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1
研究動機及目的/2
現有研究述評/2
研究方法及步驟/6
第一章從作者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9
第一節金庸本人的學養和經歷/9
一、顯赫的查氏家族/9
二、南來香港工作的原因/11
第二節金庸本人的事業和創作/12
一、關心社會與辦報/13
二、小說以外的寫作/15
第二章從時代環境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18
第一節香港50年代的尚武風氣/18
一、香港治安惡劣/19
二、抵禦外侮的思想/21
第二節香港人對中國文化的渴求/23
一、殖民地對中國文化的淡化/23
二、中國人的尋根熱忱/25
第三節香港人對「江湖」和「烏托邦」的嚮往/29
一、「江湖」對現實生活的作用/30
二、「烏托邦」對香港人的意義/33
第三章從香港50年代文壇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39
第一節香港人閱讀報紙副刊的習慣/39
第二節「左右」陣營思想及其刊物/41
一、香港的政治環境/43
二、出版業的狀況/46
第三節香港作家的創作實踐路向/50
一、不為名利的創作/51
二、為了糊口的寫作/53
第四章從武俠小說類型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56
第一節對舊派武俠小說的借鑒和吸收/56
一、還珠樓主/59
二、平江不肖生/61
第二節與新派武俠小說不同的創新性/62
一、梁羽生/65
二、古龍/66
第三節出版與修訂的意義/68
一、不同載體的意義/69
二、不同版本的意義/71
第五章從文本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74
第一節保留中國傳統小說的特色/74
一、古典詩詞回目/74
二、善惡有報的傳統觀念/75
第二節吸收西方文藝的表現手法/77
一、多線並行/78
二、心理描寫/80
第三節情節與主人公的創造與配合/81
一、從俗套中尋找出路/86
二、脫離世俗的完人/93
結語/99
參考文獻/101
附錄金庸小說改編作品清單/107
附錄《遐邇貫珍》(1853年8月第一號)/116
附錄《文匯報》(1954年1月14日第六版)/117
附錄《文匯報》(1954年1月17日第四版)/118
附錄《文匯報》(1954年1月18日第四版)/119
附錄《大公報》(1953年11月24日第六版)/120
附錄《大公報》(1953年12月1日第四版)/121
附錄《大公報》(1953年12月3日第四版)/122
附錄《大公報》(1953年12月6日第四版)/123
附錄《大公報》(1954年1月16日第四版)/124
附錄《大公報》(1954年1月17日第四版)/125
附錄《大公報》(1954年1月18日第四版)/126
附錄《大公報》(1954年2月12日第八版)/127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0日第九版)/128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6日第十版)/129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7日第一版)/130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7日第九版)/131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7日第十一版)/132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9日第二版)/133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9日第四版)/134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20日第六版)/135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8日第三版)/136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8日第八版)/137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17日第一版)/138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17日第四版)/139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18日第二版)/140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18日第四版)/141
附錄《明報》(1961年4月30日)/142
附錄《明報》(1961年7月4日)/143
附錄《明報》(1961年11月2日)/144
附錄《明報》(1961年11月3日)/145
附錄《明報》(1961年11月5日)/146
附錄《明報》(1961年11月6日)/147
附錄《倚天屠龍記》始刊,《明報》(1961年7月6日)/148
附錄《天龍八部》始刊,《明報》(1963年9月3日)/149
附錄《笑傲江湖》始刊,《明報》(1967年4月20日)/150
附錄《鹿鼎記》始刊,《明報》(1969年10月26日)/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