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與時間的風味教科書:100+款醋種介紹、87道行家食譜、84組風味輪解析、54間精選製醋商、11種健康益處,從根源到風味、從原料到應用,全方位掌握千年飲食工藝

醋與時間的風味教科書:100+款醋種介紹、87道行家食譜、84組風味輪解析、54間精選製醋商、11種健康益處,從根源到風味、從原料到應用,全方位掌握千年飲食工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潔拉.克拉頓
图书标签:
  • 烹饪
  • 食谱
  • 美食
  • 健康
  • 饮食文化
  • 风味
  • 原料
  • 发酵
  • 传统工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榮獲「珍‧葛里森信託獎」、「英國食品作家協會獎」最佳處女作、最佳特殊主題、「弗南梅森餐飲獎」最佳飲食書處女作等多項大獎肯定
★ 集世界食醋之大全、打造味蕾新視界,獻給所有因風味而著迷的料理人不容錯過的必備讀物
★ 以大量資訊圖表、風味輪、精美圖片,展開人類千年飲食工藝的深度之旅


  沒有太多食材能夠同時增添風味、融入食譜,並且對身體有益,然而醋做到了!
  醋的歷史悠久,隨著時間的流逝,當代飲食社會對於醋的認知也趨於簡化。
  然而,這段過程中我們究竟失去了多少卻無從得知......

  發酵食的興起,重新帶動人們愛吃醋的風潮。
  原料的來源與天然釀造工法成為當代消費者關注的重要條件。
  如何透過飲食促進消化道健康,更是社會大眾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本書是飲食作家、食物歷史學家──安潔拉·克拉頓為當代飲食界帶來的珍貴禮物。以世界食醋的發展史作為開端,闡述其如何在醫學界與烹飪領域流傳千年,並強調從中獲益的方式。隨著食醋的吸引力日漸增長,人們開始瞭解酸之於烹飪的重要性,包括食物保存、醃漬、提味、料理收尾、製作醬汁和飲品等用途。

  書中除了亞洲常見的穀物醋,亦收錄水果醋、巴薩米克醋、雪莉醋、葡萄酒醋、蘋果酒醋、萃取醋與浸泡醋等多元種類。詳盡介紹各醋種的原料、製作方式、產區、命名原則、選購重點、使用時機、風味特性、料理應用等實用資訊。文字間擺盪著木質、水果、煙燻、花香、草本與香料等調性,並以資訊圖表和風味輪勾勒出每款食醋獨特的風味結構。

  每款醋種藉由對應的行家食譜,引導讀者掌握其靈活變換方式,透過顏色、濃度、酸度、風味、香氣等特性,精準地展現醋的風格,使料理達到完美平衡。作者相信唯有對醋的理解越深厚,才能更有自信地將其內化,轉變成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色。

本書特色

  ․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探索醋的歷史、產區、命名、分類、製程、用途、益處與烹飪貢獻。
  ․細說醋的儲存方式與廚房應用,包括食物保存、醃漬、烘焙、烘烤、調味、製作醬汁與飲品。
  ․分析醋的外觀、風味、濃度、香氣、料理方式與使用時機,將其變成廚房中的秘密武器。
  ․透過精美圖片、資訊圖表、風味輪將食譜視覺化,搭配醋種的替代建議,輕鬆成為用醋達人。

國際好評

  「想要擁有好廚藝,就必須知道關於這項重要食材的一切。」──譚榮輝(Ken Hom)/世界名廚、英國中餐教父

  「一本收錄廣泛醋種的歷史、生產、益處、穿插食譜的權威書籍。」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這本書的研究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內容充滿知識與熱情。若你在意風味,必會愛上這本書。」 ──黛安娜·亨利(Diana Henry)/英國飲食作家

  「這本書注定要成為經典」──菲麗希緹·克萊克(Felicity Cloake)/英國食品作家協會得獎者

  「廚房常備食材背後的歷史與科學聖經,衷心推薦給任何希望瞭解這種迷人食材知識的人。」──餐飲雜誌(Caterer magazine)

專業推薦

  林泉Richie Lin MMHG 創辦人
  徐仲 飲食文化研究者
  高琹雯 美食作家、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
  焦桐 飲食文化專家
  番紅花 飲食生活作家
  黃靖雅 發酵迷創辦人
  韓良憶 食旅作家
 
好的,这是一份详细的图书简介,主题聚焦于醋的文化、历史、工艺与应用,但不包含您提到的具体书籍内容(如“100+款醋种介绍”、“87道行家食谱”等): --- 《时光酿造的芬芳:探索酸味艺术的千年史诗》 品味流转的生命之液,解码从古至今的味觉密码。 醋,这种看似简单的酸味调剂,实则是人类饮食文化长河中流淌的活化石。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点睛之笔,更是文明演进、农业发展与化学嬗变的无声见证者。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探索这种“酸的艺术”如何从偶然的发酵产物,蜕变为全球各地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灵魂。 第一部:源起与演化——从蛮荒到文明的味觉足迹 我们的旅程始于对“酸”的最初认知。本书将追溯人类利用谷物、水果乃至动物发酵液酿制出第一滴醋的模糊历史。我们不急于罗列品种,而是聚焦于醋在古代社会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食物保鲜的手段,更是宗教仪式、医药实践乃至社会地位的体现。 我们将探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啤酒残渣、古埃及的葡萄酒变质,以及古罗马人对“Posca”(醋水饮品)的依赖。重点在于理解,在没有现代制冷技术的时代,醋是如何作为一种自然防腐剂,支撑起早期文明的食物供给链。我们将剖析不同地域的早期发酵技术,探究气候、原料与早期制醋智慧的相互作用。 第二部:工艺的秘密——从微生物到风味结构的解构 醋的诞生,是一场与微生物的精密舞蹈。本书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醋酸菌”这一微小生命体如何将酒精转化为醋酸。我们不会简单地介绍生产步骤,而是侧重于理解工艺对最终风味的影响。 我们将详细剖析两种核心工艺:表面膜发酵(Orléans法系代表)与深层发酵(现代快速法)的区别及其带来的风味差异。前者,如传统的手工酿造,强调慢速氧化,使得酯类、醛类等复杂风味物质得以充分积累,形成深邃、圆润的口感;后者则追求效率,强调酸度的纯净与稳定。 此外,本书将花费篇幅讨论“母体”的重要性——发酵过程中的活性菌群如何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复杂性。我们还会探究不同基酒(如:麦芽、米、果实或蜂蜜)如何为醋提供基础骨架,并讨论陈化(Aging)过程中的木桶选择、温控环境对风味轮廓的塑造作用,如同顶级威士忌或干邑的陈酿哲学。 第三部:风土与地域的交响——解析酸味的地域个性 全球的醋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本书将跳出简单的分类法,转而从“风土”(Terroir)的角度,审视不同地理环境如何雕刻出具有地域标识的酸味。 我们将深入考察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酿造传统,例如: 东方的米醋哲学: 探讨日本的米曲霉文化如何影响其醋的清澈与鲜味(Umami)的融合;以及中国不同省份对陈醋、香醋在烹饪中的独特应用,强调其在药用和日常调味中的平衡之道。 西方的果实与谷物: 考察地中海地区利用葡萄废料或苹果为基酒的深厚底蕴,以及这些产物如何与当地的橄榄油、草本植物形成不可分割的味觉搭配。 每一款地域性醋的背后,都蕴含着当地的农业结构、历史迁徙和烹饪传统。我们关注的不是“有什么”,而是“为什么是这样”。 第四部:超越调味——酸味在健康与生活中的角色 醋自古就被赋予了超越食物的意义。本书将梳理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的交叉点,探讨酸味物质在消化、代谢和微生物平衡中的潜在作用。我们不会作出医学断言,而是呈现古老的民间智慧与新兴科学视角之间的对话。 我们将探讨醋如何作为一种天然的酸化剂和软化剂,在食品保存、清洁乃至美容护肤中的历史应用。了解醋的活性成分如何影响食物的质地和营养素的吸收,帮助读者更科学地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而非仅仅停留在调味层面。 第五部:感官的深度阅读——如何品鉴与搭配 品鉴醋,如同品鉴葡萄酒,需要一套完整的感官词汇和理解框架。本书旨在提升读者的“酸味敏感度”。 我们将教授一套系统的感官分析方法,帮助读者区分不同酸度的锐利度、酯类带来的果香、陈化带来的木质调或烟熏感,以及回味中的矿物质气息。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提供构建“风味桥梁”的策略。如何通过酸度的提升来平衡油脂的厚重感?如何利用特定醋的芳香性来激活草本香料的风味?这部分内容侧重于指导读者建立自己的风味数据库,使每一次蘸取或淋洒,都成为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味觉决策。 结语:时间馈赠的礼物 本书旨在揭示,醋的真正魅力在于其时间的维度。从原料的生长到微生物的转化,再到最终瓶中的沉淀,它浓缩了自然界的缓慢力量与人类的耐性。它提醒我们,最好的风味往往是需要等待的馈赠。 通过本书,读者将不再仅仅视醋为一种瓶装的酸液,而是一部可以饮用的、流动的历史文献,一门需要用心去理解和尊重的古老工艺。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安潔拉.克拉頓 Angela Clutton


  飲食作家兼飲食歷史學家,近期成為英國食品作家協會(The Guild of Food Writers)副主席。曾為《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獨立報》(Independent)和《鄉村生活雜誌》(Country Life)等出版品撰寫飲食專欄。定期為倫敦波羅市集撰文,同時擔任該市集的食譜開發人員、示範主廚,以及食譜書俱樂部主持人。影視作品包含曾以飲食歷史學家身份受邀,錄製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電視節目《食得精明》(Rip Off Britain, Food)。書籍著作《醋與時間的風味教科書》榮獲「珍‧葛里森信託獎」(Jane Grigson Trust Award)、「英國食品作家協會獎」(The Guild Of Food Writers Awards )──最佳處女作、最佳特殊主題、「弗南梅森餐飲獎」(Fortnum & Mason Food & Drink Awards)──最佳飲食書處女作,以及入圍「安德列西蒙飲食圖書獎」等多項肯定。

譯者簡介

陳厚任


  台北人,彰師大口筆譯研究所碩士、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博士,喜愛音樂、美食、閱讀及旅行。
 

图书目录

引言8
醋是什麼?14
醋的歷史16
如何製造醋22
醋與健康28
醋的風味輪30
醋的品嚐與儲存32
廚房用醋34
醋的配對與應用36
醬汁與料理的收尾38
 
水果醋與巴薩米克醋
水果醋54
水果巴薩米克醋63
傳統巴薩米克醋65
摩德納巴薩米克醋69
調味品級巴薩米克醋與變化型72
水果與巴薩米克醋食譜78
 
雪莉醋、葡萄酒醋與蘋果酒醋
雪莉醋食譜100
雪莉醋112
葡萄酒醋118
蘋果酒醋130
葡萄酒醋與蘋果酒醋食譜142
 
穀物醋
亞洲穀物醋食譜180
日式醋203
中式烏醋210
韓式醋214
麥芽醋215
麥芽醋食譜220
 
萃取醋與浸泡醋
蜂蜜與楓醋230
椰子醋、棕櫚醋與甘蔗醋232
萃取醋與浸泡醋食譜236
花朵與水果浸泡醋253
香草與香料浸泡醋255
綜合浸泡醋257
 
更多醋種258
醋的釀造商260
食譜索引-依醋種分類272
索引278
致謝辭286
關於作者287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645224
  • 叢書系列:flavor
  • 規格:精裝 / 288頁 / 19 x 26 x 4.0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自序

  「試想淋上月見草醋的一首詩、一碗沙拉會是怎般光景……」

  上述字句節選自佛羅倫斯·懷特(Florence White)於1930年代出版的經典食譜書《英國好物》(Good Things in England),也是它讓我跌入探索醋的魔幻旅程。

  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是在約莫10年前,當時花醋並不常見,寫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書架上收藏了數本18、19世紀食譜書,裡頭有許多醋的配方。然而後期的書籍卻很少見到這個趨勢,醋的主題開始愈趨簡化(至少就英國食譜書而言),這也讓我開始思索與盤點我們遺失的部分。

  結果發現我們失去實在太多。

  過去數年的探索之旅,我所蒐集的醋,不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有著長足的進展,如今這些醋更是根本地影響了我對烹飪的概念。在我位於倫敦精緻小巧的廚房中有幾個碗櫥,每個大小差不多只能放下烤模、燉鍋、烤盤等就滿了,開門的時候還要小心東西可能會一洩而下。反觀我蒐藏的醋,擁有獨享的櫃位,巧妙地座落在火爐旁,做菜時觸手可及,相較於廚房內的其他位置算相當舒適,每個瓶罐都錯落有致。

  我知道世界上越來越愛吃醋的不只有我一人,很開心周遭的環境對醋也越來越感興趣。市面上醋的種類快速增加,欲尋找果醋、香草醋、雪莉醋、蘋果酒醋、麥芽醋、米醋、巴薩米克醋及多種紅白葡萄酒醋,不論源自里奧哈(Rioja)還是香檳(champagne),都能在商店一次買齊。

  我好奇這波食醋潮流有多少程度歸功於大眾口味由嗜甜轉為喜酸?又有多少是因為我們越來越關注食物的來源,想知道食品的原料及製作工序?亦可能是順勢站上發酵的浪頭,作為製醋的核心工法,加上大眾對於腸道健康與發酵食物的興趣,或許現在正是重新認識醋的好處之絕佳時機?

  對於身為廚師的我而言,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是感受到料理對於酸味的愈趨重視,進而帶起大眾對醋的興趣。我希望透過《醋與時間的風味教科書》展示醋的使用方式與時機,藉以平衡並帶出食材風味,並進一步影響更多現代廚師,善用這項古老食材的可能性。我保證一旦你用櫻桃醋將煎過鴨胸的廚具洗鍋收汁(deglaze),再將得到的醬汁淋在鴨胸上,那種美味絕對會讓你重新思索醋在料理中的定位,畢竟我就是如此。

  閱讀本書,你會發現世界上各種食醋背後的故事,交織著對應的食譜。請注意,書中的食譜不會只需要單一種醋,或甚至是單一類型的醋。我希望這些食譜展現的是醋的靈活特性,依據不同的喜好交替搭配使用。各種醋之間,雖然有著對應的顏色、濃度、酸度、風味、香氣及料理方式,但彼此仍有所關連,我不樂見有人認為少了「對的」醋,就無法執行書中的食譜。裡頭的資訊只是我的建議,總有其他替代方案。隨著對醋的理解越深厚,便越有自信與認知能自行變換各種醋。

  世界上醋的種類實在太多了,我不希望寫出一本百科全書或是課本(聽起來是不是很像在幫自己找藉口?)。而是真心想讓每個人擁抱生活中會接觸到的醋種,並幫助理解其特性與烹飪上帶來的喜悅。我希望你在閱讀每一種醋的時候,都能感覺身歷其境,想出門找一瓶帶回家,用在自己的料理。老實說我不期待每個人家中都有一面醋櫃,但希望閱讀完本書後,會至少心動添置一個醋架。

安潔拉·克拉頓(Angela Clutton)
倫敦,2019。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那部分“风味轮解析”,简直是开启了我味蕾的新世界,我以前以为酸味就只有一种感觉,现在才发现里面藏着这么多的细微差别。这本书把各种醋的风味复杂性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不用每次都去买一堆不同的醋来盲测,就能大致了解它们的特点。比如,它把“辣感”、“涩感”、“陈年感”这些抽象的味觉体验,转化成了你可以直观理解的图表,这对于一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工具。我特别喜欢它解析不同产地醋品时所带入的“地域文化”背景,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醋喝起来带着泥土的芬芳,有些则更像阳光下的水果。以前我买醋都看牌子,现在我开始看它风味轮上的定位,甚至会根据今天要做的菜,主动去寻找风味轮上对应那个区域的醋来搭配,这种主动选择和搭配的乐趣,是以前完全没有体验过的。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读者从“被动接受”调味品的酸度,转变为“主动驾驭”酸味。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里面收录的“精选制醋商”信息,对我这种喜欢挖掘小众好物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的宝藏地图。要知道,市面上很多推荐书单都是老生常谈的那几家大厂,但这本书明显做了更深度的田野调查,里面提到了不少我以前闻所未闻、但背景故事却非常引人入胜的小型家族作坊。当我看到那些制醋商的介绍时,我仿佛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了他们的酒窖,感受那种几代人坚持传统的匠人精神。我已经在准备着手去探访其中两三家离我比较近的店家了,光是想象着能亲口尝到他们最新酿造出的那一批特定年份的醋,就让我兴奋不已。这部分内容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购物视野,让我知道原来好醋不一定都来自耳熟能详的大品牌,更多的是藏在这些默默耕耘的小角落里。这本书不只是教你“怎么用”,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可以从哪里找到最好的原料”,这份对供应链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逻辑性强到令人佩服,它不是那种零散地堆砌知识点,而是建立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从最基础的“千年饮食工艺”讲起,它就把醋从一个厨房调味品,提升到了文化和历史的层面,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个不起眼的配料。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各种醋种的分类和解析,那种层层递进的介绍方式,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系统学习的“门外汉”。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这是什么醋,能用来做什么”,而是深入到发酵原理、原料差异,甚至地域风土对风味的影响,这简直就是一场关于风土与科学的深度对话。而且,书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和历史典故,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反而有一种寻宝的乐趣。读完第一部分,我立刻明白为什么不同国家的醋口感天差地别,这种由表及里的梳理,让我对“品鉴”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知。这种系统化的梳理,才是真正能够让人把知识内化、运用自如的基础,比起那些零散的网路资料,它的专业度高出太多了。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心思,拿在手上有种沉甸甸的质感,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字体设计,一下子就把人带回那种慢工出细活的时代感里。我特别喜欢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微哑光处理,让色彩饱和的图片看起来既高级又不刺眼,阅读体验非常舒适。你知道吗,很多食谱书为了省成本,纸张薄得跟什么一样,一沾上油光就完蛋,但这本完全不会,感觉作者和出版社真的很用心在制作一本“教科书”级别的作品。尤其那些醋种的图片,每一种的颜色、质地都拍得极度清晰,让人忍不住想马上冲去市场找找看有没有得卖。翻开来看,排版设计也非常讲究,图文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信息量太大而产生阅读疲劳。那种知识的厚重感和设计的美感完美结合在一起,我觉得它不只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放在书架上欣赏的工艺品。对于我这种有收藏癖的读者来说,光是这个外在的呈现,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买的,没想到光是欣赏它的印刷和排版,就花了不少时间,这绝对是近年来买到的最棒的“面子工程”到位的美食书籍了。

评分

这本书的“行家食谱”部分,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尤其对我这种做菜经常“凭感觉”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以前炒菜放醋都是“少许、适量”,结果常常不是酸过头就是不够味。但这本食谱给出的配方,简直是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严谨,但奇怪的是,做出来的菜肴风味却非常自然、和谐。它很聪明地将食谱和前面介绍的“风味轮解析”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当它推荐你使用陈年意大利黑醋时,会顺带提示你如何利用它自带的“果香”和“甜感”来平衡菜品的层次。我尝试做了几道食谱里的菜,比如一道需要用白葡萄醋来做酱汁的沙拉,那种清爽的酸度一下子就把食材的风味都“提”出来了,而不是单纯地增加酸味。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居然提供了那么多不同菜系的应用,从家常小炒到宴客大菜都有涉及,而且很多食谱都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这本书的食谱不是让你照搬,而是教你理解酸度在菜肴中的作用,这个思路太棒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