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微生物:發酵與釀造、疾病與新藥研發……存在你我身邊看不見的菌類病毒大解密!

趣味微生物:發酵與釀造、疾病與新藥研發……存在你我身邊看不見的菌類病毒大解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山形洋平
图书标签:
  • 微生物
  • 发酵
  • 酿造
  • 疾病
  • 新药
  • 病毒
  • 细菌
  • 科普
  • 生物科学
  • 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微生物無所不在,也存在於你我體內,
  在各式各樣的場合中,
  為人類帶來幫助,也帶來傷害……
 
  微生物存在於大氣裡、水裡、土裡,在我們的皮膚上、腸道裡,可以在超過80℃的高溫中生活,低於20℃的環境也能見其蹤跡,甚至極鹼、極酸、極乾燥、極低壓的地方,都能夠存活,正因為如此強大的生命力,與人的關係也無比緊密。
 
  ◎你知道土壤裡的微生物王國,與病毒串連,會有會有1千萬光年那麼長嗎?
  ◎你知道微生物也是靠溝通來生活,會競爭也會互助,能打造自己輕鬆棲息的生活圈嗎?
  ◎你知道巧克力和椰果其實都是發酵食品嗎?
  ◎你知道腸內細菌有100兆個,屁的成分竟多達400種嗎?
 
  人類從察覺微生物迄今約160年,在經驗累積下將其運用在發酵與釀造上,讓生活更加豐富。但其帶來的傳染病也造成人類世界的威脅,牠不只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更不斷轉變,至今都還有新的微生物持續被發現。
  
  就讓我們一起探索有趣又新奇的微生物世界!
 
本書特色
 
  ◎存在於人體內與你我身邊的細菌、菌類、病毒大解謎!
 
  微生物包含了細菌、酵母菌、黴菌、蕈類等,有時也會將冠狀病毒這類病毒歸類於微生物中。微生物棲息在每個地點、每個角落,會在各種場合,甚至是你我未察覺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功用,例如發酵出起司及醋、釀造酒等,但有時牠們也會胡作非為,引起食物中毒、流感等各種疾病。本書就要用豐富的插圖、輕鬆的文筆,帶你一起來了解可愛又可怕的微生物世界,以及牠們帶給人類世界的影響與改變。
《星辰的低語:宇宙的起源與生命的探索》 在浩瀚無垠的時空尺度下,人類的認知如同一粒微塵,然而,正是這粒微塵,仰望著頭頂的星空,不斷追問著最根本的問題:我們從何處來?宇宙如何誕生?生命又是如何在這片廣袤的黑暗中萌芽並延續至今? 《星辰的低語:宇宙的起源與生命的探索》 這本書,將帶領讀者踏上一場跨越數十億年光陰、穿越極端物理環境的知識之旅。這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求知慾與宇宙奧秘交織的史詩。我們將深入探討當前物理學、天文學和生物學前沿的重大突破,並以前所未有的視角,描繪出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複雜生命形態演化的完整圖景。 第一部:太初之光——宇宙的黎明 宇宙的歷史始於一個無法想像的瞬間——大爆炸(The Big Bang)。本書將從理論物理學的基石出發,詳細闡述標準宇宙學模型(Lambda-CDM 模型)的建立過程。我們將探討早期宇宙的極端條件,如普朗克時期、暴脹理論(Inflation Theory)的必要性及其帶來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精確測量。CMB 不僅是宇宙嬰兒時期的「快照」,更是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宇宙尺度上有效性的鐵證。 隨後,我們將聚焦於物質的形成:夸克如何結合成質子和中子,以及元素如何在宇宙的第一次核合成中誕生——氫和氦的比例如何決定了後續恆星的燃料來源。 恆星的誕生與死亡:宇宙的煉金術 恆星是宇宙中最活躍的工廠。本書將詳細描述分子雲的引力坍縮如何觸發恆星點燃。我們將剖析不同質量恆星的生命週期:從主序星的穩定燃燒,到紅巨星的膨脹,直至最終的壯烈終結。對於大質量恆星,我們將深入探討超新星爆發(Supernovae)的機制,理解它們如何將碳、氧、矽乃至更重的元素(如金和鈾)拋灑到星際空間,這些元素正是構成行星乃至生命的原材料。 黑洞與引力波:時空的極限 黑洞,這些時空結構的終極扭曲,一直是科學界著迷的對象。本書將結合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和現代觀測數據,解釋恆星級黑洞、中介質量黑洞以及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與特性。特別地,我們將追溯引力波探測的歷史性突破——LIGO 和 Virgo 探測器如何首次捕捉到兩顆黑洞合併產生的時空漣漪,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聆聽”宇宙的全新方式,直接證實了愛因斯坦百年預言的有效性。 第二部:塵埃落定——行星的形成與宜居帶 當恆星生命進入尾聲,剩餘的氣體和塵埃盤(Protoplanetary Disks)開始重組,孕育出新的世界。本書將詳述吸積理論(Accretion Theory):微小的塵埃顆粒如何碰撞、粘附,最終形成行星胚胎,乃至數百萬年後穩定的行星體。 太陽系的誕生與類地行星 我們將以太陽系為模型,解析內部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外部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形成差異。重點討論地球早期的地質演化,如月球的撞擊形成假說(Giant Impact Hypothesis),以及板塊構造如何調控地球數十億年的氣候穩定性,為生命的出現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系外行星的革命 進入21世紀,系外行星(Exoplanets)的發現數量呈爆炸式增長。本書將介紹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和 TESS 等任務如何利用凌日法(Transit Method)和徑向速度法(Radial Velocity Method)篩選出數以千計的遙遠世界。我們將深入分析“宜居帶”(Habitable Zone)的概念,探討像“超級地球”和“迷你海王星”這樣的新興行星類別,以及尋找具有生物信號(Biosignatures)的系外大氣層分析的最新進展。 第三部:生命的奧秘——從化學到意識 宇宙的宏大敘事最終匯聚到一個最令人驚嘆的現象:生命。本書的第三部分將探討生命起源的科學途徑,這是一個跨越化學、地質學和生物學的複雜問題。 非生物合成:生命的化學前奏 我們將回溯地球早期,探討生命所需的有機分子是如何在無機環境中合成的。從米勒-尤里實驗的啟示,到深海熱泉口(Hydrothermal Vents)作為潛在生命搖籃的爭議,本書將梳理關於原始湯(Primordial Soup)與RNA 世界假說(RNA World Hypothesis)的最新證據。探討在隕石和彗星中發現的複雜有機分子,揭示宇宙中生命基石的普遍性。 遺傳的基石:DNA、蛋白質與細胞 一旦複雜的分子出現,如何實現自我複製和新陳代謝?本書將簡潔而精確地介紹遺傳物質(DNA/RNA)的結構及其信息存儲能力,以及蛋白質如何作為執行生命功能的機器。我們將追溯單細胞原核生物(Prokaryotes)如何通過內共生學說(Endosymbiotic Theory)演化出具有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真核生物(Eukaryotes),這一步是多細胞生命誕生的關鍵飛躍。 演化的長河與意識的浮現 生命的演化不是線性的,而是充滿分支和偶然性的。我們將以宏觀視角審視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的意義,探討自然選擇與基因漂變的相互作用。最終,本書將把目光投向複雜性發展的頂峰:神經系統的進化。我們將討論神經元網絡如何發展出認知能力,以及是什麼樣的物理和生物學機制,促成了人類獨有的自我意識、語言和對宇宙的好奇心——這份好奇心正是驅動我們寫下和閱讀這本書的根本動力。 《星辰的低語:宇宙的起源與生命的探索》 旨在向讀者展示,我們所處的現實,是從量子漲落到智慧生命,一連串不可思議的物理定律和偶然事件精妙編織而成的結果。它邀請每一位讀者,放下日常的瑣碎,抬頭仰望,感受這場橫跨萬古的宏大敘事所帶來的震撼與啟迪。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山形洋平
 
  西元1961年出生。畢業於東京農工大學農學院農藝化學系,並完成東北大學研究所農學研究系農藝化學博士課程。曾擔任東北大學農學系助教、東京農工大學共生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東京農工大學研究所農學研究院副教授,現任東京農工大學農學研究院教授。農學博士。興趣是邊走邊吃發酵食品、邊走邊喝釀造飲料。
 
譯者簡介
 
蔡婷朱
 
  台南人。專職日文口筆譯者。
  多本科普類譯作,喜歡徜徉在語言轉換世界中。

图书目录

前言
 
PART1  微生物究竟是什麼樣的生物?
01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見的生物嗎?
02 微生物是怎樣的生物呢?
03 酵母菌、黴菌和蕈類是微生物嗎?
04 細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的同類?
05 微生物明明小到看不見,怎麼會是「巨大生物」呢?
06 微生物會製造氧氣?
07 微生物為什麼會想要變小呢?
08 微生物能活在各種環境嗎?
09 我們一直在發現新的微生物?
10 是誰發現微生物的呢?
專欄  顯微鏡的起源之說
 
PART2  微生物和人類生活在一起是真的嗎?
01 身體裡有常駐菌是真的嗎?
02 微生物會製造體味是真的嗎?
03 洗澡時用力搓身體有害皮膚是真的嗎?
04 腸內的細菌數多達1百兆個是真的嗎?
05 腸道相當於「第2大腦」是真的嗎?
06 蛀牙和牙周病的凶手都是微生物是真的嗎?
07 面皰也是因為微生物在搞鬼嗎?
08 足癬和金錢癬都是微生物害的嗎?
09 念珠菌感染也是因為微生物嗎?
10 從大便的顏色和形狀就能知道健康狀態是真的嗎?
11 據說屁的成分多達4百種是真的嗎?
 
PART3  為什麼發酵能讓食物變美味?
01 為什麼葡萄酒、啤酒、日本酒都是發酵製成?
02 為什麼葡萄酒是用單發酵製成?
03 為什麼啤酒是以單行複式發酵製成?
04 為什麼日本酒是採用並行複式發酵?
05 為什麼麴菌能做出味噌和醬油?
06 為什麼會用醋酸發酵製成醋?
07 為什麼會用乳酸發酵製作起司?
08 為什麼乳酸菌會讓優格變酸?
09 為什麼巧克力是發酵食品?
10 為什麼會說多虧了微生物才能有柴魚?
11 為什麼世界上到處都有發酵食品?
12 為什麼發酵讓人類飲食生活更豐富?
13 是誰發現微生物的功用?
 
PART4  哪種微生物會引起疾病?哪種微生物又能治癒疾病?
01 「發酵」和「腐敗」的差別在哪裡?
02 世界上殺死最多人的微生物是什麼?
03 讓歐洲3次淪陷地獄的鼠疫桿菌是什麼?
04 能預防傳染病的疫苗是什麼?
05 過去也曾現蹤日本的瘧疾是什麼?
06 直到今日也很可怕的傳染性結核病是什麼?
07 O157型這類病原性大腸桿菌是什麼?
08 會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是什麼?
09 會引起食物中毒的病毒是什麼?
10 會引起嚴重食物中毒的細菌是什麼?
11 會經由性行為感染的疾病是什麼?
12 世界逾半人口都有感染的幽門桿菌是什麼?
13 因為黴菌所引起的疾病是什麼?
14 母親會傳染給嬰兒的疾病是什麼?
15 兒童容易罹患的傳染病是什麼?
16 貓狗寵物會傳染給人類的疾病是什麼?
17 拯救人類的抗生素是什麼?
18 可望被作為新藥的微生物是什麼?
19 有助再生能源發展的微生物是什麼?
20 微生物會不斷現蹤的意思是什麼?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00944
  • 叢書系列:知的
  • 規格:平裝 / 128頁 / 16 x 22.5 x 0.9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微生物世界其實與人類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人類自史前時代起便在經驗的累積下,將微生物運用在發酵和釀造上,使生活變得更豐富。
 
  然而,微生物引起的各種傳染病卻也一直對人類帶來威脅。因為肉眼看不見微生物,所以以前的人會覺得是種威脅。這也使得人們認為釀造、發酵是老天爺贈與的賞賜,生病則代表神明在憤怒,是鬼魂及惡魔在搞怪。如果以前的人知道這些眼睛看不見的神明、惡魔、鬼魂其實是如此微小的生物,不知會做何感想?人們察覺微生物的存在至今約160年。不過現在還是能看見許多新發現,可說是一門極深的學問呢!
 
  在大學開了微生物課程、做了微生物的研究後,開始有機會與一般民眾或國高中生聊聊微生物。發現原來有些人也會認為「微生物的世界真有趣」。我自己在研讀或聽聞微生物最先進的研究成果後,同樣有著微生物果然厲害的想法。
 
  近來,人們發現了許多與全世界息息相關的重大新知,而這些發現與地球本身及生命歷史都有極深的關係。我會接受本書的撰寫邀約,就是希望能讓讀者們更了解微生物的世界。
 
  微生物棲息在每個地點、每個角落,會在各種場合,甚至是你我未察覺的情況下為人類發揮自己的功用,當然牠們也會胡作非為。非常期待各位能透過本書了解這些道理。國高中生的讀者們若能在閱讀後,開始對微生物世界感到興趣,那麼對我而言更是莫大的榮幸。所以,我試著以輕鬆易懂的文筆,將「微生物學」當作是一間食堂,把其中的知識比擬成各種料理與解說,從微生物學的歷史、發酵與釀造、疾病與環境的關聯逐一介紹。各位在閱讀後,如果對其中任一項目感到興趣,希望更深入了解的話,那麼可以參考其他為一般讀者撰寫、內容更專精的科普類書籍或專業叢書。
 
  最後,要非常感謝日本文藝社書籍編輯部坂將志先生的邀稿,以及被截稿日搞到雞飛狗跳的エディテ100米田正基先生,感謝您們願意承接辛苦的編輯作業。另外,還要由衷謝謝負責插畫與設計的室井明浩先生。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