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新手第一本書」的定位非常看重。這意味著它必須是極度友善、沒有門檻的。我最怕看到那種一開始就丟出一堆專有名詞的書,什麼「Double Strain」、「Muddler」、「Jigger」,看得我一頭霧水,然後就直接闔上書了。這本書如果真的對新手負責,應該要從「什麼是杯子」開始教起吧?例如,為什麼要用高球杯(Highball)而不是古典杯(Rocks Glass)來裝特定的酒?杯子的形狀如何影響飲品的風味釋放?再來就是,基酒的選購指南是不是該有?例如,新手該先買哪一種琴酒?伏特加有什麼差別嗎?我不需要知道歷史淵源,我只需要知道,在哪個價位帶,我可以買到「堪用」的酒。如果它能提供一個「入門級酒櫃清單」,標示出哪些是「必備」,哪些是「可選升級」,那對剛開始投入這個嗜好的人來說,絕對是省錢又省時間的指路明燈。
评分哇,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覺得超親切的!身為一個對調酒很有興趣,但每次走進酒吧就開始緊張,深怕點錯酒單上的奇奇怪怪名字的新手來說,這種「簡單調製」的承諾簡直是救贖。我以前都覺得調酒是專業人士的領域,那些雪克杯、攪拌匙、量杯,光是器具就讓人卻步,更別提那些需要用義大利文或法文發音的基酒了。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把複雜的步驟拆解到連我這種廚房白痴都能上手,那真的是太棒了。我最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些利用家裡現有材料就能完成的配方,譬如說,家裡剛好有柳橙汁和萊姆,能不能利用這些做出幾款不同的變化?而不是一開始就要我跑去專賣店買一堆我可能只用一次就會塵封在櫃子底的利口酒。希望它在食材的選擇上能多點彈性,並清楚說明為什麼要這樣搭,例如酸度要怎麼平衡,甜度如何調整,而不是只給我一堆「照著做」的指令。這種基礎知識的建立,對我這種想從零開始建立「調酒直覺」的人來說,絕對比一堆花俏的裝飾技巧重要一百倍。
评分說實話,現在網路上關於調酒的教學影片多到嚇死人,每一個網紅都說自己的 Mojito 是最正宗、最道地的。但問題是,影片的節奏通常很快,很多細節一帶而過,比如搗薄荷葉到底要多大力道?是像在打地鼠一樣用力砸下去,還是輕輕地「按摩」一下就好?這些微妙的力道和時間的掌握,光看影片很難體會。我希望這本書能在「手法」這塊著墨多一點,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詳細解釋每一個動作背後的原理。例如,為什麼有些酒要用攪拌(Stir)而不是搖晃(Shake)?如果搞錯了,口感會差在哪裡?如果它能像一本武功秘笈一樣,把每個招式分解到最細微的步驟,並附上「錯誤示範」的後果,那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畢竟,調酒不只是混合液體,它還牽涉到空氣的導入、溫度的控制,這些細節往往決定了一杯酒的靈魂,如果能把這些「眉角」傳授給我,那就太超值了。
评分我對「調酒」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把兩種東西混在一起」。但如果這本書能帶領我超越這個階段,讓我理解不同味道之間的化學反應,那就太棒了。舉例來說,它能不能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酸、甜、苦、辣」這四種基本味道在雞尾酒中扮演的角色?為什麼有些時候需要一點點鹽巴來提升風味?或者,如果我沒有糖漿,能不能用蜂蜜來替代?替代之後,口感和甜度會有什麼差異?我希望它能建立一套通用的「風味平衡邏輯」,而不是死板的食譜。如果我能學會了這個邏輯,即使以後食譜上寫的材料我剛好缺一樣,我也能根據自己的判斷去調整,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味道。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才是一家好的入門書能給予讀者的最大禮物。
评分其實,調酒的樂趣不只在於喝到一杯好喝的成品,更在於「招待朋友」時的儀式感。如果我能自信地端出一杯外觀漂亮、味道平衡的自製調酒,那種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所以,這本書的「視覺呈現」和「擺盤技巧」也很重要。我不是要學米其林餐廳那種複雜的裝飾,而是希望學會如何用一片檸檬皮做出漂亮的扭轉,或是如何讓冰塊看起來更清澈、更有質感。很多時候,一杯酒看起來「對了」,喝起來就覺得美味了八成。如果書中有專門一章節討論「如何讓你的簡單調酒看起來像個樣」,而不是只專注在配方本身,我會非常欣賞。畢竟,要讓人願意嘗試我調的東西,外觀絕對是第一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