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諸事‧如意:林煥彰詩畫集

圓圓‧諸事‧如意:林煥彰詩畫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詩歌
  • 繪畫
  • 藝術
  • 文化
  • 林煥彰
  • 書法
  • 水墨
  • 當代藝術
  • 颱灣藝術
  • 個人作品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每年齣版一本「生肖詩畫集」,兌現對自己的許諾。

  ☆林煥彰生肖詩畫集係列──豬年專輯☆

  今年歲次「己亥」生肖「豬」,我就畫瞭很多豬畫,這本詩畫集就靠牠來美化版麵;至於書名,乃延續前四本生肖詩畫集形式,成為係列,題為《圓圓‧諸事‧如意》;又因為現實人生活得已夠艱苦,我希望能讓讀者看得舒服,也嚮讀者祝福。
  這本詩畫集,計分四捲:〈捲一:一想就到〉、〈捲二:杏花・三四月〉、〈捲三:百葉・心思〉、〈捲四:一首詩,要怎麼寫〉﹔每一捲的捲名,都以該捲的第一首題目為主,是為瞭方便的一緻性,沒什麼用心;這是我的隨興。──林煥彰

本書特色

  ★詩人林煥彰「豬年」生肖年度詩畫集。
  ★精選畫作60幅,作者時而創作於專業美術紙,時而信手塗鴉於日常生活可得之月曆紙,盡顯詩人創作之奔放隨興。
 
書籍簡介:《圓圓‧諸事‧如意:林煥彰詩畫集》 引言:詩畫交融的生命詠嘆 《圓圓‧諸事‧如意:林煥彰詩畫集》是一部匯集瞭颱灣著名詩人、作傢林煥彰先生畢生成就的藝術結晶。本書不僅是對他文學創作生涯的一次全麵梳理,更是一場視覺與文字交織的盛宴。林煥彰先生以其獨特的生命體驗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詩歌與繪畫這兩種媒介,構建瞭一個既充滿童趣盎然的奇幻世界,又不失對人生哲理深刻洞察的廣闊宇宙。 本書的選篇跨越瞭林先生數十年的創作曆程,精選瞭不同時期、不同主題的詩作與畫作,力求展現其藝術風格的演變與成熟。讀者將在這部作品中,領略到一位藝術傢如何將詩人的敏感、畫傢的細膩,以及哲人的思辨熔鑄一爐,創造齣既具本土特色又富含普世價值的藝術精品。 第一輯:童心未泯的奇幻之旅 林煥彰先生的詩歌世界,尤其以其對兒童文學的貢獻而廣為人知。本輯收錄瞭大量膾炙人口的童詩,這些作品充滿瞭無拘無束的想象力和對自然萬物的無限好奇。 詩歌篇章剖析: 擬人與誇張的運用: 詩中常常將平日裏不起眼的景物賦予瞭鮮活的生命。例如,太陽可以是愛打瞌睡的巨人,月亮是漂浮在夜空中的銀盤,雨滴則是匆忙趕路的信使。這種手法不僅逗樂瞭孩童,也讓成年讀者重新審視日常生活的細節。詩歌的語言簡潔明快,韻律感強,非常適閤朗誦和親子共讀。 主題聚焦: 動物、植物、節慶、傢庭生活是本輯詩歌的核心主題。林先生以孩童的視角,探討瞭友誼、勇氣、愛與失去等基本情感。他筆下的“小蝸牛搬傢”、“石頭會唱歌”、“風箏的夢想”,無不寄托著對純真年代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贊頌。 繪畫配閤: 與本輯詩歌相配的畫作,多采用明亮、溫暖的色彩,綫條圓潤,造型誇張可愛。畫風自由奔放,充滿瞭手繪的質樸感。這些插畫並非僅僅是文字的附屬品,它們以圖形的語言,完成瞭詩歌中未盡的想象。例如,當詩中描述“月亮像一塊大餅”時,畫作中可能會齣現一個被小兔子啃瞭一口的、缺瞭一角的圓月,極大地增強瞭作品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第二輯:哲思湧動的生命沉思 隨著閱讀的深入,讀者將進入林煥彰先生更深層次的內心世界。本輯的詩歌和畫作開始轉嚮對人生、時間、存在意義的探討,展現瞭他作為一位成熟作傢的思辨能力。 詩歌篇章剖析: 時間與記憶的辯證: 部分作品以一種略帶滄桑感的筆觸,描繪瞭時光的流逝和記憶的重量。詩歌的意象更加宏大,從對一朵花的觀察上升到對宇宙秩序的體悟。他不再滿足於錶麵的描繪,而是深入挖掘事物背後的本質。 鄉愁與土地情結: 根植於颱灣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是林先生作品中反復齣現的主題。他筆下的田野、老屋、鄉間小路,不僅是地理空間的再現,更是情感的載體。詩句中流露齣的對故土的眷戀與對傳統價值的堅守,沉穩而有力。 語言的錘煉: 相比於童詩的直白,本輯的語言更富有張力和多重解讀的可能性。他善於運用古典的意境與現代的語匯進行碰撞,形成一種既古典又前衛的獨特風格。 繪畫配閤: 本輯的畫作在風格上有所轉變,色彩運用更加內斂,構圖更為講究留白和意境的營造。水墨、素描或運用較為剋製的色塊,畫麵留給觀者想象的空間增大。如果說童詩的畫作是“講故事”,那麼哲思詩的畫作則是“造氛圍”,引導讀者進入冥想的狀態。筆觸中透露齣的成熟與從容,與詩歌的深度形成瞭完美的互文關係。 第三輯:詩畫閤璧的視覺實驗 本書的第三輯側重展示林煥彰先生在“詩”與“畫”的邊界探索。部分作品可能直接采用“詩畫一體”的形式,即文字作為畫麵構成的一部分,或繪畫成為詩歌的視覺延伸。 書法入畫: 詩句的書寫本身成為一種藝術錶達。墨跡的濃淡乾濕、綫條的提按頓挫,都與詩歌的情感波動同步。這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繼承,也是對現代藝術錶現力的探索。 意象的並置: 某些跨頁或大幅作品,可能並置兩首或多首不同主題的短詩,通過全新的視覺布局,激發讀者對於不同意象間潛在聯係的思考。這要求讀者不僅要“讀”詩,更要“看”詩。 藝術特色總結:圓融與自在 “圓圓”與“如意”是貫穿全書的兩條精神綫索。 “圓圓”象徵著生命的循環、宇宙的和諧以及童年的圓滿無缺。林煥彰先生的藝術追求,便是試圖捕捉這種自然界中最和諧、最本質的形態。 “如意”則代錶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藝術理想的堅持。整本畫集不僅是作品的匯編,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它以其獨特的溫厚力量,撫慰著現代人焦慮的內心,提醒著我們生活中的簡單與美好,正如書名所預示的——願世間萬事,皆能得償所願,心安理得。 本書集結瞭林煥彰先生詩歌與繪畫創作的精華,是研究颱灣當代文學藝術、喜愛詩畫融閤創作的讀者不可多得的珍貴範本。它如同一位慈祥的長者,以溫潤的筆觸和靈動的色彩,邀請我們一同迴到那個充滿詩意與真誠的“圓圓”世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煥彰


  宜蘭人。一九三九年生,二十歲開始學詩、畫畫。詩越寫越短,畫也越畫越簡單。近年傾嚮於「遊戲」,提倡「玩文字‧玩心情‧玩寫詩‧玩創意」。二○○三年元月起,在泰國、印尼《世界日報》副刊提倡推動六行以內的小詩寫作;二○○六年七月一日和泰華詩友在曼榖設立「小詩磨坊」,探討小詩寫作。已齣版著作有百種以上,並有詩文數十篇編入兩岸四地及新加坡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日、泰、韓、德、意、俄、印尼、濛古、馬來等外文,並已齣版中、英、韓、泰文對照版詩集和圖畫書多種。曾任泰、印《世界日報》副刊主編,現任《兒童文學傢》發行人。二○○八年香港大學首任駐校作傢及海內外講學。
 

圖書目錄

【自序】寫詩齣書‧自說自畫
【捲首詩】豬的哲學

【捲一】一想就到
一想就到
想想可好
這鼕天是鼕天
微笑治療
終究得好好想想
為什麼不為什麼

微雕練習──我思我父我母
雨停瞭
心中的雨──昨天讀報有感
年,很短
二鬍的午後

【捲二】杏花‧三四月
杏花‧三四月
我在午後
春天的苦
牛角灣的心事──讀 枝蓮第一本詩集《我詩.我島──附耳,牛角灣》
今天我沒有寫詩
無窮頌──緻韓國朋友及其偉大的國傢
春天是外遇
遇見春天
我想到的
彷彿,天下事
我之蛇之溫柔
魔歌響徹寰宇──敬緻詩魔 洛夫老師
我要去遠方
等她,窗是百葉
心中的一盞燈
我看到瞭什麼

【捲三】百葉‧心思
百葉‧心思
不是因為,不是(A版)
不是因為,不是(B版)
愛昧十四行
心有韆韆結
那條沒有迴流的溪
百葉‧晨思
遙寄──詩人 洛夫老師在天之上
傅鍾悲鳴──拔管事件,颱大傅鍾下示威靜坐
我活著,我心痛
山海對話
誰說‧佛說
再遠‧再近
我給時間放假
英勇‧大愛‧無私──敬緻開蘭始祖 吳沙公

【捲四】一首詩,要怎麼寫
一首詩,要怎麼寫
思念的方式
神龜,我的島嶼
詩人‧瘋子──讀泰華詩畫傢苦覺新作〈防風‧防瘋〉之後
綠的,紅的──給福建長泰縣龍人古琴文化村
觀蟬
一滴淚
文學老兵──敬悼 拓蕪兄
如果,我在曇華林──2018.07.武漢詩抄之一
在曇華林的馬槽前見──2018.07.武漢詩抄之二
曇華林懷憶──2018.07.武漢詩抄之三
那夜在曇華林鳳凰山上──2018.07.武漢詩抄之四
水金九之歌
我的影子的影子的背後
想‧ 歸想──為武漢韓玉曄攝於馬爾地夫海邊一支空瓶與海而寫
蜘蛛,有所不知
五十年代的那條街──給武昌街兼懷孤獨國詩人 周夢蝶
心想事成──礁溪湯園2期
幸福,花是藍的
冰裂,紫金小河

 

圖書序言

自序

寫詩齣書‧自說自畫

林煥彰


  詩,這個字,要怎麼寫?說是寸土、寸士、寸心,我都無法解讀;當然,我是無法說清楚!
  詩,寫人生;詩,寫心靈;詩,寫心境;這是我可以感受的。
  此刻,我正要準備遠行,去我從未去過的古代,飛機需要四個小時的航程;在中國文化曆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個古都──長安,現在叫西安。
  寫詩,我常當它是一種「無聊」;但對自己確實是非常重要, 它對我具有極大的人生意義。

  詩寫超過六十年瞭,我怎麼好停下來不寫?詩寫那過去的六十年,如果沒有它,我怎會有我的今天?如果沒有它,今天我還能有什麼?我還能做什麼?我怎會有機會去古代的長安?

  我,八十瞭!如果我不是寫詩,我能做什麼?如果我不是寫詩,我還能有什麼?如果我不寫詩,誰來養我?
  八十瞭!我寫詩,我可以經常東奔西跑,我可以經常南北到處遊走……周遊列國。

  八十瞭!我寫詩,我有上億讀者,我有兩岸四地的小朋友在讀我,彷彿我天天可以看到他們在和我做心靈上的對話;一首簡短的童詩──〈影子〉,能進駐上億學童心中,能讓他們朗朗上口,以清純、清澈、清亮的童聲喜樂的在課堂上朗讀迴盪,在陽光下嬉戲歡樂。

  人生,苦多於樂,詩寫療傷,寫詩分享,除此之外,似乎我再也無所欲求;平靜,是我寫詩的最大依據,心安理得的在自己方寸之間,玩文字、玩心情、玩創意……

  近年,我的詩作特彆多,每年都有兩、三百首,可配閤自己畫的生肖,齣版一本屬於和生肖有關的詩畫集;我寫的詩,包括成人詩、兒童詩,小詩、短詩、長詩,因寫作當下的心境而有不同作品産生。這本詩畫集的作品,都是去年2018年寫的。自2015年齣版第一本生肖插畫詩集《吉羊‧真心‧祝福》(秀威版)之後,我給自己許下瞭一個心願:每年齣版一本「生肖詩畫集」,成為自己寫詩之外的工作之一;好壞都得完成兌現自己對自己的許諾。

  2018,這一年我寫的詩,實在不少;成人詩、兒童詩,我都順其自然的寫齣來,長長短短,無拘無束,寫瞭近三百首。因為控製篇幅,除瞭收在這裏,另外有極大部分六行小詩(含以內)和可以給兒童看的,或稱為兒童詩,都無法收在這裏。今年歲次「己亥」生肖「豬」,我就畫瞭很多豬畫,這本詩畫集就靠牠來美化版麵;至於書名,乃延續前四本生肖詩畫集形式,成為係列,題為《圓圓‧諸事‧如意》;又因為現實人生活得已夠艱苦,我希望能讓讀者看得舒服,也嚮讀者祝福。

  這本詩畫集,計分四捲:〈捲一:一想就到〉、〈捲二:杏花‧三四月〉、〈捲三:百葉‧心思〉、〈捲四:一首詩,要怎麼寫〉﹔每一捲的捲名,都以該捲的第一首題目為主,是為瞭方便的一緻性,沒什麼用心;這是我的隨興。

  〈捲一:一想就到〉
  一想就到,我到底在想什麼?有什麼好想?我似乎沒什麼好做,似乎隻要想想就好;不論人生的酸、甜、苦、辣,想想就好, 尤其要寫詩,寫一些與自己有關或無關,想想就可以釋放齣來,不再是一種負擔;詩可以療傷,可以慰藉,可以分享,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寫不同的詩,讀不同的詩,我習慣用這樣的方式在過苦日子,讓自己不再那麼苦,也讓讀的人──假如他也有跟我一樣, 或類似的苦,就不再那麼苦,那就是我寫詩的意義,也是活著的目的。我這樣的寫著,不停的寫著,我就活過來瞭!我的苦日子就不再有瞭 !

  〈捲二:杏花‧三四月〉
  這季節就是春天,這一捲有寫春天的詩,但不是都寫春天;就像誰說過,四月是殘酷的季節,這一捲我就有兩首與詩魔洛夫逝世有關的詩,嚮他緻敬。我習慣按寫作的順序整理成書,這本詩畫集也一樣,所以分捲的目的也沒什麼特彆意義。若說完全沒有,那也未必,讀者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想像和解讀 ,如若有什麼意外的發現,那不就有瞭更多讀詩的樂趣!我希望是會有這樣的意外。春天多雨,尤其在我居住的地方,動不動春天就哭瞭起來!

  〈捲三:百葉‧心思〉
  這一捲十七首,還是離不開沉重的心思;心思重重,但也想把它變成淡淡,可總是無法放下,而受時代、社會、現實的影響,包括敬仰的前輩詩人、詩魔洛夫的仙逝,颱大校長遴選的政治乾預事件、受邀為紀念開蘭始祖先賢吳沙公而寫的詩等等,以及個人發自內心的不可改變的身世,深沉烙印總無法抹滅,每寫一首詩,都是隱忍疼痛的過程,讓文字去承擔。當然,我知道我已做瞭什麼,我也知道我什麼也沒做,作為一個寫詩的人,我是多麼的懦弱,無用!

  〈捲四:一首詩,要怎麼寫〉
  這一捲,最後一輯,和前三捲一樣,都是2018年所寫的作品,我沒有特彆看重自己的哪些作品。〈一首詩,要怎麼寫?〉我不是企圖以詩談寫詩,而是不小心有瞭這個題目的詩齣現,如果你要參考我這首詩的方法去寫作,那肯定是會吃虧的;韆萬不要。而我自己呢,我幾乎常常都是順著自己當下的心緒在發展,當然有時我會邊寫邊斟酌,但也都以當下的感覺有關,該多長就多長,該幾行就幾行,該怎麼寫就那麼寫。

  我是忙碌的,我常常在移動中寫作,這一捲就有四首是我在武漢時的所思所想,甚至有一首我離開武漢的第三天,在前往曼榖的飛機上還在想武漢的所見所聞所想的感覺,把它寫下來。除外,我曾經走過的已是五六十年前的迴憶,我也會用來寫詩,如前輩詩人周夢蝶和武昌街,以及文學老兵張拓蕪,在我生命中,他和它是永遠存在的。當然,還有其他的其他種種,因此,我的每一首詩,我都會留下寫作的日期、時間和地點。這是我所執著的,以後也不會改變。

  近年每年都要齣詩集,而且還厚著老臉皮,要朋友寫序,積欠的人情已經夠多瞭,今年就不敢再勞駕朋友,那就自己寫吧!這就叫作自序。

  (2019.05.16/20:37  研究苑)
 

圖書試讀

〈一想就到〉

舟車無法抵達,
我一想就到;

我喜歡連夜趕路,
不搭飛機,我一想
妳就齣現
在眼前;

更重要的,妳會在我腦海中
在我心上;不分晴天
雨天,
或風風雨雨……
(2018.01.07/15:08 研究苑)

〈杏花‧三四月〉

久違瞭!三四月,
杏花一定會開;開在
杏花村的山坡上,也不一定
一定到處都會開,
包括我自己心中,早已冷落
又久已孤單!

左心房?
右心房?
不是一邊一國,也不是一個人就得
一心二意,
要是春茶,
要是杏花,
要是新葉,
一心兩葉,還是一心
還是記得?

記得從前從前,的從前
不是已經說好瞭嗎,
海枯石爛

真的,海枯瞭!
真的,石爛瞭!
我們都還會在哪裏 ?

杏花,三四月
年年都
三四月;久違瞭,
我們在哪兒?

我故意把自己縮小,變成
一滴
昨夜留下的晨露,
故意停在
將開未開,那朵杏花苞的
尖尖上……
(2018.02.23/07:42 研究苑,聽雨聲)

〈冰裂,紫金小河〉

冷,想她的時候;

冷,零下
今夜當會
更冷!

冷,零下幾度纔算
真正的
冷 ?

冷,冷我手腳
冷,冷我發膚
冷,冷我想念的人
她在我心窩,不必翻找──

冷,紫金小河的河麵
冰裂!
冷,比天空還冷;
冷,冷我心中的她
冷,她會比我更冷;

我倒影踩在紫金河上,
冰裂清脆的冰淩聲,
聲聲,緊緊,碎碎;
碎碎,緊緊,聲聲……

呀!我想到的她,
冷,怎還會是那年那時她走時
不聲不響,不痛的
那麼哪樣
心冷?
(2018.12.14/10:40 研究苑)

附註: 2018.12.5-9日在天津開會──《兩岸文學對話》,住喜來登酒店,中午、晚間到酒店前的紫金河畔走瞭兩趟,心有所感,迴來數日,終於靜下來寫它,寫心中不可或忘的痛!寫完此詩後,我流瞭不少的淚。

 

用戶評價

评分

說實話,拿到《圓圓‧諸事‧如意:林煥彰詩畫集》之前,我對林煥彰老師的印象可能更多停留在詩歌層麵,畢竟他在詩壇的地位大傢有目共睹。但這本詩畫集,簡直是打開瞭我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全新理解。老師的畫,不是那種寫實得一絲不苟的,也不是那種抽象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它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味道”,一種介於具象與寫意之間的,充滿東方韻味的留白和綫條。看著他的畫,我常常會聯想到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意境,但又融入瞭現代人的情感和視角。而他的詩,更是錦上添花。有時候,一首短詩就能概括一幅畫的精髓,又或者,一幅畫能讓一首原本就動人的詩,增添瞭更豐富的層次。我喜歡他詩歌裏那種樸素的哲理,不拐彎抹角,就像是對生活最真摯的感悟。比如說,他寫到“無常”,我不會覺得是悲觀,反而會覺得是一種豁達,一種對生命流轉的理解。整本書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淡泊緻遠,一種從容不迫。它不是那種會讓你驚呼“哇塞”的書,但它會讓你在安靜的時刻,慢慢體會,慢慢沉澱。

评分

讀《圓圓‧諸事‧如意:林煥彰詩畫集》的過程,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場與自我的對話。林煥彰老師的詩,總有一種“靜水流深”的力量,看似平淡,卻能讓你在不經意間,感受到生命的厚重與智慧。他用最簡潔的語言,描繪齣最深刻的意境,常常讓我反思自己對生活的態度。書中的畫,也是如此,那種東方特有的審美情趣,那種返璞歸真的追求,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我尤其喜歡他畫中那種“留白”的藝術,恰到好處的空白,反而讓畫麵充滿瞭無限的可能性,也讓讀者的思緒得以馳騁。有時候,看著他的畫,會覺得眼前豁然開朗,就像是迷失在人生的岔路口,突然找到瞭指引。詩與畫的完美融閤,更是將這種感覺推嚮極緻。它們相互襯托,相互解讀,共同編織齣一個充滿東方韻味的精神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詩畫集,更像是一位智者,在用他的詩和畫,引導我們去發現生活的美,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去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喜悅。它會讓你在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但這種“不平靜”,卻是對心靈的一種洗禮。

评分

這本《圓圓‧諸事‧如意:林煥彰詩畫集》對我來說,絕對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饗宴。林煥彰老師的詩,總是有種淡淡的禪意,卻又不失人間的煙火氣。我特彆喜歡他捕捉生活細節的功力,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在他的筆下就變得熠熠生輝,充滿瞭哲思。比如說,他寫一把舊椅子,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祖母坐在椅子上縫補衣裳的畫麵,那種懷舊感和時光的流轉,瞬間就被勾勒齣來瞭。而他的畫作,更是神來之筆。雖然我不是專業鑒賞傢,但能感受到那種洗練的筆法和獨特的意境。有些畫作的留白,恰到好處,讓觀者有無限的想象空間,仿佛能聽到風聲,聞到泥土的芬芳。讀他的詩,看他的畫,你會發現它們之間有著奇妙的呼應,相得益彰,共同營造齣一種寜靜緻遠的氛圍。就像是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到瞭一片可以安頓心靈的淨土。我尤其欣賞他詩歌中的“圓融”感,無論是對事物的觀察,還是對情感的抒發,都帶著一種包容與接納的態度,讓人覺得舒心和自在。這本書,就像是一杯陳年的普洱,越品越有味,越讀越讓人心安。

评分

哇,拿到這本《圓圓‧諸事‧如意:林煥彰詩畫集》真的像是挖到寶藏一樣!林煥彰老師的名字在颱灣詩壇可是響當當的,而且他跨足畫壇,這本詩畫集更是讓人期待值破錶。翻開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充滿生命力的筆觸和文字。我不懂畫,但老師的畫就是有那種魔力,好像能直接和你對話。那綫條、那色彩,都帶著一種溫暖的力量,有時是淡淡的憂愁,有時又是豁達的喜悅,好像把人生的各種情緒都描繪得淋灕盡緻。再看他的詩,啊,那纔真叫一個“雋永”!不是那種刻意辭藻華麗的,而是從生活裏提煉齣來的,簡單卻直擊人心。像是讀到自己的心聲,又像是被點醒瞭什麼。讀他的詩,常常會讓我停下來,久久迴味,腦子裏開始浮現齣自己曾經的畫麵。比如,他寫到小鳥,我就會想起小時候在老傢院子裏追逐麻雀的場景;他寫到月光,我就會想起某個失眠的夜晚,一個人在陽颱看到的月亮。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聊天,沒有拘束,全是真誠。它不是那種讀完就丟在一旁的快餐讀物,而是會讓你想反復摩挲,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每一次都能獲得新的感悟。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评分

這本《圓圓‧諸事‧如意:林煥彰詩畫集》,絕對是一本會讓你想要細細品味的“慢書”。我喜歡林煥彰老師文字的溫度,總能讓我感受到一種親切感,好像他就在我身邊,用一種平和卻深刻的語氣,和我聊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筆下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有著一種直擊心靈的力量,能夠輕易地觸動你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而他的畫作,同樣是如此。那種樸素的色彩,那種簡練的綫條,卻能勾勒齣無限的意境。我不是畫傢,但我能感受到他畫作中流淌的情感,那種對自然的敬畏,那種對生命的珍視,那種淡淡的哲學思考。最讓我著迷的是,詩與畫在書中的結閤,簡直是天衣無縫。有時候,讀到一首詩,腦海裏自然浮現齣相應的畫麵;有時候,看到一幅畫,仿佛就能聽到詩人在低語。這種“情景交融”的藝術享受,真的非常難得。這本書,不適閤快速翻閱,它需要你放慢腳步,靜下心來,去感受每一字、每一畫所蘊含的深意。每一次翻開,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就像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發現新的風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