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教育绘本 精选套书II (怎么办?龙去度假了+被贴标签的鳄鱼+蛇的头上长毛了)

情绪教育绘本 精选套书II (怎么办?龙去度假了+被贴标签的鳄鱼+蛇的头上长毛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Tracey Corderoy, Tim Warnes, 박종진
图书标签:
  • 情绪教育
  • 绘本
  • 儿童文学
  • 成长
  • 人际关系
  • 自信
  • 接纳
  • 自我认知
  • 动物故事
  • 幽默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3-5岁幼儿必备情绪教育绘本~第二波推荐
  -适合孩子遭遇困境时,学习如何面对情绪与解决问题─


  ★儿童教养专家直播主题推荐
  ★亲子部落客团购指定书籍
  ★博客来儿童畅销榜热卖主题阅读书目
  ★英国得奖童书作家经典作品
  ★英国指标儿童出版社Little Tiger重点推荐书

  ◆情绪教育绘本 之一《怎么办?龙去度假了!》
  ‧转换思考/解决困境
  教孩子
  →不自我设限
  →运用想像力
  →学习解决问题
  →多面向思考
  有一天,一个勇敢的骑士出发前往森林,
  准备像其他的骑士一样,
  打败喷火龙,完成属于他的英勇故事──
  但……没想到喷火龙竟然不在家!
  牠留下纸条给骑士,说去度假了!?
  真糟糕,没有了龙可以对战的骑士,
  该怎么继续完成他的故事呢……

  ◆情绪教育绘本 之二《被贴标签的鳄鱼》

  ★引导孩子控制情绪‧学习礼貌
  ★不先入为主
  ★培养同理心‧理解被别人贴标签的心情

  ☆随书附赠‧词汇学习-﹝标签贴纸﹞
  ‧阅读绘本→使用贴纸上的词汇,在生活中学会用﹝中英词汇﹞描述事物

  鼹鼠很爱看到东西就帮它贴上标签。
  有一天,牠发现一个怪东西,
  马上就眼前所看到的一一贴上标签--
  坑坑疤疤、又厚又硬、很巨大、又尖又刺、很危险……
  偏偏这怪东西,还一路跟着牠,
  鼹鼠很不喜欢,就生气地骂这怪东西,
  结果,大大的泪珠从这怪东西的脸颊滑落,
  这怪东西竟然哭了起来!
  咦?怎么似乎跟鼹鼠所「看」到的不一样!?

  ◆情绪教育绘本 之三《蛇的头上长毛了!》
  ★ 专家指定推荐: 提高孩子挫折忍受跟解决能力
  ★传达→正向思考&乐观积极的态度
  ★引导孩子自尊自爱、解决问题
  ★培养积极正向情绪

  真不可思议! 
  是头上长毛的蛇耶! 

  平时让大家感到害怕的蛇,
  某天却发现自己头上长了一根毛发!
  担心自己被嘲笑的蛇,开始努力执行「抗毛计画」……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您提供的具体书目内容的图书简介,重点突出其他情绪教育绘本可能涵盖的主题和价值,力求详尽且自然流畅。 --- 情绪的奇妙旅程:一窥心灵成长的广阔图景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们如同初生的探险家,面对着五彩斑斓却又时常令人困惑的情绪世界。他们时而因为一个小小的挫折而感到天崩地裂般的沮丧,时而又因为一句无心之言而怒火中烧。如何理解这些汹涌的内心感受,并学会与之和平共处,是每一个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我们深知,情绪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我们内在的信使,它们在提醒我们需求、边界和感受。本套精心挑选的绘本系列,旨在为年幼的心灵铺设一条通往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光明大道。这套精选集将带领小读者们走进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在那里,抽象的情绪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复杂的心理活动被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故事,从而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桥梁。 认识情绪的万花筒:从好奇到接纳 本系列绘本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孩子“看见”并“命名”自己的情绪。我们避免了说教式的说理,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场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代入感。 想象一下,当一个孩子感到“生气”时,他的内心可能正在经历一场小小的火山爆发。我们精选的故事中,会描绘出这种爆发的各种形态——它可能是一团燃烧的火焰,也可能是一块沉重的铅球。通过这些视觉化的描述,孩子不再仅仅是感受到了“不舒服”,而是能够清晰地指出:“我现在感觉很像那只红色的怪物!” 这种命名的过程,是情绪控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旦情绪被命名,它就不再是无名的恐惧,而是一个可以被观察和探讨的对象。 我们探索了广泛的情绪谱系。例如,焦虑,它常常以一种悄无声息的藤蔓,缠绕住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我们的故事会展示,面对未知和分离时,小主人公们是如何一步步克服内心的忐忑,最终迈出勇敢的第一步。这不仅仅是关于“勇敢”,更是关于理解焦虑的信号,并找到逐步适应的方法。 另一方面,我们毫不避讳地触及那些常常被大人忽略的细微感受,比如嫉妒、羞愧和失望。这些“负面”情绪往往是引发人际冲突或自我怀疑的导火索。我们通过富有同理心的叙事,向孩子们展示:拥有这些情绪是完全正常的。故事中的角色会犯错、会失败,但他们最终学会了如何对待这些感受,而不是被它们吞噬。例如,当主角因为别人的成功而感到失落时,故事会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独特价值,而不是陷入无止境的比较之中。 社交情境中的情绪导航:理解他人与有效沟通 情绪教育绝不只是关于“我”的感觉,更是关于“我们”如何相处。人际关系是情绪体验的主要发生地。本套绘本集特别关注了情绪在社交互动中的投射与反馈。 同理心的培养是本系列的重要支柱。通过观察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反应,孩子们开始学习解读他人的非语言线索——皱起的眉头、低垂的目光、紧握的拳头。故事会设置一些误解和冲突的场景,然后耐心地展示,如果能停下来想一想:“他现在为什么会这样反应?” 事情会如何发展。这种“换位思考”的训练,对于建立健康友谊和解决矛盾至关重要。 我们探讨了冲突解决中的情绪管理。在友谊的小船偶尔触礁时,愤怒和委屈会掀起波澜。我们的故事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适合儿童的沟通策略。这些策略包括:使用“我信息”(I-messages)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学会暂时离开冲突现场进行“情绪降温”;以及在情绪平稳后,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双赢”方案。这些内容以场景化的方式呈现,远比干巴巴的规则更有说服力。 情绪的“成长肌肉”:从应对到内化 情绪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复原力(Resilience)——即从挫折中快速恢复的能力。我们认为,最好的复原力训练,就是让孩子在安全的故事环境中,体验失败、痛苦,并见证角色如何依靠内在资源重新站起来。 故事中会展现“自我安抚”的技巧。这包括深呼吸、数数、想象一个安全的地方,或是寻求亲近的人的拥抱。这些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需要反复练习的“情绪肌肉”。通过重复阅读和模仿,这些技巧会自然而然地内化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本能反应。 此外,我们非常重视积极情绪的培养和放大。快乐、满足、成就感,这些正面情绪同样需要被有意识地捕捉和珍视。绘本会描绘那些“小小的胜利”——比如成功搭建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积木塔,或者帮助了迷路的小动物。通过聚焦这些积极瞬间,孩子们学会感激生活中的美好,并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积极认知。 总而言之,这套情绪教育绘本系列,不是一套关于“如何压抑不好情绪”的指南,而是一部关于“如何与你的全部感受和谐共处”的冒险地图。它邀请每一位小读者,带着好奇心和勇气,去探索自己广阔而又充满力量的内心世界,最终成长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它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展开深入、真诚对话的最佳开场白。

著者信息

作、绘者简介

提姆‧沃恩斯 Tim Warnes


  英国的着名儿童作家和插画家,着名的绘本大师,获奖无数,他已经创作了20多年的画书。还研究了超过80个儿童题目,这些题目已经被翻译成18种不同的语言。作品《I Can't Sleep》曾提名诺丁汉郡儿童图书奖,还曾提名包括凯特格林纳奖和奥斯卡等图书奖。

作者简介    

崔西‧寇得罗依Tracey Corderoy


  英国得奖童书作家,出生于英国南威尔斯,曾是一位专业的学校教师,并曾在学校中,成立一项特殊的阅读写作计画。如今为全职作家,与丈夫、两个女儿及一大群动物们,居住在英国格洛斯特。

  ☆得奖纪录
  ‧2014年豪恩斯洛少年图书奖 (Hounslow Junior Book Award 2014)
  --《Baddies Beasties》和《Sprinkling of Crumbs》(Stripes出版)。

  ‧2011年Hillingdon年度图画书奖the Hillingdon Picture Book of the Year in 2011
  --《The Grunt and The Grouch》(Little Tiger Press出版)。

  ‧入围2012年独立书商周奖2012 Independent Booksellers Week Award
  -- 《Never Say No to a Princess! 》(Alison Green Books出版)

  ‧提名2012年人民图书奖2012 People's Book Prize
  --《Whiz Pop,Granny STOP!》(Nosy Crow出版)。

朴钟震

  大学时期修习了童话创作的课程,目前正在撰写想讲给亲爱的女儿听的故事。

  作品〈不能来看看我吗?〉在2015年被「世宗图书」选定为优秀分享文学,除此之外,还有〈开花的海盗船〉、〈骑脚踏车的好日子〉……等着作。

绘者简介

汤尼‧尼尔Tony Neal


  是一名平面设计师、插画家及艺术家,他喜欢从生活周遭找寻创作的灵感。与多家出版合作,为多部儿童绘本创作插画。

姜恩玉

  大学时期专攻动画制作,又于SI画册学校完成结业。现在在故乡波州边照顾两只猫,边进行儿童绘本的创作。主要作品有<分别找找看!>、<今天是最棒的一天>、<大酱汤>……等。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并且自己也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家长,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建立健康情绪认知的读物。这套《情绪教育绘本精选套书II》在我的书单里已经躺了很久,这次终于有机会深入阅读,不得不说,它的确名不虚传,甚至超出了我的期待。 《怎么办?龙去度假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责任感”和“分离焦虑”的巧妙结合。很多时候,孩子的不安情绪,根源在于他们对失去的恐惧,以及对未知的不确定。龙在度假前所产生的各种担忧,其实正是孩子在面对分离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它教会孩子们,即使要离开,也要相信自己曾经建立的关系,相信别人能够照顾好自己,也相信自己离开后,大家依然会好好生活。这种“放手”和“信任”的理念,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一种重要的成长。 而《被贴标签的鳄鱼》则是一堂关于“同理心”和“反偏见”的深刻课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对他人形成刻板印象。这本书通过鳄鱼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任何的标签化都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理解每一个个体背后的故事和感受。我儿子读完这本书后,主动和我说:“妈妈,那个鳄鱼很可怜,我们不应该因为它身上的斑点就觉得它不好。”这种自觉的反思,比我反复强调一百遍的效果都要好。 《蛇的头上长毛了》则是一本关于“接纳自我”和“拥抱独特性”的赞歌。很多时候,孩子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自卑,害怕被孤立。蛇的经历告诉我们,所谓的“怪异”和“不寻常”,可能正是我们最独特的光芒。它鼓励孩子勇敢地展现真实的自己,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也不要因为自己的“不一样”而感到羞耻。它让孩子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这份独特性,正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这套书的语言非常流畅,情节引人入胜,插画也色彩明丽,富有童趣,能够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它不是简单地将情绪知识灌输给孩子,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情境,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思考、感悟,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认知。我非常推荐这套书给所有希望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管理情绪、与人相处的家长。

评分

作为一个对儿童心理学略有研究的家长,我一直非常关注那些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情绪“免疫力”的书籍。这次接触到的《情绪教育绘本精选套书II》,可以说是一套非常值得推荐的“情绪宝典”。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要哭”,而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情绪困扰,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 《怎么办?龙去度假了》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温和且富有想象力的方式,触及了孩子普遍存在的“分离焦虑”和“自我价值感”问题。当龙要去度假,却对大家产生了一系列担忧时,它其实映射出了孩子在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环境时,内心深处的脆弱和不确定。通过龙的旅程,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处理这种分离带来的情绪,如何相信自己依然是被爱的,即使不在父母身边,生活依然会继续,他们也依然是被珍视的。这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捕捉,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被贴标签的鳄鱼》这本书,则是在“社交认知”和“同理心培养”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孩子的社交圈子里,很容易出现因外貌、行为或某些特质而产生的“标签化”现象。这本书通过一条因为身上长满奇怪斑点而被孤立的鳄鱼,生动地展示了标签化对个体造成的巨大伤害,以及这种偏见是如何形成的。它引导孩子去思考,当我们轻易给别人贴上标签时,我们是否看到了他们真实的一面?是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种启发式的阅读体验,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尊重差异、反对偏见的观念。 而《蛇的头上长毛了》这本书,则是一曲关于“接纳自我”和“拥抱独特性”的动人颂歌。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自己和他人不一样而感到困惑,甚至自卑。蛇的故事,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孩子,所谓的“不寻常”,可能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优势。它鼓励孩子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独特之处,并将之视为一种天赋,而不是负担。这种积极的价值导向,对于建立孩子健康的自我认同感至关重要。 这套书的图文结合非常完美,每一页的插图都充满细节和故事感,能够轻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解决思路,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故事中的角色互动和行为示范,让孩子在模仿和思考中学会应对。我深信,经常阅读这套书,将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评分

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在想,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成长的智慧?这套《情绪教育绘本精选套书II》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的故事书,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能够引导孩子进行情绪探索和自我认知的心灵之书。 《怎么办?龙去度假了》这本书,以一个看似轻松的“龙去度假”的设定,巧妙地触及了孩子内心深处对“离开”和“分离”的复杂情绪。当龙为它不在的时候,大家是否会想念它、是否会因为它的离开而伤心而感到焦虑时,我家孩子听得非常认真,并试图用他自己的语言来安慰龙:“龙,不用怕,大家会等你的!”这句话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是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分离的焦虑,更是在培养他们对他人情感的关注和回应能力。这种主动表达关心和安慰的意愿,是多么宝贵。 《被贴标签的鳄鱼》这本书,简直是为解决孩子之间因为“不一样”而产生的误解和排挤提供了绝佳的范例。当鳄鱼因为身上长了奇怪的斑点就被大家贴上“坏鳄鱼”的标签,从此被孤立时,我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愤怒和不解,他质问我:“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对鳄鱼?”我借此机会和他探讨“偏见”和“刻板印象”的概念,以及认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了解。他现在似乎更能理解,不能轻易以貌取人,而是要用心去感受。 《蛇的头上长毛了》这本书,则让我孩子在笑声中,领悟了“接纳自我”的意义。当蛇因为头上长毛而感到恐慌,试图掩盖时,我孩子能从蛇的经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他曾经也因为自己的一些小习惯和别人不同而感到不自在。但当他看到蛇最终因为“长毛”而有了新的发现和能力时,他开心地说:“原来不一样也很好!”这句话,让我看到了他内心深处对自信和自我接纳的渴望,而这本书,正好满足了这种渴望。 这套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孩子,故事的情节发展也自然而然,不会让孩子感到枯燥或说教。每一本都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温和而充满爱意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管理情绪。作为家长,我非常感激这套书带给孩子的积极影响,它让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多了一份安心和信心。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家里的“救星”!最近我家的小宝贝,也就是我三岁的女儿,进入了一个“什么都说不”的阶段,情绪像是过山车,高兴起来能炸裂,不高兴起来能哭到地动山摇。尤其是到了幼儿园,刚开始的时候,各种不适应,小小的委屈和不满堆积起来,回家就是一通“发泄”。我之前也尝试过很多方法,讲道理?她根本听不进去,转移注意力?有时候也收效甚微。就在我快抓狂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了这套《情绪教育绘本精选套书II》。 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这精致的画风吸引了,色彩鲜艳却不刺眼,人物造型也很可爱,龙、鳄鱼、蛇,这些动物都画得很有特点,一看就很有故事感。我家女儿对里面的小动物们也充满了好奇。我先给她读了《怎么办?龙去度假了》。故事讲的是一条龙要出去度假,但它很担心自己不在的时候,大家会怎么样。它担心大家会因为它的离开而伤心、因为它的消失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看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正是我家女儿最近的状态吗?对分离的焦虑,对未知的不安,都会让她情绪失控。 读着读着,我发现这本书巧妙地将“分离焦虑”和“处理负面情绪”这些孩子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龙的内心独白,那些对未知的恐惧和担心,我女儿听的时候,时不时会发出“哦~”的声音,然后指着龙的表情说“它不开心”。我趁机问她:“龙为什么不开心呀?”她会模仿龙说:“因为它怕大家会想它,怕大家会难过。”这让我觉得,她好像真的理解了龙的感受。 接着我们读了《被贴标签的鳄鱼》。这个故事简直太及时了!我家女儿现在也特别喜欢给周围的人和事物“下定义”,有时候看到不认识的小朋友,就会直接说“他不好”。《被贴标签的鳄鱼》里,一条鳄鱼因为身上长了奇怪的斑点,就被大家贴上了“坏鳄鱼”的标签,导致它被孤立、被排挤,变得非常难过和自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女儿一开始还有点幸灾乐祸,说“鳄鱼不好看”。但当我引导她,告诉她如果她身上也有别人不喜欢的东西,别人也这样对她,她会是什么感觉的时候,她沉默了,然后开始同情那只鳄鱼。 这本书深刻地探讨了“标签化”和“刻板印象”对个体造成的伤害,以及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它教会孩子,不要轻易给别人下定义,要看到每个个体独特的价值,即使ta和我们不一样。我女儿现在好像真的有点明白,不能因为别人的外表或者一两个特征就去否定一个人。她甚至主动提出,下次看到新小朋友,要先跟他们玩,而不是说他们“奇怪”。 最后一本《蛇的头上长毛了》更是让我惊喜。故事讲了一条蛇,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头上长出了毛,这让它非常恐慌,觉得自己变得“不正常”,甚至想藏起来。它尝试了各种方法,想把毛弄掉,但都失败了。直到它遇到了其他长毛的动物,才意识到,原来“不一样”并不可怕,而且有时候,“不一样”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本书简直是给那些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自卑的孩子们送去的温暖拥抱。我女儿看完后,突然开始对着镜子研究自己的头发,然后说:“我的头发长在头上,蛇的毛也长在头上,我们都是长毛的!”虽然她的逻辑有点奇怪,但她不再害怕“不同”,反而开始接受和欣赏“不同”。这套书的教育意义真的太深远了,它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认识、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从前我为女儿的情绪问题头疼不已,现在有了这套书,我觉得我也有了“武器”和“伙伴”。

评分

不得不说,这套《情绪教育绘本精选套书II》简直是孩子心理成长道路上的“导航仪”。我儿子,一个性格有些内向但又容易敏感的七岁男孩,最近总是在学校里遇到一些“小麻烦”,比如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他总是默默忍受,回到家才憋不住委屈,然后表现出烦躁、易怒,甚至有些抵触学习。我之前尝试跟他沟通,但他总是说“没什么”或者“我不知道”,让我感到很无力。 这次有幸接触到这套书,我首先翻阅的是《怎么办?龙去度假了》。我儿子读完后,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他想了想,说:“龙也怕大家会不喜欢它离开。”这句话让我非常触动。他似乎通过龙的视角,看到了自己害怕被孤立、害怕不被理解的心情。这本书用一个非常具象化的故事,让孩子理解“分离焦虑”和“不安全感”,同时也教会他,即使感到不安,也可以用积极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 接着是《被贴标签的鳄鱼》。我儿子读到鳄鱼因为身上的斑点被大家排挤时,表现出了强烈的共情。他说:“那些鳄鱼太坏了,怎么能因为鳄鱼身上有斑点就说它不好呢?”我趁机引导他:“如果我们身上也有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被别人这样对待,我们会不会难过?”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鳄鱼,更是关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被贴标签”的困境,以及如何打破偏见,看到个体的独特价值。我儿子现在似乎更愿意去尝试理解和包容那些和他不一样的人了。 最后一本《蛇的头上长毛了》更是让我的儿子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出惊叹。他之前也因为自己的一些小习惯或者想法和同龄人不一样而感到有些“格格不入”,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中。当他看到蛇因为头上长毛而感到恐慌,最后却发现“长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时,他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本书以非常幽默的方式告诉孩子,“不一样”并不等于“错误”或“不好”,反而可能是一种特别的能力。这给了我儿子很大的鼓舞,他现在似乎更敢于展现真实的自己了。 总而言之,这套《情绪教育绘本精选套书II》就像是一堂生动有趣的心理课,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故事,帮助他们认识情绪、处理情绪、接纳自我,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它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用爱和智慧,陪伴孩子度过情绪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儿子现在似乎更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也更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小烦恼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