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醒 : 茶與器.假作真.有還實

紅樓夢醒 : 茶與器.假作真.有還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池宗憲
图书标签:
  • 红楼梦
  • 茶文化
  • 文房四宝
  • 传统工艺
  • 艺术鉴赏
  • 文化研究
  • 收藏
  • 古籍
  • 生活美学
  • 中国古典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紅樓夢》一書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然全書出現「茶」字共四二九次,並非幻境而是實境。賈母愛喝老君眉引來產地趨附;妙玉將梅花雪水放入鬼臉青甕五年,滋味更好?林黛玉分享給賈寶玉的龍井茶,仍是中國十大名茶;現今拍價上千萬的普洱,卻是怡紅院日常用茶;大觀園所用的官窯茶鍾竟是今日所謂高檔仿品?

  本書以《紅樓夢校注》為底本,探析文本出現的茶與器。教你運用「選茶資批」、「選器資批」的現代觀點,走出《紅樓夢》的太虛幻境,讓各位得到好器,品對茶。

本書特色

  深入探究經典鉅著《紅樓夢》中各個人物的品茗文化
江南烟雨,陌上花开:一部关于宋代文人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史诗 书名:《江南烟雨,陌上花开》 作者: 佚名(以怀古之名,追忆往昔风华) 页数: 约 650 页 装帧: 仿宋版雕版印刷风格,内文采用上佳宣纸装帧,封面以宋代院体花鸟画为底本,辅以鎏金描边。 --- 内容梗概: 《江南烟雨,陌上花开》并非一部聚焦于庙堂权谋或江湖恩怨的宏大叙事,它是一部浸润着宋代江南水乡特有韵味与文人雅士精微生活哲学的“慢读”之作。全书以北宋中后期为背景,以南宋初年定居临安的一批流亡文人与江南本土士绅的视角为主线,细腻描摹了在时代动荡与文化繁荣的双重张力下,士大夫阶层如何构建其精神家园、维系文化传承的故事。 全书结构松散而意境深远,分为“烟雨篇”、“器物篇”、“诗酒篇”、“山水篇”与“归寂篇”五大部分,环环相扣,展现了宋代文人雅集、日常起居、艺术追求乃至生命哲思的完整面貌。 --- 第一部分:烟雨篇——水墨江南的日常褶皱 “烟雨篇”是全书的引子,描绘了北宋末年杭州、苏州一带的地理风貌与人文气象。此处笔墨集中于对“生活感”的捕捉。 重点描绘对象: 1. 居所的仪式感: 书中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文人家中的陈设——从苏绣的屏风到定窑的白瓷,再到竹制格扇后的苔藓庭院。作者着重刻画了士人对“四时之景”的敏感捕捉,如雨后初霁时,如何调整窗户的位置以引进最佳的光线入书房。 2. 茶事与饮馔的哲学: 与单纯记录茶谱不同,本篇侧重于茶的“过程”与“心境”。例如,描绘了一场在梅雨季节举行的点茶雅集,参与者不仅比试击拂技巧,更探讨了“茶沫之白”与“心境之空”的关系。同时,对于宋人的斋宴,也着墨于其对食材本味的尊重,而非雕琢繁复的技法。 3. 人际交往的边界: 宋代文人的交往往往是含蓄而克制的。本篇通过几段简短的信札往来、不期而遇的街巷邂逅,展现了他们如何在不逾矩的前提下,进行深层次的精神共鸣。例如,两位知己隔着一条小河,仅凭几声箫音便心领神会的场景。 第二部分:器物篇——物质承载的审美理想 “器物篇”是全书的骨架,探讨了宋代文人如何将实用之物提升至审美高度。此部分并非器物图鉴,而是通过对具体器物的描述,反推其主人的品格。 核心器物群像: 文房之器: 重点描写了不同质地的砚台(端溪、歙溪)如何影响书写的心绪。例如,一位老学者的墨研,因常年使用,其表面已经温润如玉,每一次研墨都像是与历史对话。对笔的偏爱也各有不同,有人钟情于羊毫的柔顺,有人则偏爱狼毫的劲健。 瓷器与金石: 对哥窑的“开片”进行了诗意的解读,认为那是时间在釉面上留下的“叹息”。而对古彝器的把玩,则是一种对先秦气度的追摹。书中还记录了一位学者为收藏一块奇石,不惜跋涉千里,最终将其置于案头,用以观赏“不似之似”。 园林器用: 描述了文人如何选择盆景的容器、如何为假山石的摆放进行“点睛”的布局。这些器用并非独立的装饰,而是参与到对自然意境的模仿与再现之中。 第三部分:诗酒篇——动荡中的精神避难所 靖康之变后,部分文人南渡,随之而来的是家国之殇与人生理想的幻灭。“诗酒篇”聚焦于这种精神创伤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转化与抚慰。 创作心态的流变: 1. 从“盛唐气象”到“婉约沉思”: 通过对比几代人的诗作风格,展现了审美趣味的转变。早期诗作多咏叹山河壮丽,后期则转向对“个人之渺小”和“瞬间之美”的捕捉。 2. 酒与灵感的辩证关系: 书中并非歌颂酩酊大醉,而是探讨“微醺”状态下,思维如何获得短暂的解放。记录了几次重要的诗社聚会,其中关于“以酒佐兴,以诗赋形”的争论,构成了深刻的文化对话。 3. “无题”之作的兴起: 探讨了宋代文人如何借用典故、模糊指代来表达对时局的隐忧,使得一些“看似闲适”的诗作,实则暗藏家国之痛。 第四部分:山水篇——“卧游”与“归隐”的张力 宋人对山水的理解远超于游览。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将山水“内化”于心、达到“卧游”境界的修行。“山水篇”便是对此种精神追求的剖析。 游历与心境的统一: 游记的“伪装”: 记录了几位名士的游记,这些游记往往开头是地理记录,结尾却变成了对个人命运的哲学反思。他们游历名山大川,实则是在寻找与自己心性相契合的“精神坐标”。 “结庐”的意义: 描绘了数位隐士选择在终南山、庐山或洞庭湖畔筑庐而居的过程。这种归隐并非完全隔绝尘世,而是为了在自然中重塑与外界交往的频率与深度,以求心神的宁静。 画卷中的“气韵”: 书中穿插了对当时几幅著名山水画的鉴赏过程。评论者关注的焦点在于画家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表达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而非简单的形似。 第五部分:归寂篇——尾声与文化记忆的延续 “归寂篇”是全书的收束,气氛转为沉静与回顾。通过对几位重要人物晚年的描写,探讨了文人精神遗产的传承问题。 1. 老学者的“遗嘱”: 描述了一位博学的老者,在生命最后阶段整理自己毕生收藏的书籍、字画,并为其撰写简短的“识语”,这识语往往比他一生的著作更富洞见。 2. 对后辈的期许: 展现了老一辈文人如何通过口传心授,将对“风雅”的坚守传递给下一代。这种传承并非强调技能,而是强调对“格调”的维护。 3. 一座书院的变迁: 故事的最后,场景回到杭州的一座私人书院。这座书院历经战乱,几经易主,但始终有读书人在此地坚持着抄书、讲学。全书在描写一位年轻学子在残破的藏书阁中,点燃一盏油灯,开始抄录残卷的场景中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 本书特色: 本书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驱动力,专注于描绘“时间流逝中,士人如何自处”的命题。语言风格模仿宋代笔记与散文的精炼,兼具魏晋的洒脱与唐诗的沉郁,全书旨在营造一种“可居可游、可赏可思”的审美体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宋人的书房或园林之中,感受那份属于士大夫的精致与忧患。它不是历史的复述,而是历史精神的“意象重构”。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池宗憲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EMBA碩士、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學士。現為國際侍茶師學院創辦人,《茶人雅興電子報》及《尋味傳媒》總編輯。

  曾任《人間福報》新聞總監、《大成報》編輯部總編輯、《聯合報》專欄組記者、《聯合月刊》主編、《自立晚報》記者及組長。獲曾虛白新聞公共服務獎、吳舜文新聞獎、台北市金橋獎等。

  著有《品茶入菜引美味:跟著池宗憲學餐茶,走進侍茶師的世界》、《非典型紫砂壺》、《珍錫茗緣》、《陳年茶運》、《銀器掇香》、《尋味.中國茶》、《爐銚興味》、《茶裝甘醇》、《池宗憲的紅茶驚宴》、《藏茶生金》等逾四十本著作。

  美國賓州大學以其英文名稱Tea Parker為名,設立茶室與講座;受邀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國,進行中國茶與現代思潮和生活的交流。

图书目录

序一起去大觀園吃茶賞器004
茶部


一、黛玉情情龍井茶015
借茶喻情分享賈寶玉016
微觀漱口茶心細思維016
乾隆觀「茶」入微018
浮香真不負三清021
御製三清茶碗022
曹雪芹是品茶高手026
【選茶資批】跟著黛玉選龍井027

二、為何賈母討厭六安茶?029
品綠茶遇酒肉不宜030
詩禮簪纓之族涵養030
宜興窯紫砂蘆雁紋蓋罐032
元妃每月用六安茶14兩033
賈府花大錢買好茶034
《隨園食單》將六安列名茶035
金寨蝙蝠洞的芽頭036
【選茶資批】老六安麻雀變鳳凰038

三、老君眉本尊與分身追追追041
老君眉爭相對號入座042
君山銀針問世文本未出043
白茶出現無法接軌044
武夷令人釋躁平矜046
曹雪芹曾和袁枚交往?048
老君眉能消食解膩050
百年名叢好滋味054
【選茶資批】武夷茶皇帝命乞丐身055

四、人花香茶細果韻逸相映057
花入茶成為香茶058
茶香花香可以清心058
人、花、茶美好呼應061
包種花茶的盛世061
花茶透析精緻062
花的清靈多嬌063
茶果依次登場064
茶食互動的伴侶066
不求飽的休閒裝點067
搭出茶點美味樂園068
【選茶果資批】要茶果配對茶?069

五、怡紅院的紅牌女兒茶071
女兒茶真身是誰?072
泰山、貴州女兒茶072
清康雍乾三代貢品073
獨有普洱號剛堅075
清朝有曬青未出渥堆076
作為國禮頒賞來使076
女兒茶長紅078
【選普洱資批】普洱江湖不被騙079

六、晴雯吃甘露茶的鹹澀內情082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083
一味苦澀如得甘露083
小姐階層的茶085
人間第一茶086
官辦親督而摘之087
飽飫烹宰,飢饜糟糠087
苦澀原點的啟發089
好命茶養生090
苦澀隱喻情091
【茶味資批】苦澀要能轉甘甜091

七、千紅一窟茶虛實之間094
杯具即「悲劇」?095
茶出放春山遣香洞096
三春去後諸芳盡099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100
杯子吃茶的知己101
茶湯香甘活醇102
心情轉換得喜悅105
【選茶資批】茶葉包裝玄機106

八、楓露茶不出色?賈寶玉摔杯108
重疊的「楓露茶」109
泡三、四次才會露色澤110
白露茶對上桂露茶111
楓樹嫩葉製成114
茶露點入茶湯114
血淚之悲鳴116
【選茶資批】有名無實的茶118

九、王熙鳳巧用暹羅茶攏絡人心120
為何用茶攏絡人心121
洋貨的物質文明122
用茶送人的懷柔123
暹羅進貢孩兒茶124
朝貢貢船帶來的124
喝茶、賜茶禮讚126
攤開進貢清單茶128
醃製的暹羅茶129
【選茶資批】境外茶不能喝?131

十、妙玉烹茶用雪水,真懂水為茶之母?134
烹茶用水分別心135
嘗不出水來是俗人136
甘雨得天地之正138
雪水宮中必備天泉140
須臾魚眼沸宜磁141
敦敏、敦誠茶詩構連142
一款茶用不同水的分辨143
【選茶資批】茶棒還有什麼145
器部

十一、鬼臉青花甕藏水得好味149
怪甕一身祕語150
鬼臉黃花梨附身150
官窯鈞瓷藏水之用?152
粗鬆胎質會滲水154
積釉鬼臉未現身154
回青俗呼為鬼臉青155
青料比黃金貴156
鐵斑集結生鬼臉157
【藏器資批】藏茶藏水兩相宜160

十二、大觀園煮茶風爐真面目161
通靈寶玉映寶鼎162
置茶爐的次第162
滌慮發真照164
風爐小鼎不須催165
陰陽調和出中和166
煮水用好鼎的奢求167
繪畫描繪寶鼎風雅168
水火交融味172
【選器資批】煮出陰陽的溫柔173

十三、漆茶盤端出次第和階級175
茶盤凸顯文化風景176
填漆妍媚光華179
雕漆兩百層雕紋樣180
漆盤接軌國際視角180
獨創描金蒔繪182
海棠式茶盤皇帝迷185
茶器最佳衣服186
【選器資批】茶器西洋製?中國造?187

十四、成窯五彩小蓋鍾係高仿189
不同喝法,器不同190
鍾、杯本出同門191
一款茶用不同碗192
器物連動身分194
成杯一雙價錢十萬196
喝普洱的仙氣197
官搭民燒成化瓷198
清初才有的蓋鍾200
【選器資批】拿蓋鍾泡茶最到味201

十五、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擺大款202
甜白瓷,填白瓷203
甚適於心204
脫胎薄的工藝之美205
撇口白瓷茶鍾的經典207
品茶用甌,白瓷為良208
官搭民燒進貢物品211
官窯未出甜白蓋碗212
填白瓷的脆弱212
【選器資批】白瓷杯茶顏觀色213

十六、薛寶釵斝見真章215
唇不點而紅216
寬厚與關懷216
班包假性情218
宣和博古圖錄219
範匏製《八臣瓢壺》220
葫蘆文字筆筒220
壽字蓋盒的精巧224
青銅造型範製葫蘆杯226
宮廷工藝第二春227
【選器資批】瓠瓜茶具新用227

十七、林黛玉點犀,吃茶添一味229
黛玉之靈竅230
起承轉合的韻味230
心有靈犀性蹊蹺231
犀牛角怎麼成茶杯233
垂珠篆字還淚而來235
犀牛角奇珍少見235
珍奇器玩身價不凡242
【選器資批】如何辨識犀角杯243

十八、賈寶玉綠玉斗吃茶真不俗244
通靈寶玉神物245
綠玉斗表好感245
天姿純潔遐思246
綠玉斗示好248
體驗物質文化248
滿族原鄉岫岩玉250
玉松林策杖圖方斗251
四方斗杯燒結易坍252
【選器資批】魔術方形杯255

十九、十錦小茶吊在茶席的焦點256
茶吊、茶杯相同?257
舊窯斷代迷糊257
十錦小茶吊玄機258
茶吊∕銚∕釜畫上等號260
五色彩器繽紛262
豐腴的色誘263
銚柔細韻味264
香港茶具文物館富麗演出266
【選器資批】茶席不撞杯270

二十、元妃恩賜的茶筅非潔器271
洗滌茶具的刷子272
擊拂湯花產生272
茶筅產生的妙境274
茶筅以箸竹老者為之276
賜茶皇帝恩279
廢團茶品茗大變革279
茶筅茶道派別不同280
【點茶資批】DIY宋代點茶趣284

附錄1關鍵字索引288
附錄2《紅樓夢》滿紙茶香(1回到120回出現茶檔案分析表)295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822814
  • 叢書系列:紅學.研究考訂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7 x 24 x 1.4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一起去大觀園吃茶賞器


  《紅樓夢》是天書,有探索不完的祕密,說不盡玄機。這書的考據、批評、索隱式各樣,集成紅學,引來關切投入研究,光是版本複雜,如「甲戌本」(1754)、「庚辰本」(1760)、「程甲本」(1791)、「程乙本」(1792),百年未定論;然《紅樓夢》文本中涉及物質文化最柔美的茶,120回其間茶名、茶詩及茶器,引來今人品茗的想望:跟著賈寶玉與林黛玉一起去大觀園吃茶賞器。

  一起去《紅樓夢》吃茶賞器不是夢!林黛玉分享賈寶玉的龍井茶,仍是中國十大名茶:獅峯、梅家塢任你選。

  賈母不喜六安茶,獨愛老君眉是白茶?黃茶?還是武夷茶?引發爭奪戰。現今拍價上千萬的普洱茶,卻是大觀園怡紅院日常用茶。

  講究泡好茶用好水,三百年前文本中的妙玉,將梅花上雪水放入鬼臉青甕中陳五年再取來烹點茶,結果會更好滋味?鬼臉青又是哪個產地出來的名瓷?

  長年來,大觀園在哪?北京恭王府?江南織造府?隨園?考證的虛擬?真實?教人亂哄哄!加上後設四百多位人物,情節交錯,正是曹雪芹筆下的太虛幻境真作假?假作真?或以這是作家追憶的似水年華或是鏡花水月?

  但《紅樓夢》120回,出現「茶」字四九二次,絕非幻境,是實境。

  由吃茶延展到賈母、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妙玉、晴雯及王熙鳳人格特質到生活品味,更探見茶對清貴族階級的魅力。

  於是,今日價值數億成化五彩杯及官窯脫胎填白茶鍾,進入大觀園的生活圈。妙玉將成化窯五彩小蓋鍾拿給賈母吃一口茶後,被轉給劉姥姥,就被拒回收了。難道妙玉不知成化窯五彩杯當時「價十萬黃金」嗎?

  妙玉又大擺闊綽,給隨賈母及劉姥姥一同前來櫳翠庵的隨從人員,「眾人都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來自官窯器怎麼落入常民用器?

  名器是真?還是當時的仿品?

  茶鍾帶來撲朔迷離的身世,後人從不懷疑曹雪芹對文物鑑賞的眼力,然而清初才有的帶蓋茶杯形制,明代官窯未曾燒製的器型,為何活靈活現出現在妙玉及賈母手上?答案揭曉,令人驚訝!大觀園所用的官窯茶鍾是今日所謂高檔A貨仿品。

  走進時光隧道,若你我同遊大觀園,到櫳翠庵、怡紅院、瀟湘館,會發現不是喝茶,當時叫「吃茶」。遊園不單吃茶,而是可以賞玩珍物茶器,綠玉斗、分瓜爬斝、點犀䀉…用來吃茶,味道又如何?

  今人買到成化窯五彩雞缸杯用來喝普洱茶說:「有仙氣」,犀角杯、葫蘆杯又如何?現代人很少觸及這些問題,主場是由文學場域探索隱喻的奧妙;而兩件器物是指涉林黛玉、薛寶釵還是妙玉?卻未見兩器工藝、落款、來源,在現實中假作真的究竟為何?

  應用大數據考證古文物出土文獻,又是一次驚訝!面對元妃恩賜茶筅作為猜對燈謎賞品,解讀為:「用竹子做的洗滌茶具的刷箒」?茶筅是皇上恩賜儀軌中的賞品,宋代鬥茶的「竺副帥」,成為東瀛抹茶擊拂茶湯利器,卻被誤以是滌汙之器。

  竹筅只是文本探索茶器真偽的物件之一;鬼臉青說是鈞窯出品;賈寶玉詩言:「寶鼎茶閒煙尚綠」的煮茶風爐,引動清風煮水,風姿綽約,又有幾許認知?

  一件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茶盤在文本中輕描淡寫;又出現連環洋漆茶盤及黑漆茶盤。借由梳理茶盤漆器的製法,探見用器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連動關係,才知詩禮簪纓之族用器背後的階級劃分。

  曹雪芹在有閒階級(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說出茶和茶器的功能性和娛樂性,勾勒賈母、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妙玉及晴雯登場人物,生活場景和茶分不開,隨手拈來茶杯、茶盤,甚而沏茶用五年陳雪水都道出昌明隆聖之邦,花柳繁華地的榮景。

  其間第一主角賈寶玉十九年生活在大觀園以為是永恆樂園,生活中他未曾留意隨手拈來的茶盤、茶杯,甚是他吃啜茶味時的不經意中,所傳達乾隆盛世文化系統的語言用詞,到溫柔鄉高貴場敗壞後,他回首自身由富貴世俗到出家,原來《紅樓夢》對他是大夢一場。

  對焦文本中出現的茶器,參照器物的胎土、釉藥、燒結及形制之間環環相扣,若沒有仔細推敲,還以為這是曹雪芹匠心埋下的謎語?抑是他設下賽局來和讀者較勁眼力?

  看完這些器物,你也可能會做一場美夢,夢裡會失焦,也會失真。

  收藏易流於「玩物喪志」之譏,惟抽絲剝繭梳理過程可打通迷惑,進而帶來藏物養志的樂趣。《紅樓夢》中的茶器絕非曹雪芹憑空杜撰;但真實窯口、器型及釉色卻又栩栩如生,穿梭在文本字裡行間,讓今人看來好生羨慕。

  如何從中探索的茶與器的書寫紀實,惟運用茶學文物辨證法,參照文本中出現的九款茶葉、十款茶器,運用從古至清康雍乾三代所涉及官窯製器型特徵,比照《紅樓夢》出現的名窯茶器,與宮廷記錄的貢茶、藏器作比對,使今人看完《紅樓夢》醒來。

  《紅樓夢》後人解註常提全書是真、假二字,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明此寓意,果對文本隱喻對照情節頓生情趣。然而這部著作影響甚遠,提及的茶名仍可引動現今茶產業,賈母愛喝老君眉引來產地趨附,撥開真假迷思,由產地茶種、製茶創制年可推理再現真相,就如同文本中的茶器藉此撥開迷陣。

  從「真」、「假」考證真偽,在客觀中見真假,而不是用詭辯中的「真中有假」、「真不是真,假不是假」,本書以目前發行最大版本庚辰本《紅樓夢校注》為底本探析文本出現的茶、器。

  當你是紅迷、茶迷、藏迷,你的視野要打開,就得靠這本《紅樓夢醒》教你運用「選茶資批」、「選器資批」的現代觀點,走出《紅樓夢》的太虛幻境,讓各位得到好器,品對茶。

  2021年疫情期間,得於王靜婷、高以璇、李祐齊和習茶茶友共遊大觀園,共尋茶器古今迷霧,是為《紅樓夢醒》茶與器假作真有還實。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