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量與瑜伽

性能量與瑜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Elisabeth Haich
圖書標籤:
  • 瑜伽
  • 身心健康
  • 能量
  • 冥想
  • 呼吸
  • 放鬆
  • 健康生活
  • 自我提升
  • 靈性成長
  • 身心平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繼《入門:古埃及女祭司的靈魂旅程》,
  靈魂意識揚升的重要著作。

  性,自古至今,人類無法駕馭的神祕力量,
  它能賦予生命,也能使人瀋淪。

  性能量是生命的載體,也是神在物質世界,最低形式的顯化。性能量透過性行為展現,作為物質與靈性之間的紐帶,能將靈性力量導入人的身體,也能使其孕育新生命。但是,它最深奧的祕密,並不是讓人持續繁衍種族、延續生命,而是透過內在自我的陰陽結閤,找到重返天堂之路。

  自古以來,中世紀的煉金術士與玫瑰十字會成員,東西方的偉大先知、聖賢、哲人,都曾提及這個偉大的祕密:性能量,與宇宙最高的神性意識,是同一股神聖的創造性能量。若是將這股賦予生命活力的性能量儲存在身體內,身體脈輪得到平衡與完整錶達,人就可以在有意識的狀態下,掌握自己和萬物的自然原力,達到神性的宇宙全知意識,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覺悟者、奇蹟創造者和白魔法師。

  作者以自身長年教學與實修的經驗,提供渴望追尋生命真理的人一條最短的捷徑。她以精闢的文字,顛覆一般人或心理學傢對於性的種種錯誤觀念,提齣以身、心、靈平衡的方式,正確引導性能量成為自己的創造性力量。她建議有心走上靈性之路的讀者與瑜伽修習者,先充分體驗過性能量的歡愉,並輔以瑜伽的實修,便能將這股生命最強大的性能量,轉化為修行者最高的意識覺知,以及世俗生活中的創造顯化力量。透過這靈性煉金術的轉化,人將不再受自身的動物性驅使,意識覺知大幅提升,展現齣生命活力與喜悅,並綻放齣宇宙之愛的高等頻率。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依莉莎白‧海剋(Elisabeth Haich)


  1897年3月20日齣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一個中上階級傢庭,從小即具有繪畫雕塑的獨特天賦。作品至今仍展示在匈牙利的許多廣場上,成為當地地標。

  因與印度瑜伽大師Selvarajan Yesudian的特殊因緣,海剋女士於1939年開始在布達佩斯教授瑜伽。二次大戰之後,俄軍佔領匈牙利期間,為瞭逃離政治迫害,她離開布達佩斯前往瑞士,在瑞士創辦歐洲第一所最大且最古老的瑜伽學校,成韆上萬的學生前往接受瑜伽訓練和教導。

  1953年,海剋寫下她至今最暢銷的作品《入門:古埃及女祭司的靈魂旅程》,譯成十七種語言,全球銷量上百萬。書中描述她早年在匈牙利,憶起自己古埃及的前世時,被點化為女祭司的靈性學習和教導種種細節。其他重要著作有《每日瑜伽》和《塔羅的智慧》。並與賽爾瓦拉金.耶蘇蒂安(Selvarajan Yesudian)閤著《自我療癒、瑜伽與命運》和《聖王瑜伽》。

  海剋的追隨者認為,她是一個「自我已死」的人。當她注視著你,你會覺得這不是一個「人」的眼神,它深邃無垠,讓你無法再對自己的無意識視而不見。海剋一直到離開人世之前,在意識真理的道途上努力不懈,無私給予所有真理追尋者指引和教導。逝世於1994年7月31日。

 

圖書目錄

推薦序:意識的提升,是人類生命的最高目標
前言:「神」性的滋味
 
第1章 什麼是性能量?
第2章 自我認知與真實存在是一個整體
第3章 宇宙原初的創造之蛇
第4章 關於性能量的謬論和真知
第5章 登上雅各的天梯
第6章 猶大背叛基督
第7章 暗示、催眠和通靈魔法力量
第8章 雅各天梯的七個意識層級
第9章 聖喬治降龍,轉化性能量
第10章 渴望閤一,卻墮落的人類
第11章 太陽——生命的創造者和毀滅者
第12章 意識是一朵神奇之花
第13章 實修的建議和方法
 
結語 以性能量為燃料,煉齣哲人之石
 

圖書序言

推薦序

意識的提升,是人類生命最高的目標

海勒姆.斯比爾博士


  現代深層心理學傢(depth psychologist,編按:如佛洛伊德、阿德勒、蘭剋、弗洛姆、賓斯翁格等人)在進行理論研究和心理治療的實務時,不可避免會涉及神話學與宗教,基於研究需要,他們開始去瞭解這些古老的傳說和神話故事,也將研究的範疇擴展至神祕學及中世紀煉金術,發現它們與東方哲學宗教有諸多關聯。這其中,瑜伽和深層心理學之間有相當密切的關係。盡管如此,深層心理學和瑜伽之間的種種特質,導緻心理學傢們做齣不同的結論。深層心理學和瑜伽在某些方麵,多少還能相提並論。有些人嘗試用深層心理學的象徵符號,去瞭解在瑜伽中獲得的深層體驗,另一些人甚至試圖用深層心理學來解釋瑜伽。

  德國精神病學傢舒爾茲(J.H.Schultz)在催眠最高階的自律訓練(autogenous training)和聖王瑜伽(Raja Yoga)之間找到許多共同點。他相信,將自律訓練的技巧與哈達瑜伽對照,能夠為自律訓練的執行師帶來特彆的啓發。自律訓練法被動運動中的坐姿和躺姿,與哈達瑜伽中的基本坐姿和攤屍式這兩種體位法是一緻的。但是另一方麵,舒爾茲又認為自律訓練和哈達瑜伽的動作,以及瑜伽的呼吸法並沒有關聯。舒爾茲想將瑜伽的實際內容併入自律練習的方法,因爲他相信理性催眠療癒法(rational hypnotherapy)已經汲取到神祕催眠術(mystic magnetism)的精髓。

  然而,自律訓練並不是一種能科學化精準評估哈達瑜伽或聖王瑜伽真正本質的方法。與其說它是某種瑜伽,但它對瑜伽的理解僅是管中窺豹。隻有當自律訓練成為瑜伽,纔能真正獲得哈達瑜伽與聖王瑜伽的精髓。我們要記得的是,瑜伽的道路各有不同,形式和種類也各有韆鞦,但瑜伽的最終目標隻有一個。

  盡管對瑜伽一知半解,自律訓練仍然是現代心理療法中最為偉大的福音之一。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更透徹瞭解瑜伽是什麼,對深層心理學及心理療法來說,會是多麼可喜之事!

  蘭根(Langen)認為,透過瑜伽修煉與冥想所達到的最高意識狀態,隻是一種催眠的形式。我們則認為,深層心理學研究給予瑜伽和冥想應有的關注,是非常正確的。但若是這些研究者想以深層心理學目前發展的程度,去解釋瑜伽及冥想現象,那就問題大瞭。這麼做會産生錯誤的結論。研究者應該先實修幾年的瑜伽和冥想,再試著描述他們的體驗。深層心理學傢唯有在親身經曆之後,纔能分辨齣意識擴展與低落狀態的區彆,也更清楚被他們歸類為催眠術的現象為何。

  在深層心理學發展初期,許多精神科醫師根據當時所學的理論知識,一緻否認潛意識的存在。在那個時代,任何醫師若曾在自己和病人身上見證到潛意識的力量,會對這些說法一笑置之。現在也一樣,我們在閱讀那些關於瑜伽及冥想的心理學文獻之後,也會同樣付之一笑。花時間實修瑜伽及冥想,是為瞭更理解深層心理學和瑜伽發展現狀的差異。最高階的瑜伽修煉及冥想境界並不是一種讓意識降低或受限的催眠狀態。相反的,它能讓人類的意識覺知擴展到至高狀態。

  榮格稱深層心理分析為現代「入門」(initiation)。他比較瞭一個人在心理分析中發生的內在精神轉化過程,以及這個人「入門」前後的經曆,認為東方偉大的哲人們都是象徵意義上的心理學傢。東方所謂的「金剛體」(diamond body)和基督徒談論的「復活之身」(resurrected body)是某種特殊的心理狀態。榮格將整個中世紀煉金術視為象徵主義心理學。他提到自性(self)以及通往自性的道路;他也說基督是一種原型。

  榮格認為,所謂的「形而上學」必須能獲得心理的經驗,否則它對人類就毫無意義。這一點他是對的。他對形而上學沒有提齣太多的見解,隻描述瞭人們可以體驗形而上學的幾種形式。對他而言,這些形式都是象徵。所以,他談論的「自性」是否就是瑜伽所謂的「本我」(the Self),這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另一個有待探討的是,「基督原型」(archetype Christ)和「活著的基督」(living Christ)是否一樣?

  從象徵主義的心理學角度齣發,榮格比較瞭東方與西方的宗教、哲學理念。他發現兩者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比方說,他用東方的「金花」來比較西方的「悲傷的英雄基督」(sorrow-laden hero Christ)。他認為,東方聖哲的《慧命經》所言「不生不滅,無去無來」與西方「曆史記載的個人基督」(historical personal Christ)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這些比較僅是不同層麵的知識在錶達形式上的差異。如果真的要比較,應該是要比較東西方同一層麵的知識。以東方的「金花」對應於西方「玫瑰十字會」,以《慧命經》文字對應基督的「在亞拉伯罕前,我就是」,纔是恰當的。

  我們相信,做齣閤理的對照後,就會發現東西方聖哲真正想說的,並無不同。與榮格對事物理解最關鍵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認為,比起透過深層心理學的概念接觸形而上學的人來說,那些修習瑜伽及冥想的人,透過心理體驗而得到形而上學的寬廣度,反而來得更開闊。

  瑜伽、冥想或玫瑰十字會的修煉,在形而上學領域的心理經驗上是開放的,而深層心理學傢的方式是封閉的。東方聖哲對於瑜伽、冥想的經驗所做的描述,並非某種心理體驗的象徵,而是真實不虛的經驗。無論是東方的「金剛體」還是西方的「復活之身」,都不是一種心理狀態的象徵,而是事實。煉金術也不僅隻是描述深層心理學的發生過程,而是一個人類身體與心靈內在的發生,所帶來的真實結果。人最後會意識到,復活之身內的靈性意識,絕不隻是一種象徵意義。

  盡管如此,深層心理學傢還是應該嚮榮格緻敬,因為他為他們指齣瞭一條通往東方智慧、瑜伽和冥想的道路,這足以讓心理學傢能沿路繼續探索下去。

  為瞭避免誤解,我們想強調一點,我們並不是故意要造成瑜伽與現代深層心理學的對立,隻是提齣兩者間的正確關係到底應該如何界定。事實上,瑜伽涵蓋並超越瞭深層心理學。所以,不是深層心理學包含瑜伽,而是瑜伽包含深層心理學。瑜伽應該為深層心理學傢的未來探究之路指齣方嚮,因為瑜伽包含瞭潛意識、顯意識以及超意識等等可言說的一切。研究者在探討這些議題時,不該隻流於理論的假設,應該透過實修獲得親身的體驗。

  從現代深層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論時間長短,任何人隻要規律練習瑜伽一段時間,就不可能沒有麵對自我的經驗。緻力於瑜伽修煉的人,如果以為自己不需麵對自己的潛意識,就能一路沿著瑜伽道途前行,這種想法是錯的。瑜伽對男性與女性都有很大益處,人們會因此變得更健康有活力,獲得更高的成就。但每一個瑜伽修習者在內在進展中,最後都會來到一個點,在這個點上,他必須直接麵對自己的潛意識。要是他失敗瞭,就算他是一個瑜伽修習者,也可能會受到精神疾病所苦。

  那些以深層心理學的方法進行修煉的人們,終有一天會經曆並超越我們已知的深層心理學界限,這些體驗在瑜伽中有詳細描述。

  瑜伽和深層心理學的共同目標,都是擴展意識的心靈。深層心理學傢在治療精神疾病患者的潛意識時,是根據正常的生活狀態,將他們的心智提升到意識層麵。也就是說,所謂「心理療法治癒瞭精神疾病」,就是讓心智迴復到正常狀態。

  實修瑜伽也能讓潛意識浮現。但瑜伽修習和冥想,會讓人的意識從正常的範圍,擴展至一種更高的意識狀態。

  隻要在心理工作中,曾學習將潛意識提升至顯意識層麵的人,就知道該如何讓自己的意識提升到更高的狀態。比起一個對「成長的覺知力」沒什麼概念的一般人,被心理療法治癒的精神疾病患者,反而更能夠好好發展他的意識覺知。這個人穿越、剋服精神疾病的經曆,讓他得以瞭解人類意識逐漸成長的過程,並引導他有意識的朝自我提升的方嚮努力。

  我們所謂的「精神官能癥」這個心理癥結,對人類無疑有更深層的重要意義。協助人們意識進展的心理諮詢師,他們的工作也同樣意義深遠重大。

  在本書當中,伊莉莎白.海剋為我們詳盡的說明什麼是性能量,如何透過瑜伽的練習,將這股能量轉化成至高意識。性能量和至高意識是同一股神聖創造性力量——邏格斯——所顯化齣來的兩種不同形式;性能量是邏格斯最低階的顯化形式,它在人體之內,被轉化成為邏格斯的最高階形式——神性意識。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將性能量轉化成為神性意識。在這個能量轉化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楚瞭解,瑜伽是如何涵蓋並遠超越瞭現代深層心理學涉及的心理進程。

  海剋嚮人們提齣告誡,不要試圖跳過意識進展所必經的各個階段。她教我們如何認齣性能量的力量,以及如何在充分體驗過性行為之後,纔轉化這股能量。海剋明確指齣,任何人若試圖將自己的意識推至尚未成熟的進展過程中,做一些他還沒準備好的事,可能會引發異常反應和睏擾。

  書中描述瞭意識發展的各個階段,這些對於現代深層心理學傢而言,都是十分陌生的。作者甚至提及,透過意識擴展而獲得的魔法力量,並詳盡解釋這些力量的本質與屬性。

  閱讀本書,讓我們深刻明白,弗洛伊德其實已經直覺掌握瞭性欲的本質。佛洛伊德一生都與「力比多」(libido,編按:佛洛伊德性欲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深藏於性本能背後一種具有驅動作用的能量,精神分析學也稱之為「基力」或「性力」)這個概念搏鬥,並不斷重述它。在佛洛伊德看來,它不僅隻是性欲,而是要從更廣泛更全麵的意義上去理解它。佛洛伊德同時也看到,性欲可以被轉化成為心靈的創造性力量,他將這個過程稱之為「昇華」。但是,這個「昇華」和作者依莉莎白.海剋在本書中描述的性能量轉化,是不同的。佛洛伊德視昇華為一種可能性,讓我們能夠在不壓抑的狀況下,閤理對待性欲。透過瑜伽來轉化性能量,能引導人到達最高的意識狀態。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得不贊賞佛洛伊德,他在「力比多」和「昇華」中看見瞭能量和潛質,這些對於人類意識的進展是至關重要也是必要的。

  意識的提升,是人類生命的最高目標。人類演化發展的目的,即達到最高的意識。這個進展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人從最初無意識的生物狀態,受性衝動的驅使開始,到最後成為宇宙全知意識的神人。我認為,現代深層心理學能協助我們走過意識進展的一段路,但隻有瑜伽和冥想,纔能引領我們抵達終點。

海勒姆.斯比爾博士

前言

「神」性的滋味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能用簡單的語言錶達我的想法,感覺很自在。我選擇一些古老、但還不太陳舊的用詞,避開那些新穎、科學的字,來陳述人類最古老書籍中提到的概念。關於生命最初的起源,古老文字稱之為「神」(God)的一切,科學傢至今仍無法提齣令人滿意的解釋。如果為瞭避免人們誤解這個古老的概念,而使用新的詞匯,人們還是會繼續誤解新的用詞。

  與無知抗爭是沒有用的。那些能夠感受現代用詞背後「神」真實概念的人,在舊的用詞中仍可以感知到祂。既然如此,為何還要更動這個字?我們若是能從靈魂最深處,與神之間有謙卑虔誠的親密關係,就可以得到很深層的滿足。理性知識是無法讓我們觸及神的。所有知識與認知,都是透過互相比較而得到——透過善惡知識之樹——但是,神是無法與任何事物相比較,完全不能。因此,神無法被認知,我們不可能知道「神」是什麼,我們隻能成為神(be God)!

  科學傢想盡辦法避開「神」這個字及相關概念。我們知道,他們害怕一旦用瞭「神」這個簡單的字,會顯得自己不科學、不專業。然而,恐懼隻普遍存在於那些並不真實、也算不上真正的學者身上。如果斯賓諾莎、牛頓或愛因斯坦,透過數學的科學,找齣並接受神是一切萬有的起因,接受並證實祂的存在,為瞭忠於最根本的起源,古老《聖經》中「神」這個字就可以保留在本書中。我們在本書中使用「神」一詞,並非齣於宗教情感,而是與沿用斯賓諾莎、牛頓和愛因斯坦對該詞的用法。讀者若能由此感受到這些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傢們對這個詞所深懷的虔誠、崇敬和謙卑之情,我們會感到非常欣慰。在這些情感當中,單純之人與真正偉大的科學傢相遇瞭,就如《聖經》所記載的,目不識丁的牧羊人遇見瞭知識程度最高的魔法師。我們力求自己的錶達能讓天真單純的「牧羊人」與知識淵博的「魔法師」都同樣能夠理解。

  「愛」這個字也讓我為難。在匈牙利語中,不同的愛有不同錶達方式。我們匈牙利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單用一個「愛」字,就可以錶達一個人對神、父母、孩子、祖國、愛人、鄰居,甚至狗或馬的不同感情。在匈牙利語中,這些不同的愛各有不同的用詞,能清晰傳達齣我們為什麼愛以及愛的對象。讀者若想要深入本書,就必須正確理解這些關於愛的不同情感。為瞭避免誤解,我隻得透過意譯的方式來釐清這些不同形式的愛,雖然這麼做會讓本書篇幅比預計的長,但這是我最好的選擇。

  在西方語言體係中,找不到閤適的詞匯來錶達我想談的事物與理念。但請試想,要用精準的語言描述一個夢,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在本我(the Self)中,沒有時間與維度,通常也沒有個人的情感。我們在靈魂至深處,經驗到內在純然的存在狀態——沒有閤適的詞匯,我們要如何描述這種狀態?因此,對我來說,由於沒有夠精準的德文、英文譯詞,想要直譯並錶述一些概念特彆睏難,想解釋這些概念就更不易,因為在西方語言體係中完全沒有相應的詞匯可用。這也是為什麼,從根本上說,用西方語言精準翻譯齣梵文、中文、藏文和匈牙利文文獻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意譯。盡管所有的努力都是為瞭讓讀者可以理解發生什麼事,但若是讀者無法在自己的內在或靈性中,以一種存在狀態去親身體證這些境界,那麼這些描述對他而言,就僅僅隻是文字。

  書中所探討的一切,適用於所有的男性和女性。我在文章中通常隻提到男性,是因為要為瞭女性而重復相同的內容,會十分纍贅。為瞭避免行文過於繁復,我選擇以「受造物之冠」(crown of creation)——男人(man,泛指全人類,特指男人),來討論與性相關的問題,這樣就不會造成誤解。但我必須再特彆聲明一遍,本書中關於性以及意識進展的一切內容,女性也同樣適用。

  本書和其他瑜伽書籍一樣,讀者唯有依照本書內容進行實修、親自實證,它纔具有價值。對於一個飢渴的人而言,無論他如何描述最美味滋養的食物、最提神的飲料,無論他如何瘋狂閱讀,還是永遠得不到滿足。閱讀完這些美麗的書之後,他依舊飢腸轆轆,到處覓食。因此,我們必須實修瑜伽,而不僅僅是閱讀相關書籍。就本書來說,這點尤其重要,因為我們想要揭開的是高階瑜伽最深的奧祕。這個奧祕就是,啓動並使用休眠狀態的神經和大腦中樞,它們是靈性中心的物質基座,在瑜伽哲學中稱為脈輪;達到這個目的必須使用、也絕對不可或缺的燃料即是——性能量。我們想將這個奧祕傳給那些真心尋找和渴望生命終極源頭的人,願意親身去驗證它的真實性、並學習從中得到最大益處的人。飢渴之人必須親自去品嘗!

  我想說的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本書隻能真實指引那些受到感動而強烈渴望神、希望踏上通往天國陡峭之路的人們。對那些已經走在這條路上,但在生活中缺乏勇氣去麵對內在和外在挑戰的人,無法從我的教導中受益。那些人基於某些原因,無法在此生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其實纔是他們的真心渴求——因此他們沒有通過世俗生活的考驗,而是齣於恐懼和絕望而尋求神。對他們而言,本書頂多隻是一本滿足他們好奇心的讀物,甚至隻是一種嘗試。隻有對那些發自內心深處想要找尋神的人,本書纔有無比重大的價值,因為隻要我們還不曾當過孩子,就無法成為大人,我們不曾完整經驗過的童年,童年就會把不斷將我們拉迴來!

  我的母語是亞洲的一種原始語言,因此,很多詞匯的翻譯不得不採用意譯的方式。我的摯友們極有耐心的幫助我剋服瞭這些睏難,在此我想嚮他們錶達最誠摯的感謝。我在這裏要特彆感謝海勒姆.斯比爾博士,他不僅為本書作序,也提供瞭許多寶貴的建議。
 

圖書試讀

第一章  什麼是性能量?
 
有一種能量透過性而展現,連結瞭物質與靈性(the spirit),幫助靈魂(a spirit)進入身體,使物質能孕育新生命。這種能量就叫「性能量」。
 
盡管人類的意識已經從天堂,即陰陽互生的原初狀態中跌落,但在他的潛意識中,仍感覺有迴歸本源的可能。基於認知自己隻擁有一半的極性,他渴望迴復閤一的狀態,因為這種完整性無論在過去現在,都一直存於他的靈性之中,存於他的真實生命之中,未來也是如此。他沒有發現,自己是可以透過身體和世俗生活的修煉迴復到原初狀態,迴到真實生命的圓滿意識,他更不知道,他能夠運用性能量,能幫助他迴復閤一和完整。
 
性能量蘊藏著一個祕密,與持續創造生命無關。性能量能夠幫助人從靈性狀態進入肉身,也可以讓人以全然的意識覺知,重返與原初神性閤一的狀態。
 
同時,這個祕密也意味著,人類如果不消耗這種創造生命的能量,而將它蓄積在體內,性能量就能使身體迴春,提升內在活力,保持青春盛年。在提升生命力的同時,人的高等神經和大腦中樞(higher nerve and brain centres)會被刺激、啓動,從之前的沉睡狀態中醒來。身體裏的這些神經叢和大腦中樞,能展現並支持人類靈性本質具有的純心智中心點,在瑜伽體係中,被稱之為「脈輪」(Chakras)。
 
如果賦予生命活力的性能量沒有流失,而被存儲在身體內,這些中心點或脈輪就能夠完整錶達,人就能透過有意識發展齣來的啓示催眠力量(hypnotic power of suggestion),掌握自身以及萬物的自然之力。他會到達神性的宇宙全知意識,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覺悟者、奇蹟創造者和白魔法師。
 
這本書,提供一條通往這個祕密的路徑:一個人如何透過協助,控製自身的性能量,到達宇宙意識?他如何能掌握自然的力量?這不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因為地球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意識已經進化到人類的「活人」,另一種是隻具有「男人」和「女人」性徵的「死人」。
 
「活人」與「死人」一樣都具有肉身─他們住在身體裏─由於在當今自然法則的安排下,隻能顯現整體的一半,即一極,所以不論「活人」還是「死人」,在身體上都隻能呈現齣一極,一種性彆。

用戶評價

评分

《性能量與瑜伽》這本書,簡直是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內在宇宙的任意門。我一直對自己的情緒變化感到睏惑,總覺得有些能量在身體裏橫衝直撞,讓我難以平靜。這本書,就像一位慈祥的智者,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我這些“橫衝直撞”的能量,其實是我的“性能量”在呼喚。作者將性能量與我們的內在情感、創造力,甚至是靈性成長緊密地聯係起來。書中對於“能量阻塞”的描寫,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曾經經曆的那些煩躁、焦慮、甚至身體的不適,很多都與能量的流動不暢有關。而瑜伽,則成為瞭疏通這些阻塞的“秘方”。我被書中關於“薩剋拉(Svadhisthana)”輪的介紹深深吸引,它被描述成我們情感和欲望的中心,而書中的練習,則教會我如何溫柔地去探索和接納這個區域,而不是逃避或壓抑。讀到關於“第三眼(Ajna)”輪的部分,更是讓我對直覺和洞察力有瞭全新的認識,感覺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蘊含著未被發掘的智慧。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魔力,它不是強硬地灌輸,而是通過引導,讓你自己去發現,去體驗,去領悟。讀完它,我感覺自己像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瞭好奇,也對自己身體裏蘊藏的無限可能充滿瞭期待。

评分

讀完《性能量與瑜伽》,我感覺自己好像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在此之前,我對“性能量”的理解非常片麵,甚至有些狹隘,總覺得它與負麵情緒和衝動脫不瞭乾係。但這本書,以一種非常溫和且富有智慧的方式,重塑瞭我對這個概念的認知。作者將性能量視為生命力本身,它如同身體內的火苗,可以溫暖一切,也可以燃燒一切,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駕馭它。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陰陽能量平衡”的論點,認為男性和女性內在都同時存在這兩種能量,而瑜伽正是幫助我們去發現、去整閤、去實現內在平衡的絕佳途徑。書中的體式講解,不僅僅是動作分解,更重要的是它賦予瞭每個體式深層的能量意義。例如,一個簡單的“貓牛式”,在書中被描繪成一種脊柱的舞蹈,連接著腹部深處的能量,釋放齣壓抑的情緒。而“下犬式”則被看作是一種迴歸內在力量的姿態,將能量從四肢導嚮核心。我嘗試瞭書中關於“心輪”的練習,那種打開胸腔,感受愛與連接的體驗,讓我意識到,原來那些看似遙遠的情感,都可以通過身體的練習而變得觸手可及。這本書的語言充滿瞭詩意,讀起來讓人心曠神怡,仿佛置身於寜靜的花園,感受著生命的芬芳。

评分

拿到《性能量與瑜伽》這本書,第一眼就被它充滿生命力的封麵設計吸引瞭。當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一股清流般的文字便緩緩流淌開來。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身體的鍛煉,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探索之旅。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將古老的瑜伽智慧與我們現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性能量”睏境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脈輪”的闡述,它不再是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被生動地描繪成我們身體內在的能量中心,它們如同璀璨的寶石,連接著我們的情緒、身體感受乃至精神狀態。書中關於如何通過特定的瑜伽體式和呼吸法來激活和平衡這些脈輪的指導,感覺非常實用。例如,介紹的“戰士式”不僅能強健體魄,更能點燃內在的自信與力量,讓我仿佛看到瞭自己身體裏沉睡的野獸在蘇醒。而“嬰兒式”則帶來一種全然的放鬆與迴歸,將那些焦慮和不安溫柔地安撫下來。這本書的語言非常有畫麵感,仿佛作者就坐在我身邊,循循善誘地引導我感受身體細微的變化,體驗能量在體內流轉的奇妙過程。讀著讀著,我常常會放下書,跟著書中的引導去做幾個簡單的動作,然後便能感受到一股暖流從腳底升起,逐漸傳遍全身,那種久違的活力和愉悅感,是任何物質奬勵都無法比擬的。

评分

拿到《性能量與瑜伽》這本書,我第一反應是它會是一本相當“硬核”的讀物,畢竟“性能量”這個詞本身就自帶瞭一些神秘和挑戰性。但讓我驚喜的是,作者的敘述方式極其友善且富有引導性,完全不像我想象中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這本書將古老的瑜伽哲學與現代人對生命活力的追求相結閤,創造齣瞭一種既有深度又不失實操性的學習體驗。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性能量作為生命之源”的比喻,它不再被視為某種需要羞恥或隱藏的東西,而是生命最寶貴的饋贈。作者通過對不同脈輪的詳細介紹,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瑜伽體式和呼吸練習,讓我能夠非常具象地去感受能量在身體內的流動。例如,書中關於“根輪(Muladhara)”的講解,讓我深刻理解到安全感和穩定性的重要性,並通過簡單的大地連接練習,感受到瞭久違的踏實。而“喉輪(Vishodhàra)”的練習,則幫助我更好地錶達自己,釋放那些壓抑在心底的聲音。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鼓勵和支持,讀起來讓人感覺被理解和被賦能,仿佛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生命導師對話。它不是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激發你去探索屬於自己的答案,去發現身體和心靈之間最深層的連接。

评分

不得不說,《性能量與瑜伽》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觸動遠超我的預期。我一直對瑜伽抱有好感,但總覺得它更偏嚮於形體塑造和柔韌性訓練,對於“性能量”這個詞,更是帶著一種模糊甚至有些神秘的認知。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種非常科學且富有哲理的方式,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性能量在我們生命中的核心地位。它不是簡單的性欲,而是生命最原始、最純粹的驅動力,是創造力、熱情、喜悅和活力的源泉。書中關於如何正確認識和引導這種能量的探討,讓我受益匪淺。我尤其對“能量轉化”的理念印象深刻,以往我可能隻關注於抑製或發泄,而這本書則教導我如何將那些看似難以控製的性能量,轉化為更有建設性的力量,比如藝術創作、事業追求,甚至是改善人際關係。書中的練習部分,設計得非常巧妙,不僅有針對特定能量中心的體式,還有一些冥想和可視化練習,引導我們去感受、去接納、去轉化。我嘗試瞭書中關於“海底輪”的練習,那是一種非常紮根於大地的感覺,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穩定與安全。隨後,作者又引導我去體驗“生殖輪”的流動,那種生命力的湧動,伴隨著一種純粹的喜悅,讓我對生命的本質有瞭更深的理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