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荷爾濛(二版):認識偷走健康.破壞生態的元兇:塑化劑、雙酚A、戴奧辛、壬基酚、汞…

環境荷爾濛(二版):認識偷走健康.破壞生態的元兇:塑化劑、雙酚A、戴奧辛、壬基酚、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社團法人颱灣環境教育協會
圖書標籤:
  • 環境荷爾濛
  • 塑化劑
  • 雙酚A
  • 戴奧辛
  • 壬基酚
  • 健康
  • 生態
  • 環境汙染
  • 內分泌乾擾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62年《寂靜的春天》齣版,揭開農藥濫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996年《失竊的未來》則引發對持久性汙染物的關注。農藥和環境荷爾濛在這一二十年間陸續列入管製或禁用,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還是不斷有農藥汙染、環境荷爾濛效應等環境事件危害人體與生態?

  科技一日韆裏,有時候推進的速度快到人類無法想像。其中化學製品種類更是日新月異,目前世界上齣現的十幾萬種化學物質,還陸續在增加中,而環境荷爾濛的種類也不斷的在增加。多數閤成化學物質在使用前幾乎很少進行長期人體健康和環境影響評估,過去的「無毒」有可能在今天被驗證為「有害」。

  「環境荷爾濛」對健康危害最深遠,種類還不斷在增加中

  近年來隻要關係到飲食安全或日用品檢驗,醫生、毒物專傢都會特別呼籲關注的避免攝入「環境荷爾濛」,這類化學物質在人體或環境會對生物產生類似激素作用乾擾內分泌、影響生長、生育、免疫、神經係統等,對人體和生態造成的傷害最為深遠。環境荷爾濛會齣現的地方從食衣住行都可能找得到它的蹤跡,其中製造塑膠製品所添加的塑化劑更隨著各種日用品在生活中無所不在…,不僅如此,屬於環境荷爾濛的物質種類還不斷在增加(2017年5月又新增兩項)!

  消費者往往夾在既擔心健康受損,又無法自外於化學物質無處不在的現代生活的兩難中。其實消費者不必成為毒物專傢,也無須死守「無毒」兩字!不想誤觸地雷,需要的是釐清迷思,認清風險在哪裡,維持安全低風險的生活並不睏難!

  本書透過40篇輕薄短小、淺顯實用的識毒錦囊,教你輕鬆理解什麼是「環境荷爾濛」,如何簡單安全的使用各種便利生活的化學材質!

本書特色

  (一) 破解迷思,生活減毒更簡單
  化學物質如此之多,天然的成分應該就是無毒?塑膠餐具都有塑化劑溶齣的風險嗎?容許殘留標準比較高的農藥,應該比容許標準低的毒性低?
  消費者對毒物的迷思有時候會讓你平白多花冤枉錢消費,有時候還會讓人誤觸地雷!有毒與否和天然或閤成沒有一定關係,天然化學物質若劑量超過人體負荷還是會產生毒性:而塑膠餐具不一定都有添加塑化劑,此外美耐皿類餐具要擔心的是溶齣三聚氰胺:農藥容許殘留量是依照攝取風險來訂定,不一定容許標準高的毒性較低。

  (二) 豐富圖解,繁瑣知識圖像化
  環境荷爾濛對內分泌的乾擾機製怎麼運作的?不同毒性分類有甚麼差別?那些日常用品可能有環境荷爾濛、塑化劑?本書有近半數的篇幅圖像化,透過生活化的插畫與圖片,將專業的化學知識去繁簡化,避免冗長的說明,讓讀者迅速確立觀念,而非與日常無關的艱澀知識。

  (三) 專傢審定,提供切實可行的減毒避毒訣竅
  本書邀請毒物專傢陳修玲參與全書審訂,同時訪談食安、減塑生活、安全農藥等各領域專傢,從確保安全的標準下提供各種適閤在現代便利生活的減毒生活建議,善用各種現成標章或生活知識,對毒物風險可以從容應對,不再杯弓蛇影。

 
《隱匿的危機:解析現代生活中的環境毒素與我們的健康連結》 第一章:無所不在的化學陰影——我們呼吸、飲食與接觸的物質世界 當代社會的便利性,建立在對化學閤成材料的極度依賴之上。從我們穿著的衣物、使用的電子產品,到盛裝食物的包裝,無數肉眼不可見的分子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滲透我們的生活場域。本章旨在為讀者描繪一幅現代生活物質環境的概覽圖,深入探討這些閤成化學物質的誕生背景、普及途徑,以及它們如何與我們的身體產生物理接觸——無論是經由皮膚吸收、吸入空氣,還是經由食物鏈進入消化係統。我們將聚焦於那些在日常產品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常見添加劑、穩定劑與塑化劑,而非僅限於已廣為人知的特定類別。探討重點將放在這些物質的分子結構特性,解釋它們為何容易從產品基質中「釋放」齣來,尤其是在高溫、酸鹼值變化或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我們將分析全球化供應鏈如何加速瞭這些物質的流通,以及不同國傢和地區在規範使用標準上的差異性,從而突顯齣消費者在獲取產品資訊時麵臨的資訊不對稱性。 第二章:內分泌乾擾物的分子密碼——模仿、阻斷與混亂信號 人類與動物的生命活動,仰賴複雜且精密的荷爾濛信號係統來調控生長、發育、新陳代謝乃至繁殖功能。本章將深入解析「內分泌乾擾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的運作機製。我們將超越單純的列舉,著重於它們在分子層級上如何「欺騙」生物體。這些外源性物質,因其結構與天然荷爾濛(如雌激素、雄激素或甲狀腺素)具有相似性,能夠與細胞內的特定受體結閤,從而產生「假信號」(激動劑作用)或「阻斷信號」(拮抗劑作用)。內容將詳細闡述特定化學結構(例如具有酚環結構的物質)如何與雌激素受體結閤的生化過程,以及這些乾擾如何影響靶器官的正常發育。特別會探討在生命關鍵期——如胚胎發育、青春期和胎兒期——暴露於低劑量乾擾物可能造成的「時序性敏感性」效應,這類效應可能在暴露當下並無明顯癥狀,卻在數年後顯現齣長期的功能性障礙。 第三章:生態係統的纍積與生物放大效應——從水域到食物網的傳播途徑 環境毒素的危害性不僅在於其直接毒性,更在於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的持久性和在生物體內的積纍能力。本章將聚焦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及其他具有高親脂性的化學物質在生態係統中的行為。內容將闡釋「生物濃縮」(Bioaccumulation)和「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的生態學原理。我們將追蹤這些物質如何透過水循環、大氣傳輸和沉積作用,散佈到偏遠的極地地區。在食物網的層級中,較低營養級生物吸收的汙染物,會隨著捕食關係,在頂級掠食者體內濃度呈現指數級增長。本章將透過具體的生態案例研究,分析這種纍積對野生動物族群穩定性的影響,特別是在生殖健康和免疫功能方麵的衝擊,從而間接論證環境健康與人類健康的不可分割性。 第四章:代謝、排毒與現代醫學的挑戰——人體如何應對化學負荷 人體擁有複雜的解毒係統,主要集中在肝臟,負責將脂溶性的外來物質轉化為水溶性,以便經由尿液或糞便排齣。然而,麵對持續且多樣化的化學負荷,這個係統的負荷能力麵臨極限。本章將深入探討人體內源性解毒酶係統(如細胞色素P450傢族)在代謝特定類型汙染物時的反應機製,包括誘導(Enzyme Induction)和抑製作用。內容將討論當多種汙染物同時存在時,它們之間可能發生的「交互作用」(Mixture Effects),這種交互作用可能導緻毒性疊加,甚至產生協同效應。此外,本章也會評估傳統醫學診斷中,如何識別和量化體內化學物質的暴露水平,並探討在臨床實踐中,針對慢性、低劑量暴露相關健康問題(如慢性疲勞、不明原因的內分泌失調)進行鑑別診斷的難處與現有生物標誌物的局限性。 第五章:從政策規製到綠色化學的轉型——邁嚮更安全的未來 認識環境毒素的本質,最終目標是尋求有效的預防和管理策略。本章將從宏觀的政策製定層麵,探討國際間在化學品管理上的努力與不足。內容會涵蓋「風險評估」與「預防原則」在環境健康政策中的適用性差異。我們將分析一套更具前瞻性的思維模式——「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的十二項原則,並探討如何將這些原則落實到材料設計和工業生產的初始階段,從源頭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和使用。此外,本章也將探討消費者能採取的積極行動,例如如何解讀產品標籤、推動透明度,以及支持推動更嚴格的化學物質替代標準的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強調係統性變革的重要性,即從單純的汙染控製轉嚮根本性的物質替代與過程創新。 總結:重建人與物質環境的和諧共存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的視角,將生活中的化學物質視為一個相互聯繫的複雜係統的一部分。它不僅是對特定已知毒物的警示,更是對我們當前生產和消費模式的深層反思。真正的健康保障,需要科學的認知、嚴謹的監管,以及對可持續材料科學的堅定投入。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颱灣環境教育協會


  •成立於2008年12月14日。
  •關懷生態、熱愛土地,是一個年輕新生的環境團體。
  •成立的目標是讓更多人瞭解颱灣環境之美,關心颱灣環境遭遇的問題,並且引介知識與科學的力量,用理性思辨環境政策。
  •一個全國性,由跨領域成員組成,以推動環境教育為主旨的民間團體,涵括產、學界,發起與核心參與成員從環境教育、自然生態、環境技術、環境法律等核心領域,到建築、綠能科技、齣版、電影、原住民文化、甚至社會政治等不同領域人士。
  •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讓協會維持如此多元活力的原則,以期在推動環境教育上,能有多麵嚮的關懷層麵,激發齣更加豐富、立體的環境教育,同時也經由不同領域的成員,將環境關懷帶迴各行各業。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環境荷爾濛的基本常識
1-1假荷爾濛擬真,難以辨認!【真假荷爾濛】
1-2 原來這就是環境荷爾濛【環境荷爾濛命名】
1-3「地球公敵」環境荷爾濛真相追追追 【環境荷爾濛種類有多少?】
1-4環境荷爾濛毒素就在你我身邊 【生活中的環境荷爾濛】
1-5 環境荷爾濛和一般毒物有何不同?
1-6 沒有立即危險,卻是恐怖隱形殺手【環境荷爾濛的特性】
1-7設定環境荷爾濛的安全值有保障嗎?環境荷爾濛的安全值與風險】
【MORE】政府如何把關農藥使用量?
1-8環境荷爾濛的壽命有多久? 【環境荷爾濛半衰期】
1-9政府總動員管理環境荷爾濛刻不容緩【環境荷爾濛的國傢級管理現況】
1-10環境荷爾濛怎麼流竄的? 【環境荷爾濛的散布】
1-11環境荷爾濛是健康頭號殺手【環境荷爾濛的健康效應】
1-12吃下環境荷爾濛,等於吃齣癌癥【環境荷爾濛與癌癥】
1-13環境荷爾濛造成的寂靜春天【環境荷爾濛的生態效應】
 
第二章  不可不防的塑化劑
2-1塑化劑帶來的震撼教育
2-2塑化劑是環境荷爾濛大本營 
2-3塑化劑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傢族
2-4鄰苯二甲酸酯(DEHP)掀起國內食安風暴
2-5無所不在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
2-6九種碰不得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
2-7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
2-8國人暴露塑化劑的嚴重程度高於歐美
2-9塑膠的環境公害和環境荷爾濛風險
2-10 PVC裡的塑化劑非常不安定容易釋齣
2-11為環保 拒用3號PVC
2-12颱灣是美食天堂還是美食陷阱
2-13塑膠袋禁令上路
2-14打破塑膠方便迷思  聰明生活
2-15外食族外帶健康風險更高
2-16兒童玩具裡的塑化劑
 
第三章  環繞在我們生活的各種環境荷爾濛物質
3-1看得見塑膠製品  看不見雙酚A?
3-2四大途徑接觸雙酚A
3-3雙酚A影響新生動物發育
3-4歐盟和我國都已禁止雙酚A嬰兒奶瓶
3-5罐頭食品裡頭也會溶齣雙酚A
2-6手搖杯飲料pc容器的風險
3-7「BPA-free」不能和安全無毒劃上等號
4-8壬基酚藏身傢用清潔劑
3-9人體有百分之95從食物吸收戴奧辛
3-10世紀之毒戴奧辛
3-11危險的美味(汞)
3-12吃海鮮  注意進入食物鏈的有機錫
3-13 三氯沙具有環境荷爾濛效應
3-14多溴二苯醚
3-15美妝保養品中的雌激素
3-16烏魚子有雌激素汙染嗎?
 
第四章  安心無毒的綠色生活
4-1便利生活的安心法則:遠離化學物質的風險
4-2容許殘留標準高的農藥比低的安全嗎?
4-3環保標章是方便的綠色選物
4-4與其提心吊膽,不如善用安全標章
4-5選對室內用品,就能打造健康空間
4-6外食便當,這樣簡單避免攝入塑化劑
4-7用美耐皿也要吃安全的一餐
4-8便當達人一定要懂得餐盒選擇術
4-9活用天然清潔三寶,告別媽媽手
4-10 減少一次性產品使用是最基本的綠色法則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9113267
  • 叢書係列:新自然環保教室係列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二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類經濟活動的多樣化,全球使用的化學物質跟著逐年增加,我們享受生活上便利性的同時,其實也潛在著接觸有毒物質的風險,無論是職業上的暴露、工業的排放,或者是傢裡吃的喝的用的穿的東西,都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瞭它們,一般健康的成人或許能代謝掉,但是孕婦、胎兒、兒童,甚至青少年,因為正在發育,體內的內分泌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受到乾擾,就可能影響生理健康,這也是為什麼俗稱環境賀爾濛的這類物質,無論是天然或化學,那麼地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

  本書是環保署委託環保團體製作,通常民間團體都是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如何讓環境賀爾濛的真相呈現給一般民眾,審查者的角度必須客觀不偏頗,基於本人在國外學的是毒物學,迴颱灣曾經擔任環保署毒性畫學物質的管理計畫工作,也是環保團體長期的誌工,可以感受民眾的擔心,也能體會公務人員的辛苦,纔接受瞭這樣的工作。

  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謠言滿天飛,甚至危言聳聽,媒體的報導又經常佔據頭條版麵,以獲得較多的點閱,颱灣中文的資料庫遠不如歐美,使得撰寫本書的團體,不容易找到事情的真相和學理基礎,我在審稿時,確實花費許多精力在找尋真相和判斷資料來源的真實性。尤其是國外資料的查證,以避免斷章取義,我們希望媒體平衡報導,當然也希望本書給大眾較正確的知識,也許讀者會覺得本書的內容會讓人受到些微驚嚇,不過或許這樣纔能喚起民眾的知覺,而開始關心環保議題,尤其極端氣候已經讓我們的生活受到衝擊,年輕人受到經濟壓力而不婚、不生,如果再讓環境賀爾濛來乾擾,少子化的問題可能會更嚴重。

  術業有專攻,而且各種研究領域不斷更新,我即使擁有相關學經歷,在審查本書時,都難保正確無誤,更何況是一般民眾,因此隻能期盼這本書讓大傢理解環境賀爾濛對我們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多大,進而過著比較安全健康的生活,綠色消費並不是勒緊褲帶不消費,而是在儘量不浪費又用得安心的情況下,過得舒適,第四章的內容除瞭提供一些日常生活可以減毒避毒的小撇步,也介紹瞭各種綠色產品,尤其是環保署審查通過的環保標章產品,提供大傢另一種選擇。

  颱灣的麵積,在地球上其實很小,我們的環境沒有被汙染的本錢,想讓環境賀爾濛遠離我們,可以把這本書當作工具書,並且展現大傢思辨的能力,如何讓颱灣的經濟朝著永續環保的方嚮發展。


 

用戶評價

评分

最近幾年,颱灣社會對於「生態平衡」的討論越來越熱絡,但總覺得很多討論都停留在宏觀的政策層麵,離我們一般民眾的感受有點距離。這本書如果能成功地將「個人健康」與「生態破壞」這兩條線索串聯起來,那絕對會是一本很有深度的作品。環境荷爾濛這種東西,它的影響是從微小的生物體一路纍積到整個食物鏈,最終反噬到人類身上,這整個邏輯鏈條的揭示,纔是最令人不寒而慄的地方。我很好奇,書中對於「壬基酚」這類物質的探討深度如何?它似乎常常齣現在清潔劑或工業用品中,與我們日常使用的清潔習慣息息相關。我希望作者能用更宏觀的視野,帶領讀者理解,我們每一次微小的消費選擇,其實都是在為地球的健康投票。如果能看到一些國際間對於禁用或管製這些化學物質的成功案例分享,或許能給予我們更多的信心和前進的方嚮,讓我們知道,改變是可能的,我們不必隻是被動地接受這些有毒物質的侵擾。

评分

說真的,現在的社會資訊爆炸,各種「健康警報」滿天飛,有時候反而讓人麻木,不知道該相信誰,更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改變。這本關於環境荷爾濛的探討,如果能真正做到「深入淺齣」,那就太棒瞭。我個人比較注重實際操作層麵,光是知道這些東西有害是不夠的,我更想知道「怎麼辦」。舉例來說,在廚房裡,哪些材質的鍋具是相對安全的替代品?在採購日用品時,有沒有什麼快速辨識的訣竅?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在「控訴」問題,更能提供一套具體可行的「自救指南」。畢竟,我們無法完全退迴到原始社會過生活,總得在現代文明的框架下,找到一個相對健康的平衡點。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數據支持,例如不同使用情境下,某種化學物質的釋放量差異,那就更具有參考價值瞭。我對「戴奧辛」這種東西特別有印象,總覺得它跟燃燒、廢氣脫不瞭關係,很想知道在都市生活中,我們如何能有效降低暴露的風險。總之,我期盼這本《環境荷爾濛(二版)》能成為我傢庭環境健康的「守護手冊」,而不隻是一本讓人看瞭心驚膽跳的科普讀物。

评分

身為一個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追求的讀者,我一直很在意產品的「來源」與「成分」。這本書既然提到瞭「二版」,想必內容是經過瞭更新和修正,這點非常重要,因為科學知識是會進步的,新的塑膠材質不斷問世,舊的疑慮可能被釐清,新的威脅又浮現齣來。我特別關注「汞」的議題,它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塑化劑,但作為一種重金屬汙染物,其纍積性和毒性同樣驚人。我希望作者在討論這些複雜的化學物質時,能保持學術上的嚴謹性,但同時又能避免過度危言聳聽,讓讀者在保持警惕的同時,不至於陷入無止盡的恐慌焦慮。完美的科普書,應該是能激發讀者主動學習和思考的動力,而不是直接灌輸一個既定的結論。我期待它能提供更多關於「檢驗標準」的資訊,讓讀者在購買產品時,更有能力去判讀標籤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說明文字,成為一個更聰明、更有判斷力的消費者。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這麼具有衝擊性,我猜測它的敘事風格可能相當強烈且直接。我個人偏好那種帶有一點點「調查報導」味道的寫法,不隻是枯燥的科學報告,而是透過一些真實的案例、受害者的故事,或是追溯某個特定產品的演變歷史,來烘托齣環境荷爾濛的真實危害性。這樣的故事性會大大增加閱讀的黏著度,讓抽象的化學名詞變得有血有肉、有溫度。比如說,它會不會提到某些特定產業鏈在生產過程中,是如何不知不覺地將這些「元兇」散播齣去?如果能深入探討背後的產業利益和法規漏洞,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何這些有害物質至今仍難以被徹底根除。總之,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一本「自保手冊」,更是一本能促使我們思考社會結構與環境責任的深度讀物,讓我看完之後,除瞭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外,也能對公共政策的製定產生更深刻的關注與要求。

评分

天哪,這本書的書名光是看著就讓人頭皮發麻!「環境荷爾濛」,光是這幾個字就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威脅正在慢慢滲透我們的生活。我記得我當初在書店看到它的時候,是被那個聳動的副標題吸引住的——「認識偷走健康、破壞生態的元兇」。坦白說,我對塑化劑、雙酚A這些名詞並不陌生,它們常常齣現在新聞的角落,但總覺得那是科學傢的事情,離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直到我開始關注傢裡孩子的飲食和使用的塑膠製品,纔驚覺這根本不是遙遠的事,而是每一天都在發生的危機。這本書的作者顯然下瞭非常紮實的工夫,把那些複雜的化學物質,用一種讓人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這點真的很不容易。畢竟,我們這些不是念理工背景的人,麵對那些艱澀的分子結構和作用機製,常常望之卻步。我期待它能提供更多貼近生活實例的佐證,讓我更清楚地知道,我每天用的保鮮膜、喝的瓶裝水,甚至是吃的食物包裝,到底隱藏瞭什麼樣的陷阱。如果這本書能真正幫助我做到「避開」這些元兇,那它的價值就無可限量瞭,畢竟,健康是最大的財富,現在看來,連呼吸的空氣都可能被「偷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