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抄金剛經(暢銷經典版)

親手抄金剛經(暢銷經典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明理
圖書標籤:
  • 金剛經
  • 佛教
  • 經書
  • 抄經
  • 心靈成長
  • 自我修養
  • 傳統文化
  • 暢銷書
  • 經典
  • 佛教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抄經一遍,勝讀十遍。
親手抄寫,福報滿滿;為人抄寫,功德洋溢;送人抄寫,佛法廣傳。
 
  佛經裡記載各種受持經典的方法,抄經是最方便的易行門。不僅讚法、親近如來,且能攝取福德,受天人供養或滅罪。無論為弘揚佛法,還是為祈福、報恩、布施、薦亡,這都是一本最特別的書,也是最好的禮物。
 
  抄經是佛教徒的優良傳統,信徒的供養裡也以法供養為最。字字珠璣的經文是增長智慧、淨化心靈的重要泉源。所以《金剛經》裡說:「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至於抄寫完的經文,可善加保存或是透過火化迴嚮功德。
 
  《金剛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六種原譯(均存於《大藏經》中),其中又以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本最為通行,本書也採用此譯本。而金剛經的古藏真經並未分章節,現今分作32課是梁昭明太子所分,本書也沿用。
 
本書特色
 
  1. 第一本融閤硬筆字書法與抄寫佛經的精美書籍,自用送禮兩相宜。
  2. 書法部分,由硬筆字前輩黃明理博士以硬筆歐體書寫,第一次齣現是用百分之百黑色印刷,便於讀者閱讀;第二次齣現則以百分之二十的淡墨色印刷,便於初學者臨摹學習。
  3. 每一課都分前後兩部分;前有白話譯文,後有文字解說,即使不是佛教徒,閱讀本書也不會有任何睏難。
  4. 可閱讀、可書寫,一邊抄寫經文,一邊能透徹瞭解經文涵意。
  5. 精緻的裝幀設計,廣開式書寫開本,可閱讀、可書寫,無論是靜心修練,或是為人祈福,都有安定人心的力量。
好的,以下是針對一本名為《親手抄金剛經(暢銷經典版)》的圖書,撰寫的、不包含該書內容的詳細圖書簡介。 --- 《禪悅心經:筆墨間的清淨與智慧》 內容簡介:一場跨越時空的內在修行之旅 在塵囂紛擾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渴望尋找一片心靈的淨土,一種能讓思緒沉澱、迴歸本我的方式。《禪悅心經:筆墨間的清淨與智慧》正是一本引導讀者進入這種寧靜狀態的指南。它並非簡單的佛學理論彙編,而是一部融閤瞭東方美學、生活哲學與深度冥想實踐的有機整體。本書旨在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練習與引導,幫助現代人在日常的忙碌中,捕捉片刻的覺知與安寧。 本書的核心理念建立在「慢下來,纔能真正看見」的基礎之上。我們深知,知識的堆砌無法帶來真正的平靜,唯有親身的體驗與體悟,方能觸及智慧的源泉。因此,全書的結構設計,從基礎的呼吸觀念建立,到複雜的情緒管理技巧,無不著重於「實踐性」與「內在轉化」。 第一部:覺醒的起點——呼吸與覺知 我們首先探討的是人類最基礎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工具:呼吸。 一、身體的羅盤:呼吸的科學與藝術 本部分詳細解析瞭呼吸在生理與心理層麵的作用。它不再是單純的生理機能,而是連接身心世界的橋樑。我們將介紹幾種古老的呼吸調息法,例如「四段式腹式呼吸法」與「毗盧七支坐的靜坐基礎」。這些方法不僅能調節自律神經係統,降低皮質醇水平,更能為後續的深度冥想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著重於如何將呼吸練習融入碎片化的時間——通勤、午休,甚至是在麵對壓力電話時,都能即時啟動內在的穩定機製。 二、五感的重塑:從「感知」到「覺察」 生活中的許多焦慮源於我們對外界刺激的自動反應。本書引導讀者練習「正念觀察」。這包括如何「傾聽」寂靜,如何「看見」光影的變化,以及如何「品味」食物的本味。通過細緻地解構感官輸入,讀者將學會分辨「思緒的噪音」與「當下的實相」,從而減少對未來憂慮和過去懊悔的糾纏。例如,在描述「正念行走」的章節中,我們詳細闡述瞭每一步的抬起、前移、放下,如何成為一次完整的覺知循環。 第二部:心靈的雕塑——情緒與認知的重構 當基礎的覺知建立後,我們進入更深層次的內在工作:與自我對話,處理積纍的情緒負載。 三、情緒的河流:接納而非對抗 本書認為,情緒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它們隻是能量的流動。許多痛苦源於我們試圖壓抑或排斥那些「負麵」的情緒。本章節著重於「命名、允許、觀察」的情緒處理三步驟。我們利用著名的「RAIN」模型(Recognize, Allow, Investigate, Nurture),輔以豐富的案例分析,教導讀者如何安全地靠近恐懼、憤怒或悲傷,從而剝離這些情緒對決策的負麵乾預。 四、思維的陷阱:解構自動化反應 我們探討瞭認知行為治療(CBT)中關於「認知扭麯」的概念,並將其融入東方哲學的視角。例如,如何識別「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思維、如何麵對「災難化」的預期。本書提供瞭一種「元認知」的訓練——即觀察「我正在想什麼」的能力。通過練習,讀者將意識到思維隻是頭腦中的現象,而非不可撼動的真理,從而獲得心靈的自由度。 第三部:智慧的棲居——生活中的禪意實踐 最終,內在的修行必須迴歸到日常的生活場域,將所得的平靜轉化為行動的智慧。 五、簡約的哲學:物質與精神的平衡 我們探討瞭「少即是多」的生活態度,但這並非鼓勵苦行,而是強調「心靈的極簡主義」。通過整理物質空間,我們間接整理瞭內在的空間。本書介紹瞭如何運用「斷捨離」的原則,不僅針對物品,更針對無益的人際關係、過多的資訊輸入以及無謂的承諾。這種簡約帶來的是專注力的提升和對真正重要事物的清晰排序。 六、關係的鏡像:慈悲與同理心的培養 真正的禪定不在於獨處,而在於與世界的和諧共處。本章節聚焦於「慈悲觀」的修習。我們透過「換位思考」的練習,學習如何從他者的角度理解行為動機,從而減少指責與衝突。書中收錄瞭多種「為他人祈願」的靜心導引,旨在擴展心胸的容量,將自我中心擴展為對眾生的關懷。 七、書寫的力量:心靈的內在對話 本書強調,每一次的內省都需要被記錄下來,以見證自己的成長軌跡。我們鼓勵讀者進行有結構的「心靈日誌」寫作,例如「每日三問」(我今天學到瞭什麼?我對誰錶達瞭感謝?我如何可以做得更好?)。這種有目的的書寫,能固化領悟,避免知識的流失,讓修行成為一個持續迭代的過程。 結語:在流動中安住 《禪悅心經:筆墨間的清淨與智慧》是一部陪伴式的工具書。它不許諾一蹴而就的解脫,而是提供瞭一條堅實、可行、充滿美學體驗的道路。透過呼吸的穩定、心念的覺察、情緒的接納以及生活態度的重塑,讀者將能夠在生命的每一個轉摺點,找到那個永遠安住、清淨的內在核心。這是一次嚮內探索的邀請函,讓你親手雕琢屬於自己的心靈風景。 --- 本書特色: 實用導嚮: 每章節後附有「今日禪修練習清單」,易於立即上手。 跨學科視角: 融閤瞭正念冥想、認知科學與東方古典美學的精華。 無門檻設計: 無論是否有宗教背景,皆可從中獲益。 深度反思: 鼓勵讀者將書中理念轉化為個人化的生活哲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硬筆書寫/黃明理 博士
 
  彰化人,1962年生,國立颱灣師範大學中文博士,現任該校國文係教授,授古典詩文及書法。從事傳統文人型態之研究,並關心書法教育,推動書法的硬筆實踐。於書法學領域,著有〈左書左字論〉等。書寫取法古人,得之唐顏魯公、明董玄宰、清何道州為多。2006年國父紀念館製作《吾土吾民-孫中山與颱灣》書畫閤集,曾受邀與書。
 
  在硬筆書法部分,曾執筆「歷代名碑帖硬筆臨寫係列」,包括《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硬筆臨寫》《唐顏真卿多寶塔感應碑硬筆臨書》《明文徵明楷書離騷經硬筆臨寫》《元趙孟頫行書洛神賦與宋米南宮蜀素帖硬筆臨寫》《唐人蘭亭敘三種硬筆臨書與簽字筆臨寫》等五種(麋研齋齣版)。

圖書目錄

前言
大傢一起來抄金剛經

第1課 法會因由
第2課 善現啟請
第3課 大乘正宗
第4課 妙行無住
第5課 如理實見
第6課 正信希有
第7課 無得無說
第8課 依法齣生
第9課 一相無相
第10課 莊嚴淨土
第11課 無為福勝
第12課 尊重正教
第13課 如法受持
第14課 離相寂滅
第15課 持經功德
第16課 能淨業障
第17課 究竟無我
第18課 一體同觀
第19課 法界通分
第20課 離色離相
第21課 非說所說
第22課 無法可得
第23課 淨心行善
第24課 福智無比
第25課 化無所化
第26課 法身非相
第27課 無斷無滅
第28課 不受不貪
第29課 威儀寂淨
第30課 一閤理相
第31課 知見不分
第32課 應化非真

附錄 黃自元92法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6637902
  • 叢書係列:文經文庫
  • 規格:精裝 / 176頁 / 18 x 25.5 x 1.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二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