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教科書我拿到的時候,還在想說現在這個時代,會計資訊系統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子。畢竟現在大家都在談雲端、大數據,傳統的課本內容會不會有點跟不上時代?翻開書的前幾章,內容編排算是蠻紮實的,對於會計循環的基礎概念講解得很清楚,像是內部控制的章節,結合了實務上的案例,還蠻有幫助的。不過,有些地方的範例和流程圖,坦白說,用現在的軟體工具來看,感覺就有點像是「上個世代」的思維,像是處理交易的步驟,雖然邏輯正確,但跟現在企業ERP系統的操作邏輯還是有點落差。整體來說,如果是初學者想打好基礎,這本書的理論深度是足夠的,但要說它能完全反映當前最前沿的資訊科技應用,可能就差那麼一點火候。特別是對於像我這種已經在業界摸爬滾打一段時間的人來說,會期待看到更多關於區塊鏈、AI在審計流程中的應用,但這本書在這方面的著墨就比較少了,感覺還是停留在傳統的資料庫架構思維比較多。
评分這本《會計資訊系統》的內容,說真的,對於要準備國考的學生來說,絕對是本厚實的參考書。它把學理的脈絡梳理得很清楚,從交易的發生、記錄、到最終的財務報表產出,每個環節的控制點都交代得鉅細靡遺。我記得在讀到「資訊系統的生命週期」那塊時,作者用一種非常結構化的方式來解釋專案管理的流程,這對理解大型會計軟體導入的複雜性非常有幫助。但它的文字量真的有點驚人,密密麻麻的,每次要找一個特定主題的內容時,都感覺像在挖寶一樣,需要花不少時間定位。而且,書中的一些術語或專有名詞,雖然都註解了,但對於第一次接觸的讀者來說,可能還是會覺得有點吃力,畢竟這門學科本身就有一定的專業門檻。雖然說編排上算是邏輯清晰,但如果能多加一些圖表或視覺輔助工具來消化這麼多文字,或許閱讀體驗會更好一些,畢竟讀起來會覺得比較「硬核」,需要高度集中精神才能消化吸收。
评分我個人對這本書的印象是「面面俱到,但深度不一」。它試圖涵蓋從最基礎的會計原理如何轉化為資訊系統邏輯的所有面向,這點值得肯定。例如,在探討資料庫正規化時,它用了不少篇幅來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這樣做對資料完整性的重要性,這部分的基礎訓練做得相當紮實。然而,當我翻到討論「資訊安全」的部分時,感覺就稍微有點力不從心了。雖然提到了常見的威脅,像是惡意軟體和存取控制,但對於當今企業面臨的更複雜的網路攻擊手法,例如APT攻擊或是更細緻的內部舞弊風險,探討得就不夠深入。總體而言,這本書很適合當作大學部基礎課程的教材,能夠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但若要作為進階的、探討最新資安趨勢的參考,可能會覺得內容稍微有些保守和傳統,缺乏一些讓人眼睛一亮的現代案例來佐證。
评分這本教科書的排版風格,說實話,對我來說是個挑戰。它用的是非常經典的學術書風格,大量使用黑體字來標示重點,但整體版面設計上缺乏現代感,看起來比較沉悶。我得承認,內容的編排邏輯是嚴謹的,每一章節的開始都會有學習目標,結尾也有大量的思考題和習題,這對於老師批改作業來說或許方便,但對於自學的人來說,那些習題的深度有時會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核心概念。特別是關於系統設計與資料建模的部分,圖示和流程圖的線條非常細密,如果沒有一台高解析度的螢幕或足夠好的光線,很容易看花眼。總體而言,這本書像是一個知識的「礦場」,裡面蘊含著大量的寶藏,但你需要自己準備足夠的工具(時間、耐心和專注力)才能把它們挖掘出來,它不會主動「餵」你,需要你主動去啃食那些紮實但略顯沉重的內容。
评分說到這本大部頭,我最欣賞的是它在「內部控制與稽核」章節的處理方式。它將COSO框架的要素與資訊系統的各個層面緊密結合,讓你清楚看到,系統設計不良如何直接導致控制失效,進而產生財務舞弊的風險。作者透過好幾個模擬的企業情境,讓我們能夠站在稽核員的角度去審視交易流程,這一點我給予高度評價,這遠比死記硬背法條來得有效率。不過,有一點讓我很不滿意,就是這本書的「本地化」程度。雖然是國際通用的教材,但翻譯過來的有些語氣和用詞,總覺得少了點台灣業界的「在地感」。在討論法規遵循時,如果能更貼近台灣的證券交易法規或是金管會的要求,對我們這些在台灣體制下學習和工作的人來說,會更加實用和親切。現在讀起來,總覺得像是隔著一層紗在看國外的案例,需要自己再額外花時間去對照本地規範,稍微增加了學習的阻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