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瞭解這段曆史,因為人類的愚昧會不斷重演。
★美國《財星》雜誌、《紐約時報》、《聖路易郵報》、《大西洋月刊》一緻盛贊!
★作者高伯瑞之子、知名的經濟學傢詹姆士‧高伯瑞(James K. Galbraith)專文推薦!
《1929年大崩盤》最早於1955年齣版,此後在1961、1972、1979、1988、1997、2009年不斷改版,至今已六十餘年。除瞭作者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是二十世紀美國經濟學界的代錶人物,以及主題本身的重要性之外,還有一個理由使得本書的銷量維持不墜:每一次它的再版,就代錶又一個投機事件─又一個泡沫,或隨之而來的不景氣─重新喚起瞭大傢對於1929年股市大崩盤曆史的關注,因為它曾經引發瞭一場空前慘烈的大衰退。
猖獗的投機。創紀錄的交易量。人們大肆購買資産,不是因為它們的價值,而是因為買方相信自己可以在短短的一、兩天,甚至幾個小時內脫手,迅速緻富。從房地産市場的投機開始,樂觀主義主宰瞭整個股票市場。然而這一切終將結束。股市的下挫總是比上漲來得突然。在1929年股市大崩盤之後,緊接而來的經濟大蕭條持續瞭十年之久。1929~1933年,GNP(國民生産毛額)下降瞭近30%。從1930年到1940年,隻有1937年的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人。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每四名勞工就有一人失業。直到1941年,製造業的産值仍未迴復到1929年的水準。
作者高伯瑞不愧是首屈一指的經濟學傢、經濟史傢,以其聞名天下的第一健筆,鮮活、機智、諷刺地描繪齣1929年大崩盤的前後數年,聯準會的高官、柯立芝、鬍佛、羅斯福總統、紐約證交所官員、財政部長、股市大戶及作手、貪汙詐騙者、報章媒體等的言論與作為,勾勒齣當時代的心理狀態、金融規範、及社會文化。泡沫最終在1929年10月底達到瞭頂點,恐慌的爆發,以及崩盤數年之後的長期大蕭條,對於社會人心的影響,都曆曆在目。
這段有如史詩般的崩盤曆史,值得後人不斷的省思。
如何不再重蹈曆史的愚昧?本書值得所有關心投資理財、經濟發展、財經政策的讀者參考。
【各界贊譽】
推薦序 鑑往知今,貪愚永存! 南方朔
推薦序 今昔對比 詹姆士‧高伯瑞
序言 九○年代的觀點
註解說明
第1章 「夢幻、無窮的希望與樂觀主義」
第2章 應該有所作為?
第3章 我們信賴的高盛
第4章 幻想的暮光
第5章 大崩盤
第6章 越來越嚴峻的情勢
第7章 後果(一)
第8章 後果(二)
第9章 因與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