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背包客環遊世界

高年級背包客環遊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克里斯.赫曼
图书标签:
  • 背包旅行
  • 环游世界
  • 旅行见闻
  • 自助游
  • 旅行攻略
  • 冒险
  • 文化体验
  • 个人成长
  • 游记
  • 长线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克里斯.赫曼(Chris Herrmann)從未打算休一年假去壯遊(gap year),別提在熟齡高年級的時候。西澳大利亞柏斯的生活太舒適了。孫子們一個接著一個來報到。簡直夢想般的家庭生活。但突然之間,他的老伴走了,生活全亂了套。如今他孤身一人。
 
  生命是趟旅程,而不是終點。他知道。有一百個理由叫他別去進行這趟旅行。要放棄在柏斯最美麗地區之一的住所,出售家具,出售汽車,與家人和朋友道別。揹起背包往世界的另一端單飛,出走十二個月。什麼,得放棄所有這些?當然,他已經太老了。還有,獨自旅行嗎?沒錯,他的直覺認為這是最好的方式。值得慶幸的是,他的直覺沒錯。
 
  說來容易實踐難。要面對未知的恐懼,尤其是離開家庭的舒適圈。他希望自己的旅程可以做些完全不一樣的事,切斷日常生活的常規。因此,他不做計畫、沒有目標、沒有要追趕的日期。依每天的狀況,來度過這十二個月。
 
  這趟環球之旅帶他走過二十三個國家、睡過一百二十三個不同的住宿點,造訪許多了不起的地方、沿路結識各種有趣的人。沿路目睹並瞭解許多議題,例如毒品、廢棄物和恐怖分子等,也改變了他的想法。他在沙漠的發現,也為全世界的慈善組織帶來行善的機會。
 
  旅途歸來時,他產生了一個疑問:這世代為數眾多的年輕人繞著地球跑,帶著自信和冒險心,尋求親身體驗其他文化的機會。銀髮族怎麼能錯過這種樂趣呢?他的任務就是要打破這種迷思,啟發更多人(特別是他這年紀的人),讓他們更有信心去旅行,去歷險,去品嚐不同的文化滋味。
 
  赫曼的故事曾躍上英國廣播公司(BBC)。也見諸澳洲、歐洲和亞洲的許多電視、廣播、平面和網路媒體。跟著《高年級背包客環遊世界》。現在出發,永遠不遲。
 
讀者書評
 
  克里斯.赫曼流浪的這一年不只改變了他自己的生活,也讓其他人的生活往更好的方向前進。——澳大利亞眾議院議員肯.威特(Ken Wyatt)
 
  身為嬰兒潮世代,改寫了退休以後的生活,在遲暮之年揹起背包旅行一年⋯⋯克里斯.赫曼收拾了在柏斯的生活,買了一張在十二個月內環遊世界的機票。他說,這是個美妙至極的經驗,尤其是在他根本沒有任何計畫的前提之下!——英國國家廣播公司首都頻道(BBC Capital)菲力帕.佛格提(Philippa Fogarty)
 
  克里斯.赫曼告訴我們,年紀絕對不是旅行的阻礙。——WIN電視台山姆.歐克利(Sam Okely)
 
  了不起的澳洲佬!——國家電視周末今日秀(National TV Weekend Today Show)
 
  我想要告訴你,謝謝你啟發了我。我的孩子們很為我感到驕傲,我知道自己眼前有許多快樂的冒險等著自己。——簡妮.華許(Jeni Walsh)
 
  愛死這本書了,被你的幽默和機智用語笑到掉眼淚。——芭芭拉.鄧斯坦(Barbara Dunstan)
 
  跟你一路走來的體驗真的很興奮。這本書讓人深思,這是詮釋不管生命對你投出麼變化球,你都可以坦然接受的最佳例子。——妮可.坎貝爾(Nicole Campbell)
 
  他對旅行的描述精采絕倫, 歷史事件中的地點、人物和因果交代的很詳盡。——溫蒂.霍利特(Wendy Howlet)
 
  感謝你的啟發,給予我繼續前進的勇氣。失去丈夫後,我獨自實現旅遊的夢想。——李歐妮.史考特(Leonie Scott)
 
  喜歡這本書,克里斯能夠畫出栩栩如生的圖畫,幾乎感覺你就在那兒。——凱.史文森(Kay Svensson)
 
  很棒的讀物,令我覺得自己也在旅途中。有趣、機智、動人及以最重要的,非常激勵人心。——克里絲汀.科米爾(Christine Cormier)
 
  令人愉快且非常享受的作品。——喬.皮卡(Joe Pica)
 
  讓人想要離開舒適圈,出去看看這世界。——朗達.克雷默(Rhonda Kremmer)
绝境求生指南: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与技巧 作者: 探险家 郝 毅 出版社: 远征文化 定价: 128.00 元 ISBN: 978-7-5621-XXXX-X --- 内容简介: 在这部厚重的《绝境求生指南: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与技巧》中,资深探险家郝毅以其横跨五大洲、穿越数十个世界级极端地貌的亲身经历为蓝本,系统、详尽地剖析了人类在遭遇极端自然环境(包括但不限于高海拔、极寒、酷热沙漠、热带雨林、海洋孤岛及核生化污染区)时,所需的全部知识、技能与心理准备。 本书摒弃了许多流于表面的“野外常识”,深入探讨了在资源极度匮乏、生理机能面临崩溃边缘时的“硬核”生存法则。它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是一本必须被认真研读、反复演练的生存手册,旨在将读者从“潜在的受害者”转变为“具备高度适应能力的生存专家”。 第一部分:人体的极限与生理的抗争 本部分聚焦于人类生理机能在极端压力下的表现与对策。 1. 高海拔生存的陷阱与应对: 详细解析了急性高山病(AMS)、高原脑水肿(HACE)和高原肺水肿(HAPE)的早期识别、病理机制及现场紧急处理流程。书中特别强调了“上升即治疗”的原则,并提供了基于生理学原理的呼吸频率调整、体液平衡管理以及预防性药物使用指导,内容涵盖了从海拔3000米到8000米以上的全光谱需求。 2. 极端低温下的热量博弈: 深入探讨了低体温症(Hypothermia)的四阶段区分和体内热量流失的四大途径(辐射、传导、对流、蒸发)。郝毅分享了“微环境构建”的复杂技巧,如利用雪洞的深度、角度和通风口设计来稳定内部温度;以及如何在四肢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进行高效的生火技术,包括火绒的选择、湿木的预处理和热量聚焦策略。 3. 酷热与脱水的生死线: 沙漠和热带高温环境下的生存核心在于水资源管理。本章详尽对比了太阳能蒸馏器、凝结捕获器以及地下水探寻的效率和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它阐述了“代谢节约策略”——如何在不饮水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体温、减少活动和调整呼吸来最大化身体的水分存留时间,避免热衰竭和中暑的致命连锁反应。 第二部分:环境资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 生存的本质是资源的有效利用。本部分着重于工具的制造、食物的获取以及避难所的构建。 4. 就地取材的工程学: 超越简单的“钻木取火”,本书教授了如何利用自然界中看似无用的材料进行结构性工程。例如,使用植物纤维编织承重力极强的绳索、利用特定矿石和木材制作原始切割工具(如石斧、骨刀的磨制与固定)、以及搭建能够抵御强风暴雨的“A字形”或“倾斜式”多功能庇护所的设计计算。 5. 荒野觅食的毒理学与安全准则: 本书提供了详细的植物可食用性三步鉴定法,并重点解析了不同地理带的“危险植物图谱”,特别是那些模仿安全植物的“恶性伪装者”。在动物蛋白获取方面,书中提供了陷阱和诱捕装置的设计图解,特别是针对小型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的高效无声捕获技术,同时强调了处理野生肉类以避免寄生虫感染的关键步骤。 6. 水源净化与病原体防御: 除了常规的煮沸法,书中还引入了“自然过滤塔”的构建细节,包括活性炭的现场制作和多层介质的堆叠标准。对于海洋环境,则详细阐述了海水淡化过程中常见的盐分残留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蒸馏装置实现盐分的有效分离。 第三部分:心理韧性与危机决策 生存的最终战场在大脑。本部分是全书的精髓所在,处理了比身体需求更为复杂的心理和决策难题。 7. 创伤与恐慌的神经科学干预: 郝毅基于在极端事故现场的经验,解释了“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的生理过程,并提供了一套即时“自稳”的心理锚定技术——例如,系统性地进行感官输入分析(五感核查法)或任务分解法,以将大脑从恐慌状态迅速拉回理性决策模式。 8. 导航与长期生存的规划: 在电子设备失效的情况下,本书重申了传统导航技能的重要性。内容涵盖了太阳、月亮、星象的精确观测定位、利用地形地貌进行定向、以及“步态估算”的校准方法,以确保长时间行进中的里程计算准确性。更重要的是,书中探讨了“希望阈值”的维持——如何在漫长且看不到终点的困境中,建立可实现的小目标链,以避免抑郁和放弃的倾向。 9. 搜救信号的艺术与欺骗: 讲解了国际通用的SOS信号的变体及其在不同环境(如雪地、密林、开阔水域)下的优化。书中深入分析了“视觉信号”与“听觉信号”的传播范围差异,并提供了利用烟雾颜色、反射面角度以及“环境伪装破译”(识别搜救者可能采取的搜寻模式)的策略。 --- 本书特色: 案例驱动的深度解析: 书中每一项技术都附带有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阐明了“为什么这个方法有效”和“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实战化的图解说明: 大量精确的手绘图和流程图,详细展示了复杂工具和庇护所的搭建步骤,确保读者能够清晰模仿。 拒绝“奇技淫巧”: 本书专注于那些在最恶劣、最缺乏现代装备的条件下依然可以执行的、经过时间检验的硬核生存技能。 适用于所有极限环境: 内容结构化处理,允许读者根据当前所处的具体地理和气候条件,快速定位并应用相应的生存策略模块。 《绝境求生指南》是献给所有严肃对待自然挑战的探险家、户外工作者、应急响应人员,以及所有希望真正掌握生存主动权的个人的必备工具书。它教授的不是如何在野外过得舒适,而是如何在绝境中,活下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克里斯.赫曼(Chris Herrmann)
 
  克里斯.赫曼是個平凡的居家男人,有三名孩子和七個孫子女。他有企業管理背景,如今管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享受和家人相聚、旅行和參與社區事務。
 
  不過,生命有自己的打算,他結縭四十載的妻子突然罹癌逝世。他第一個反應是,這種事只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接著是,接受事實。他妻子的人生旅程已經來到終點,他的仍在繼續。想到這一點,他覺得自己需要踏出舒適圈,挑戰自己,看看他的生命旅程要帶他到哪裡去。因此他買了張環遊世界的機票,揹上十公斤的背包,去環遊世界⋯⋯
 
譯者簡介
 
劉嘉路
 
  認為譯者如同詩人,都是「帶著腳鐐跳舞」,如何在限制和規範中翻新出奇,就是樂趣所在。翻譯著作近三十本,近作包括:《般度戰士1:時間的盡頭》、《拖延有理》、《恐懼遊戲》和《寬宥之南》等。向日葵傳媒出版的包括《終極環遊世界:種子深埋》、《終極環遊世界:海角天涯》和《終極環遊世界:回到未來》。

图书目录

引言IX

第一部 大洋洲
1  生命是旅程,不是終點003
2  讓澳洲之所以獨特的澳洲內陸009
3  海上天堂017
4  通往天堂途中和火星邂逅025

第二部 歐洲與非洲
5  過程就是一半的樂趣039
6  西班牙:重質不重量的國度047
7  嘿,我們加入歐盟吧063
8  阿拉伯繞一圈開眼界071

第三部 美洲
9  冬天的銀色仙境081
10  城市打地舖087
11  中美洲:啟動備用計畫091
12  大家來學西班牙文099
13  一切的美好都發生在路途上105
14  旅行全跟人有關111
15  很危險,但我還是去了119
16  恐怖分子!真的假的?127
17  古巴,兩種極端的產物?135
18  我們對老東西的迷戀139
19  每一天都有新驚喜149
20  毒品?我這輩子都要住在深山野外嗎?157

第四部 亞洲
21  垃圾滿布的星球167
22  黑暗的過去也有許多讓你微笑的美好173
23  高年級背包客的自白181
24  什麼都比不上的全家假期195
25  尋找101號馬車201
26  接下來呢?211
後記215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558761
  • 叢書系列:旅行課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引言
 
  我想要這趟旅程完全不一樣。打破所有的常規,也就是沒有計畫、沒有終點、沒有完成日期,坦然面對接下來的十二個月裡的每一天。我也真的這麼做了。我唯一的計畫就是買了一張環遊世界的機票,這張機票讓我可以選擇三個主要的停留點,每一個點可以停留三到四個月。
 
  我想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如果狀況開始讓我感到不舒服,我想要鞭促自己「去做就對了」。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獨自揹起後背包旅行。第一次浮潛、第一次泛舟、第一次用矛射魚和第一次在浮游生物照亮夜浪的海洋中游泳。
 
  這些體驗對於年輕的背包客來說可能都很正常,但是爬上青年客棧混合宿舍的上層床鋪,身邊塞滿年紀比我孩子還小的背包客的情況,對我來說可是另一個踏出舒適圈的例子之一。伸直身體躺在機場休息室過夜(謝啦,蘇黎世機場)也是其中之一,睡在吊床裡、學習新語言(至少學到幼稚園畢業生的程度)等等都是。
 
  寄宿在無法用英文溝通的家庭、由著充滿同情心的老師兼翻譯教授騷莎舞(salsa)、意外成為一場豪華婚禮的不速之客(所謂的家族聚會大概都是這樣吧,話說回來,我愛死了他們的威士忌)⋯⋯爬上火山、艱苦跋涉五千公尺的高山,體驗高度對人的影響、騎自行車超過兩百公里創下自己的紀錄、跟大海龜一塊游泳、跟一頭大海獅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我可是先看到那張椅子的唷。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滯留在太平洋一座小島無法離開。在一個陌生國家某處鳥不生蛋的地方,驚覺自己身上沒有錢包沒有信用卡——全身上下毫無分文。
 
  我睡過各種形式的床鋪,從青年旅館、小旅館、宿舍大通鋪到竹屋、民宿都有。睡過地板、叢林裡的帳篷、吊床、佛寺,以及夜間巴士裡不斷晃動的床。我在每處停留一晚到好幾個星期。如果我不喜歡某個地方,就繼續往下走;如果感覺對了,就留下來。
 
  你想像得到的交通工具我幾乎都有親身體驗。從設有標準長度床鋪的豪華巴士到沒有門可關的公車;跟雞群擠在一起的公車,不時還有屁股橫空挪過來或是胳肢窩竄到你面前;奮力擠上迷你巴士從國家的一頭迢迢移動到另一頭;坐在載人卡車後斗驚望山路險坡,為了安全只好死命抓緊橫槓。
 
  我還坐過骨瘦嶙峋的馬拉的車一路搖晃,騎乘駱駝,連兩天乘著木筏順著叢林中的激流而下;坐在直昇機上釣魚,騎著租來的電動自行車穿梭在鄉間探訪各寺廟⋯⋯呃,然後在大半夜時推著沒電的自行車一路回去;坐在看起來亟待修理的摩托車後座在公路上高速奔馳的同時,心裡煩惱著即將到期的旅遊平安險,大半夜光腳騎著自行車在市區街道上,自行車還沒有車燈唷(關於這一點,反正其他人也都這麼做⋯⋯)
 
  我坐在可以從椅子一側滑到另一側的火車裡,幾乎可以發誓感覺像正在主題遊樂園裡遊玩;還有乘坐在一寸寸挺進叢林深處的火車中,不時會被憑空出現的樹葉或枝椏掃過臉龐;也乘船橫渡了亞馬遜叢林(我在河裡游泳時,幸運地沒被食人魚或巨蟒吃掉)。
 
  好了,上路囉。我期待跟你們分享這一年流浪的故事。我們有許多地方要看,也有許多故事要說呢。
  第一個得說的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在這把年紀當起背包客?

用户评价

评分

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結構處理相當巧妙,它不像一般流水帳式的編年體,而是採用了一種「主題式」的穿插敘事。例如,它會用一整章節來探討「寂寞」這個主題,將在安地斯山脈獨自露營時的孤獨感,與在東京擁擠的十字路口感到格格不入的疏離感並置對比。這種手法極大地豐富了「流浪」的層次,讓人意識到旅行帶來的,不只是風景的轉換,更是內在世界的重塑與拉扯。作者對於哲學性思考的融入,也處理得恰到好處,他不會拋出過於艱澀難懂的理論,而是透過對日常觀察的細微捕捉,引導讀者自己去領悟。像是他探討「家的定義」,在經歷了數十個國家、數百個臨時住所後,他對「歸屬感」的見解,讓我這個常年漂泊在都市的上班族,有了一種被理解的溫暖。這本書的文字,是有重量感的,它讓人不只是在看別人的故事,更是在對照、審視自己的生命軌跡。

评分

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讀者來說,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或許是它提供了一種「亞洲視角」去看待西方世界的角度,這在市面上的歐美系旅遊文學中是很難得一見的。作者在描述歐洲社會的某些制度或生活習慣時,不是盲目地套用西方的價值觀,而是經常會將其與台灣的社會氛圍進行對照與反思。比如,他提到北歐國家那種極高的社會福利與個人責任感之間的微妙平衡,就會聯想到我們台灣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在人情味與效率之間掙扎的狀態。這種「抽離」又「對照」的視角,讓讀者在閱讀異國風情的同時,也能更清晰地看見我們自身社會的優缺點。書中對不同國家人民的觀察,也展現了一種東方特有的細膩與包容,沒有過度的獵奇或偏見,而是帶著一種「觀察者」的謙遜。它成功地打破了「西方中心論」的旅遊敘事框架,為我們提供了一扇更為平視和多元的窗戶去看待這個複雜的世界。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地方,是它對「預算控制」這門學問的深度剖析,這完全超乎了我對一般遊記的期待。它不是那種「只要有錢就能去」的炫耀文,而是嚴謹的、近乎「戰術級」的財務規劃指南。作者鉅細靡遺地分享了他如何研究廉航的「隱藏規則」,如何利用各種點數和里程進行「點數最大化利用」,甚至連在哪個國家使用哪張信用卡回饋率最高,都有詳細的比較表格。我過去總覺得環遊世界是個遙不可及的夢,就是卡在「錢」這個現實問題上,但讀完這部分,我發現作者提供了一套可以被複製和執行的「省錢SOP」。他並沒有美化「窮遊」的辛苦,反而坦然面對必須犧牲部分舒適度來換取時間和金錢的取捨。這種務實到近乎冷靜的分析,讓這本書從一本「遊記」,升級為一本可以放在床頭隨時翻閱的「財務操作手冊」。我已經把書中提到的幾個機票比價網站偷偷加到我的最愛清單了,感覺離我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评分

我必須說,光是從排版和圖片的選用到裝幀的質感來看,這本書就已經展現出與一般旅遊指南截然不同的品味。它沒有那種制式化的世界地圖或密密麻麻的景點清單,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風格強烈的個人攝影作品。那些照片的色調偏向飽和度較低、帶點復古感的濾鏡,非常有故事性。重點是,作者似乎特別偏愛捕捉「人與環境」的互動瞬間,而不是那些人潮洶湧的觀光勝地。例如,有一張照片捕捉了摩洛哥老城巷弄裡,一位老婦人正在專注地縫補著衣物,光影的處理極為到位,那種靜謐與時間流逝感,讓人屏息。更讓我驚豔的是,書中穿插了許多手繪的筆記和地圖草稿,字跡雖然潦草,卻充滿了旅途中的即時思緒和靈感,像是隨時都會被風吹散的便條紙。這種視覺呈現方式,對於像我這樣喜歡從影像和設計上尋找靈感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場視覺饗宴。它不只是記錄旅程,更像是在策展一次精心挑選的「旅行記憶畫廊」。

评分

這本書的文字敘事風格,簡直就像是跟我那位在國外打拼的表弟在臉書上聊天一樣,超級接地氣,毫無架子。他把那些在異國他鄉遇到的鳥事、趣事,描述得栩栩如生,尤其對那些交通工具的吐槽,我差點就要在捷運上笑出來。像是他描寫在南美洲搭長途巴士,那種搖晃、混亂的景象,完全能引起我的共鳴,畢竟誰沒遇過幾次「交通地獄」?但最讓我欣賞的,是他處理文化衝擊的方式。他不是那種一味讚美異國風情的文青,而是很務實地去面對那些不方便、不習慣,甚至是讓人有點沮喪的時刻。他會坦承自己因為語言不通而吃癟,也會描述為了省錢而吃了一週泡麵的窘境。這種真誠,讓我覺得他不是在「表演」旅行,而是在「生活」旅行。書裡對於當地市集和街頭小吃的描寫,更是讓人垂涎三尺,彷彿隔著書頁都能聞到香料和油煙的味道,看得我立刻就想放下書,衝去永康街找點異國風味的食物來解饞。整體來說,這本書的文字魔力,在於它把遙不可及的環球夢,拉回到了可以觸摸的、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層面,讓人覺得:「嘿,好像我也能做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