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十一世紀語言 重新詮釋十四世紀佛學钜著
最淺顯易懂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版
所有佛教徒都應深入實修的寶典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師,在得到文殊菩薩加持後於淨觀中寫下。本論遠傳承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所有言教,近傳承主要依據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能幫助所有根器與心性不同的眾生,按部就班、全麵性瞭解佛法精髓,步步登上解脫大道。
中文譯本為法尊法師所譯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也是目前市麵上流傳最廣的版本,以現代眼光來看,由於語體過於文言,又隱含許多典故,很容易讓人望之卻步。為瞭自他二利,劉小儂居士投入六年時間,將此書寫成一般人容易閱讀的白話文,可說是佛教界的一大創舉。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齣版,對學佛者想要深入學習藏傳佛教及弘揚佛陀教法極具意義。
推薦序
宗喀巴大師略傳
法尊法師略傳
自序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架構
三士道關係及內容
菩提道次第祈願文
【第一部】道前基礎
1.前行引導
2.親近善知識
3.修學方法
4.思惟人身難得
【第二部】共下士道
5.思惟死亡無常
6.思惟三惡趣苦
7.皈依三寶
8.深信業果
【第三部】共中士道
9.思惟苦諦
10.思惟集諦
11.十二因緣
12.解脫正道
【第四部】上士道
13.發菩提心
14.受持發心儀軌
15.修習菩薩學處
16.布施波羅蜜多
17.持戒波羅蜜多
18.忍辱波羅蜜多
19.精進波羅蜜多
20.靜慮波羅蜜多
21.般若波羅蜜多
22.四攝法
23.概說止觀
24.奢摩他
25.毘鉢捨那
總結:修習要道
自序
經常聽人說:「學佛,不要太迷。」迷,就是迷信,認為香燒得愈多,愈可以巴結菩薩,頂灌得愈多,愈可以得到加持,就此解決人生問題。殊不知,佛法廣博精微,具有極嚴謹的理論基礎與辯證邏輯,非一般科學與知識所能比擬。許多佛教徒不明究理,不是追求神通感應,落得走火入魔自誤誤人,就是隻求大手印大圓滿等無上密法,不願從根基好好打起,陷佛法於亂象叢生。
迴首二十年學佛,這裏學學那裏跑跑,受瞭許多教法,卻始終不知一個完整次第。迷迷糊糊,直到參加法光佛學研究所黃奕彥老師講授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纔覺得真正挖到寶。
《廣論》是宗喀巴大師的著作,由法尊法師譯為中文,以現在來看語體過於文言,又隱含許多典故,很容易讓人望之卻步。剛開始想翻譯,其實是為瞭自己學習。下筆之初極難,整天下來隻有二、三百字,緩慢的進度與厚重的書頁令我備受挫摺。每當動念想放棄,便想到法尊法師不顧生命學習及翻譯的精神,又想到自己既暫捨俗業,還是耐著一字字敲一句句修,總算逐句完成。
《廣論》不隻是格魯派必修,更是所有學佛者都應深入的寶典。現代人生活忙碌,很難靜下心來研讀經論,尤其像《廣論》這樣大部頭的書更難。學佛不是一生一世的事,不試著擠齣時間,就無法養成習慣,把學佛的「習氣」帶到來生。沒有聞就沒有思,沒有思就沒有修,三者俱無,解脫無望。金錢上的投資時有虧損,頂多隻能讓今生富有;佛法上的投資穩賺不賠,又可以帶到來生。真正懂得投資的人,應該砥勵自己從現在開始,從這本書開始,種下瞭解佛法的種子。
初稿完成後,到印度菩提迦耶、蓮師湖等聖地進行潤稿工作下筆至今已六年餘,時間悠悠忽逝,麵對此一佛學巨著,我始終抱持戰戰兢兢的態度,不敢妄自增減,更不敢未得同意齣書,以免犯下毀壞正法的惡業。因緣際會認識瞭謝智仁波切,又轉而引介青海南架格丹寺纔讓上師,纔讓上師是安多格西的轉世,而安多格西正是法尊法師學習《廣論》的根本上師。丁亥年將完稿送至青海,隔年獲得上師首肯,就尊重道次第傳承來看,已為本書立下好的緣起。後隨謝智仁波切朝禮西藏追溯法源,在宗喀巴大師造論的熱振寺、在三大寺達賴尊者講論的法座前頂禮。本書齣版要感謝法光佛學院黃奕彥老師細心教導、永光寺禪安師、禪斌師及天人師兄費心指正。若有錯謬,請各方善知識不吝賜教,我也衷心嚮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懺悔。
希望本書能利益廣大行者,謹以此功德迴嚮法界,正法久住、正法上師久住,有心嚮佛者都能稟持正知正見共進菩提道。
劉小儂
二○○九年九月九日
「這本《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呈現方式,讓我覺得非常適閤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它沒有過於學術化的包袱,也沒有故弄玄虛的錶達,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實、非常真誠的語氣,將《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核心思想,娓娓道來。我最欣賞書裡對於『道』的定義,它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終點,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一個關於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幫助他人的生活實踐。書中關於『下士道』的講解,讓我明白,即使是最基礎的修學,也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例如,關於『皈依』的內容,它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宗教信仰,更是找到一個能夠指引自己方嚮的心靈導航係統,這個概念非常貼近現代人的需求。還有,書中關於『業果』的闡述,讓我對自己的行為有瞭更深刻的覺察,明白每一個選擇都會帶來相應的結果。這種對因果的清晰認知,讓我更有意識地去創造積極的影響。這本書讓我對佛法的學習,從原本的『聽聽看』,變成瞭『想要更深入瞭解』,甚至『想要去實踐』。它的引導方式非常有效,讓人不知不覺中,就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並渴望做齣改變。我認為這本白話版,是讓更多人能夠親近佛法、受用佛法的絕佳入門。」
评分「哇,這本《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簡直是為我這種沒基礎、又想好好認識佛法的人量身打造的!以前接觸佛經,總是被那些文言文和深奧的術語嚇到,覺得離自己好遠。但這本書就不一樣瞭,它用非常貼近生活的語言,把《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麵的道理講得明明白白。你知道嗎,書裡很多譬喻都讓我覺得『原來是這樣啊!』,像是講到如何生起齣離心,它不是單純地告訴你人生是苦,而是引導你去觀察身邊的無常,像是每天的日升月落,人的生老病死,甚至是我們珍貴的東西都會變質。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導,讓我覺得學佛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可以一步一步實踐的生活方式。我特別喜歡書裡提到如何培養菩提心,過去總覺得那是大菩薩纔有的境界,但作者卻告訴我們,從關心身邊的人開始,到將這份關心擴大到眾生,這是一個多麼溫暖而實際的過程。讀完真的感覺心開意解,對人生有瞭新的看法,也更有勇氣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真心推薦給每一個對佛法感到好奇,卻又不知從何入門的朋友。」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文字功力真的讓我很佩服。作者用一種非常流暢、非常引人入勝的筆觸,將《菩提道次第廣論》中那種深邃的智慧,轉化成瞭一股股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滲透到讀者的心中。書裡對於『暇滿人身』的闡述,讓我不禁反思自己過去的種種浪費。它沒有責備,隻有一種深切的引導,告訴我們這個難得的機會,可以拿來做什麼更有意義的事情。尤其是在探討『念死無常』時,書裡引用的許多小故事,都極具畫麵感,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能夠深刻體會到生命的短暫和脆弱。這不是一種悲觀的提示,而是一種催促,催促我們珍惜當下,把握時間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慈悲』的講解,它不是一種空泛的情感,而是從如何培養對自己、對親人的愛,一步一步擴展到對所有生命的關懷,這過程描寫得非常細膩,讓我感受到一種由內而外的溫暖。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對人生的意義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有動力去追求內心的平靜和成長。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細細品味的寶藏。」
评分「這本《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真的打破瞭我對佛教經典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佛經就是離經叛道,離我們生活太遙遠。但這本書卻像一個溫暖的朋友,用最真誠、最貼心的語言,告訴我佛法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而且能夠真正地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煩惱。我最喜歡書裡探討的『苦』與『樂』的真實麵貌。它不是一味地宣揚苦,而是引導我們去認識苦的來源,並且提供真正能夠讓我們擺脫苦的方法。書中有很多實際的案例和生活化的比喻,讓我感覺作者就像坐在我旁邊,跟我娓娓道來。例如,書裡提到如何看待生氣,不是壓抑,而是去觀察生氣的因緣,進而化解。這對我這種容易鑽牛角尖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這本書在講到『皈依』時,不是那種宗教性的儀式,而是引導我們去找到一個真正能夠依靠、能夠指引我們方嚮的心靈導師,這個概念非常獨特且有啟發性。讀完這本書,我發現我對人生的看法有瞭很大的轉變,不再那麼執著於眼前的得失,而是開始思考更長遠、更根本的問題。這本白話版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絕對是每個想在生活中找到安定與智慧的人的必讀之作。」
评分「認真說,這本《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齣版,對我這個在佛教界打滾多年,卻依舊覺得佛法浩瀚無邊,有時甚至有點迷失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它不是一本簡略的概述,也不是一本充斥著空泛口號的讀物,而是紮紮實實地將《菩提道次第廣論》這部巨著的精神,用現代人最能接受的方式,一一剖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聞法』這部分的闡述。很多時候,我們聽聞佛法,卻不知如何辨別,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書裡細緻地講解瞭聽聞佛法的正確態度、方法,以及如何將所聽聞的法義,與自己的生命經驗結閤。它強調的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去驗證。還有,書中對於『修學次第』的描繪,更是讓我豁然開朗。過去我常常想一步登天,急於求成,但這本書讓我明白,修行就像蓋房子,地基打穩瞭,上麵纔能蓋起高樓。從暇滿人身難得,到念死無常,再到皈依、業果,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這種嚴謹的結構,讓我對佛法的學習有瞭更清晰的藍圖,也更有信心走下去。這本書真的讓我在學習佛法上,找到瞭更穩固的依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