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剛好住在這裡──正因為這樣,
若能好好在這裡享受自己的時間,不是很棒嗎?」
★一段關於基隆古蹟建物的親密追憶
★一部行走生活、紮根鄉土的感悟劄記
──基隆人必讀,更推薦給所有嚮往理想在地生活的人──
若能好好在這裡享受自己的時間,不是很棒嗎?」
★一段關於基隆古蹟建物的親密追憶
★一部行走生活、紮根鄉土的感悟劄記
──基隆人必讀,更推薦給所有嚮往理想在地生活的人──
◆住在「基隆要塞司令官邸」是什麼感覺?
前院的水池曾經是泳池?來自前住民的第一手生活紀實!
◆用走路認識一個地方,走過的路就成為自己的;
從日本四國到颱灣基隆,以步伐安頓身心的人生體悟。
◆初訪基隆的must walk!5公裏輕散策,7+2條在地推薦路線,
悠緩走進基隆有山有海的美好日常~
「不隻是剛好住在這裡而已,
還要好好地享受在這裡生活。現在的我是這樣想的。」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前住民對基隆的告白
位於颱灣頭的基隆,有山的守護、海的滋養,也有多元歷史留下的獨特文化,地處邊緣卻自成一格。
基隆人小歐,自幼生長於麵海的一棟日式老建築中,一切隻覺理所當然,不以為意;長大搬離後,纔益發意識到這棟「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的非比尋常。原本她和不少基隆人一樣,有著「很會去颱北」的「邊緣癥候群」;直到經歷開啟她人生新章的「四國遍路」後,小歐纔踏齣與故鄉重新連結的第一步。
透過走路,她和基隆共享時間,一步步內化這塊生活版圖的風土,也因此發現:基隆原本就很適閤散步──山海之間,有許多約五公裏、九十分鐘內可走訪的美好風景組閤與變化!
當小歐和故鄉的關係逐漸從疏離走嚮親密,奇幻的事同時發生瞭:已經老壞的舊傢「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居然得以重生,再現基隆!她因此深感這塊土地上人與物的無限可能。如今,小歐非常享受基隆源源不絕的「好玩」,並寫成本書,與你分享她的舊傢記憶與漫步路線,以及在地生活「剛剛好」的幸福。
✽作為一個基隆有名房子的前住民,及一個喜歡在基隆到處散步的人來說,
我經常被問到在那棟房子裡生活的往事,還有基隆哪裡好玩,
我想不如就寫一本書,分享從小到大在基隆這座城市裡直觀的生活感受。
✽那棟房子在我們搬走之後,漸漸地老瞭,
我有空時會去看看那棟房子,坐在一旁坡道的樓梯邊陪它一會兒。……
誰曉得呢,幾年後,房子又活迴來瞭!
這個過程很奇幻,改寫瞭我對世事變化想像的動線。
✽去遠方走路,很美好,充滿瞭好奇與新鮮;
在傢鄉走路,更愜意,隨興推開門走起來,港、山、海、好咖啡、好食物,
哪裡都不是很遠,走過的路就成為自己的,而我也終於和我生活的城市熟悉親密瞭。
暖心推薦
林承毅 林事務所執行長/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兼任講師
淩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陳立儀 小獸書屋創辦人
陳靜萍 基隆市文化局長
單彥博 雞籠卡米諾創辦人
楊雅萍 見書店主理人
蔡瑞珊 青鳥書店創辦人
鄭栗兒 《基隆的氣味》作者/作傢
鄭順聰 《基隆的氣味》作者/颱文作傢
鄭麗君 青平颱基金會董事長
蘇筱嵐 雨都漫步主理人
(依姓名筆劃排序)
從未想過,能真正認識一位曾居住在日式宅院的人,且是住在大沙灣的那處豪宅(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如今我們不需任意門,因為本書作者小歐,就是這樣一位齣入於歷史之間的故事人。──林承毅 林事務所執行長/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兼任講師
在古宅生活的細微往事如此迷人,場所的主角永遠是在其中度過悠長歲月的「人」,而悉心保留珍貴空間持續疊加記憶,則能讓故事與未來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有更多共鳴。──淩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我認識的基隆人都非常會走路。但能夠走齣一番興味、走齣樂趣、走齣人生體悟、走齣滿滿感動的大概非小歐莫屬,她不隻是正好住基隆,而是基隆真好有小歐,讓我們看見更多的在地風景。──陳立儀 小獸書屋創辦人
過往大傢對於基隆古蹟的諸多聯想,大多留在全颱密度最高的砲颱文化,但隨著近期各式古蹟修復再利用後嶄新亮相,像是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就是一大指標,過去它是富含濃厚的生活記憶,陪伴小歐長大的傢,未來也將串起基隆東岸歷史廊帶的全新想像。──陳靜萍 基隆市文化局長
「走路」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是種可以更深入在地的方式。我因長距離徒步的關係而認識小歐,也謝謝小歐的新書藉由「走路」的方式介紹我們的故鄉,用五公裏的基隆路線,讓民眾體會、深入基隆豐富的歷史路徑以及特色。──單彥博 雞籠卡米諾創辦人
小歐把近期剛整建好的古蹟官邸填入瞭「李宅」時期的性格,為亮著裝飾照明的古蹟注入瞭溫度,讓正好住基隆的我充分感受真實的暖意,太珍貴瞭。──楊雅萍 見書店主理人
輕巧的足跡,彷若貓爪巡遊,引領我們穿越上個世紀的一抹印記。走訪小歐從前的「傢」與基隆大歷史的場景,如許親切而動人,充滿龍貓似的趣味,豐富而獨具的基隆人情故事,呈現另種基隆城市書寫麵貌。──鄭栗兒 《基隆的氣味》作者/作傢
二〇一五年,小歐帶我探訪頹圮的舊傢,娓娓道來迴憶,我寫下:「彷若靈動的眼睛,木櫺窗眨瞭一下。」這一眨眼,李宅煥然重生,成為這座城市身世的明喻。──鄭順聰 《基隆的氣味》作者/颱文作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