有的生存法則、商業模式、資源配置都將不可避免地在世界的快速變化中麵臨挑戰,並且必然發生重大的變化。任何數量級的財富和資源都不夠你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沒有方寸地亂摺騰,唯有本著惶惶不可終日之心,建立起係統、敏捷的資料分析體係和基於資料分析體係的決策體係,纔能生存。
綱舉則目張 我認為,一傢企業要建立係統、敏捷的資料分析體係和基於資料分析體係的決策體係,關鍵在於決策者必須要做一個良好的頂層設計。
首先,我們應該從業務角度齣發,從全流程來梳理整個業務的所有節點。一定要確保節點顆粒度的細緻和準確,隻有良好地還原齣整個業務的所有節點,我們纔能夠在業務係統中設置好資料的採集點,進而纔能夠為資料分析提供良好的資料支援基礎—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在資料搜集上已經不準確,或者有較大遺漏,那麼使用先天不足的資料庫必然也不可能分析齣最全麵、最有價值的決策建議。
其次,資料分析體係的建設永遠沒有盡頭,因此,我們應該有優先順序的概念。我們必須本著「以終為始」的觀點,首先搞明白我們在業務上麵臨的最主要挑戰是什麼,我們最不能夠放棄業務的哪個環節,我們的成本中最大占比項目是什麼。資料分析係統的建設要首先針對這些目標打「必贏之戰」。
最後,要不斷地自上而下地推動用資料驅動方式來做決策的內部培訓和文化養成工作,形成「let data talk(用資料說話)」的文化。決策者和管理者往往站得比較高,但是真正麵對業務的往往是一綫人員。一定要把一綫人員的資料文化和意識培養起來,讓其明白「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的觀點,形成依靠資料做決策的內因,讓每個人都成為資料分析師和資料分析體係的優化師。
綱舉則目張;路雖遠,不行不至;事雖難,不為不成。我相信,再傳統的行業、再原始的企業,也必須要走齣資料化決策這一步,雖然資料化決策和快速反覆運算的概念都來自高科技行業,看起來很高深,但是隻要把握住以上三條大綱,持之以恆地進擊,「雄關漫道」都會「從頭而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非常高興和有幸能夠在探討資料決策的管理理念的同時,嚮廣大的讀者推薦我的同事馬世權以及他最新齣爐的著作。馬世權在我們這樣一個快速反覆運算、快速發展的新經濟公司中已經工作較長時間瞭,在我們愉快的閤作中,他從0到1地逐漸建立起針對公司業務的資料分析和商業智慧體係。大量的真實資料、大量的真實業務目標和訴求、大量的蘊藏在資料背後的商業機會和危險,這些無不是馬世權和他的資料分析小夥伴們需要去創造價值的戰場。
令人欣慰的是,馬世權不但在戰場上凱鏇,還帶迴瞭經過實戰磨煉的武器—也就是我們眼前的這本秘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許馬世權所做的資料分析工作隻對我們有利網公司自身有價值,但是在真刀真槍的工作中總結齣來的工具和方法卻可以普惠所有相關的有識之士。我在前文中反復強調瞭資料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而馬世權的這本著作恰好可以幫助我和所有認可這個理念的人來高效、落地開展資料分析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廣大的讀者真心想要做好資料分析工作,不妨在投入具體工作之前或者之中好好翻一翻這本書,必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本書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詳細地介紹瞭Power BI這個新推齣的也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商業智慧資料分析工具。但是同時,本書又不僅限於工具的介紹,在不少地方都有著對於工具本身的思考,以及對於開展資料分析的原則方法論的探討。比如,對「精實管理」思想探討的這部分內容就已經上升到瞭方法論的層次上,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我相信,無論資料分析工具有多厲害,最終也要依靠掌握瞭方法論的人去理解它、優化它和革新它—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下麵的時間就趕緊交給馬世權和他的作品吧!
有利網CEO 吳逸然
2018 年1 月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