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纖維新紡織品新趨勢

新纖維新紡織品新趨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臺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
图书标签:
  • 新纤维
  • 新纺织品
  • 纺织科技
  • 材料科学
  • 时尚趋势
  • 可持续发展
  • 创新材料
  • 功能性纺织品
  • 服装设计
  • 纺织未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為協助業者開發新纖維、紗線及機能性布料等新紡織品,了解紡織產業發展趨勢,本會特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共同編製《新纖維 新紡織品 新趨勢》一書,內容簡介如目錄。介紹報導新纖維43篇,新紡織品33篇,染整及防護、機能加工新趨勢29篇,紡織終製品(成衣服飾)發展趨勢29篇,紡織設備及製程智慧化趨勢16篇,本書內容豐富,含彩色圖片逾180張,全書約16.5萬字,對紡織業上中下游相關廠商投入開發新纖維、紗線及機能性布料等新紡織品,助益頗大。
科技前沿与材料革新:未来纺织品的无限可能 图书名称:《新纖維新紡織品新趨勢》 图书简介: 本书聚焦于当前全球纺织行业正经历的深刻变革,深入剖析了以功能化、智能化、可持续性为核心驱动力的纤维与纺织品创新浪潮。我们不再仅仅讨论服装的舒适与美观,而是进入了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的新纪元。本书旨在为行业专业人士、材料科学家、设计师以及对未来科技生活充满好奇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尽且富有洞察力的指南,揭示驱动下一代纺织品发展的关键技术路径与市场应用前景。 第一篇:颠覆传统的纤维革命——从分子到宏观性能的重塑 本篇将系统梳理近年来在纤维材料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我们不再局限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以及传统化纤的范畴,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从源头分子结构上就被设计和优化的新型纤维。 1. 生物基与可降解纤维的崛起: 探讨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如藻类、细菌、植物淀粉或农业废弃物,制造出性能媲美甚至超越石油基纤维的材料。重点分析纤维素衍生物(如莱赛尔的升级换代产品)、聚乳酸(PLA)纤维的纺织化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确保这些“绿色纤维”在保持强度和耐用性的同时,实现真正的环境友好降解。 2. 增强型与复合型纤维的精细化设计: 深入研究通过纳米技术和界面工程实现的纤维性能飞跃。例如,碳纳米管(CNT)和石墨烯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均匀分散技术,如何赋予纺织品前所未有的导电性、电磁屏蔽能力和超高强度。同时,剖析“多孔结构”纤维的开发,这些纤维通过优化气孔率和表面积,显著提升了热调控、吸湿排汗和过滤效率。 3. 刺激响应性(Smart Fibers)的基础构建块: 介绍形状记忆聚合物纤维、热敏或光敏变色纤维的最新进展。这些纤维是构建“智能纺织品”的底层基础,它们能够感知外界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压力)的变化并作出可逆的物理或化学响应。本书将详细解析这些响应机制的化学原理及其在功能性服装中的潜力。 第二篇:功能集成与性能放大——纺织品的“超级赋能” 如果说纤维是构建摩天大楼的砖块,那么纺织品的结构和后整理技术就是决定其最终形态与功能的蓝图。本篇聚焦于如何将前沿材料科学的成果无缝集成到面料和成品中。 1. 持续性功能集成技术(In-situ Functionalization): 摒弃传统的浸轧、涂层等表面处理方式,本书重点介绍原位聚合、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在纺织品表面的应用。这使得抗菌、防水防油、抗紫外线等功能能够更牢固地嵌入纤维结构中,实现持久且更少环境影响的功能化。特别关注超疏水/超亲水表面的精密构筑。 2. 结构设计驱动的功能实现(Textile Architecture): 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编织、针织和非织造工艺,创造出具有预设三维结构的纺织品。例如,利用双层或多层结构实现高效的热屏障(保暖而不臃肿),或通过特定孔隙率梯度设计,优化气流管理,为运动服装和医疗敷料提供超越传统面料的性能表现。 3. 跨界材料的融合应用: 深入研究纺织品与电子元件、相变材料(PCM)的集成。解析如何将柔性电路、微型传感器、甚至能量收集装置(如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s)安全、舒适地编织进面料中,从而催生出真正的“电子纺织品”(E-Textiles)。 第三篇:可持续性:从线性到循环的产业重塑 在全球对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日益关注的背景下,可持续性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行业生存的必答题。本篇将详细阐述纺织行业实现环境责任的战略路径。 1. 循环经济与纤维回收的工程挑战: 全面评估化学回收(解聚)与物理回收技术在处理复杂混纺织物方面的局限与突破。分析如何设计易于回收的单组分或可分离的复合材料,以及纤维到纤维(Fiber-to-Fiber)回收闭环的技术瓶颈和经济性考量。 2. 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转型: 探讨低能耗、低水耗、零排放的清洁生产技术。重点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冷等离子体预处理等替代性湿法工艺,以及利用生物催化剂替代传统化学助剂的最新研究成果。 3. 生命周期评估(LCA)与透明度: 介绍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不同纤维和纺织品从摇篮到坟墓(或摇篮到摇篮)的真实环境足迹。并探讨区块链等数字化工具如何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确保消费者了解其购买产品的真实“绿色故事”。 第四篇:市场前瞻与应用领域拓宽 最后,本书将结合前述的技术突破,展望新纤维和新纺织品在各个垂直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市场走向。 1. 高性能防护与军工应用: 聚焦于轻量化、高防护等级的防弹材料、耐极端温度的工作服,以及结合了生物传感器的士兵状态监测系统。 2. 医疗健康与生物工程: 探讨医用植入物级的高纯度纤维、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Scaffolds),以及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智能敷料。 3. 建筑与基础设施的“软化”: 分析高强度、耐候性极佳的土工布、自修复混凝土增强纤维,以及具备隔音、吸光特性的新型室内装饰材料的应用潜力。 4. 消费级智能穿戴的普及化: 展望未来服装如何更自然地融入生活,实现健康监测、环境自适应调节(如自动散热/保暖)以及增强现实(AR)的交互界面。 本书不仅是一部技术汇编,更是一份对未来生活方式的预言。它深刻阐述了材料科学的每一次微小进步,都可能在纺织品的广阔天地中引发一场深刻的革命。读者将从中获得前瞻性的视角,理解驱动未来纺织品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一、新纖維
1. 南亞再生纖維SAYA推出品牌商專屬減碳方案Rscuw Project
2. 用於「永續」電子紡織的新纖維素紗線
3. LYCRA推出100%紡織品廢料回收再生的纖維
4. 斯洛伐克PP紗線製造商推出Prolen®抗SARS-CoV-2病毒紗線
5. Vaude聯手Evonik推出蓖麻植物源登山褲
6. Allied提高回收羽絨的蓬鬆度,推出RENU:750回收羽絨  
7. Woolmark推出Wool Lab Digital打造創新採購指南
8. Acteev和TurboDry贏得2021Outdoor Retailer展創新獎
9. PrimaLoft Cross Core氣凝膠系列將推出含有90%回收成份的版本
10. 2020代表性健康永續創新紡織材料
11. 以香蕉纖維製成背包
12. 水凝膠人工蜘蛛絲纖維
13. 德國QMILK牛奶纖維及其它製品
14. 生物材料創新的供不應求
15. 美國Unifi推出ChillSense新型溫度調節紗線
16. H&M攜手Renewcell開發Circulose永續纖維
17. Genomatica與Aquafil合作,生質尼龍產能提升50倍
18. Lussi AG奈米銀離子打造服飾抗菌防護罩,耐久性能迎接後疫情新世代
19. 生物基Dyneema纖維於Moncler新系列首度亮相
20. Nilit的Sensil BodyFresh尼龍紗線經證實可抗病毒
21. Bolt Threads推出菌絲體材料Mylo替代皮革,並進軍歐洲市場
22. Schoeller、Spinnova、Bugatchi及Lycra纖維布料的最新發展動態
23. 「鋅」纖維基質產生微電流,有利應用於抗病毒織物
24. Ecco加入丹麥科技研究所行列,致力推動PU材質的回收應用
25. 回收聚酯再生技術的發展趨勢
26. 以色列尼龍生產商NILIT推動永續尼龍紗線
27. Dyneema為環法自行車服提供高強度纖維
28. COVID-19疫情期間的材料創新重點:防護與機能
29. Eastman碳再生技術,專攻複雜廢塑料
30. PalmFil選用椰棗樹衍生物生產永續纖維
31. 德國運動品牌Puma投入生物設計專案
32. Teijin推出高拉伸永續環保纖維Solotex Eco-Hybrid
33. 以藻類生質原料製成的環境友好型跑鞋
34. 以木質纖維製成圓領T衫
35. NatureWorks開發出全新PLA/PP雙組份纖維紡黏不織布技術,可望促成PPE的重複利用
36. 因應Covid-19的新針織材料創新
37. 美國德州大學和中國南開大學研發出能供應製冷系統的智慧纖維
38. 全球最大黏液纖維(Viscose)生產商Sateri商業量產廢料再生黏液纖維
39. ISKO推出Arquas 6.0擴展高機能布料系列
40. 美國加州Genomatica公司生產出「全球第一噸」可再生尼龍中介質
41. Fulgar以純黑聚酰胺擴展環保紗線版圖
42. Genomatica首創再生尼龍纖維
43. Toray推出永續彈性纖維Primeflex
 
二、新紡織品
44. Champion推出環境友善的排汗衣及運動鞋
45. Burlington推出PF Zero撥水技術,強化高機能布料的永續性
46. 瑞士創新梭織布織造技術
47. 塑膠袋能否製成機能性布料?
48. OrthoLite推出可禦寒的輕量氣凝膠鞋墊
49. Ahlstrom-Munksjö推出PLA纖維製可分解醫療用布料
50. 西班牙戶外品牌Ternua以Storm Fleece Pro梭織技術推出單層防水夾克
51. 韓國研究院KRICT研發可生物分解口罩
52. Bergans開發出符合循環設計的健行外套
53. Gore發布2020責任報告,力求實踐永續目標
54. 將廢棄漁網循環再利用做成地毯
55. 以鳳梨葉製成之人工皮革
56. Spiber、Goldwin攜手開發植物源生質針織品The Sweater
57. 2020年秋冬Performance Days線上展覽的兩大亮點獲獎布料
58. 工作服品牌Carhartt力推全新抗寒商品
59. SABIC與Fibertex合作開發「世界首創」再生聚丙烯不織布
60. 紡織廢料循環回收再利用,可望創造出高經濟價值
61. H&M推出Looop從服裝到服裝衣物回收系統
62. Salomon推出100%可回收戶外鞋
63. 旭化成推出ECOSENSOR永續布料系列
64. 可反應pH值的螢光紡織品應用於智慧服裝具潛力
65. 美國波特蘭新創公司Skyscrape研發感溫智慧布料
66. Asics與Pyrates合作推出具生態永續理念的瑜伽系列
67. 以軟木編織設計製作地毯
68. 針織廠將技術轉換為生產個人防護裝備的創新工具
69. 依體熱驅動的感溫型智慧紡織品
70. 37.5研發出生物可分解添加物,強化布料永續性
71. 美國Cornell大學研究員開發出皮膚般的濕度管裡布料
72. 法國創新材料公司Porcher推出發光和溫控布料
73. DuPont Sorona推出植物基人造皮革
74. 防疫大作戰背後的熔噴不織布
75. 透濕防水材料在戶外防水鞋的新應用
76. Coalatree推出自我修復防風外套
 
三、新趨勢
 (一)染整及防護、機能加工新趨勢
77. 《Tnet Campaign會後報導》奧地利蘭精集團與臺灣永光化學共推TENCEL™品牌纖維環境友善染整解決方案
78. 透濕防水薄膜科技的新變革
79. Rudolf推出全新系列無氟撥水處理產品Bionic-Finish Eco
80. Huntsman、Sciessent聯手研發抗菌及異味控制處理產品
81. Rudolf Group推出生質系撥水材料
82. Arc’teryx與UBC合作探究新一代有機矽無氟整理劑
83. Dyecoo與DuPont發布聚酯與Sorona混紡布料的永續染色技術
84. Columbia新禦寒發熱技術Omni-Heat Black Dot的與眾不同之處
85. 研究證實Devan布料塗層具備抗病毒功效
86. Huntsman Textile Effects擴充旗下High IQ的產品系列,在推出環保、固色能力卓越的黑色系染料High IQ Lasting Black eco
87. Carrington Textiles最新抗病毒布料技術獲得ISO認證
88. HeiQ等五家公司合作研發抗病毒外套JUST5
89. 義大利針織布廠Argar結合HeiQ的Viroblock技術,推出具抗病毒能力的Avirtex布料
90. 美國工業絲製造商Coats採用HeiQ Viroblock技術
91. 安全防護意識提高,加速抗病毒布料的發展
92. HeiQ Viroblock NPJ03紡織品整理劑獲生質和化妝品級認證,以對抗大流行的冠狀病毒
93. 美國研究單位研發出以生物油墨進行身體或周遭環境化學物質感測
94. Polygiene推出可提升水洗次數的升級版抗病毒整理技術ViralOff
95. Ascend推出全新Acteev™技術,可有效消滅細菌、真菌、病毒
96. 德國化工領導品牌魯道夫(Rudolf)推出可持續之抗病毒紡織品解決方案
97. Garmon推出抗病菌Safe Wear系列服飾
98. Puma與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合作探索永續生產技術
99. Guardian G-Volt開發石墨烯過濾系統口罩
100. Nikwax開發出可確保PPE保持撥水效果的洗滌方法
101. 因應Covid-19,Virustatic Shield推出抗病毒的圍脖產品
102. 奈米粒子於數位印刷的應用
103. SaltyCo推出首款無使用淡水(freshwater-free)的紡織品
104. 化學與抗菌科技公司對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的應對
105. 雷射Peri-dyeing增添布料表面圖樣設計的靈活度
 
(二)紡織終製品(成衣服飾)發展趨勢
106. 2019~2025年中東及非洲地區紡織品回收市場發展統計
107. 2019~2025年拉丁美洲紡織品回收市場發展統計
108. 2019~2025年北美地區紡織品回收市場發展統計
109. 2019~2025年歐洲地區紡織品回收市場發展統計
110. 2019~2025年亞太地區紡織品回收市場發展統計
111. 2019~2025年全球紡織品回收市場發展-依終端用途區分
112. 2019~2025年全球紡織品回收市場發展趨勢-依材質區分
113. 2019~2025年全球紡織品回收市場發展統計-依區域別
114. 2019~2025年全球紡織品回收市場發展-依消費前後區分
115. 2019~2025年全球紡織品回收市場統計
116. Evrnu成功開發新型舊衣回收技術-NuCycl
117. 2019~2027年全球防護用紡織品市場占比與趨勢-依產品別
118. 新生產模式正在引領紡織產業未來
119. 2016~2027年全球防彈紡織品市場統計與預測
120. 2016~2027年全球化學防護紡織品市場統計與預測
121. 2016~2027年全球電氣防護紡織品市場統計與預測
122. 2016~2027年全球機械防護紡織品市場統計與預測
123. 2016~2027年全球健康防護紡織品市場統計與預測
124. 2016~2027年全球隔熱阻燃防護服市場統計與預測
125. 機能性Baselayers功能的強化
126. 針對醫療保健、健身和工作場所應用而設計的聯網智慧型口罩
127. 專業高機能防水工作服雨衣性能要求EN 343防雨防護服檢測
128. adidas採用Primeknit技術推出新運動胸罩
129. 高可見度警示反光背心與工作服裝性能要求
130. 後疫情時代防護性紡織品發展動向
131. 機械危害防護手套性能要求
132. Bonbouton開發出石墨烯口罩
133. 醫用防護衣性能要求
134. 八大最新針織機能鞋款
135. adidas、Nike相繼公布永續環保計畫
136. Graphene-X Alpha新型機能夾克提供多功能性
137. 荷蘭Vollebak品牌持續推出創新科技服飾
 
(三)紡織設備及製程智慧化趨勢
138. 戶外品牌Houdini、拉鍊供應商YKK和美國物聯網平台Eon共同打造循環經濟互聯網
139. Foursource推出數位平台,有效提升布料採購取樣效率
140. Cordura推出數位布料圖書館(Digital Fabric Library)
141. CES 2021展會重點介紹
142.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為智慧紡織品的未來開創出一條新道路
143. SwatchOn結合CLO的3D模擬技術,提供20萬種布料線上隨心設計
144. YKK以智慧拉鍊進入穿戴式技術領域
145. adidas運用新機器手臂進行「編碼」運動鞋設計,推出新技術Futurecraft.Strung
146. Microsoft與紐約新創公司Eon合作:2025年將總價4億的產品搬上互聯系統
147. Browzwear透過穿衣模型技術整合,提高3D設計逼真度
148. Apple以「虛擬按鈕」更新智慧織物的發明
149. Chronolife醫療監測T-shirt獲得歐盟認證
150. 舒適性衣著系統之吸濕排汗層設計分析
151. Google開發新電子紡織拉繩和耳機線
152. RFID技術於紡織零售業及製造業的應用潛力佳
153. Fibersort布料分類技術推動紡織品循環再生進程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125338
  • 規格:平裝 / 312頁 / 21 x 29.7 x 1.5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出版序
 
台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 莊理事長燿銘
 
  自去(2020)年2月疫情爆發後,本會為協助業者因應疫情影響,提案申請產品設計開發、升級轉型及市場拓展等政府補助,特邀請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及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共同派員赴紡織業上中下游公司、工廠拜訪,了解業者需求,俾研提協助解決方案,其中多家業者表示品牌商、進口商等客戶買主,常詢問有何新纖維、新紗線或新布料產品?負責商品開發、企劃及業務人員苦思提供何種新紡織產品,以打動買主,獲取訂單。
 
  為協助紡織相關廠商開發新纖維、紗線及機能性布料等新紡織品,了解紡織產業發展趨勢,自2020年5月即商請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李所長貴琪、陳協理宏恩、邱協理勝福及產業服務及資訊部尹主任承達、鄭副主任凱方、閩潔組長及李信宏兄惠允共同編製《新纖維 新紡織品 新趨勢》一書,專書內文取自紡織所Tnet全球紡織資訊網於2019~2021年間發布的文章,歷經1年4個月的合作努力,得以順利付梓,特別感謝紡織所李所長貴琪與相關同仁的多方指導與齊力配合。本書介紹報導新纖維43篇,新紡織品33篇,染整及防護、機能加工新趨勢29篇,紡織終製品(成衣服飾)發展趨勢32篇,紡織設備及製程智慧化趨勢16篇,本書內容豐富,含彩色圖片逾180張,全書約16.5萬字,對紡織業上中下游相關廠商投入開發新纖維、紗線及機能性布料等新紡織品,頗有助益。
 
  為提昇閱讀品質,全書以彩色印刷,特精選優異之設計公司編輯製作,係極佳的纖維、紡織、染整人才培訓教材及開發新纖維、新紡織品極重要的參考書,對各原絲、加工絲廠、織造廠、紡織相關染色、後整理加工及紡織製程智慧化等相關纖維、紗線原料、機器設備、染料、助劑及檢驗認證等廠商,亦極具參考價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我本來以為這種主題的書會很枯燥,充滿了艱澀難懂的化學式和專有名詞,但**《新纖維新紡織品新趨勢》**的敘事方式,簡直像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職人娓娓道來他的心路歷程。它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不是平鋪直敘地羅列產品,而是將整個產業的演變分成幾個關鍵的「轉捩點」來論述。像是探討**機能性服飾**如何從軍用科技轉化為主流消費品,那段的描述就極富畫面感,讓人聯想到過去幾十年戶外用品如何一步步攻佔日常衣櫥。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尤其在描述不同**染色技術**對環境衝擊的比較時,那種強烈的對比和反思,讓人讀來心有戚戚焉。我特別喜歡它引用的那些小故事,關於某個研究團隊如何歷經無數次失敗才研發出那種超輕量卻保暖的奈米纖維,這些人文色彩讓原本冰冷的技術內容變得鮮活起來。閱讀體驗上,雖然內容紮實,但排版設計得很舒爽,圖文比例控制得宜,即便是像我這樣非理工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跟上作者的思維脈絡,不至於迷失在技術的汪洋大海裡。這本書讓我覺得,紡織業不再只是傳統的「布料買賣」,而是結合了尖端科學和人文關懷的藝術展現。

评分

身為一個長期關注全球供應鏈動態的產業觀察者,我對**《新纖維新紡織品新趨勢》**中關於**區域化生產模式**的轉變論述,給予極高的評價。過去我們習慣了亞洲製造的規模經濟,但這本書深入分析了在成本結構、物流風險以及環保法規日益嚴苛的背景下,如何運用自動化和高效率的新型紡織技術,讓先進國家重新具備發展**「本地化、小批量、高附加價值」**紡織品的可能性。它提供的數據支持非常有說服力,特別是對於新型超臨界流體染色技術的成本效益分析,讓讀者能具體感受到技術進步如何重塑地緣經濟的版圖。這本書的格局很大,它不只是談論「布料」,而是談論「產業的未來生態系」。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制定採購策略或投資決策的管理者來說,書中對於新興市場在生物科技紡織領域的投入和佈局分析,簡直是一份及時的商業情報。整體而言,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觀且具有前瞻性,它成功地將材料科學的微觀進展,與全球貿易和產業結構的宏觀變遷串聯起來,邏輯清晰,論證嚴謹,絕非一般市面上的淺嚐輒止之作。

评分

天啊,這本**《新纖維新紡織品新趨勢》**根本是為我這種對時尚和材料學都有點痴迷的人量身打造的!我昨天一口氣把它從頭到尾翻完,簡直像走進了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布料實驗室。特別讓我驚豔的是它對**智能紡織品**的介紹,那種可以監測生理數據、甚至還能變色的纖維,讓我對未來的穿著體驗充滿了無限想像。書裡不只是單純介紹新材料的化學成分,更深入探討了這些技術如何與人體工學、永續發展巧妙結合。例如,它詳細分析了幾家歐洲頂尖紡織廠在開發可分解生物基聚合物上的突破,那些圖表和案例研究做得非常紮實,看得出來作者在產業第一線有很深的耕耘。老實說,很多業界雜誌的報導都停留在「概念」階段,但這本書的論述卻是基於可量產的技術細節,連我在業界打滾多年的前輩都說,這本書的深度不是隨便翻閱就能掌握的。對於想在紡織領域深耕,或是想了解下一波產業轉型的設計師或工程師來說,這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光是那個關於**循環經濟**下舊衣回收再利用的新型化學處理法,就值回票價了。它不只是「趨勢」,它其實已經是「正在發生的事實」的詳盡報告了。

评分

這本**《新纖維新紡織品新趨勢》**簡直是給我們這些跑設計圈的朋友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老是擔心設計理念跟不上材料的發展速度,但讀完這本書,我對未來三到五年的設計方向有了一個非常清晰的藍圖。最讓我興奮的是它對**「數位化製造」**在紡織領域的應用,特別是關於**3D列印紡織品**的未來潛力。書中不只展示了一些令人咋舌的設計模型,更重要的是,它探討了這種技術如何徹底顛覆傳統的供應鏈——從打樣、庫存到客製化生產的效率革命。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它解析了幾家新創公司如何利用AI演算法來優化纖維結構,以達到特定觸感和垂墜度的效果,這簡直是為時裝設計師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我們不再只是被現有材料束縛,而是可以「設計」出材料本身。另外,它對**永續性和可追溯性**的篇幅著墨很深,透過區塊鏈技術確保原料來源透明,這對於追求品牌信譽的設計師來說,是非常實際且重要的資訊。這本書不只賣弄技術,更在教我們如何用這些新工具,創造出真正有靈魂、有責任感的設計。

评分

我必須承認,在閱讀**《新纖維新紡織品新趨勢》**之前,我對於「紡織業」的想像還停留在傳統的梭子和織布機的時代。這本書徹底刷新了我的認知,它讓我意識到,現在的紡織品已經是**跨學科知識的結晶**。書中有一段描述了**光電纖維**如何被編織進建築材料,用以調節室內光線和溫度,這已經完全跳脫了傳統服飾的範疇,進入了智慧建材的領域。這種跨界的應用分析,真的讓我大開眼界。而且,書中對於**法規與標準**的討論也相當到位,畢竟新材料要進入市場,安全性和認證是關鍵。它詳盡列舉了歐盟REACH法規下,幾種新興高分子材料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這對任何想將創新產品推向國際的公司都至關重要。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務實」,不是空泛地宣揚「綠色環保」口號,而是拿出具體數據告訴你,哪些新技術在生命週期評估(LCA)中表現出色。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是一個立體、多維度的知識地圖,引導讀者探索紡織科學的無限可能,它讓我覺得,我們正站在一個材料革命的門檻上,而這本書就是最好的入門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