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資料流架構:用Apache Flink建立永續高性能服務

實戰資料流架構:用Apache Flink建立永續高性能服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龍中華
圖書標籤:
  • Apache Flink
  • 數據流處理
  • 實時計算
  • 流式架構
  • 大數據
  • 高性能
  • 微服務
  • 數據工程
  • 架構設計
  • Java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Big Data + 機器學習,同時滿足儲存及運算,用Flink+Alink打造全智慧大數據平颱
 
  ▌業界唯一
  Flink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分散式巨量資料處理引擎與計算框架。專門針對無界資料流程和有界資料流程進行統一處理,是業界唯一開放原始碼的分散式巨量資料處理引擎與計算框架。
 
  ▌最大特色
  Flink最大的特色,就是能進行有狀態或無狀態的計算,對無界資料流程和有界資料流程進行統一處理,並且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分散式巨量資料處理引擎與計算框架。
 
  ▌功能強大
  Flink功能強大,可進行的資料處理包括即時資料處理、特徵工程、歷史資料(有界資料)處理、連續資料管道應用、機器學習、圖錶分析、圖型計算、容錯的資料流程處理等。
 
  市麵上幾乎沒有介紹Flink的中文書籍,更別說Flink的最佳幫手機器學習Alink瞭。Alink號稱中文社區三大機器學習平颱,擁有完整的生態係,本書最後兩章使用瞭Alink實作瞭一個推薦係統的實戰,這種隻運用在巨型商業網站上的服務,現在也走入你我生活,讓我們也可以一窺高手養成的全貌,讓自己也邁嚮大師之列。
 
  適閤讀者
  閱讀本書的讀者不需要具備巨量資料理論知識,也不需要懂得Hadoop、Spark、Storm 等巨量資料領域的知識,但是需要具備一定的Java 語言開發基礎(或至少使用過一種開發語言)。
深度解析:下一代企業級數據平颱構建與實踐 本書麵嚮的讀者群體: 渴望掌握企業級實時數據處理核心技術的架構師與高級工程師。 緻力於構建高吞吐、低延遲、強一緻性數據管道的開發人員。 負責數據基礎設施選型、規劃與運維的CTO及技術負責人。 希望深入理解流式計算框架底層原理,並將其應用於復雜業務場景的專業人士。 --- 第一章:現代數據架構的範式轉移——從批處理到流批一體的必然 本章將係統性地探討當前企業數據架構所麵臨的挑戰,並深入分析技術棧的演進曆程。我們首先剖析傳統批處理架構的局限性,特彆是在應對物聯網(IoT)、金融交易、用戶行為追蹤等場景時所暴露齣的時效性瓶頸。接著,本書將聚焦於“流批一體”這一核心理念的興起,闡述為何實時性已成為現代數據基礎設施的剛需。我們將詳細拆解兩種主流數據處理模型——Lambda與Kappa架構的優缺點及適用場景。通過對比分析,讀者將清晰認識到,隻有基於統一的流處理引擎,纔能有效規避批處理和實時處理雙重維護的復雜性與數據不一緻風險。本章內容將為後續所有技術選型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強調在資源受限和業務快速迭代的環境下,構建具備彈性伸縮能力的數據層的重要性。 第二章:分布式數據流處理引擎的基石:核心概念與理論模型 本章是理解高性能數據流係統的理論基石。我們將不再停留在工具的使用層麵,而是深入探討流處理背後的數學和工程原理。首先,係統講解時間語義的復雜性,包括事件時間(Event Time)、攝入時間(Ingestion Time)和處理時間(Processing Time)的精確定義、相互轉換的機製,以及如何處理亂序數據和數據延遲問題。其次,重點解析窗口(Windowing)機製的精髓,詳細區分滾動窗口、滑動窗口、會話窗口的內部實現差異,並探討如何根據業務需求定製復雜的窗口邏輯。更關鍵的是,我們將剖析狀態管理(State Management)在流處理中的核心地位。這包括本地狀態、遠程狀態的對比,狀態後端(如RocksDB)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保證狀態的一緻性與容錯能力。此外,還將介紹分布式快照算法(如Chandy-Lamport的變體)在流處理中的應用,確保係統在故障發生時能夠精確恢復到上次一緻性檢查點。 第三章:構建高可用、可擴展的實時數據管道:基礎設施選型與部署策略 一個穩定可靠的數據流平颱,其性能錶現高度依賴於底層基礎設施的協同工作。本章聚焦於構建數據管道的存儲、消息隊列和計算資源的集成策略。我們將深入分析主流分布式消息隊列(如Kafka、Pulsar)在高吞吐場景下的分區策略、副本機製和持久化機製。探討如何根據數據量和延遲要求閤理配置隊列的保留策略和消費者組的並行度。在計算資源層麵,本書將詳述資源調度器(如YARN、Kubernetes)在流式作業管理中的角色,如何實現資源的動態隔離與彈性伸縮。針對數據同步場景,我們將對比不同數據源(數據庫CDC、日誌采集)的接入技術,並重點分析如何設計健壯的“源到目標”數據流,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可靠性與順序性。本章提供的部署藍圖,旨在幫助讀者避免常見的運維陷阱,確保係統在高負載下的穩定性。 第四章:高級數據轉換與聚閤:復雜業務邏輯的實現 數據流處理的價值在於將原始數據轉化為有洞察力的信息。本章將專注於講解如何在流式環境中高效實現復雜的數據轉換(Transformation)和聚閤(Aggregation)操作。內容將覆蓋多流的連接(Join)操作,特彆是如何在低延遲下實現時間窗口連接(Window Join)和基於狀態的流流連接(Stateful Stream-Stream Join)。我們將深入講解如何高效處理去重(Deduplication)問題,這是實時係統中避免重復計算的關鍵。在聚閤方麵,本書將超越簡單的計數和求和,詳細闡述如何利用Incremental Aggregation(增量聚閤)技術,顯著降低計算資源消耗,並實現更低延遲的實時報錶生成。此外,本章還將探討如何利用布隆過濾器(Bloom Filters)等概率數據結構來優化內存使用,同時平衡精度要求。 第五章:容錯、監控與運維:確保生産環境的韌性與可觀測性 一個高性能的係統必須是可觀測和可維護的。本章是關於生産級係統運維的關鍵指導。我們將詳細闡述故障恢復機製的核心設計,包括檢查點(Checkpointing)的觸發時機、存儲策略(本地與遠程存儲的優劣),以及如何精確地進行故障轉移(Failover)。在監控與告警方麵,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定義和采集關鍵性能指標(KPIs),例如處理延遲、背壓(Backpressure)信號、狀態大小增長率等,並建立一套有效的預警係統。對於數據質量問題,我們將介紹“死亡信封(Dead Letter Queue, DLQ)”的設計模式,用於捕獲和隔離無法處理的異常數據,防止其阻塞整個數據流。本章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完整的生産環境自愈和主動運維的策略。 第六章:麵嚮未來的演進:流處理與機器學習、圖計算的融閤 數據處理的未來必然是與上層應用深度融閤的。本章將展望和實踐流處理與其他前沿技術的結閤。我們將探討如何將流式計算引擎無縫集成到實時機器學習(Real-time ML)流程中,實現特徵工程的實時化和模型的在綫預測。這包括如何實時維護特徵集(Feature Store)以及如何將模型部署為流處理作業的一部分。此外,本書還將探索圖數據處理在流式環境下的實現挑戰與解決方案,例如實時社交網絡分析、反欺詐係統的構建,重點解析如何利用流式計算的特性來高效更新和查詢動態圖結構。通過本章的學習,讀者將能夠構建齣不僅能處理數據,還能賦能高級智能決策的下一代數據平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龍中華
 
  擁有10多年一線企業開發經驗。對多種技術有深入瞭解和研究,緻力於用技術為公司業務創造利潤。
  曾在多傢公司擔任主程式設計師和係統架構師,現就職於某大數據研究機構,擔任技術顧問。

圖書目錄

第 1 篇 入門篇 ●
01 進入巨量資料和人工智慧世界
1.1 認識巨量資料和人工智慧 
1.2 認識Flink
1.3 認識Alink 
1.4 如何使用本書的原始程式 
 
02 實例1:使用Flink 的4種API 處理無界資料流程和有界資料流程
2.1 創建Flink 應用程式
2.2 使用DataSet API 處理有界資料流程
2.3 使用DataStream API 處理無界資料流程 
2.4 使用Table API 處理無界資料流程和有界資料流程
2.5 使用SQL 處理無界資料流程和有界資料流程 
2.6 生成執行計畫圖 
 
● 第 2 篇 基礎篇 ●
03 概覽Flink
3.1 瞭解流處理和批次處理 
3.2 Flink 的整體架構 
3.3 Flink 的程式設計介麵 
3.4 Flink 的專案依賴
3.5 瞭解分散式執行引擎的環境
 
04 Flink 開發基礎
4.1 開發Flink 應用程式的流程 
4.2 處理參數 
4.3 自訂函數
4.4 資料類型和序列化
 
05 Flink 的轉換運算元
5.1 定義鍵 
5.2 Flink 的通用轉換運算元
5.3 Flink 的DataSet API 專用轉換運算元 
5.4 Flink 的DataStream API 專用轉換運算元 
5.5 認識低階流處理運算元 
5.6 疊代運算
 
● 第 3 篇 進階篇 ●
06 使用DataSet API 實現批次處理
6.1 DataSet API 的資料來源 
6.2 操作函數中的資料物件
6.3 語義註釋 
6.4 認識分散式快取和廣播變數
 
07 使用DataStream API 實現流處理
7.1 認識DataStream API 
7.2 視窗 
7.3 認識時間和水位線生成器
7.4 狀態 
7.5 狀態持久化 
7.6 旁路輸齣
7.7 資料處理語義
7.8 實例33:自訂事件時間和水位線 
 
08 使用狀態處理器API—State Processor API
8.1 認識狀態處理器API
8.2 將應用程式狀態映射到DataSet 
8.3 讀取狀態
8.4 編寫新的保存點 
8.5 修改保存點 
8.6 實例34:使用狀態處理器API 寫入和讀取保存點
 
09 複雜事件處理函數庫
9.1 認識複雜事件處理函數庫 
9.2 實例35:實現3 種模式的CEP 應用程式 
9.3 認識模式API
9.4 檢測模式
9.5 複雜事件處理函數庫中的時間 
 
10 使用Table API 實現流/批統一處理
10.1 Table API 和SQL
10.2 Table API 和SQL 的「流」的概念 
10.3 Catalog 
10.4 Table API、SQL 與DataStream和DataSet API 的結閤 
 
11 使用SQL 實現流/ 批統一處理
11.1 SQL 用戶端 
11.2 SQL 敘述 
11.3 變更資料獲取 
11.4 認識流式聚閤 
11.5 實例43:使用DDL 創建錶,並進行流式視窗聚閤
 
12 整閤外部係統
12.1 認識Flink 的連接器 
12.2 非同步存取外部資料 
12.3 外部係統拉取Flink 資料 
12.4 認識Flink 的Kafka 連接器 
12.5 實例44:在Flink 中生產和消費Kafka 訊息
 
第 4 篇 機器學習篇 ●
13 進入機器學習世界
13.1 學習人工智慧的經驗
13.2 認識機器學習 
13.3 機器學習的主要任務 
13.4 開發機器學習應用程式的基礎 
13.5 機器學習的分類 
13.6 瞭解機器學習演算法 
13.7 機器學習的評估模型 
 
14 流/ 批統一的機器學習框架(平颱)Alink
14.1 認識Alink 的概念和演算法函數庫 
14.2 實例45:以流/批方式讀取、取樣和輸齣資料集 
14.3 實例46:使用分類演算法實現資料的情感分析 
14.4 實例47:實現協作過濾式的推薦係統 
 
第 5 篇 專案實戰篇 ●
15 實例48:使用巨量資料和機器學習技術實現一個廣告推薦係統
15.1 瞭解實例架構 
15.2 瞭解推薦係統 
15.3 認識線上學習演算法 
15.4 實現機器學習 
15.5 實現連線服務層
15.6 日誌打點和監測 
 
A 附錄
A-1 難懂概念介紹
A-2 Flink 常見問題整理 
A-3 Alink 常見問題整理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776423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7 x 23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為瞭滿足企業巨量資料和人工智慧團隊的教育訓練需求,作者編寫瞭大量相關的教育訓練文件,但是這些文件主要是針對臨時需求製作的,內容較多,整體上較為零散,不利於企業新同事的係統化學習。另外,官方文件雖然編寫得很好,但基礎知識的遞進關係並不理想,並且晦澀難懂。因此,作者整理瞭這些教育訓練文件,並且反覆推敲章節的遞進關係,以及基礎知識的串聯方式、基礎知識與實例的實用性,最終完成瞭本書的編寫。
 
  本書特色
  ■ 版本較新:針對 Flink 1.11 版本和 Alink 1.2 版本。
  ■ 實例科學:採用“基礎知識 + 實例"的形式編寫。
  ■ 實例豐富:47 個基礎實例 + 1 個專案實例。
  ■ 跨界整閤:①講解瞭 4 種開發 Flink 應用程式的 API,即 DataSet API、
DataStream API、Table API 和SQL 相關知識;②講解瞭狀態處理器API、複雜事件處理庫,以及常用的訊息中介軟體Kafka;③講解瞭巨量資料和人工智慧的結閤,以及機器學習框架Alink。
  ■ 編排講究:本書涉及的術語儘量做到有跡可循,每一個術語都盡可能在前麵的章節中有所描述。章節遞進關係清楚,內容順序閤理,從頭到尾邏輯連貫。
 
  適閤讀者
  本書是否適閤你,取決於你之前的知識、經驗儲備和學習目標。作者建議讀者根據本書目錄來進行判斷,閱讀本書的讀者不需要具備巨量資料理論知識,也不需要懂得Hadoop、Spark、Storm 等巨量資料領域的知識,但是需要具備一定的Java 語言開發基礎(或至少使用過一種開發語言)。
 
  本書編寫環境
  ■ Flink 版本:1.11。
  ■ Alink 版本:1.2(基於 Flink 1.11)。
  ■ 開發工具:IntelliJ IDEA 付費版,以及社區版。
  ■ JDK 版本:8u211。
  ■ Maven 版本:3.6.1。
  ■ Zookeeper 版本:3.6.1。
  ■ Kafka 版本:2.6.0(基於 Scala 2.12)。
  ■ MySQL:8.0.21.0(需要支援 Binlog)。
  
  緻謝
  感謝Flink 社區、Flink 中文社區開放原始碼貢獻者,以及Alink 開發團隊和開放原始碼貢獻者的奉獻。Flink 和Alink 的官方網站提供瞭豐富的文件和註釋詳盡的開原始程式碼,作者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參考瞭很多相關的文件。巨量資料領域、Flink 和Alink 技術博大精深,由於本書篇幅有限,作者的精力和技術也有限,因此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讀者們批評指正。聯絡作者請發電子郵件至363694485@qq.com。
 
龍中華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給瞭我一種踏實的感覺,它沒有用太多華而不實的詞彙,而是直指核心——「資料流架構」與「永續高性能」。這代錶它可能在探討的議題是如何在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下,設計齣具有彈性(Elasticity)的係統。我猜測內容會涵蓋如何利用 Kubernetes 或其他容器化技術來編排 Flink 應用,實現資源的彈性伸縮。畢竟,在淡旺季數據量波動大的服務中,如何優化資源使用率,是每個架構師的頭痛問題。此外,我個人非常關注跨資料中心或異地備援的設計。如果能看到作者分享如何利用 Flink 的特性,在多活或災難備援架構中維持資料的一緻性,那絕對是物超所值。這種規模的係統設計,不僅考驗技術能力,更考驗對業務場景的理解深度。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資料治理和資料品質控管在串流架構中的實施方案,那這本書就真正地串聯起瞭技術與業務,成為一本真正具備指導意義的工具書,而非僅僅是技術手冊。

评分

從一個資深工程師的角度來看,一本好的架構書,其深度必須超越官方文件。官方文件教你「怎麼做」(How),但架構書要教你「為什麼這樣做」(Why)以及「在什麼情況下不該這麼做」。我判斷這本書在討論 Flink 時,必然會深入到 JVM 層級的優化,甚至是網路傳輸協議的選擇對延遲的影響。或許會有關於網路拓撲設計、資源分配策略的討論,這些都是在雲端環境中部署大規模 Flink 集群時,決定成本效益和穩定性的關鍵因素。我非常好奇作者對於狀態備援(Checkpointing/Savepointing)的策略是如何拿捏的。不同的備援間隔、不同的儲存媒介(HDFS, S3, RocksDB),都會對係統的即時處理能力產生巨大影響。如果書中能提供一個決策樹或流程圖,引導讀者根據自身的業務需求,選擇最佳的容錯機製,那這本書的實用性就會直線上升,遠勝於單純的技術介紹。總之,我期望這是一本能讓人從使用者思維,躍升到架構設計者的層次。

评分

讀完書名,我腦中立刻浮現齣許多業界的痛點場景。現在的資料處理已經不再是單純的 ETL,而是需要即時的決策能力。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做到「實戰」,那它應該會涵蓋很多麵嚮,例如:如何利用 Flink 的特性來實現複雜的事件序列分析(CEP),或者是在金融科技領域中,如何利用它來做即時的反欺詐偵測。我特別想知道的是,作者是如何組織這些實戰案例的,是從垂直領域切入,還是從技術挑戰來分類?如果是後者,那對技術棧的提升會更有幫助。另外,提到「永續」,這就牽涉到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一個高性能的係統如果黑箱作業,那齣瞭問題根本無從下手。我期待書中能分享如何整閤監控、日誌和追蹤係統(Tracing),讓 Flink Job 的運行狀態一目瞭然,方便 DevOps 團隊進行日常維護和故障排除。這類型的工具書,如果能提供一套完整的 CI/CD 流程建議,將會大大加分,讓開發、測試、部署的環節都能無縫銜接,真正體現「實戰」的價值。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實戰資料流架構」聽起來就非常接地氣,絕對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教科書。從書名來看,作者應該是下瞭不少苦功,把複雜的即時數據處理過程,用非常實用的角度切入,讓人可以馬上聯想到在實際工作場景中會遇到的痛點。我猜測內容肯定會涵蓋許多企業級應用中會遇到的挑戰,像是資料一緻性、延遲控製,還有如何設計齣一個能夠應付高併發、高吞吐量的係統架構。這種「實戰」二字的分量很重,代錶作者一定會分享很多從失敗中學到的寶貴經驗,而不是隻講成功的案例。我特別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剖析那些經典的架構模式,並且針對 Flink 這個強大的工具,提齣一套完整的實施藍圖。畢竟,要從零開始建構一個永續的高性能服務,中間的眉角非常多,如果能有一本像這樣有組織、有深度的指南,絕對是省下我們團隊摸索時間的關鍵。這本書的價值,我想主要就在於它提供瞭一條清晰的道路,從理論到實踐,讓我們在麵對海量數據洪流時,不再手足無措,而是能胸有成竹地打造齣堅固的基礎設施。

评分

坦白說,現在市麵上講開源工具的書很多,但真正能深入骨髓、讓人讀完有「豁然開朗」感覺的卻少之又少。我對這本《實戰資料流架構》的期待,很大一部分是基於對「永續高性能」這幾個關鍵詞的共鳴。在我們這個產業,係統上線隻是開始,如何確保它能在未來兩三年內,麵對十倍、百倍的數據增長,依然能穩定運行,纔是真功夫。高性能不隻是看跑分數據,更要看在極端負載下的錶現,以及係統維護的難易度。我預期書中會花大量篇幅探討狀態管理(State Management)的優化,這塊通常是 Flink 應用中最容易齣錯的地方。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關於快照機製、狀態後端選擇的深入分析,並且輔以實際的效能調校案例,那這本書的含金量就會非常高。此外,「架構」這個詞暗示著不隻是 API 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整體係統設計的哲學。希望作者能分享如何在高併發場景下,權衡即時性與準確性的取捨藝術,這對許多想從批次轉型到串流的團隊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思維轉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