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百寶箱(套書)

作文百寶箱(套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玉台
图书标签:
  • 作文指导
  • 写作技巧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作文素材
  • 范文
  • 写作练习
  • 语文学习
  • 工具书
  • 写作宝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套書包括以下內容:
  作文老師壓箱寶
  作文老師隨身寶

  *市面上最強的寫作指導=國中會考成績大滿分
  國中會考全制霸──中小學及大學國文科老師聯合組成編輯小組,全面掌握命題趨勢。
  範文素材多元──97篇範文提供豐富素材,激發靈感,寫作不落俗套。
  專家指引帶路──作文老師指導提點,延伸應用,任何題目都難不倒。
瀚海文心:古今名篇鉴赏与写作技巧精粹 (共三卷) 卷一:经典选读与文体探源 本书旨在为广大学子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古今经典名篇赏析与写作基础构建指南。我们深知,优秀的写作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对经典作品的细致品味之上。本卷聚焦于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剖析其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及艺术手法,引导读者建立起扎实的文学素养。 第一部分:古代文学的辉煌殿堂 本部分精选了从先秦到清末最具代表性的诗、词、曲、赋、散文佳作。我们摒弃了简单罗列名家的陈旧模式,转而采用“主题串联”的方式,使不同时代的作品在思想或技巧上产生对话。 篇章结构与意境营造: 以陶渊明的田园诗为切入点,探讨如何通过白描手法勾勒自然景象,并赋予其哲思深度。随后对比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笔法与李白“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色彩,深入分析格律在表达强烈情感时的张弛有度。 辞赋演变与叙事艺术: 重点剖析《离骚》的浪漫想象力与结构之宏大,并追溯其对后世赋体文的影响。在散文部分,我们详细对比了韩愈的“以文载道”与柳宗元的“状物写志”,解析古人在论辩性散文和山水游记中如何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技巧增强文章的气势和逻辑性。 宋词的婉约与豪放之辨: 不仅限于分析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作,更深入探讨李清照、周邦彦在音律、意象选择上如何达到精妙的艺术平衡。探讨宋词的“铺叙”手法,如何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转瞬即逝的情感波动。 第二部分:近现代文学的转型与创新 近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化转型期的缩影,本部分着重考察白话文运动对语言表达的解放,以及作家如何将西方文学思潮融入本土经验。 白话文的勃兴与语言实验: 选取鲁迅的杂文与小说片段,分析其语言如何兼具古典的凝练与口语的生命力。探讨茅盾、巴金等作家在塑造复杂人物性格时,如何运用心理描写和多视角叙事来增强作品的深度。 现代诗歌的意象革命: 详细解读徐志摩、戴望舒等人的代表作,分析他们如何打破传统格律的束缚,通过破碎的意象和自由的节奏来表达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与对美的追求。 散文随笔的个人化表达: 考察朱自清、老舍等大家在描绘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分析其散文如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保持个体情感的真挚性与普遍性。 --- 卷二:写作技法精讲与篇章建构 如果说卷一是“输入”,那么卷二就是将这些养分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的“输出”指南。本卷强调操作性与实用性,针对不同文体,提供详尽的技法拆解。 第一部分:基础功的夯实——遣词造句的艺术 词汇的精准性与画面感: 探讨如何避免使用空泛、陈旧的形容词,转向使用动词和名词来构建鲜活的场景。例如,如何用“啮咬”“蜿蜒”“氤氲”代替简单的“很冷”“很多”“很美”。 句式的灵活变换: 教授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熟练运用长短句的交错、主动与被动语态的切换,以及倒装句的审慎使用,以控制文章的节奏感和语气。 修辞手法的进阶运用: 超越基础的比喻、拟人,深入探讨象征、通感在深化主题中的作用。例如,如何通过“听见色彩”“触摸声音”来拓展读者的感官体验,使描述更具层次感。 第二部分:结构布局的谋篇之道 叙事结构的规划: 针对记叙文和小说写作,细致讲解“起承转合”在现代语境下的创新应用。包括如何设计有效的“悬念点”和“情节高潮”,以及如何运用“插叙”“补叙”来丰富人物背景而不打乱主线。 议论的逻辑构建: 议论文写作的精髓在于清晰的逻辑链条。本部分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框架细化为“论点定位—论据筛选(正反面)—论证方式选择(归纳、演绎、类比)—结论升华”的五步流程,强调论证过程的严密性。 描写与议论的融合: 探讨如何避免描写冗长或议论干瘪的弊端。教授如何将景物描写作为情绪的载体(借景抒情),或将哲理思考自然地融入人物的对话与行动之中,实现“情景交融”和“议论自然化”。 --- 卷三:实用文体应对与个性化表达探索 本卷面向应试及日常应用需求,提供针对性强的写作策略,并鼓励读者在规范中寻求个性的突围。 第一部分:应试文体的标准与突破 申论与论述文的应试策略: 重点讲解如何快速提炼材料中的核心观点,并将其转化为规范的“提出论点—分层论证—总结升华”结构。特别指出在时间压力下,如何保证论证的深度和广度,避免泛泛而谈。 记叙与抒情的应试要求: 分析考场作文中对“真情实感”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普遍意义的“小切口”,并运用娴熟的技巧将其放大,以达到情感的真挚感和文章的感染力。 应用文体的规范与高效: 涵盖报告、建议书、演讲稿等常见应用文体的格式要求、语言风格(客观中立或极具煽动性),强调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二部分:风格的淬炼与个性化表达 真正的写作高手,在于拥有独特的“声口”。本部分引导读者进行自我风格探索。 “模仿”与“超越”的路径: 鼓励初期阶段进行名家风格的模仿练习(如模仿鲁迅的犀利或林清玄的禅意),但核心在于识别模仿中的薄弱环节,最终找到适合自己思维模式的表达方式。 语感与节奏的自我校准: 教授朗读检查法,通过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来检验文章的断句是否自然、节奏是否拖沓、拗口之处是否影响了阅读体验。 建立个人意象库: 鼓励读者建立属于自己的、高频使用的、能代表个人情感的意象词汇库(例如,将“孤独”与“月光下的旧书桌”绑定),使文章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独特的个人气质。 本书的整体设计理念是,通过对经典的回溯、对技法的拆解以及对实践的指导,帮助每一位学习者构建起一个全面、扎实且富有生命力的写作体系。它不是一个提供现成范文的“工具箱”,而是一个引导思考、磨砺技巧的“炼炉”。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陳玉台 老師


  現任: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經歷:
  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中國文科教師
  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秘書

吳美幸 老師

  現任: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講師

  學歷: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博士班肄

  經歷:
  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國文科教師
  編寫高中教科書,主編親情散文選、小說選

徐淑慧 老師

  現任:
  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國文科教師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學分班

  經歷:
  國民中學國文教師12年
  台北區公立高中聯招作文閱卷教師
  國中基測全國試務委員寫作測驗委員
  台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國語文試題研發特約命題委員

沈美蓉 老師

  現任:
  國小、課輔班作文老師

  學歷: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

  經歷:
  爾雅出版社主編
  作文班作文老師十年以上

王翠華 策劃編輯

  學歷:
  天津南開大學商學院管理碩士(MBA)

  經歷:
  (台灣)出版公司總編輯、(北京)文化公司總經理

美術設計

李松展 


  學歷: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畢

  經歷:
  丹睿視覺整合有限公司專案設計
 

图书目录

作文老師壓箱寶
01筆01
02分享17
03扮演 29
04乘車 39
05財富 55
06捷徑 67
07眼睛 79
08練習 89
09築夢 99
10錯過 111
11大人說 121
12美與醜 133
13再試一下 143
14為自己喝采下 153
15真正的贏家 163
16最感動的事 169
17學校外的教室 175
18不一樣的天空 187
19如何紓解壓力 203
20服務的人生觀 209
21朋友的一句話 221
22我心中的一首歌 231
23感受生活中的愛 241
24記一次難忘的旅行 251

作文老師隨身寶
01樹01
02如果13
03英雄 25
04偷閒 37
05逛街 47
06複製 59
07頭髮 65
08山與水 81
09真與假 93
10○○與我 99
11兒時記趣 113
12預約明天 127
13獨處時刻 137
14一件小禮物 143
15地球的獨白 153
16我想要…… 167
17偉大與平凡 181
18我生長的地方 193
19我的休閒生活 203
20動手做的成就 209
21從土石流說起 215
22最難忘的滋味 225
23關懷弱勢族群 235
24給書中人的一封信 247
25消防員與生命的對話 255
26許未來一個美麗的地球 263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260552
  • 叢書系列:作文老師系列
  • 規格:平裝 / 552頁 / 17 x 23 x 2.9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觀千江之月華,暢文思之乾坤
編輯小組


  自從九十五年教育部恢復國中基測的寫作測驗以來,坊間的作文書籍已琳瑯滿目,此時要再推出具有特色的書實屬不易;但是,在編輯小組的努力下,本系列「作文老師」的出版,不僅在內容規劃、範文徵選、評析方式、版面設計等各方面力求創新,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信本書能讓學生在輕鬆的閱讀中,有效的提升語文能力!

  首先,書中的每一道題目及引導文字,都是經過編輯小組反覆討論、精心設計而產生的。

  我們從學生需求的角度思考,參酌命題趨勢、配合生活情境、考慮城鄉差距來設計;題目範圍涉及自我成長、社會觀察、國際視野等領域。這些題目的用意,除了要能刺激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外,更希望能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從關心小我到關注大我。

  其次,書中範文是由全臺各縣市,國一至高一的上千篇徵文中,精選上卷(5~6級分)而得。

  選文除了以基測評分的標準為基礎外,還考慮到處於今日的時代脈動中,圓熟生命所需發展的要素。年齡閱歷所給予的成熟與智慧不能速成,也沒有必要速成,誰能一輩子鸚鵡學舌、矯揉造作?如果要年輕的學子背誦一篇篇大人寫的範文去應考,那明清兩代的八股遺毒豈不是重演?未來的世界絕不是複製經驗就可以應對,它需要思考力、創造力,而同儕的文字與思維,清新靈活、沒有代溝,最能激發共鳴!

  最後,針對範文提出精確的評析與精進的建議,這是編輯小組著力最深的地方。

  「可圈可點」一節,指出文章的優點與特色,不管是修辭技巧,或者是內容鋪陳,都可以作為學習參考的對象。

  「更上層樓」一節,指出文章的不足與瑕疵,並提出解決方法;融會古今學理與佳作妙文的內涵,讓文章更具深度與廣度。

  「牛刀小試」一節,給出範例與構思方向,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領受技術(形式技巧)與道術(文化素養)。

  寫作,是心智綜合能力的展現,至少牽動三項能力:觀察感受力、想像創造力以及邏輯思考力。它們最能活化大腦,促進神經迴路高度聯結,其中邏輯思考力更是作文訓練腦力的關鍵。美國哈佛大學自一九九七年開始,曾對四百零二位新鮮人(佔這年學生四分之一)進行長達四年的寫作追蹤報告,這份科學調查歸納出一個簡單有力的結論:「好的思考,得自於好的寫作。」因此哈佛從二○○二年起進行教育改革,其中一項重點就是大一新生必須參加十二人一班的「新鮮人寫作輔導」(Freshman Writing Tutorial),目的在訓練未來領袖的思考、組織和邏輯表達能力。

  基於上述研究學理,著眼於國家未來人才的養成,編輯小組全面檢視中學生常犯的錯誤,提出達到「應具備能力」的方法。不用艱澀難懂的語彙,沒有標新立異的見解,而是透過親切詳明的分析引導,讓寫作要領自然進入心海,達到通貫文思、推陳出新的作用,相信必能幫助讀者突破寫作瓶頸!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光是看到這套書的裝幀和排版,就覺得作者團隊很有誠意。不同於一般教科書那種冷冰冰的感覺,這套書的設計充滿了「親切感」。特別是它針對「語文表達的細膩度」所做的努力,讓我這個本來對修辭學感到頭痛的人,都願意主動去啃讀。我以前總覺得什麼「譬喻」、「借代」離我很遙遠,但在這套書裡,它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把不耐煩比喻成一根拉到極限的橡皮筋」,這種馬上就能理解的畫面感,立刻讓我抓住了修辭的精髓。而且,它還特別設立了一個「語病大搜查線」的單元,這簡直是學測作文的隱形殺手啊!多少漂亮的句子,就因為一個贅詞、一個搭配不當,被扣了好幾分。書裡用「錯誤示範」和「正確修改」的方式,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問題出在哪裡,這比老師在試卷上畫一堆圈圈要有效率多了。更別提它在「文體轉換」上的講解,怎麼把一個新聞事件用抒情文筆來寫,怎麼把一個生活小插曲用嚴謹的報告方式來呈現,這對於需要跨文體寫作的現代考試非常關鍵。這套書讓我意識到,好的作文不只是用詞華麗,更重要的是「精準」和「恰當」,它教會我如何為不同的情境,穿上最合適的「語言外衣」。

评分

這套《作文百寶箱》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擁有一位全年無休、隨時都能提供即時回饋的寫作導師。尤其是針對「如何開頭和結尾」這兩個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它有獨到的見解。你知道,作文的「黃金三分鐘」就是開頭,開頭不吸引人,閱卷老師可能就失去耐心了。這本書彙整了將近三十種不同風格的開場白,從「懸念式開場」、「哲理反問式」到「場景突入式」,每一個都配有詳細的解析,告訴你這個開頭適用於什麼主題,以及潛在的風險在哪裡。我嘗試用書裡教的「場景突入法」寫了一篇關於校園霸凌的短文,直接從加害者丟出的粉筆灰開始寫起,效果出奇的好,馬上就讓讀者沉浸在那個緊張的氛圍裡。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結尾」的處理也一樣細膩。很多人的結尾都是草草了事,或是生硬地喊口號。這套書強調「餘韻」和「意境」,教你如何做到「言有盡而意無窮」。它分析了幾篇文學大師的收尾技巧,讓我明白一個優秀的結尾不是把話說死,而是要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這套書的結構編排,完美地體現了「起、承、轉、合」的寫作精髓,讓人讀完後,寫作的信心度有明顯的提升,不再害怕面對空白的稿紙。

评分

不得不說,市面上這麼多作文參考書,很多都是把一堆優美的詞藻堆砌在一起,看起來很華麗,但你一照著寫,就變成華而不實的「八股文」,讀起來讓人想打瞌睡。但這套《作文百寶箱》的厲害之處,在於它的「實戰性」和「靈活性」。我最欣賞它在「議論文結構」部分的处理方式,特別是針對時事議題的論述。現在的考題越來越愛考社會現象,學生如果只是人云亦云地重複課本裡的觀點,分數肯定不高。這本書不是提供立場,而是提供「思辨工具」。它拆解了好幾種常見的邏輯謬誤,像是「滑坡謬誤」、「訴諸權威」,還用紅字標註了出來,讓你在寫作時能主動避開這些陷阱。更棒的是,它針對「駁論」的部分給了非常清晰的步驟——先承認對方的優點,再提出核心質疑,最後提出自己的補充論證。這讓我的論證過程變得更有條理,不再是單純的情緒宣洩。我以前寫到環境保護議題,總是寫得很激動但論點分散,現在我會先設定一個清晰的「論點核心」,然後像搭積木一樣,用數據、例子、名人引言來鞏固這個核心。這套書的編排很「聰明」,它不會讓你死記硬背,而是透過大量的「對比分析」,讓你自然而然地內化成自己的寫作習慣。對於準備學測或指考的學生來說,這套書簡直是攻克論述題的「秘密武器」,它訓練的不僅是你的筆力,更是你的邏輯腦容量。

评分

我必須說,這套書的內容深度遠遠超過了我對一般「百寶箱」類型的參考書的預期。它不只停留在技巧層面,更深入到了「個人風格的建立」這個層面,這對於追求高分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書裡有一章專門討論如何找到自己的「聲音」(Voice),這點非常現代化。它鼓勵我們不要盲目模仿範文裡的腔調,而是要從自己最熟悉的經驗和最真摯的情感出發。書中提供了一些「自我審視」的練習題,例如「你最常使用的形容詞是什麼?」、「你對某個社會現象最真實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這些問題迫使你去挖掘自己獨特的視角。我發現我過去的作文之所以平庸,就是因為我總是在寫「別人期望的」作文,而不是「我真正想表達的」。透過這套書的引導,我開始大膽地在文章中加入一些比較個人化的幽默感和觀察,連那些比較嚴肅的主題,也能透過我的視角帶出一點不一樣的溫度。它就像一位高明的教練,不僅給你訓練菜單,還教你如何瞭解自己的身體極限和潛能。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培養的不是一個只會複製貼上的「作文機器」,而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擁有獨特表達力的「創作者」。對於長期在寫作瓶頸中掙扎,渴望突破自我的台灣學生來說,這套書絕對是值得投資的經典。

评分

這本《作文百寶箱(套書)》光聽名字就覺得超級實用,一看目錄,哇塞,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國中、高中寫作文寫到快「起肖」的學生量身打造的嘛!我特別想說說那個「記敘文的藝術」單元,老師總是在考前強調「細節描寫要生動」,但我常常寫出來的畫面就像黑白默片一樣,平淡無奇。這本書裡的範例和解析卻很不一樣,它不是直接給你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像拆解一個精密的機械一樣,把如何「捕捉光影」、「聲音的層次感」這些看似玄妙的東西,用非常具體的步驟教你。舉例來說,它教我們如何用「嗅覺」來帶動記憶,這點我以前真的很少注意到。以前我寫到秋天,就只會寫「天氣轉涼,樹葉變黃」,但讀了這本書後,我學會了去描寫那種帶著泥土和枯葉腐爛的特有氣味,瞬間,文章就有了「味道」。還有那個關於「轉折點」的處理,寫故事最怕虎頭蛇尾或突兀,它用好幾個不同類型的故事來示範,怎樣在情節推進的過程中,埋下伏筆又自然地收尾,這對於我這種寫長篇記敘文常常「後繼無力」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已經開始把書裡教的「三段式情感遞進法」應用到我的週記裡,感覺寫出來的東西層次感豐富多了,連教國文的張老師都偷偷問我是不是去上了什麼神秘的作文輔導班。這套書不只是教你寫作文,更是教你如何「觀察生活」和「組織思緒」,讓原本枯燥的寫作練習變成一種探索的樂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