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女孩秘密筆記 : 位元與二元

數學女孩秘密筆記 : 位元與二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結城浩
圖書標籤:
  • 數學
  • 計算機科學
  • 二進製
  • 位運算
  • 邏輯
  • 科普
  • 趣味數學
  • 教育
  • 學習
  • 思維訓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日本數學會齣版賞、日本齣版協會貢獻獎得主結城浩
隱藏在0與1之間的幸福編碼,青春x數學x愛情的戀愛訊息

  由兩個數字建構齣的世界,女孩們於此相聚。
  揭開電腦的秘密,探討記數法、位元型樣、pixel、位元演算、格雷碼、布爾代數……
  從兩個數字找齣無限可能性。從零開始,發現電腦世界的魅力。

  在電腦與程式設計領域中,到處都可以看得到位元與二元的存在。
  由麗莎、蒂蒂、由梨、米爾迦,帶領你理解0與1的世界。

  ───
  來玩黑白棋吧。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白……

  讓你看個密技吧。
  ↑ ↓ ↑ ↓ ↑ ↓ ↓……

  傳給訊息給你吧。
  1 0 1 0 1 0 0…

  隻有兩種模式,可以錶現齣什麼呢?
  隻要有兩種模式,就能錶現齣任何事物。

  隻有你我兩人,又做得瞭什麼呢?
  隻要有你我兩人,就能做到任何事。

  不管想做什麼——都做得到。

  ───
《迷霧中的星圖:一位數學傢的環球探險》 作者: [虛構作者姓名,例如:伊芙琳·裏德] 譯者: [虛構譯者姓名,例如:林偉哲] 齣版日期: [虛構日期,例如:2024年鞦] 頁數: 約 480 頁 尺寸: 16開精裝,附精美插圖與手繪草圖 --- 內容簡介 在這部跨越學術殿堂與遙遠國度的宏偉著作中,我們跟隨傳奇數學傢奧古斯特·凡爾賽(Auguste Versailles)的腳步,展開一場既是智力上的追尋,也是地理上的史詩。凡爾賽,一位以其對數論與拓撲學的深刻洞見聞名於世的學者,卻在學術聲望的巔峰時,選擇拋棄瞭巴黎索邦大學的講席,啟程前往世界的邊緣。 本書並非一部標準的數學專著,而是一部充滿人性和冒險精神的迴憶錄,輔以凡爾賽在旅途中對數學核心問題的獨特見解。他的旅程始於對一個古老謎題——「黎曼猜想」的非主流解讀——的執念,這份執念引領他離開瞭熟悉的黑闆與粉筆,踏入瞭人類文明中那些關於秩序與混沌的交匯點。 第一部:失落的座標與古老的符號(東方線路) 凡爾賽的第一站是喜馬拉雅山脈深處,一個幾乎被時間遺忘的寧靜山榖。在這裡,他與一群隱居的僧侶建立瞭聯繫。這些僧侶世代守護著一套極其複雜的星盤和曆法係統。凡爾賽震驚地發現,這些看似宗教儀式的一部分,實際上隱藏著一種基於極高維度幾何的空間計算模型。 在「雲霧寺」的簡陋石室中,凡爾賽用瞭近兩年的時間,試圖將僧侶的口傳知識轉譯為現代數學語言。他細緻地描繪瞭當地工匠用砂石繪製的「曼陀羅圖」,這些圖案的對稱性遠超歐幾裏得幾何的範疇。書中詳細記錄瞭他如何運用群論(Group Theory)的工具來解構這些圖案中的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結構,並探討這些結構是否能為當代弦理論提供某種直觀的物理圖像。他寫道:「在這些山脈中,空氣稀薄,但思想卻異常飽滿。這裡的幾何學不是被發明的,而是被‘聆聽’到的。」 他與一位名叫「多吉」的年邁僧侶之間關於「無限的邊界」的對話,構成瞭一係列極富哲思的篇章。這些對話探討瞭拓撲學中「緊緻性」的概念,但通過神話和冥想的方式來闡釋,挑戰瞭凡爾賽固有的理性認知。 第二部:沙漠中的數論與流動的邊界(中東與北非) 從喜馬拉雅轉嚮乾燥的撒哈拉腹地,凡爾賽的探險進入瞭另一個極端。他此行的目的,是追尋一組失傳的阿拉伯代數學傢的手稿,這些手稿據說包含瞭一種處理「非整數冪」的早期方法,可能與費馬大定理的早期證明嘗試有關。 在摩洛哥馬拉喀什的喧囂市集中,凡爾賽幾乎被塵土和香料的氣味淹沒,但他憑藉著一串模糊的數字序列,成功定位瞭一位世代相傳的古籍修復師傢族。這傢族收藏的羊皮捲殘篇中,記錄瞭對「丟番圖方程」的極其精妙的幾何解釋。 凡爾賽在書中展示瞭他如何在一張臨時的木桌上,利用一塊粗糙的炭筆,重新推演齣古人解決三次方程的優雅步驟。他特別著墨於一位名叫「阿爾-哈桑」的學者,這位學者似乎在無意識中觸及瞭橢圓麯線的概念,但缺乏現代數學的符號係統來加以鞏固。凡爾賽的筆記中充滿瞭對這些歷史邊緣人物的敬意,他認為真正的數學發現往往誕生於主流視野之外。 旅程的高潮發生在埃及的白沙漠。凡爾賽在那裡進行瞭一次大膽的實地考察,研究沙漠中自然形成的「蘑菇狀」岩石結構。他將這些結構的侵蝕模式視為一種「隨機過程的視覺化錶現」,並試圖建立一個模型來預測下一塊岩石將如何崩塌。這部分內容深入探討瞭概率論在自然界中的不確定性與美麗之間的張力。 第三部:極地的冰層與結構的崩塌(迴歸與反思) 凡爾賽的最後一段旅程將他帶到瞭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冰川邊緣。在這裡,環境的極端對比——永恆的冰雪與短暫的極晝——促使他對自己先前發現的「秩序」進行瞭最終的審視。他希望在冰層的結構中尋找數列的規律,特別是斐波那契數列在冰晶生長中的體現。 然而,他最終的結論是令人心碎的: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深層的、無法完全被既有數學框架捕捉的「結構性隨機性」。在冰川融化發齣的巨大聲響中,凡爾賽意識到,他對「完美結構」的追尋或許是一種傲慢。 書的結尾,凡爾賽迴到瞭歐洲,但他已不再是那個急於證明一切的年輕學者。他將這段旅程視為對數學本質的一次洗禮。他未曾證明黎曼猜想,但他找到瞭更重要的東西:對知識邊界的不懈探索和對人類文明多元智慧的深刻理解。 本書特色: 手繪插圖與地圖: 包含凡爾賽親手繪製的曼陀羅圖、沙漠岩層草圖及極地冰川速寫。 跨學科的對話: 巧妙地融閤瞭數論、拓撲學、歷史學與人類學的視角。 哲學性的沉思: 探討瞭數學真理的普遍性與文化相對性之間的緊張關係。 《迷霧中的星圖》是一本獻給所有熱愛知識邊界、嚮往超越教科書定義的讀者。它證明瞭,最深刻的數學洞察,往往隱藏在世界的地圖邊緣,等待著那些願意啟程、並願意傾聽的靈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結城  浩


  1963年生。日本數學會齣版賞得主,2014日本數學會齣版賞。執筆寫作有關程式語言、設計模式、密碼、數學等等領域的入門書。最新著作是「數學女孩係列」。是一個最喜歡巴哈的「賦格的藝術」作品的新教基督徒。齣版有2011《數學女孩/費馬最後定理》,2012《數學女孩/哥德爾不完備定理》,2013《數學女孩/隨機演算法》、2014《數學女孩/伽羅瓦理論》(世茂齣版)、2016—2017《數學女孩祕密筆記》係列。

  www.hyuki.com/

審訂者簡介

洪萬生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CUNY)科學史博士,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數學係學士、碩士。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數學係教授兼主任(2007/8/1-2009/7/31)、颱灣數學教育學會理事長(2007-2009)、國際科學史學院通訊會員、Historia Mathematica(國際數學史雜誌)編輯委員、《HPM通訊》發行人、颱灣數學(虛擬)博物館創始人之一。

譯者簡介

陳朕疆


  自由譯者。清大生命科學學士、政大財務管理碩士、京都大學農學部交換一年。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多本科普、健康、商管書籍,歡迎批評指教。

  信箱:czj.kyoto@gmail.com

圖書目錄

給讀者
序章

第 1 章 用手指錶示位元
1.1 用單手數到
1.2 扳手指的方法
1.3 記數法
1.4 十進位法
1.5 二進位法
1.6 對應錶
1.7 在二進位法中逐次加1
1.8 39 會對應到什麼數呢?
1.9 找齣規則
1.10 兩個國傢
1.11 濛娜麗莎與變幻的 pixel
第 1 章的問題

第 2 章 變幻的 pixel
2.1 在車站
2.2 在雙倉圖書館
2.3 掃描器的運作機製
2.4 印錶機的運作機製
2.5 實際操作看看
2.6 濾波器的運作機製
2.7 除以2
2.8 往右移一個位元
2.9 往右移兩個位元
2.10 往左移一個位元
2.11 將位元反轉
2.12 點心時間
2.13 將左半邊與右半邊交換
2.14 左右翻轉
2.15 濾波器疊加
2.16 兩個輸入的濾波器
2.17 選取輪廓
第 2 章的問題

第 3 章 取補數的技巧
3.1 我的房間
3.2 謎之計算
3.3 2 的補數錶示法
3.4 正負號反轉的原因
3.5 溢位
3.6 反轉所有位元再加1
3.7 「無視溢位」的意義
3.8 以 16 為除數的計算
3.9 謎之算式
3.10 有無限個位元的位元型樣
第 3 章的問題

第 4 章 Flip trip
4.1 雙倉圖書館
4.2 Flip trip
4.3 與位元型樣有關
4.4 後半段的 Half trip
4.5 Ruler 函數
4.6 格雷碼
4.7 河內塔
第 4 章的問題

第 5 章 布爾代數
5.1 在圖書室
5.2 與位元型樣的關係
5.3 順序關係
5.4 上界與下界
5.5 最大元與最小元
5.6 補元
5.7 順序公理
5.8 邏輯與集閤
5.9 因數與質因數分解
第 5 章的問題
尾聲
解答
給想多思考一點的你
後記
索引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408398
  • 叢書係列:數學館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7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序章

  幫母親捶捶肩吧。
  叩咚叩咚叩咚咚……
  來玩黑白棋吧。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白……
  讓你看個密技吧。
  ↑ ↓ ↑ ↓ ↑ ↓ ↓……
  傳個訊息給你吧。
  1 0 1 0 1 0 0 …
  隻有兩種模式,可以錶現齣什麼呢?
  隻要有兩種模式,就能錶現齣任何事物。
  隻有你我兩人,又做得瞭什麼呢?
  隻要有你我兩人,就能做到任何事。
  不管想做什麼 都做得到。
 

用戶評價

评分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就是「撥開迷霧見青天」。在閱讀前,我對某些數學分支的概念僅限於名詞的認知,知道它們存在,但完全不明白它們的意義和關聯性。這本書卻像是那位傳說中的「數學女孩」,悄悄地在我耳邊耳語,用一種既親密又充滿智慧的方式,為我揭示瞭那些深奧理論背後的邏輯骨架。它強迫你用更係統、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資訊的組織方式,這遠遠超齣瞭數學課本的範疇,它訓練的是一種思維的敏銳度。我特別欣賞它沒有過度賣弄學問,所有的複雜推導都服務於最終的清晰解釋,不會為瞭炫技而使用晦澀的語言。對於長期處於資訊爆炸時代,常常感到腦袋混亂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重新整理思緒、尋找清晰路徑的絕佳途徑,非常推薦給所有追求清晰思考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呈現,也給瞭我非常好的閱讀體驗。雖然主題是數學,但它一點都不顯得擁擠或壓迫。文字的留白恰到好處,讓人在吸收知識的同時,眼睛也能得到喘息的空間。我注意到作者在關鍵的數學推導部分,會特別用不同的字體或圖示來標註,這對我這種需要視覺輔助來記憶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它讓閱讀的節奏感變得很流暢,不會因為某個複雜的公式而卡住,需要停下來反覆咀嚼好幾次。更棒的是,它不會預設讀者是數學高手,對於基礎概念的鋪陳非常紮實,雖然整體深度應該不淺,但閱讀起來卻是層層遞進,讓人很有安全感。我以前翻數學書最大的恐懼就是,纔看到第二章就發現自己跟不上瞭,但這本完全不會有這種壓力,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耐心十足的學長或學姊在身邊慢慢引導你一樣。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夠引人遐想瞭,「數學女孩」這幾個字,立刻把我拉迴瞭學生時代那種對數學既愛又怕受傷害的複雜情感。我記得國中的時候,數學課總像是在聽天書,公式推導的過程常常讓我摸不著頭緒,總覺得那些抽象的概念離我的生活好遠。拿到這本書,我原本是抱著「喔,又是那種硬梆梆的教科書」的心態,但翻開後,纔發現作者的敘事功力實在高明。她似乎懂得如何把那些枯燥的數學原理,用一種很生活化、很貼近少女心境的方式串聯起來。讀著讀著,我彷彿又迴到瞭那個充滿好奇心的年紀,開始願意去探究那些過去讓我頭痛不已的數學概念。書中關於邏輯推演的描述,不再是冷冰冰的符號,而是像在解一個謎題,每一個步驟都充滿瞭「原來如此」的驚喜感。這對於一直想找方法讓自己或身邊的人重新愛上數學的朋友來說,絕對是一劑強心針,它不隻是教你數學,更是在重塑你對數學的態度。

评分

從文學角度來看,這本書也展現瞭不同於一般科普讀物的細膩情感。它不隻是在探討公式本身,更是在探討「人」在麵對未知挑戰時的心態轉摺。那種在解題過程中經歷的挫摺、掙紮,最後撥雲見日的喜悅,都被描寫得淋灕盡緻。我常常在想,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許多難關,不也是一種「數學問題」嗎?需要邏輯分析、需要找到正確的切入點。透過書中人物對數學的熱愛與執著,我彷彿也接收到瞭一股正嚮的能量。它讓我開始反思,或許我們對很多事情的抗拒,都源於缺乏「解題的熱情」,一旦點燃瞭那股好奇心,那些原本以為的高牆,就會逐漸矮化成可以跨越的門檻。這本書成功地將學術的嚴謹與人性的溫暖完美融閤,讀完後,不隻數學知識有所增長,心靈上也感覺被充實瞭一番。

评分

坦白說,我對理工科的書通常敬而遠之,總覺得那需要一種特別的思考模式,不是我這種文科腦袋可以輕易掌握的。然而,這本《數學女孩》的魅力,卻在於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橋樑,連結瞭數學的嚴謹與故事的趣味性。書中描繪的幾位角色之間的互動,那種在解題過程中互相激盪腦力、甚至偶爾拌嘴的場景,讀起來非常生動。它讓我意識到,數學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學問,它其實需要溝通、需要討論,甚至需要一點點的人性在裡麵調味。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描述複雜概念時所使用的比喻,那些譬喻實在是太巧妙瞭,讓原本像是霧裡看花的內容,瞬間變得清晰無比。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比直接丟給你一堆定義和定理來得有效率一百倍。我甚至懷疑,如果當年我的數學老師是用這種方式來教我們,我現在可能已經是個數學傢瞭(笑)。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