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基礎知識揭密(第二版)

計算機組成原理:基礎知識揭密(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極星
图书标签: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数字逻辑
  • 汇编语言
  • 硬件设计
  • 基础知识
  • 第二版
  • 高等教育
  • 教材
  • 计算机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初學者輕鬆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
  詳盡的圖文解說能讓你快速上手
  精選的主題循序漸進更簡單操作


  電腦,又被稱為計算機或者是電子計算機,其廣大的應用程度幾乎已到了每個人不知不覺的境界.。對現代人而言,人手不離手機,而手機,其實就是一台小型的電腦,而如果想要了解電腦,第一步就是得了解計算機系統。

  書籍內容以講解現代計算機科學的重點精華為主,現代計算機組成的重點篇章:
  1.作業系統
  2.計算機組織與結構
  3.網路通訊原理
  書中以三大技術領域做概論性的介紹,快速地掌握到計算機的重點精華。

  本書也在設計上打破了傳統教科書的設計,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來描述內容,能輕鬆學會作業系統的基本概念。
深入浅出:现代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操作系统的基石——从硬件到抽象层 本章将带领读者全面了解现代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架构。我们将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底层出发,解析处理器(CPU)、内存(RAM/ROM)以及输入/输出(I/O)设备之间的交互机制。重点探讨冯·诺依曼架构与哈佛架构的现代演进,以及它们对操作系统设计的影响。 深入讲解中断(Interrupts)和异常(Exceptions)的产生、处理流程,这是操作系统实现并发和响应外部事件的关键。我们将剖析系统调用(System Calls)的底层机制,阐述用户态(User Mode)与内核态(Kernel Mode)的切换过程及其安全意义。此外,对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的引入进行初步探讨,建立起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之间的映射概念。 第二章:进程管理与线程调度——并发的艺术 本章聚焦于操作系统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调度多个并发执行的任务单元。首先,详细定义“进程”的概念,包括其生命周期、上下文(Context)的构成(如程序计数器、寄存器组、栈指针等)。深入分析进程控制块(PCB)的内部结构及其在操作系统内核中的作用。 随后,本章会详细阐述线程(Threads)的概念,区分进程内线程与多进程模型,解释线程带来的并发优势与同步复杂性。重点分析各种线程调度算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Priority Scheduling)、时间片轮转(Round-Robin),以及多级反馈队列(Multilevel Feedback Queue)等复杂算法。对于实时系统(Real-Time Systems)中的调度策略,如最早截止时间优先(EDF)也将有所涉及。 第三章:进程间通信与同步——协作的挑战 并发的进程需要协作与通信。本章集中探讨进程间通信(IPC)的各种机制。我们将详细介绍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消息传递(Message Passing)——包括管道(Pipes)、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s)、信号量(Semaphores)和事件标志(Event Flags)。 同步是确保数据一致性的核心。本章将深入分析并发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出现的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s)。详细讲解互斥锁(Mutexes)、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s)的概念和实现。对于更复杂的同步问题,如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我们将运用信号量和管程(Monitors)进行精确建模和解决方案设计。死锁(Deadlocks)的四个必要条件、预防、避免(如银行家算法)和检测与恢复策略将作为本章的难点进行详尽解析。 第四章:内存管理——高效利用核心资源 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性能的关键瓶颈之一。本章旨在揭示操作系统如何抽象和管理物理内存。我们将从连续内存分配(如固定分区、可变分区)的局限性开始,过渡到现代的非连续内存分配技术。 重点阐述分页(Paging)和分段(Segmentation)机制。详细分析页表的结构、多级页表的设计,以及地址转换的硬件支持(如转换后援缓冲区 TLB)。深入讨论虚拟内存的概念,解释请求调页(Demand Paging)的工作原理。对于页面置换算法,如最佳置换(OPT)、先进先出(FIFO)、最近最少使用(LRU)、时钟算法等,将通过实例对比它们的性能差异。此外,内存保护机制(如页表权限位)的实现也将被纳入讨论范围。 第五章:文件系统——持久化数据的组织与访问 文件系统是用户与磁盘存储交互的抽象接口。本章将从文件、目录结构开始,解析文件系统在逻辑和物理层面上的组织方式。我们将对比不同的目录结构(如单级、两级、树形结构)及其操作。 在文件分配方面,详细分析连续分配、链式分配(如文件分配表 FAT)和间接索引分配(如 i-node 结构)的优缺点。本章将深入研究磁盘的组织结构,包括扇区、磁道、柱面,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文件布局优化磁盘访问性能(如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SSTF)。重要的概念如日志式文件系统(Journaling File Systems)的设计思想及其在保证数据一致性方面的作用,也将被详细阐述。 第六章:I/O 系统管理与设备驱动 输入/输出系统负责连接CPU与外部世界。本章将探讨I/O硬件接口和软件抽象。介绍I/O 硬件的寻址方式,如端口映射I/O和内存映射I/O。深入分析I/O 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包括轮询(Polling)、中断驱动I/O和直接内存访问(DMA)。 软件层面,本章将解析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s)的作用和结构,解释驱动程序如何作为内核与特定硬件之间的桥梁。探讨缓冲管理(Buffering)和缓存(Caching)技术在I/O优化中的应用。最后,介绍SPOOLing(假脱机)技术,并对比块设备与字符设备的不同管理策略。 第七章:安全性与保护——构建可信赖的计算环境 本章关注操作系统如何实现资源隔离和防止恶意或意外的破坏。我们将从基本的保护域(Protection Domains)和访问控制列表(ACLs)入手。重点讲解硬件提供的保护机制,如地址空间隔离、权限分离(Ring 0/3)。 深入分析安全模型,包括访问矩阵模型。探讨加密技术在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中的角色。本章还将介绍操作系统层面的安全审计和日志记录机制,以及如何应对常见的系统安全威胁,例如缓冲区溢出攻击(Buffer Overflow)的原理和防御手段。对权限管理中的最小权限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进行实践性探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北極星


  一群浪人,愛好資訊安全與駭客技術。

  書籍勘誤、與作者交流,請加入通往駭客之路粉絲團:
  www.facebook.com/groups/TaiwanHacker/

  北極星作者群信箱:
  polaris20160401@gmail.com

 

图书目录

前言
目錄
本書設計
如何來閱讀本書
學習地圖

Chapter 00 電腦概說
0-1 什麼是電腦
0-2 電腦概說

Chapter 01 作業系統概說
1-1 什麼是作業系統
1-2 作業系統的品牌
1-3 作業系統的簡單定義
1-4 作業系統的處理方式
1-5 小型電腦的作業系統概說
1-6 多處理器系統概說
1-7 分散式系統概說
1-8 雲端系統概說

Chapter 02 計算機組織與結構概說
2-1 系統結構概說
2-2 記憶體概說
2-3 堆疊概說
2-4 快取概說
2-5 中斷概說
2-6 指標
2-7 CPU 構造概說
2-8 再論中斷
2-9 中斷與IO 的關係
2-10 分時的概念
2-11 電腦的儲存裝置與設備
2-12 語言的轉換
2-13 資料類型與放置在記憶體之內的機械語言
2-14 現代電腦的基本構造
2-15 現代電腦運作的基本原理-以加法為例
2-16 名詞轉換

Chapter 03 作業系統的基本架構
3-1 概論
3-2 行程管理概說
3-3 記憶體管理概說
3-4 IO 管理概說
3-5 保護管理概說
3-6 指令解釋管理概說
3-7 檔案和輔助記憶體以及網路連線管理概說
3-8 系統呼叫概說
3-9 系統程式與應用程式概說

Chapter 04 行程與執行緒概說
4-1 行程狀態概說
4-2 行程的執行單位
4-3 行程控制區塊
4-4 排程概說
4-5 排程器概說
4-6 再論排程
4-7 行程控制區間補充
4-8 同步
4-9 非同步
4-10 互斥
4-11 同步等待與異步等待
4-12 阻塞與非阻塞
4-13 信號量與計數器
4-14 再創行程
4-15 callback 函數簡介
4-16 行程的最後衝刺
4-17 再論執行緒
4-18 死結

Chapter 05 記憶體與虛擬記憶體概說
5-1 對記憶體與虛擬記憶體的簡介
5-2 分頁的基本概念
5-3 記憶體位址的劃分簡介
5-4 高階語言轉換成執行檔的流程
5-5 節省空間的技巧
5-6 置換
5-7 連續記憶體配置與保護
5-8 記憶體分配與管理
5-9 記憶體的分頁技巧
5-10 轉譯後備緩衝區
5-11 框頁保護
5-12 框頁分享
5-13 虛擬記憶體的運作方式
5-14 虛擬記憶體中的框頁交換

Chapter 06 網路通訊概論
6-1 事情就是這樣子開始的
6-2 稍微複雜一點的通訊情況
6-3 小結論
6-4 網路的基本概念 - 區域網路與廣域網路
6-5 網路的基本概念 - IP 位址的基本概念
6-6 網路的基本概念 - 協定
6-7 OSI 參考模型與文字編碼問題
6-8 TCP/IP 協定概說
6-9 下單與運送娃娃的流程
6-10 請求網頁的流程
6-11 區域網路的布局
6-12 重要的名詞解說
6-13 網路的分類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331471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3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現在的資通訊技術發展得太快,很多新的運算模式,例如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的初步概念,或是類神經網路晶片(NPU)的架構,都已經開始滲透到傳統組成原理的範疇之外了。我個人對於未來儲存技術的演進非常好奇,例如非揮發性記憶體(NVM),特別是MRAM或ReRAM如何改變傳統的記憶體階層結構,以及這對作業系統的虛擬記憶體管理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如果能有一本書,不只是固守於DRAM和SRAM的時代,而是能將這些新興的記憶體技術、新的互連網路(如CXL, Compute Express Link)的基礎架構原理納入討論,並分析它們如何重新定義「快取」和「主記憶體」的邊界,那對我這種需要規劃未來十年技術藍圖的架構師來說,絕對是無價之寶。

评分

老實說,當我翻開教科書,看到一堆方塊圖和流程圖時,常常覺得離實際在寫程式的經驗有點遙遠。我真正想知道的是,當我用C語言寫下 `*ptr = value;` 這行程式碼時,它在底層晶片上會經過哪幾層的轉換,涉及哪些電路級的動作?有沒有哪本書可以跳脫傳統的抽象模型,直接連結到Verilog/VHDL描述的邏輯閘層次,並探討現代CPU內部亂序執行(Out-of-Order Execution)單元如何處理依賴性(Dependencies)?這需要對指令集架構(ISA)有極深的理解,並能進一步對應到實際的硬體管線設計。我希望找到一本能讓我感覺到「摸得到」電晶體在幹嘛的書,而不是只停留在抽象的記憶體位址和匯流排協議上,那種硬核的、從電路到指令的完整鏈結,才是真正的「揭密」。

评分

這本《計算機組成原理:基礎知識揭密(第二版)》的書名聽起來就很紮實,不過說真的,我最近在找一些比較著重於現代雲端架構或是軟體定義基礎設施(SDI)的書籍,畢竟現在大家都在談Kubernetes、微服務那些,傳統的硬體層面的細節雖然重要,但對於我們日常開發來說,更關 то 的是軟體如何高效地與底層硬體溝通,以及如何優化虛擬化層的效能。我比較希望能找到一本能把作業系統核心(Kernel)與現代虛擬機器監控器(Hypervisor)之間的互動講得更透徹的書,尤其是在處理快取一致性(Cache Coherence)和記憶體虛擬化(Memory Virtualization)這些進階議題時,如果能結合一些Intel或AMD最新的指令集擴展(如AVX-512或更新的AMX),那就更好了。現在很多教學資源都停留在過去的學術框架裡,對實際工業界遇到的效能瓶頸探討不夠深入,希望市場上能有更多關注「現代計算機系統」而非僅是「傳統計算機組成」的教材出現,這樣對我們在設計高併發、低延遲系統時會更有幫助。

评分

最近研究深度學習的模型部署,發現光是理解Tensor運算在GPU上的底層實現已經夠燒腦了,更別說還要回頭去看CPU如何處理記憶體存取。坦白說,我現在比較感興趣的是那些能深入探討異質計算(Heterogeneous Computing)的專書。例如,如何有效率地將資料在CPU、GPU、FPGA乃至於專用ASIC之間進行無縫、低延遲的遷移,這背後的匯流排架構(Bus Architecture)設計和記憶體頻寬管理是關鍵。我期待能讀到一本不只是描述這些硬體元件長什麼樣子,而是能深入分析不同架構間的I/O瓶頸、DMA(直接記憶體存取)的優化策略,以及如何透過軟體層面來最佳化這些硬體資源調度的書籍。畢竟,現在的AI訓練和推論越來越龐大,傳統的馮紐曼瓶頸在這種規模下顯得尤為致命,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原理,更需要突破這些限制的實戰思路。

评分

我最近剛跑完一個關於即時系統(Real-Time Systems)的專案,裡頭對於中斷響應時間(Interrupt Latency)的控制要求極其嚴苛。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如果不能完全掌握硬體層面的時序(Timing)行為,單靠高階排程器是很難達到規格的。雖然原理性的書籍能告訴我快取(Cache)的運作機制,但我更想看的是,在不同層級的快取失敗(Cache Miss)發生時,CPU流水線(Pipeline)會被 Stall 多久,以及如何利用分支預測單元(Branch Predictor)的狀態來微調演算法的熱點區域。對於我這種需要撰寫客製化韌體(Firmware)或嵌入式驅動程式的人來說,那種能詳細剖析特定處理器設計手冊(Datasheet)中關於中斷控制器(PIC/APIC)和定時器(Timer)精確計時行為的書籍,遠比泛泛而談的理論要實用得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