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序
在新竹的舊城散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相信不少旅客造訪新竹的時候,都會感受到一股獨特的濃厚風情。新竹是北臺灣最早的行政中心,從清朝建城至今依然是北臺灣的重鎮。身為土生土長的新竹市民以及行政首長,時有感受這份具有歷史源流的光榮。因此對於新竹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我們絕不敢怠慢。近年我們也指定登錄許多市定古蹟、歷史建築,務求在最佳的平衡點做到民眾權益、維護古蹟、以及城市發展的多贏局麵。
在新竹傳承百年以上的也不僅是這些厚重的歷史建築,更有許多庶民美食也歷經瞭數代傳承,飄香百年。我們之前也發行過一本《風城飄香——市長帶你吃美食》,有許多以我在地人的身分推薦的在地美味,如今我們也感謝魚夫老師用更加深遠流長的文化傳承角度來介紹新竹的這些美食背後的故事。
新竹不隻是科技城,同時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也期許新竹未來在「創新」和「傳統」兩條路上都能穩健嚮前,成為既能吸引旅客來訪、也讓住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城市。
新竹市長 林智堅
局長序
新竹市的舊城區,在步行數十分鐘的範圍內就坐擁數十座歷史建築,在臺灣可說是得天獨厚。而讓新竹的風貌如此與眾不同最大的主因,乃是日治時期新竹當代大量的日籍建築師,他們當年留學海外,將西方的建築美學帶到瞭東亞,並在新竹地區一展身手,因此新竹的城市風貌除瞭自明清到現代的百年發展外,又特別充斥著各種文化交融的特色。
是故,我們對於新竹市各種文化資產的認定、保存、維護及活化使用,也都需要更加細膩的處理,更深入瞭解每項文化資產的內涵,進而還原歷史風貌,並在現在及未來呈現齣他們最美妙的一麵。
魚夫老師不僅文筆幽默、畫風生趣,同時熟悉建築知識,由他來介紹新竹的各種特色建築實是最佳人選。魚夫老師深入淺齣的從可見的新竹歷史建築談起,談談建築的過往,也說說這些建築師的故事。
此外,跟著魚夫老師,一同嚐嚐新竹的庶民美食,如米粉、貢丸、魚丸、肉圓、潤餅……新竹一直有著不少獨步全臺的美食,展現瞭來自閩南、客傢、外省等各種淵源交融而成的、不隻是齒頰間的美味,也展現齣在地居民的人情味。
歡迎來到新竹,一同感受這座兼容並蓄的城市。
新竹市文化局長 張馨之
作者序
脫胎換骨的新竹
約十餘年前,在交通大學讀瞭五年的建築博士。期間,我偶而會到竹塹老城裡逛逛,然而當時的城區除瞭美食之外,建築實在乏善可陳,不過在這之前,我因擔任電視颱的總監,曾和當時的蔡仁堅市長拍瞭一檔新竹旅遊節目,收視率長紅,因為新竹好像有瞭改變的氛圍齣現瞭,但隨蔡市長任期結束後,不知怎的,新竹的城市經營又是一片瀋寂,尋覓美食之外,實在不知道逗留下來要看些什麼?
忽然這幾年間來新竹,可以用「驚艷」二字來形容瞭。譬如新竹之心——東門城,從被遺忘,到現在和護城河連成一氣,東門城和我的博士指導老師有關,所以對其過程略知一、二,曾經一度修繕美化,檢迴半條命,但在現任市長林智堅的手底下,總算因為用設計來改變城市而脫胎換骨,於是開始注意這座城市的發展。
大約三十年前,我開始進行颱灣地方派係調查,那是為瞭研究颱灣地方政治而做的田野調查,再將訪查的結果發錶在《自立報係》上,那是我和新竹結緣的開始,用瞭許多心血來瞭解其中的人與事;如今,為瞭新竹的煥然一新,於是再度一步一腳印的探尋這城市的大變身。其實,改變的不隻是市長換人做,市民的結構也改變瞭,這城市的人口結構從以前的逐漸老化,到變成十四歲以下幼年人口高於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的年輕都市,換句話說,新一代年輕的父母要求城市變革的呼聲很高,市府團隊用設計美學翻轉城市,正好呼應瞭他們需求,醜小鴨終於變天鵝,到處都變得明亮起來,連菜市場都活瞭過來,成為青春男女的美食天堂。
許多參與城市美學設計的建築師,剛好都是我在業界所認識的頂尖人纔,他們內心充滿創意與熱情,且早就或多或少構思過新竹市的改變方嚮,所以纔與市長正式見麵交換意見一次,就能很快的融入市長的施政理念。現在這本我在新竹前後約四年的新觀察報告終於齣爐瞭,卻赫然發現,由於紙本篇幅限製,這隻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大傢並沒有因為完工而停止再觀察、再記錄,更何況這已經是個值得經常來駐留輕旅行的城市瞭呢!
最後還有一點要替新竹市打抱不平,坊間竟然指新竹是美食沙漠?跟我來,這本書重新詮釋瞭許多美味,並且備有QR Code,用手機掃描即可看見我訪問美食的影片,所以這是一本虛實閤作的齣版品,既然如此,往後會有更新的推介影片繼續齣現,這城市絕不是美食沙漠,綠洲可是多不可勝數!
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