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全球有趣的邊界、領土和地理奇觀

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全球有趣的邊界、領土和地理奇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佐蘭.尼科利奇
图书标签:
  • 地理
  • 地图
  • 边界
  • 领土
  • 奇观
  • 旅行
  • 文化
  • 历史
  • 世界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奇特豐富的邊界故事,顛覆對地理的認知與想像
★2020年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Edward Stanford Travel Writing Awards)
年度旅行圖文好書(Illustrated Travel Book of the Year)

  #全世界最有趣的、最殘酷的、人為算計的、自然力量的、心理隔絕形成的不可思議邊界地圖集
  #奇異的地域趣味,透過一幅幅精緻地圖與曲折線條,展現世界各地邊界百態,以及不同的領土治理形式
  #細數邊界背後複雜的政治、歷史、社會、文化與自然因素

  ◎義大利的坎波內(Campione d’Italia)必須經過瑞士十五公里才能到達最近的義大利領土!
  ◎當一棟房子被邊界穿越時怎麼辦?甚至是一張在旅館裡面的床,竟被邊界穿越了?(荷蘭vs.比利時、法國vs.瑞士)
  ◎河流中有分屬兩個不同國家的個別島嶼,但泥沙堆積卻讓兩個島連起來了!該歸誰管呢?(阿根廷vs.烏拉圭)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道二七○○公里的沙石建築?
  ◎世界上竟存在著「未被定義的國家」?

  世界並不總是如我們認為的那樣。本書作者將全世界最古怪、最有趣、最不可思議、最不尋常、最不合邏輯的各種邊界現象,透過精要趣味的文字與簡潔清晰的地圖,一一解謎。各種內飛地、外飛地、分裂的、不存在的城市和島嶼……,將使你重新思考「邊界」的意義,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大多數人認為一個國家的邊界是明確定義的,然而,卻有想像不到的例外,而每個例外都有它奇特且複雜的原因。

  荷蘭南方的一座小城鎮巴勒(Baarle)鄰近比利時邊界,雙方的邊界在某些街道數次交會,有趣的是,當邊界穿越一棟房子時,這棟房子的「國籍」會根據前門面對著誰的領土來決定,有時在門牌號碼旁,還會插上一支旗幟。法國與瑞士邊界上的小村莊拉居赫(La Cure),最知名的建築就是阿赫貝茲旅館,法瑞邊界將其中的好幾間房間一分為二,使得這個旅館成了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二次大戰期間,德國士兵可以駐留在旅館屬於法國(被占領)的一側,但被嚴禁跨越到屬於瑞士的另一側,因此,當德國士兵在法國這一邊的餐廳用餐之際,法國抵抗運動的成員可能正在瑞士那一邊的房間留宿備戰!

  當一個國家分裂或瓦解了,邊界劃分可能成為戰爭源頭,甚至釀成歷史悲劇。例如,蘇聯解體與眾多中亞共和國宣布獨立後,因民族複雜與政策錯誤(人口遷移與劃界問題)導致許多內飛地與領土紛爭,血腥戰事難以平息。而在民族文化多元的巴爾幹半島上,征戰始終頻繁,戰地百姓為了求生,越過邊界逃往歐盟鄰國,這些非法移民與難民,常導致鄰近國家陷入應管控邊界或提供人道保護的兩難。

  此外,有兩個非常獨特的「自治」區分別存在俄羅斯以及希臘。俄羅斯唯一自治州──猶太自治州(JAO)被預見為猶太復國主義之門戶、如今俄羅斯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是什麼歷史因素使它存在此處?希臘北方亞陀斯山,又稱「聖山」,由二十間修道院共組成神聖社區,依希臘憲法成立聖山修士國,傳統以來女性不得進入。為何「聖山」違反兩性平等的普世原則呢?

  地圖上的邊界界線標示出你我的位置,卻也是一種傷疤,因為人類始終致力於使「『我們的』比『他們的』更大」,要更多的利益與資源。這本引人入勝的地圖書,透過奇特的邊界故事,除了讓人巡遊全球,得知背後的歷史典故、政治情勢、民族問題與隱含的人道關懷,更在沉浸地理趣味之餘,重新思考疆界的意義。

  審訂:
  張峻嘉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專文導讀與推薦(依文章順序):
  張峻嘉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崔琳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
  卓忠宏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藍冠麟 新竹女中地理教師
  楊念慈 永春高中地理教師

本書特色

  ★主題多元、篇篇皆可獨立閱讀:全書共有四十七篇不同主題的邊界故事,皆可獨立閱讀。

  ★圖文並茂,兼具趣味性、娛樂性與知識性:精緻清晰的線條地圖,配合深入淺出的文字,充滿趣味性、娛樂性與知識性。

  ★疆界廣大,反映時局:本書論及的地理疆界遍及各大洲與海洋,甚至河流。北美、南美、歐洲、非洲、亞洲、澳洲、南極洲,特別是俄羅斯與中亞、東歐、巴爾幹半島、北非、阿拉伯半島等,呈現國際情勢的複雜度。

  ★題材豐富,跨領域爬梳脈絡,深具啟發:豐富的題材包括內外飛地形成的各種原因、全世界有名的鬼城及其背景、四境交界處、共管地、爭取獨立的自治區、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地方、最短的陸界、最大的飛地、邊界無人區成了生態繁境、選擇與世隔絕的無國者等,從文化、歷史、政治、戰爭、自然環境、災害等跨領域角度爬梳其內涵,深具啟發。

名人推薦

  卓忠宏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崔琳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張峻嘉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陳靜茹 萬華國中地理教師/曹潔英 國立科學園區實驗中學地理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楊念慈 永春高中地理教師/葉瓊琪 新竹香山高中圖書館主任/劉志強 萬華國中教師/藍冠麟 新竹女中地理教師
  (依筆劃順序排列)

好評推薦

  「臺灣做為一個海島型國家,對邊界概念可說相當陌生。本書展現世界各地特殊的邊界現象、不同的領土治理形式以及有趣的地理奇觀,從地圖看世界,充滿趣味且深富歷史意涵。」──卓忠宏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符應108課綱素養導向的精神,本書建構了將學科應用於真實情境的學習方式。內容有趣卻不長篇大論,適合中學生閱讀,更適合老師們在課堂活動中,啟發學生探索、豐富學習觸角,把老師與學生從枯燥的課堂中解放出來,成為真正關心世界的地球公民。」──藍冠麟 新竹女中地理教師
 
  「民族和祖國都是想像的共同體,其中糾結著文化差異、歷史恩怨和各自主張的政治正確。正是這些軌跡,讓我們在今天看到了東歐與前蘇聯地區政治地理的改變以及不尋常的邊界故事。」──崔琳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
 
  「透過此書,來日我們若有機會拜訪當地,將能深化人文想像與關懷,讓這些『不尋常邊界』不僅僅是一個旅遊地點,更成為深具意義的『地方』。」──張峻嘉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在這趟目眩神迷的旅途中,如果您能保持一份平常心,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跨越人種、地域的『恆不變』,那麼您會得到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視野。」──楊念慈 永春高中地理教師
《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全球有趣的邊界、領土和地理奇觀》書籍簡介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地圖不僅是導航的工具,更是歷史、文化和權力角力的無聲見證。我們習慣於學校課本上那些清晰劃分、界限分明的國界,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些模糊、怪誕,甚至充滿人為荒謬的邊界,世界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全球有趣的邊界、領土和地理奇觀》是一本帶領讀者深入探索地球上那些最奇特、最令人困惑的地理邊界、飛地、屬地以及那些挑戰我們傳統地理觀念的「奇觀」的深度地圖集。它超越了教科書的標準敘述,揭示了在國家劃線、歷史演變和地緣政治博弈中,那些被遺忘或被忽略的邊緣地帶。 邊界,不只是兩條線 本書的核心論點是:邊界從來都不是一條簡單的線。它們是動態的、有生命的,有時甚至是武斷的。我們將從最基礎的邊界類型入手,探討自然邊界(如河流、山脈)如何被人類的政治意圖所重塑,以及人工邊界(如人造牆體、軍事分界線)如何永久地改變了人類社群的結構。 我們將追溯那些因歷史遺留問題、殖民遺產或國際條約而產生的複雜邊界。例如,書中會詳述歷史上那些因簽訂條約時的測量誤差或對地理特徵理解不周而產生的「劃錯的邊界」,這些邊界至今仍在影響著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與身份認同。 飛地與通屬地:迷失在地理迷宮中 飛地(Enclaves)和通屬地(Exclaves)是地理上的怪胎,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國家」這一概念的有趣挑戰。本書將詳細剖析全球最著名的飛地與通屬地,探討它們的形成原因以及它們如何成為外交談判的焦點。 想像一下,一個村莊被完全包圍在另一個國家的領土內,居民進出鄰國,就像跨越一條街一樣簡單,但實際上卻是出入境。我們將深入巴林(Balingen)附近的歷史飛地,以及那些因戰爭或政治分裂而產生的、在異國領土內形成「迷你國家」的特殊案例。讀者將看到,生活在這些地理孤島上的人們,如何在兩個或多個國家體系之間進行自我定位與生活協調。 爭議邊界:永恆的拉鋸戰 地緣政治的緊張往往集中在那些尚未被明確劃分的區域。本書不避諱探討那些引發國際衝突的爭議邊界。從極地冰蓋下的資源爭奪,到歷史積怨深厚的特定河流流域,我們將用精確的製圖技術來呈現這些地區的複雜性。 我們將分析海域邊界(Maritime Boundaries)的特殊性,探討「大陸架」與「專屬經濟區」(EEZ)的劃分是如何牽動國家主權的。這些邊界往往涉及遠洋資源的開採權和航運通道的控制權,其複雜程度遠超陸地邊界。 人為的地理奇觀:邊界上的生活 《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的魅力不僅在於政治地理,更在於那些因邊界而產生的獨特人類活動和文化現象。 書中專門設置章節探討「邊界城鎮」。這些城鎮往往是文化交融與衝突的熔爐,它們的建築風格、語言習慣甚至商業模式,都呈現出強烈的雙重性或多重性。我們將觀察那些在同一條街道上,一側是完全不同的法律體系和生活方式的景象,這種並存的現實既荒謬又迷人。 此外,本書還會介紹那些被建造出來的、具有象徵意義的「邊界奇觀」。有些是軍事隔離帶,體現了歷史的傷痕;有些則是精心設計的公共藝術項目,試圖在分裂之地建立連結。這些結構物如何影響了當地生態、人口流動乃至情感連結,都將在書中得到詳盡的圖解與分析。 微觀領土與失落的國家 更為極致的探索將帶領讀者進入「微觀領土」的世界。我們將聚焦於那些極小的、甚至僅僅是歷史上短暫存在過的「國家」或「自治實體」。從那些由個人聲明建立的「自封王國」,到那些因外交真空而短暫出現的「失落國家」,這些案例揭示了主權概念的脆弱性與流動性。 地圖的語言:製圖學的視角 本書不僅提供了豐富的地理信息,更著重於「如何看地圖」。我們將探討不同製圖學家在描繪爭議地區時的選擇性與偏見。一張地圖的投影方式、標註的語言,甚至顏色和符號的運用,都可能微妙地暗示著製圖者或發布者的政治立場。通過解讀這些「地圖語言」,讀者可以更批判性地理解我們所接收到的所有地理信息。 總而言之,《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全球有趣的邊界、領土和地理奇觀》是一次對地理學、歷史學和政治學的跨學科旅程。它邀請讀者跳出常規思維,欣賞那些讓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複雜、如此引人入勝的邊界與地緣現象。這本書不僅適合地理愛好者、國際關係學者,也適合所有對「我們是如何劃分世界」這個基本問題感到好奇的人。它將證明,地球上最有趣的故事,往往發生在那些界線模糊、令人困惑的邊緣地帶。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佐蘭.尼科利奇(Zoran Nikolić)


  再生能源工程師。一九七五年出生於塞爾維亞中部的上米拉諾瓦茨(Gornji Milanovac)。童年隨家人搬遷到貝爾格勒(Belgrade)附近,開始研究並繪製當時的南斯拉夫地圖,並試圖找到居住地附近的每個地方,自此對地理、地圖和地圖集產生強盛的興趣與迷戀,持續到現在。

  他花了大量時間瀏覽和分析不同的地圖,並注意到許多不尋常的事物,於是完成了這本奇特且有趣的地圖集,希望對所有學習地理、製圖,以及對文化、社會和政治有興趣的讀者,不論是業餘愛好者、專業人士或學生,都能得到啟發。

譯者簡介

林資香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廣告碩士,曾任職廣告公司與航空公司,目前為文字工作者,專職翻譯、編輯與寫作,譯著涵蓋心靈成長、瑜珈、傳記、哲學、歷史、商業等領域,包括《西藏禪修書》、《西藏心瑜伽2》、《與靈共存》、《希望之翼》、《什麼樣的業力輪迴,造就現在的你》、《我嫁到不丹的幸福生活》、《昆達里尼瑜珈》、《我還記得前世》、《不只小確幸,還要小確「善」!》、《哈佛醫學專家的老年慢療八階段》、《爆買帝國》、《哲學的故事》、《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深愛覺醒》、《開啟你的驚人天賦》、《當佛陀遇見愛因斯坦》、《解開傷痛的20個超凡智慧》、《全球思維在地行銷》、《時尚商業學》、《偉大攝影的基礎:人物》等書。聯絡信箱:thlin.28@gmail.com

 

图书目录

專文導讀
邊界的停駐與遊走/張峻嘉
文化差異、歷史恩怨和意識形態的糾結/崔琳
專文推薦
邊界一線,有趣的典故中涵藏歷史傷痕/卓忠宏
把老師與學生從枯燥課堂中解放出來的地理實境課/藍冠麟
旅途雖然目眩神迷,還是要關注「恆不變」/楊念慈
 
自序 (不)尋常的地理學
前言 不尋常的邊界:內飛地(enclave)、外飛地(exclave),以及其他現象

01麥主耶傑(Međurječje),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塞爾維亞
一項結婚禮物演變成一座內飛地

02利維亞(Llívia),法國|西班牙
被賦予城鎮地位而變成一座內飛地

03布雷佐維查(Brezovica),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
其中有間房子似乎不屬於任何國家

04義大利坎波內(Campione d’Italia),義大利|瑞士
距離本國不到一公里,卻得花將近十五公里的路程才到得了

05維恩鐵路(Vennbahn),比利時|德國
邊界鐵路所有權從德國轉移為比利時,從而形成的內飛地

06布辛根(Büsingen am Hochrhein),德國|瑞士
不屬於歐盟的德國城鎮

07巴勒(Baarle),比利時|荷蘭
房子的「國籍」是以前門的位置來決定

08榮霍爾茨(Jungholz),奧地利|德國
在山頂的四境交界點與母國相接

09賽普勒斯及其邊界
昔日富商名流的遊樂場,如今變成了一座鬼城

10俄羅斯的外飛地 聖科夫梅德韋日耶(San’kovo-Medvezh' ye)、盧特佩三角(Lutepää Triangle)、薩塞靴(Saatse Boot)、卡里寧格勒(Kaliningrad)
有一條禁止車輛停車的道路

11中亞的內飛地
一個國家的解體,使十萬人離開了祖國國土的懷抱

12馬德哈(Madha)與那赫瓦(Nahwa),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這些飛地的國籍,由居民選擇

13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邊界
爭取獨立的自治區

14蘇萊曼沙阿陵(Tomb of Suleyman Shah),敘利亞|土耳其
尚未安息的陵寢

15聖皮埃赫與密克隆群島(Saint Pierre and Miquelon),法國|加拿大
距離法國本土近四千英里之遙的飛地

16河流與湖泊中的島嶼內飛地 阿根廷|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馬拉威|莫三比克
巴拉那河中的群島:世界上真正最大的內飛地

17共管地(Condominium) 費桑島(Pheasant Island)、莫瑟爾河(Moselle River)
易手超過七百次的島嶼

18西班牙——摩洛哥邊界
全世界最短的陸地邊界,分隔了兩個主權國家

19法國——荷蘭邊界
距離大陸一海之遙的歐洲邊界

20加拿大——美國邊界 羅伯茨角(Point Roberts)、西北角(Northwest Angle)
跨越邊界的一座文化場域,拉近了兩個國家的距離

21馬凱特島(Märket Island),芬蘭|瑞典
為了將一座新的燈塔放進芬蘭領土,而被重新劃定的邊界

22迪奧米德群島(Diomede Islands),俄羅斯|美國
兩個島相距不到四公里,卻相隔了一天

23摩洛哥狹道(Moroccan Berm),西撒哈拉
穿越沙漠的二千七百公里沙牆

24護照島(Passport Island),巴林|沙烏地阿拉伯
為了連接兩個國家而建造的島嶼

25北森蒂納爾島(North Sentinel Island),印度
島上的居民選擇與世隔絕

26四境交界點(quadripoint) 納米比亞|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立陶宛|波蘭|俄羅斯、加拿大、卡塔尼亞省(Catania Province),西西里島
四境交界點,亦即四個區域在此交會的一個地理位置

27不尋常的國內邊界:亞洲 朋迪治里市(Puducherry)、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境內有眾多內飛地的小國
不尋常的國內邊界:北美 艾力斯島(Ellis Island)、肯塔基彎(Kentucky Bend)
即將成為一座島嶼的陸地,但只是暫時如此
不尋常的國內邊界:歐洲 布萊梅港(Bremerhaven),漢堡、科赫特拉耶爾韋(Kohtla-Järve)、列支敦斯登、加告茲(Găgăuzia)
為了讓城市有港口而設置的內飛地
不尋常的國內邊界:澳洲 哲維斯灣領地(Jervis Bay Territory)、邊界小島(Boundary Islet)
僅有八十五公尺長的州界

28不尋常的首都
正式首都是一座鬼城的唯一國家

29昌第加(Chandigarh),印度
既是兩個邦的首府、又是聯邦屬地的城市

30托爾尼奧(Tornio)與哈帕蘭達(Haparanda),芬蘭|瑞典
可以慶祝兩次新年的合併城市

31拉居赫(La Cure),法國|瑞士
這半邊對德軍敞開大門、那半邊留宿法國抵抗運動成員的跨境旅館

32瓦爾加(Valga)與瓦爾卡(Valka),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居民拜訪對街的鄰居時得帶上護照

33奧得河畔法蘭克福與斯武比采(Słubice),德國|波蘭
隨著國界移動而被一分為二的城鎮

34哥里加(Gorizia)與新哥里察(Nova Gorica),義大利|斯洛維尼亞
就連斯洛維尼亞墓碑上的姓名,都被義大利化了

35黑佐根拉特(Herzogenrath)與科克拉德(Kerkrade),德國|荷蘭
深富反叛精神的歐洲小鎮

36馬特朗日(Martelange),比利時|盧森堡
錯誤的地圖導致城鎮被一分為二

37伊斯坦堡(Istanbul),土耳其
橫跨兩大洲並擁有近三千年歷史的超級大城

38烏拉爾河(Ural River)與兩大洲的城市
二千五百公里長的河流,將城鎮劃成分屬兩大洲

39鬼城 普里彼特(Pryp’’yat’)、普利茅斯(Plymouth)、卡曼斯科(Kolmanskop)、申卓利亞(Centralia)、克拉科(Craco)、端島(Hashima Island)
自然災難、核緊急事故、經濟衰退、煤礦大火,使得居民紛紛逃離

40猶太自治州(Jewish Autonomous Oblast),俄羅斯
人們從俄羅斯的一邊搬到另一邊的成功故事

41英國皇家屬地 曼島(Isle of Man)、澤西島(Jersey)與根息島(Guernsey)
這座島嶼擁有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議會

42德國綠化帶
政治分歧與意識形態的鴻溝,為大自然提供了生態的避風港

43安道爾公國(The Principality of Andorra)
一個加泰隆尼亞的獨立國家,卻由西班牙主教與法國總統共同治理

44卡普里維地帶(Caprivi Strip),納米比亞
一項巧妙的計畫,卻被一條無法通航的河流擊敗了

45油岩城(Oil Rocks),亞塞拜然
大海中央的人造工業重鎮

46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邊界的無人區
邊界沿河而行,直到河流改變方向

47亞陀斯山(Mount Athos)
世界上唯一一個全為男性人口的地區

詞彙表
謝辭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907231
  • 叢書系列:春山之巔Summit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自序

(不)尋常的地理學


  在我小時候,光是看一眼地圖,就足以吸引我的注意力、激發我的好奇心,讓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五顏六色的地區與線條代表著什麼、我們住在「這裡」意味著什麼、以及邊界到底是什麼。隨著我年紀漸長,也對基本地理學略知一二,此時地圖對我來說,更成了一種奇妙而驚人的發明,就像某種旅行機器,讓我得以從印度一下子跳到阿根廷、再從阿根廷跳到澳大利亞,然後又立刻跳到格陵蘭。逐漸地,我在我的地圖與地圖集上發現愈來愈多有趣的細節,包括某些「新」的國家與不尋常的邊界。雖然一路走來所受的教育使我朝向了經濟學與資訊工程學,但毫無疑問地,地理始終是我最喜愛的學科。

  然而,地理學究竟是什麼呢?它是一門複雜的學科,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地理學(geography)之名源自希臘語的γεω(geo,意思是「地球」)與γραφiα(graphia,意思是「描述」),因此,這門科學可以被翻譯成「對地球的描述」。

  地理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橋梁,這項事實即可反映出這門科學的複雜性。概括來說,自然地理學關注的是地球整體範圍內的各種自然本質及其知識範疇,包括大氣層、岩石圈、生物圈以及水圈,而社會地理學研究的則是人口、經濟以及聚落。

  在研究我們這個藍色星球的自然或社會各個面向時,地理學家總會遇上某些奇特的現象:可能是極為巨大或極其細微的自然特徵、僅發生在少數地點的現象,或是不尋常或不合邏輯的邊界。我們當然不可能在一本書中涵蓋地球所有的奇特與古怪現象,但我希望本書所呈現的,是其中若干最有趣、最不尋常的描述。

  基於種種原因,我在一九七五年出生於塞爾維亞中部的上米拉諾瓦茨(Gornji Milanovac),但我只在那裡度過我人生中的頭兩年,我的家人時常搬家,範圍大概多在貝爾格勒(Belgrade)附近。這些搬家的經驗或許影響了童年的我,因為不知從何時開始,年幼的我會時常拿起一份當時的南斯拉夫(Yugoslavia)地圖,試圖找出每個我們曾經住過的地方,從而開始了我對地理學、地圖與地圖集的執迷,一項持續至今的執迷——即便紙本的地圖如今幾乎已成了過往雲煙。我對數位地圖集完全沒有意見,相反地,我認為它們是使地理物件得以擁有現代化呈現的絕佳方式。然而,我的家中隨時都備有至少一本平面印刷的實體地圖集——即使我一年只會看它一次。雖然我的文憑顯示我是一名資訊工程師,但我的注意力從未稍離地理學與地圖片刻,好些線上地圖集網站更是我的最愛。我花了大量時間瀏覽與分析不同地圖,使我注意到許多不尋常的現象,這些不但為本書的撰寫提供了靈感,更幫助我盡可能將最多的奇特現象囊括進來。

  我希望本書能成為一本有趣的補充讀物,提供地理學、製圖學、政治學以及社會學的研究者參考——不論他們是業餘愛好者、專業人士或是學生。本書的撰寫方式讓讀者可以隨機選讀,每位讀者都可以先瀏覽過各個篇章,再找出自己有興趣的部分來細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我平常很少會主動去閱讀關於地理或地圖學的書籍,總覺得那類型的內容比較硬核。但是這本《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的編排方式非常成功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採用了一種像是旅遊指南的輕鬆筆調來介紹這些嚴肅的地理現象。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那些「無人區」或「爭議地帶」時所流露出的那種探險精神,彷彿我們不是在看書,而是在跟著一位資深探險家,一同深入那些連衛星圖像都難以精確捕捉的角落。書中對一些國際管轄權模糊地帶的描述,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在二十一世紀,地球上仍有這麼多地方是處於法律真空或多重管轄的灰色地帶。這種對「已知世界」邊緣的探索,滿足了我內心深處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個地理偵探,正在拼湊這些遺失或錯置的領土碎片。這絕對是一本適合在放鬆的午後,配著一杯咖啡,慢慢翻閱,享受知識與視覺雙重驚喜的優質讀物。

评分

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它的裝幀設計非常有質感,那種厚實的紙張和精緻的印刷,讓我覺得這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讀物,而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藝術品。我翻開內頁,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色彩豐富的插圖和地圖,它們不像傳統的地圖集那樣只是標示地名和首都,而是更著重於呈現邊界線本身所帶來的視覺衝擊。例如,那些看起來像被鋸齒狀切割過的國家邊界,或是完全不符合自然地理邏輯的人為劃分,都讓我忍不住停下來細細研究。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呈現這些「奇觀」時所採取的敘事方式,它不是單純的學術論述,而是帶著一種說故事的口吻,將每一個邊界背後的複雜歷史背景,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娓娓道來。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地理現象,其實都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這種結合了美學與知識深度的呈現方式,讓閱讀過程變成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非常適合想從輕鬆的角度認識世界的讀者。

评分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展示了地球上哪些地方的邊界很奇怪,更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解構「領土」的概念。對於習慣了標準世界地圖的我們來說,這本書就像是給我們的視覺系統做了一次徹底的重啟。我發現有些國家的飛地(enclaves)和屬地(exclaves)的複雜程度,簡直像是一團打了結的毛線球,讓人看了頭皮發麻卻又忍不住想解開它。作者似乎非常擅長挖掘這些「邊緣地帶」的細節,這些地方往往是文化、語言、甚至生活習慣產生劇烈轉變的交界點。透過這些地圖,我彷彿能感受到那些居住在邊界兩側的人們,在同一個地理空間內,卻可能面臨著完全不同的行政體系和身份認同的拉扯。這對我理解國際關係,特別是在處理跨國議題時,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文化和空間背景。它提醒我們,地圖上的線條,背後站著的是千千萬萬活生生的人們的生活。

评分

老實說,一開始我對「邊界」這個主題並沒有抱持太高的期待,總覺得這類主題會過於學術或枯燥。但這本《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它成功地將冷硬的地理政治學,轉化成了一場視覺的饗宴。書中收錄的案例實在是太「奇葩」了,有些地方的邊界線簡直像是藝術家隨意揮灑出來的線條,完全不符合任何理性的考量,純粹是歷史上某個偶然事件的產物。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在討論國家主權時,常常強調的是法律和條約的嚴謹性,但這本書卻用實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所謂的「主權」其實是建立在一堆充滿偶然性和人為錯誤的「線條」之上。我特別喜歡書中穿插的一些小專欄,它們解釋了某些邊界是如何因為一條河流改道、一個家族的糾紛,甚至是一場戰爭的失誤而被永久固定下來。這讓我對「地理決定論」產生了懷疑,反而更傾向於相信「歷史偶然性」在塑造我們世界樣貌上的巨大影響力。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充滿好奇心了,「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光是這個詞彙組合,我就忍不住想翻開來瞧瞧。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我們對「邊界」這個概念其實有著很複雜的情感,畢竟我們的土地與國際地位都是這麼的微妙。因此,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在歷史課本上讀過,或是聽長輩提起的那些劃分國界的故事。我特別期待看到書中如何呈現那些地理上充滿爭議、或是因為歷史演變而形成奇特形狀的邊界線。我很想知道,作者會不會收錄一些關於島嶼國家邊界劃定的案例,畢竟在海洋環繞的環境下,海域劃界絕對是個充滿學問又引人入勝的話題。這種「非典型」的地理探索,遠比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標準地圖要來得生動有趣得多,它讓我們看到,所謂的「邊界」其實不只是冷冰冰的線條,而是充滿了人類歷史、政治角力與文化交織的證明。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的不只是視覺上的震撼,更能引發讀者對於「領土」這概念更深層的思考,畢竟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國家與國家的界線似乎越來越模糊,但同時又在某些地方變得更加堅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