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軟體書,常常更新速度跟不上軟體迭代的速度,買了之後沒多久就覺得落伍了。這本《跟Adobe徹底研究InDesign CC》的優勢就在於它聚焦於CC版本的核心架構,很多概念是通用的,即便是未來軟體功能有微調,書中強調的設計原理和工作流程依然適用。我特別欣賞它在整合其他Adobe產品(如Photoshop和Illustrator)時的說明,書中清楚地展示了如何利用它們之間的協同工作來優化效率,而不是把InDesign當作一個孤立的工具來看待。舉例來說,它介紹了如何利用Illustrator的向量圖形在InDesign中進行無損放大縮小,以及如何透過Photoshop的智慧型物件來保持圖檔的彈性編輯能力。這種跨軟體整合的教學,極大地拓寬了我對InDesign在整個設計生態系中角色的理解,讓我不再是「只會用InDesign」的設計師了。
评分我個人是那種視覺學習者,光看文字描述很難吸收,所以我對工具書的圖文比例非常在意。這本《跟Adobe徹底研究InDesign CC》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到位,圖片的解析度高,而且標示清楚,幾乎每一個操作步驟都有對應的截圖輔助。更厲害的是,它不像有些書為了節省篇幅,把複雜的操作步驟拆成好幾張小圖,讓人看得眼花撩亂。這本書的排版設計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InDesign範例!它展示了如何利用層次分明的標題、清晰的註解方塊和適當的留白,來引導讀者的視線。光是研究這本書的編排結構,我就學到很多關於如何讓複雜資訊變得易讀的技巧。對於經常需要製作手冊、報告或電子書的用戶來說,光是模仿書中呈現資訊的方式,你的版面設計水準就能提升好幾個檔次。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設計界的救星!我以前對InDesign的理解,頂多就是排排版、插插圖,總覺得功能很複雜,每次想嘗試新東西都會卡住。但自從開始看這本《跟Adobe徹底研究InDesign CC》,簡直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把那些教科書裡枯燥的術語講得淺顯易懂,尤其對於版面設計的邏輯性,講得特別透徹。書裡舉的例子都非常貼近實際工作會遇到的問題,像是如何處理跨頁物件的連續性、如何精準控制文字的間距與排版細節,這些都是以前我花很多時間摸索卻不得要領的部分。最讓我驚艷的是,它對於「樣式」的應用有非常深入的探討,學會了如何有效率地建立和應用文字樣式與物件樣式,讓我在處理長篇文件時,修改起來簡直是事半功倍。如果你是那種想把InDesign從「堪用」提升到「專業」層次的人,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選擇,它給的不只是軟體操作,更是一種設計思維的養成。
评分坦白說,剛開始我有點猶豫要不要買這本看起來篇幅頗厚的工具書,畢竟時間寶貴,希望能快速上手。但實際翻閱後,我發現它並不是那種純粹的「抄作業」式教學。它裡面穿插了許多關於「為什麼設計師需要這樣思考」的哲學層面探討。例如,在講「網格系統」時,作者不只是教你如何設定欄位,還深入分析了西方古典設計到現代主義設計中,網格如何影響資訊的閱讀速度和美學感受。這種理論與實務的完美結合,讓我在操作工具的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設計素養。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設計理論的回顧與強化。對於那些渴望深入理解排版藝術、而不僅僅是學會按鈕操作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是一種全面的、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專業知識累積,絕對值得我書架上的核心位置。
评分說真的,市面上很多InDesign的教學書都像是冷冰冰的操作手冊,只告訴你「點這裡會出現什麼功能」,但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的背後原因卻從不解釋。這本《跟Adobe徹底研究InDesign CC》完全不一樣,它給我的感覺更像是請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坐在你旁邊,手把手帶你走過設計專案的每一個環節。它的章節安排很有條理,從基礎的介面佈局到進階的資料合併列印,循序漸進,不會讓你一下子被海量資訊淹沒。特別要稱讚的是,書中對色彩管理和印刷輸出的章節處理得極其細膩,這部分常常是新手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作者不厭其煩地解釋了CMYK與RGB的差異、出血設定的必要性,甚至連不同紙材對顏色呈現的影響都有提及,這對於我們在台灣,需要與各種不同印刷廠合作的設計師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讀完這些章節,我對「印前檢查」這件事的嚴謹度有了全新的認識,再也不怕送件後被廠商唸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