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 2021 實戰演練 - 進階篇

SolidWorks 2021 實戰演練 - 進階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俊鴻
图书标签:
  • SolidWorks
  • 2021
  • 机械设计
  • CAD
  • 工程制图
  • 三维建模
  • 钣金
  • 模具
  • 装配
  • 演练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偉大的產品始於偉大的設計 - 從概念到製造出的零件和裝配體。SolidWorks 2021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增強功能,可幫助您更快將設計投入製造,同時提高質量並降低成本。

  新版SolidWorks匯集了眾多優點,透過在裝配與繪圖功能、內建模擬、設計成本計算、佈線、影像與動畫創作以及產品資料管理等方面進行各種改進,提高創新和設計團隊的工作效率。

  本書精選SolidWorks進階操作指令,透過實例引導分別講述SolidWorks進階建模功能︰曲線曲面應用、高階實體、音響外殼、滑鼠以及玩具飛機等高階曲面設計等綜合演練,並補充PhotoView 360影像著色、e-Drawings電子視圖、SimulationXpress/Motion/FloXpress/Costing/Sustainability設計分析工具、Animator動畫製作等課程。將重要的應用技巧結合到實際教學中,使讀者可以循序漸進、隨學隨用、邊看邊做,便於鞏固所學的知識,在工作與學習中能快速得到實踐。

本書特色

  ■ 全書精選SolidWorks重要的操作技巧,透過Step by Step引導教學,讓您學習無障礙。
  ■ 循序漸進的課程安排,由簡單範例到複雜實體的製作,讓您學習充滿成就感!
  ■ 內容詳實完整,針對業界實務應用方向彙整編排,提供完整的教學方案。
  ■ 本書適合機械設計相關科系之大專院校、高工職校及業界教育訓練學習使用。

 
机械设计与仿真:从基础到精通 第一部分: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设计理念的革新与数字化转型 本章深入探讨了现代机械设计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重点解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哲学如何融入产品开发流程。我们首先回顾了传统设计模式的局限性,随后全面介绍了当前工业界广泛采用的基于需求驱动的设计(Requirements-Driven Design, RDD)框架。内容涵盖了从市场调研、概念生成到详细设计的完整闭环管理。特别地,我们详细剖析了如何利用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和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方法,在设计的早期阶段优化产品性能与成本结构。 第二章: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 材料是构成一切机械系统的基础。本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工程材料知识体系。我们不仅涵盖了金属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钛合金)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强度、韧性、疲劳极限)及其热处理工艺,还对先进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章节讲解了如何根据特定的工作环境(如高温、高腐蚀、高应力集中)选择最合适的工程材料,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失效分析的基本流程和预防措施。 第三章:结构力学与应力分析基础 本章是理解机械可靠性的核心。我们从经典梁、柱、板的弯曲与扭转理论出发,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结构受力分析。详细解析了应力、应变的概念,并引入了胡斯马尔(Husmadel)和冯·米塞斯(Von Mises)等重要理论,用以评估复杂载荷下的结构安全性。书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疲劳设计、蠕变分析和断裂力学基础的实例解析,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合理的安全系数设定,确保结构在预期寿命内的稳定运行。 第四章:动力学与振动控制 机械系统的运动与稳定性是工程关注的焦点。本章系统阐述了刚体动力学和柔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分析,以及传递矩阵法在复杂机械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此外,本章还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有源和无源减振技术来控制机械系统的共振现象,并介绍了转子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对高速旋转机械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高级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第五章:精密加工技术与数控编程 现代制造业对加工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章深入探讨了传统的切削加工原理,并侧重于先进的数控(NC)技术。内容包括三轴、五轴联动加工的运动学原理、刀具路径规划算法以及后处理器的应用。我们详细解析了车、铣、磨等基本工艺的参数优化,同时介绍了特种加工方法,如电火花加工(EDM)、激光加工和超精密磨削,这些技术对于微纳尺度零件的制造至关重要。 第六章:增材制造(3D打印)的工程应用 增材制造(AM)正在重塑产品开发范式。本章全面梳理了当前主流的AM技术,包括选择性激光熔化(SLM)、电子束熔化(EBM)和材料喷射(Material Jetting)。重点分析了AM技术在复杂几何结构设计、拓扑优化产品实现中的独特优势。书中包含了针对不同AM工艺的材料特性研究、缺陷检测方法(如X射线CT扫描)以及后处理(如热等静压HIP)对最终零件性能的影响评估。 第七章:装配、公差与几何尺寸规范(GD&T) 产品的功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本章是关于互换性和装配质量控制的权威指南。我们详尽讲解了ISO和ANSI/ASME标准下的几何尺寸和公差(GD&T)符号体系、基准的建立与传递,以及公差链分析方法。通过大量实际装配案例,读者将学会如何运用GD&T来保证复杂部件在不同温差和制造变异下的功能兼容性,这是实现大规模高质量生产的关键。 第八章:工业质量管理体系与六西格玛 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建立和维护稳定的产品质量体系。详细介绍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求及实施路径。重点章节深入讲解了六西格玛(Six Sigma)方法论,包括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流程,以及如何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图表实时监控生产线性能。我们还探讨了质量功能展开(QFD)在将客户需求转化为工程规范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系统集成与可靠性工程 第九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 现代机械系统无不集成电子控制与传感技术。本章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执行器(电机、液压/气动元件)的选择与驱动、传感器(编码器、力传感器、视觉系统)的原理及数据采集。内容涵盖了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PID控制器的调优方法,以及如何将机械设计与嵌入式控制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 第十章: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高级应用 本章着眼于如何利用仿真工具进行虚拟验证。在有限元分析(FEA)的基础上,本章更侧重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如热-结构耦合、流固耦合CFD/CSD)。详细介绍了接触算法的选取、网格划分策略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基于仿真结果进行设计迭代优化。此外,我们还简要介绍了离散元法(DEM)在颗粒物料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第十一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 PLM是连接产品设计、制造、服务与报废的桥梁。本章阐述了PLM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工程数据管理(EDM)、配置管理和变更控制。通过案例分析,读者将理解如何利用PLM平台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Time-to-Market)并有效管理产品的版本迭代。 第十二章:机械系统可靠性与寿命预测 系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功能的能力是衡量设计的关键指标。本章引入了可靠性工程的量化方法。内容包括早损期、随机失效期和磨损期的区分;韦伯分布(Weibull Distribution)在寿命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加速寿命试验(ALT)的设计与解读。我们还将探讨基于载荷谱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指导工程师如何科学地预测和保证机械设备在实际工况下的使用寿命。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1 概念
 
Chapter 2 曲線
2-1 投影曲線
2-2 合成曲線
2-3 分割線
2-4 3D曲線
2-5 使用切片工具產生曲線
2-6 曲線產生時的注意要點
 
Chapter 3 實體造型特徵
3-1 掃出特徵
3-2 疊層拉伸特徵
3-3 特殊特徵
3-4 扣接特徵
3-5 壓凹特徵
3-6 多本體零件
3-7 進階異型孔
 
Chapter 4 曲面
4-1 曲面基礎
4-2 曲面掃出特徵
4-3 曲面疊層拉伸特徵
4-4 使用曲面切除實體
4-5 縫織曲面產生實體
4-6 曲面之編輯
4-7 輸入曲面
4-8 取代面
4-9 填補曲面
4-10 在3D曲面上產生草圖偏移
 
Chapter 5 綜合演練
5-1 音響外殼製作
5-2 淋浴噴頭製作
5-3 MP3外殼主體設計
5-4 滑鼠製作
5-5 手機上殼
5-6 玩具飛機上殼體製作
5-7 搖桿製作
5-8 電話聽筒上殼
 
Chapter 6 PhotoView 360影像著色
6-1 基礎介紹
6-2 計算影像基本流程
6-3 影像效果設置
6-4 選項設置
6-5 影像輸出
6-6 綜合範例
 
Chapter 7 Animator動畫製作
7-1 工具列介紹
7-2 產生組合件分解動畫
7-3 進階動畫製作
7-4 使用動力的動畫動作研究
7-5 結合控制器
 
Chapter 8 eDrawings電子圖檔
8-1 基礎介紹
8-2 實際應用
 
Chapter 9 工程分析
9-1 應力分析概念
9-2 SimulationXpress
9-3 SolidWorks Motion
9-4 FloXpress
9-5 SolidWorks Costing
9-6 Sustainability
9-7 太陽光進入研究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6154683
  • 規格:平裝 / 576頁 / 17 x 23 x 2.9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SolidWorks 2021 實戰演練 - 進階篇》的潛力,我認為應該著重於「效率」與「整合」兩大面向的突破。現在的設計環境要求快速迭代,所以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重新繪製、如何透過設計表(Design Tables)來管理眾多變體模型,絕對是進階技能的體現。我期待看到針對大型專案的管理策略,例如如何有效地使用頂層組裝體(Top-Down Assembly)設計方法,同時確保各部門設計人員之間的介面控制能夠順暢無虞。如果書中能詳細解析當零件發生結構變更時,其相關的工程圖、材料明細表(BOM)能如何即時且準確地連動更新,這對於需要提交正式工程文件的使用者來說,是極為實用的進階技巧。如果內容只是停留在單一零件的複雜建模,而忽略了模型與文件之間的動態關聯管理,那它就少了一層關鍵的實務價值。

评分

這本《SolidWorks 2021 實戰演練 - 進階篇》光是書名就讓人感受到一股紮實的技術氣息,對於已經掌握基礎操作,渴望在曲面、鈑金、或是複雜機構設計上更上一層樓的工程師或設計師來說,無疑是本值得深入探討的寶典。我特別期待它在講解如進階的零件間干涉檢查、複雜的裝配體運動模擬,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Simulation模組進行應力分析等議題時,能展現出超越一般入門書籍的深度。畢竟,在現今競爭激烈的製造業環境中,僅僅會畫圖是不夠的,如何讓設計在實際生產中表現完美,並能預先排除潛在的設計缺陷,才是決定專案成敗的關鍵。希望書中的實戰案例能涵蓋一些產業中常見的疑難雜症,例如非標準化零件的參數化建模技巧,或是處理大型裝配體時的效能優化策略,而不是僅僅重複教科書上那些標準的、人盡皆知的練習題。如果內容能著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而非僅是「怎麼做」,相信對提升讀者的設計思維助益會更大,這才是真正進階訓練的價值所在。

评分

從排版和術語的使用來看,這本《SolidWorks 2021 實戰演練 - 進階篇》似乎是針對已經非常熟悉介面、甚至可能已經有幾年操作經驗的使用者群所設計。我個人非常重視軟體版本更新帶來的全新功能,特別是針對使用者體驗(UX)的改進。如果2021版本在性能優化上有顯著提升,尤其是在處理極高精度的曲面運算或是大型點雲資料的整合時,我希望這本書能展示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底層優化。舉例來說,當我們需要製作一個高度複雜的產品外殼,涉及多重相交曲面和倒角處理時,傳統方法常常導致計算緩慢或模型崩潰。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使用2021新工具來優化這些複雜運算的SOP(標準作業程序),並將整個流程的運算時間量化比較,那將是極具說服力的進階內容,證明這本書確實跟上了軟體發展的腳步,而不僅僅是舊知識的換殼重編。

评分

拿到這本《SolidWorks 2021 實戰演練 - 進階篇》時,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它的編排風格,它似乎試圖營造一種「手把手帶你攻克難關」的氛圍,但願內容的豐富性真的能跟得上這種期望。我對台灣設計界中對細節的吹毛求疵程度非常了解,所以對於軟體工具的應用,我們尤其看重其在特定產業標準化流程中的契合度。例如,在模具設計領域,對於脫模角、拔模方向的自動化判斷與修正,或是如何精確控制分模線的產生與處理,這些都是非常考驗軟體「智慧」的環節。如果這本書能在這些進階應用上提供獨到的見解或更優化的操作流程,那就太棒了。如果只是單純地堆砌更多複雜的實體建模練習,而沒有深入探討這些設計決策背後的工程原理和軟體效率的權衡,那對於資深使用者來說,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期待它能真正反映出2021年版本在這些關鍵領域的效能提升。

评分

老實說,市面上許多標榜「進階」的書籍,內容往往只是將基礎章節的複雜度稍微提升一點點,讓人讀完後感覺好像學了很多,但實際上回到工作崗位上卻發現那些技巧根本用不太上,或者太過於理論化,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對於《SolidWorks 2021 實戰演練 - 進階篇》我抱持著謹慎的樂觀態度。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針對特定複雜幾何體(比如自由曲面或複雜的機構連桿)如何利用特徵方程式或掃描式導引等高階工具,達到精準控制外型輪廓的目的。此外,在處理與其他軟體(如FEA或CAM)的協同工作流程時,資料交換的準確性和修復技巧也是進階使用者非常重視的一環。如果本書能提供一些業界前輩在實際專案中踩過哪些雷,又是如何利用SolidWorks的強大功能來「繞過」或「解決」這些問題的實戰經驗談,那這本書的價值就能遠超一般的操作手冊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