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從市場看宗教與社會關係的重構——來自中國的一個地方性知識
這是我在中山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學位的論文,該文是基於筆者22個多月的田野調查工作寫成的文本。這篇論文探討的實質問題和我碩士期間的研究問題具有延續性。兩者均是探討佛教信徒的組織模式、資源動員機製及其對宗教社會功能作用的影響,具有較為強烈的現實社會關懷感。
在《瑪納斯大佛寺寺內居士林與社會建設》一文中,筆者主要探討瞭一個寺內居士組織的創立對於宗教組織結構變遷以及宗教和社會關係重構的意義,而這篇博士學位論文則延續瞭這個問題,隻不過採用瞭當代人類學傢喬治.E. 馬爾庫斯(George E.Marcus)提齣的文化並置方法,將研究對象換成瞭體製外宗教現象——藏傳佛教的居士組織,即廣州市菩提學會。
筆者嘗試藉助另一種佛教信徒組織的修行理念、資源動員模式和社會功能的研究,為漢傳佛教居士組織和社會的關係研究提供另一種可能的對照。
在理論視角上,本書引入瞭宗教市場論的區位概念,嘗試為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注入中國文化經驗,重構西方宗教社會學的核心概念,推動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的本土化。同時,在闡釋宗教組織資源動員方麵,即各類細分市場的資源整閤機製上,除瞭引入佛教居士網路這個關鍵概念外,還首次將長尾理論引入宗教現象的解釋中,這種做法雖然容易受到那些不喜好經濟理論的專傢的批評,但筆者認為長尾理論在解釋藏傳佛教在內地傳播的社會資源動員機製方麵確實有效。
本書具體內容介紹如下:
學界關於宗教市場論在中國語境下的適應性問題,主要包括範式閤法性、命題檢驗、文化多樣性和理論邊界問題等四種討論維度。本書主要結閤文化多樣性和理論邊界拓展兩種維度進行探索。文章認為市場的本質是一種資源配置方式,有關宗教組織的市場運作和資源配置方麵,宗教市場論提供瞭頗具啟發性的解釋,宗教市場論有迴應現代性問題而拓展其理論邊界的潛力。但宗教市場論在中國的運用有賴於結閤具體的社會文化脈絡重構其概念內涵和分析框架。
本書文章結閤廣州市菩提學會的田野調查資料,以斯達剋宗教區位市場概念為邏輯切入點,結閤社會文化脈絡重構宗教市場區位的內在構成維度;同時藉助長尾理論探討廣州菩提學會各類小眾市場(細分市場或區位)運作的資源動員機製,推動宗教市場論迴應宗教和社會關係重構的問題,進而為拓展宗教市場論的理論邊界創造條件。
本書的主要發現和論述結構如下:
第一,廣州菩提學會的宗教現象是一種小眾信仰。第一章介紹瞭文章的研究問題、理論視角、田野過程和論文結構。第二章田野調查發現,廣州市菩提學會的信徒大多屬於教育水準高、收入穩定、年輕的新型社會階層,錶現齣瞭義理佛教信仰偏好,屬於典型的小眾宗教信仰現象。
第二,廣州菩提學會各類小眾市場構成有其社會文化脈絡。論文第三章中,從文化脈絡上講,基於大乘佛教「自度度他」宗教精神和菩提學會「漸修漸悟」的修行理念,廣州菩提學會創建瞭佛法共修、佛化國學、慈善、放生和臨終助念等多種宗教子公司類型。社會脈絡上講,如此多樣的宗教公司為信徒提供瞭多種的宗教服務,迎閤瞭新型社會階層的多重信仰偏好需求,廣州菩提學會形成瞭佛法共修、佛化國學、慈善、放生和臨終助念等多種分散的信仰小眾(區位)市場。
第三,資源長尾:廣州菩提學會各類小眾市場運作的資源動員機製。第四章到第七章在第三章基礎上進一步詳細描述瞭各類細分市場的生成過程、內在構成後,運用長尾理論分析瞭各類小眾信仰偏好市場的需求、人力、物力等資源如何在信徒網路的作用下跨區域彙集和共用的過程。由此生成瞭佛法共修、佛化國學、慈善、放生和臨終助念等市場運作所需的多條資源長尾。正是依託這些資源長尾,廣州菩提學會實現瞭跨區域的信仰傳播。
第四,結語:理論迴應和研究展望。首先,廣州菩提學會的宗教市場構成有其社會文化脈絡;新型社會階層信仰選擇有實踐理性精神;區位跨立是一種常態,中國宗教市場構成並不止三種顏色。其次,廣州菩提學會宗教市場的資源動員中形成瞭資源長尾機製。廣州菩提學會資源動員機製可能推動瞭區域佛教不同教派間、宗教和地方社會的關係重構。最後本書提齣可以進一步開展佛教不同教派、不同宗教的市場構成和資源動員機製比較研究,以推動宗教市場論迴應宗教和社會的關係問題,拓展其理論邊界。
本書解釋瞭廣州市菩提學會的宗教區位市場構成、資源長尾機製和資源長尾中的區域佛教結構重組。這對於推進當代城市宗教現象的認知可能會有所助益,對於瞭解當下中國新型階層的精神特徵以及政府的宗教管理也有啟發意義。在理論上,文章藉助宗教市場論區位概念的重構,探討瞭當代中國社會階層分化背景下的小眾信仰市場的運作規律,迴應瞭宗教市場論的一些爭論;並將市場看作一種資源動員機製,進而分析其在重構地方宗教和社會關係方麵的可能,為拓展宗教市場論的理論邊界創造條件。由於作者水準的局限以及各種限製因素,本書的觀點未必完全閤適,也歡迎更多學術同仁多多批評指正,共同推進相關研究的進步。
在本著即將付梓齣版之際,特別要感謝在我求學過程中給予我思想啟迪的諸位老師,尤其要感謝我的恩師,中山大學劉昭瑞教授,感謝劉老師對我的栽培和教導,劉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厚的「闆凳功」,這些都是我們後輩需要傳承的學術精神。也要感謝我的師資博後閤作導師,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王欣教授,王老師為人和善、熱情,特別強調學術的社會使命感以及學者的安身立命之所的雙重意義。感謝陝西師範大學的周偉洲先生、馬強教授、韓香教授、吳洪琳教授和吾斯曼江教授等給予筆者的諸多鼓勵和指導,感謝徐百永副教授、王啟明副教授、王超副教授以及羅宏博士,在工作生活方麵給予我這位後來者提供瞭諸多寶貴經驗分享和指點。本著的寫作過程中還得到很多專傢、資料收集對象等等的支持和幫助,這些故事都在本書後記中有交代,這裡不再纍述。還要感謝蘭臺齣版社的陳嬿竹女士、楊容容女士、瀋彥伶女士及各位工作人員們,感謝參加本書匿名評審的三位專傢教授對於本書學術價值的認可及提齣的寶貴修改意見。正是他們的辛勤工作,纔保證瞭本書順利齣版。
吳良平
陝西師範大學 雁塔校區 文科科研樓
2019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