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對坊間那些標榜「快速見效」的教養法抱持保留態度,因為我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心性,從來都不是一蹴可幾的事。這本《情緒教育從小啟動》最吸引我的,是它極度強調「長期耕耘」的價值。作者並沒有提供一勞永逸的解藥,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園丁,教我們如何一步步鬆土、施肥、灌溉。她反覆提到「允許不完美」的觀念,這在我們這個追求成功的社會氛圍裡,顯得格外珍貴。我過去總希望孩子能立刻學會「堅強」,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所謂堅強,其實是建立在「被允許脆弱」的基礎上的。當孩子知道,即使他哭得一塌糊塗,父母的愛也不會因此減少時,他內在的力量才會真正被激發出來。這本書的語氣,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鄰家一位很有智慧的姊姊在跟你分享她的生命體悟,充滿了同理心和實戰經驗,非常推薦給所有在教養路上感到迷惘的夥伴們。
评分說實話,現在市面上教養書多如牛毛,很多都是在講理論,讀起來很空泛,但這本不同,它給了非常多貼近生活的場景模擬。舉例來說,孩子在學校被排擠,回家後表現得很暴躁,這時候大人很容易就直接貼上「情緒不穩定」的標籤,然後急著叫他去罰站或寫悔過書。作者在這本書裡設計的對話腳本,就非常高明。她引導父母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然後用好奇的語氣去探詢:「我看到你回家後好像有點悶悶不樂,能告訴我今天發生了什麼事嗎?」重點是,她強調「等待」對方回應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給出解決方案。我常常覺得,當我們試圖「解決」孩子的問題時,往往就錯過了傾聽的機會。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很溫暖,但論述邏輯卻非常嚴謹,她引用了一些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讓你知道為什麼孩子在特定年齡會有特定的情緒反應,這讓我感覺到,這背後是有科學根據的支撐,而不是單純的個人經驗分享。這份紮實感,讓我在實踐時更有信心。
评分這本書的編排設計也很用心,它不是那種厚重到讓人望而卻步的學術著作,而是採用了很多圖文並茂的方式,閱讀起來非常輕鬆愜意。對於忙碌的職業父母來說,這點非常重要,畢竟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慢慢啃書。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每個章節末尾設計的「給家長的省思小劇場」,那種寫法很像在看舞台劇腳本,將家長和孩子在情緒爆發時的經典對白都呈現出來,然後再逐句拆解,告訴我們哪一句話是陷阱,哪一句話才是開門鑰匙。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內在批評家」的討論。作者指出,很多父母的教養方式,其實是在無意識中將自己童年未被滿足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不斷扮演那個苛責自己的「內在法官」。當我讀到這裡,眼淚差點掉下來,因為我意識到自己對女兒的標準,很多時候只是在彌補我當年沒能達成的部分。這本書強迫你直視自己的陰影,然後帶著那份理解去溫柔對待你的孩子,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比任何外在技巧都來得深刻。
评分這本書真的讓人茅塞頓開,特別是對於像我這樣,從小就被教導「情緒要收著,不要太外顯」的世代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記得小時候,只要一哭鬧,媽媽就會馬上用「乖乖不要哭了,不然我就不愛你了」來制止,那時候我就學會把難過、生氣都塞到心底深處。長大後才發現,原來這些被壓抑的情緒,都會變成身體的病痛,或者在人際關係中製造無數的摩擦。作者在這裡處理情緒的方式非常細膩,完全不是那種老套的「你要開心一點」的空話。她提供了很多具體的步驟,像是如何辨識那些模糊不清的「怪怪的感覺」,以及如何用非指責性的語言跟孩子溝通。我特別喜歡其中一個章節,提到當孩子表現出攻擊性行為時,父母不該只是忙著阻止行為,而是要深入探究行為背後那個渴望被理解的需求。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往處理衝突的模式,雖然是寫給父母看的,但對於想自我療癒的大人來說,也極具參考價值。它不是教你如何「控制」孩子的情緒,而是教你如何「陪伴」孩子的情緒,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核心。
评分我身為一個在科技業打滾多年的中年人,天天都在面對高壓,其實我對這類探討「心靈」的書籍一開始是抱持懷疑態度的,覺得可能偏向心靈雞湯類型。但這本《情緒教育從小啟動》真正讓我改觀的地方,在於它對於「情緒流動性」的描述。作者提到,情緒就像水一樣,需要流動,一旦被堵塞,就會形成內耗。這跟我工作上處理專案卡關的感受非常像,你越是想用力推過去,反而越卡死。書中提到一個很棒的概念,叫做「情緒溫度計」,教導孩子如何用具體的詞彙描述自己當下的感覺,從零度的平靜到一百度的爆炸。這對我來說不只是教育孩子,更是我拿來自我校準的工具。我開始在辦公室裡,試著不用「生氣」這個單字,而是去分辨自己是「焦慮」還是「挫敗」。這種精確命名情緒的能力,真的能有效降低情緒的破壞力。而且書裡還穿插了一些藝術治療的小活動,像是引導孩子畫出他們生氣的樣子,那些線條和顏色,比語言更能說明一切,非常直覺且有衝擊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