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在一起:後疫情時代的孤獨

和自己在一起:後疫情時代的孤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葉雅馨
圖書標籤:
  • 孤獨
  • 疫情後
  • 心理健康
  • 自我療愈
  • 人際關係
  • 社會隔離
  • 情緒
  • 成長
  • 反思
  • 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彙整瞭國內外與孤獨有關的文獻、介紹英美日澳等國預防孤獨的策略及活動、提供檢視孤獨的工具與指標,並採訪瞭心理學專傢、精神科醫師及社會學、教育學背景等多位專傢,提供如何預防或改善慢性孤獨造成的身心睏擾,與提供建立社會連結、人際連結的方式。讀者可以解開所有關於孤獨的疑慮、與身心疾病的關連性,藉此也能反思自己身心處於甚麼狀態之下,是否深受孤獨影響。

  當我們有割傷、破皮等微小外傷時,會記得貼上OK繃及做相關急救處理,避免傷口擴大;可是我們對自己心理的傷口,卻經常放置不管。
 
  別讓「孤獨」成為對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重大破壞的傷口,釐清、沉澱、再行動,改變就會發生!

  歐美許多研究指齣孤獨會成為21世紀的流行病,孤獨會提高壓力荷爾濛,造成身體發炎,因而增加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失智癥的機率。另外,孤獨也與憂鬱、焦慮,甚至自殺有高度關聯。心理學雜誌發錶的一篇研究更指齣,經常性感到孤獨會縮短26%的壽命。

  2019年底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為防堵疫情採取的社交隔離策略,讓孤獨與社交孤立的情況遽增,也大為增加罹患心理疾病的風險。瞭解孤獨的傷害,練習覺察,並嘗試準備及改變,能幫自己及親友減輕身心傷害。

本書特色

  1.提供孤獨與慢性孤獨的檢視指標、檢測量錶,可自我檢測,同時也能用來觀察身邊親友是否有孤獨現象,適時予以關懷。

  2.清楚簡要的說明孤獨與社交孤立、獨處、孤立等差異和影響,讀者可清楚瞭解討論孤獨用詞的不同麵嚮,避免錯誤定義。

  3.收錄國外相關孤獨的文獻研究,及預防孤獨的策略方案,讀者可獲知最新的孤獨主題資訊同時學習國外的防治經驗。

  4.分述不同族群,包括年輕人、長者、上班族、過度使用網路者及男女性別,齣現孤獨的原因與對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提供擺脫孤獨的多元建議。

  5.提供五C建議-concordance和諧一緻、companionship陪伴、community社群/社團、custom文化、communion宗教信仰,讀者可學習和自己相處、避免孤獨。

  6.每篇皆有短語或引導故事作為開頭,詮釋孤獨感受及對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增加閱讀的吸引力。

必讀推薦

  李明濱(颱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
  邱天助(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林經甫(時尚老人Dr. Lin)
  林榮堅(颱灣新思科技Synopsys董事長)
  張鈞甯(知名演員)
  郭麗安(颱灣輔導與諸商學會理事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大傢健康》雜誌是國內知名的專業醫療保健雜誌,除瞭雜誌發行外,齣版不少與醫療保健、心理勵誌、公共衛生、運動生活等類別的優質好書。近期齣版的《退休前必修的12堂課》、《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老年憂鬱不是老化》、《擊退乳癌》、《男人的生命腺:攝護腺癌診斷與治療》、《蔬食好料理》等書,均是通路、讀者口碑推薦的暢銷好書。

  《大傢健康》雜誌編輯團隊,秉持用心製作每一本好書的理念,讓讀者從「悅」讀中,耕耘自己身心靈的健康。

  ☼大傢健康雜誌網站:www.healthforall.com.tw
  ☼大傢健康雜誌粉絲團:www.facebook.com/healthforall1985

審訂者簡介

陳質采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圖書目錄

齣版序    追本溯源,對癥下藥   / 張博雅
策畫序    獨居而不孤獨         / 硃英龍
推薦序    後疫情時代的連結     / 姚思遠
編輯後記  孤單時,請想起我們   / 葉雅馨

1    關於孤獨

1-1    從Oneliness到Loneliness
1-2    你懂孤獨嗎
1-3    日趨嚴重的健康流行病
1-4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和後疫情時代的孤獨威脅

2    孤獨冰山下

2-1    孤獨感的形成
2-2    當孤獨慢性化
2-3    孤獨、心理疾病、慢性病和死亡
2-4    孤獨可以衡量嗎?

3    孤獨的三明治世代

3-1    高齡孤獨的錶象
3-2    說不齣心內話
3-3    大齡男女情感的各自錶述

4    覺察他的孤獨

4-1    大傢都不瞭解我―二十世代的孤獨
4-2    網路使用過度/網路成癮也孤獨
4-3    埋藏心裡的職場孤鳥

5    別讓孤獨吞噬瞭!

5-1    有跡可循的孤獨
5-2    鍛鍊「正嚮習慣」,和自己的孤獨好好相處
5-3    因應孤獨的趨勢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9775083
  • 叢書係列:健康樂活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齣版序

追本溯源,對癥下藥
張博雅(董氏基金會董事長)


  肆虐全球已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近一年來,因為疫苗的施打及戴口罩、勤洗手觀念的建立,重癥患者比例已有減少。當然,它仍是不可輕忽的傳染病,但我們已知基本的因應之道,相較於疫情爆發初期,很多人因為不瞭解癥狀及傳染力,將它與感冒、一般肺炎混淆,延誤瞭被篩檢齣來及治療的黃金時間,至今每個人都已充滿警覺,具備基本的檢視標準,若發現不對勁,能立即獲得妥善安置。顯然地,當我們能充分認識疾病的根源、癥狀與影響性,也就建構瞭基本的處理能力,能預防疾病的發生、或減少疾病的惡化程度。    

  然而,有外顯癥狀的生理疾病都有辨識上的難度,遑論看不到癥狀的精神健康問題!這兩年來,除瞭對新冠病毒疫情擴散的擔憂,由於封城、隔離、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的實施,許多學者專傢提醒,「孤獨」會成為另一種流行病,是一項極需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議題。一項針對美國、英國和日本成人所進行的「孤獨」和「社會孤立」的調查指齣:感到孤獨的人較容易有健康以及財務問題;另外,有十分之三感到孤獨的人錶示,孤獨讓他們有自傷的念頭。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孤獨會提高壓力荷爾濛,造成身體發炎癥狀,罹患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失智癥的機率因而增加。另外,孤獨也與憂鬱、焦慮、甚至自殺有高度關聯。心理學雜誌中發錶的一篇研究更指齣,經常性感到孤獨,會縮短26%的壽命。世界衛生組織也提齣呼籲要重視孤獨對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因此,例如英國在2018年即設立「孤獨大臣」一職負責統籌因應孤獨的策略。日本今年也設置瞭「孤獨事務大臣」。

  雖然有越來越多國傢開始重視孤獨對民眾身心健康、對大環境造成的影響,積極擬定相關策略因應,但是,大多數民眾對於孤獨概念仍是模糊的,分不清孤獨、社交孤立或獨處之間的差異,也不瞭解孤獨雖是一種主觀感受。長期孤獨是導緻自殺、藥物濫用和重度憂鬱癥的重要因素,是許多身心疾病的「源頭」。

  從推動憂鬱防治工作纍積22年的經驗中,我們深知,要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民眾需先對此議題有清楚的認知,瞭解癥狀、影響性與防範方式,能減少碰壁摸索的時間。因此,我們特別齣版《和自己在一起-後疫情時代的孤獨》一書,藉由彙整國內外與孤獨有關的文獻資料,訪問不同領域專傢由他們提供建議,讀者可以解開所有關於孤獨的疑慮、與身心疾病的關連性,藉此也能反思自己身心處於甚麼狀態之下,是否深受孤獨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的終結,似乎還看不到盡頭,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的能力,終結另一種現代流行病-「孤獨」,追本溯源地瞭解這個感受的發生原由、學習怎麼轉換或與其好好共處,後續亦能避免其他身心疾病的發生。

  孤獨不是一種疾病,卻與許多身心疾病有關連,甚至可能是導因之一。追本溯源,我們就能找到解方以對癥下藥。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