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圖鑑事典:120種主要礦物x400張高清圖片,專家教你用放大鏡和條痕顏色鑑定礦物

礦物圖鑑事典:120種主要礦物x400張高清圖片,專家教你用放大鏡和條痕顏色鑑定礦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松原聰
图书标签:
  • 矿物
  • 矿物图鉴
  • 鉴定
  • 地质
  • 科普
  • 高清图片
  • 收藏
  • 放大镜
  • 条痕颜色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充滿驚奇與新發現的礦物鑑定世界!!/
最詳盡的礦物百科事典,讓我們深深暢聊地球奧祕!
完整收錄常見與新發現的「礦物」圖鑑
120種礦物×400張高清高解析照片讓人大飽眼福!
 
  獻給對「礦物」深深著迷的人們。
 
  如果是出於興趣研習礦物,那最基本的就是具備以肉眼判斷礦物種類的鑑定能力,而這種鑑定能力的高低必然建立在「了解礦物的形成過程及各種特性」上。
 
  本書以這些有用的知識為主軸,同時收錄了許多迄今出版的圖鑑書都未曾寫到的資訊。比如探查礦物的形成過程與性質、學習晶體知識、弄懂礦物的化學性質、掌握主要礦物的相關資訊等,從主要礦物入門肉眼鑑定。
 
  並且一次涵蓋工具的挑選、礦物的解理、光澤、硬度、顏色、條痕顏色、晶面、其他物理性質到產狀,利用放大鏡和條痕顏色鑑別礦物的關鍵,將肉眼鑑定礦物的所有手法一舉公之於眾!
 
本書特色
 
  ★一起了解人與礦物之間的關係!/研究礦物的種類!
  ★用照片輔佐文字,更容易判讀礦物,更好理解與吸收!
  ★各個年齡層的人都適讀!
 
宝石的奥秘:从晶体结构到文化传承的深度探索 本书旨在为矿物学爱好者、地质学初学者以及所有对地球深层奥秘抱有好奇心的人们,提供一个系统而深入的视角,去理解构成我们星球的这些基本物质——矿物。我们不会聚焦于简单的鉴定图谱,而是将重点放在矿物的成因、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层层递进,力求构建一个立体的矿物知识体系。 --- 第一部分:无声的建筑师——晶体学与矿物结构的基础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深入微观世界,探究矿物“形态”背后的“秩序”。矿物之所以成为矿物,关键在于其内部原子或离子的周期性排列。 1. 晶体学的基本原理与宏观表现: 我们将详细阐述点阵理论、布拉维格子以及七大晶系的定义和特征。重点讨论晶体形态(晶癖)如何受到生长环境(温度、压力、溶液化学性质)的制约,并辅以大量不同矿物的晶体照片,对比分析如正交晶系的黄玉、六方晶系的石英和等轴晶系的石榴石在宏观上的几何差异。 2. 键合的艺术与矿物的化学稳定性: 深入解析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在矿物结构中的作用。例如,对比硅氧四面体(如石英和长石)的共价键强度,解释为何硅酸盐矿物具有极高的化学惰性;同时,探讨云母片状结构中,较弱的离子键如何导致其易于沿特定方向劈开(解理)。 3. 缺陷与变形: 真实世界的晶体并非完美无瑕。本章将探讨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孪晶、位错、包裹体等缺陷,并解释这些微小结构如何影响矿物的光学性质(如色心)和机械强度。通过理解这些缺陷,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为何天然宝石往往比实验室合成晶体更具独特性。 --- 第二部分:地球工厂的原料——矿物的成因与形成环境 矿物是地球演化历史的“指纹”。本部分将聚焦于矿物是如何在地球内部和地表的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制造”出来的。 1.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矿物: 详细阐述岩浆的分异结晶过程(鲍文反应系列),解释常见造岩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长石、石英)在不同岩浆类型中的出现顺序和共生关系。重点分析俯冲带岩浆中高压矿物(如蓝晶石、石榴石)的形成机制。 2. 水热活动与伟晶岩: 探讨高温高压水溶液(热液)在矿物迁移和富集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伟晶岩——这种富含稀有元素和巨大晶体的岩石——的形成条件,并探讨热液活动如何形成斑岩型矿床中的金属硫化物矿物。 3. 风化、沉积与变质作用: 阐述矿物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分解、再结晶和迁移。重点分析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变质作用中,压力和温度如何驱动特定矿物组合(如绿片岩相、麻粒岩相)的出现,这对于地质考察和岩石学分析至关重要。 --- 第三部分:矿物与光的互动——光学特性与光谱分析 鉴定矿物通常依赖于其物理性质,而光学性质是最具区分度的特征之一。本部分将超越简单的颜色描述,深入探讨矿物的光响应机制。 1. 折射率与双折射: 解释光线在矿物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如何导致折射现象。通过显微镜下的偏光分析,详细剖析单折射矿物(如石榴石)和双折射矿物(如方解石、石英)在偏光镜下的干涉色和消光现象。我们将提供详尽的数值参考,并解释这些参数如何用于区分结构相似但成分不同的矿物对。 2. 吸收光谱与颜色来源: 系统梳理矿物颜色的三大主要来源:组分发色团(如铁离子在硅酸盐中的吸收)、晶格缺陷(如萤石的紫光色心)以及散射作用。利用图表展示常见过渡金属离子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曲线,帮助读者理解为何某些矿物会呈现特定波段的吸收。 3. 荧光与磷光现象: 介绍矿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光的原理(光致发光),重点分析常见的荧光矿物(如某些闪锌矿、方解石)的激发波长与发射光谱,并讨论这在矿物勘探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第四部分:矿物的“身份证”——非光学物理性质的深度解析 本章将系统梳理除光学性质外的其他关键物理参数,并探讨这些参数背后的结构意义。 1. 硬度与Mohs标尺的局限性: 不再将硬度视为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探讨其与晶体结构中化学键强度的直接关系。对比Mohs硬度标尺(相对硬度)与维氏硬度(绝对硬度),并解释为何在实际操作中,同一矿物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可能存在差异(各向异性)。 2. 密度与晶体化学: 讲解密度(Specific Gravity)如何作为鉴定的有力工具。通过计算不同晶体结构中晶胞体积与原子质量的乘积,解释为何高密度矿物(如重晶石、黄铁矿)往往是重元素或结构紧密的硫化物,而非硅酸盐。 3. 解理、断口与晶体对称性: 深入分析解理面形成的物理机制,即晶格中化学键最弱的方向。将解理的质量(完美、良好、中等)与晶体结构中的层状或链状排列进行关联。对比完美解理的云母和斧状断口的石英,阐明结构控制形态的规律。 --- 第五部分:矿物与人类文明——应用、经济与文化史观 本部分将视角从实验室拉回到人类社会,探讨矿物在工业革命、技术进步以及文化艺术中的不可替代性。 1. 工业基石:关键非金属矿物: 详细分析黏土、石英(硅砂)、石灰石、磷灰石等矿物如何构成现代工业的骨架。例如,阐述高纯度石英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粘土如何决定陶瓷和水泥的性能。 2. 能源与材料科学的挑战: 探讨稀有金属矿物(如锂、钴、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开采难度及其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分析这些关键矿物在电池技术、催化剂和高科技合金中的结构优势。 3. 矿物学在考古学与艺术史中的作用: 追溯人类早期对矿物的使用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黑曜石工具到古代文明中对青金石、孔雀石等颜料矿物的依赖。探讨特定矿物(如玉石)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现代科学如何通过矿物成分分析来追溯古代贸易路线和工艺水平。 本书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化的、相互关联的矿物理解框架,而非仅仅是机械的查表,帮助读者建立起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地质现象的完整认知链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松原聰(Matsubara Satoshi)
 
  1946年生。京都大學研究所物理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物理學博士。原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研究管理師,前地球科學研究部長。前日本礦物科學會會長。
 
  主要著作:《地球礦物小圖鑑:跟著可愛角色學習,見識見識地球有多厲害!》瑞昇、《認識世界礦物:50種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礦物》(合著)晨星、《天然石與寶石鑑賞圖鑑》(合著)楓書坊、《礦物・寶石大圖鑑》(監修)楓葉社文化等

图书目录

前言
 
本書各章閱讀重點
如何閱讀本書
元素週期表
產狀概圖
分類
光澤
晶系特徵
 
第Ⅰ章 著手進行肉眼鑑定
1. 什麼是礦物?
2. 礦物與地球的關係
3. 礦物與人的關係
 
第Ⅱ章 礦物種類研究
1. 礦物的種類與命名方式
2. 肉眼鑒定基礎知識
3. 具體研究礦物性質
透過肉眼、放大鏡或立體顯微鏡觀察
・解理
・顏色
・光澤
・晶面
・條紋
・聚集狀態
利用簡單儀器調查
・條痕(條痕顏色)
・硬度
・磁性
利用測量儀器調查
・螢光
・放射能
化學反應
專欄 如何讀懂化學式
 
第Ⅲ章 礦物圖鑒
●自然金
●自然銀
●自然銅
●自然砷
●自然鉍
●自然硫
●石墨
●螺狀硫銀礦
●斑銅礦
●方鉛礦
●閃鋅礦
●磁黃鐵礦
●銅藍
●辰砂
●雞冠石
●黃銅礦
●石黃(雄黃、雌黃)
●輝銻礦
●黃鐵礦
●砷黃鐵礦
●輝鉬礦
●黝銅礦-砷黝銅礦
●濃紅銀礦
●赤銅礦
●方錳礦
●剛玉
●赤鐵礦
●鈦鐵礦
●金紅石
●錫石
●銳鈦礦
●板鈦礦
●針鐵礦
●水鎂石
●磁鐵礦
●鉻鐵礦
●黑錳礦
●褐釹釔礦
●鈮鐵礦
●螢石
●氯銅礦
●方解石
●菱錳礦
●霰石
●白鉛礦
●白雲石
●藍銅礦
●孔雀石
●重晶石
●天青石
●硫酸鉛礦
●硬石膏
●石膏
●水膽礬
●青鉛礦
●明礬石
●黃鉀鐵礬
●獨居石(鈰獨居石)
●藍鐵礦
●臭蔥石
●光線石
●磷灰石
●磷氯鉛礦
●鎢鐵礦
●白鎢礦
●鎂橄欖石
●鐵鋁榴石
●錳鋁榴石
●鈣鐵榴石
●鈣鋁榴石
●鋯石
●矽線石
●紅柱石
●藍晶石
●黃玉(黃晶)
●榍石
●褐錳礦
●異極礦
●斧石
●綠簾石
●紅簾石
●符山石
●綠柱石(綠寶石)
●堇青石
●鈉鋰電氣石
●電氣石(黑電氣石-鈉鎂電氣石)
●頑火輝石
●透輝石-鈣鐵輝石
●普通輝石
●輝玉
●矽灰石
●薔薇輝石
●透閃石-陽起石
●普通角閃石
●藍閃石-鐵藍閃石
●紅矽鈣錳礦
●滑石
●白雲母
●金雲母-鐵雲母
●鋰雲母(多矽鋰雲母-鋰白雲母)
●斜鎂綠泥石-鮞綠泥石(綠泥石)
●葡萄石
●魚眼石
●石英
●蛋白石
●鉀長石(透長石、正長石、微斜長石)
●斜長石(鈉長石-鈣長石)
●方柱石(鈉柱石-鈣柱石)
●方沸石
●菱沸石
●輝沸石
●鈉沸石
●絲光沸石
專欄 採集礦物的準備工作
 
第Ⅳ章 產狀與礦物集合的法則
1. 產狀包括哪些東西?
1. 火成作用
1-1. 火成活動
1-2. 偉晶岩
1-3. 熱液
1-4. 火山噴氣
2. 沉積作用
2-1. 沉積
2-2. 沉澱
3. 變質作用
3-1. 區域變質作用
3-2. 接觸變質作用
3-3. 綠岩變質作用
4. 氧化、風化作用(由大氣等因素引起的反應)
2. 礦物的共生與共存
 
第Ⅴ章 簡易結晶學
1. 結晶的形狀與對稱
・晶體外形
・對稱要素
・晶軸
・晶系與對稱要素的組合
・晶面
2. 原子組態與對稱
・原子組態
・原子組態特有的對稱性
 
第Ⅵ章 簡易礦物化學
1. 原子與元素
2. 電子的功用
3. 構成礦物的主要元素
4. 化學鍵
・共價鍵
・金屬鍵
・離子鍵
・氫鍵
・凡得瓦鍵
 
第Ⅶ章 在日本發現的新品種礦物
1. 什麼是新礦物?
2. 日本新礦物的特徵
3. 五種日本新礦物
●水碳釔鈣石(木村石)
●矽釩鋇石(鈴木石)
●原鐵末野閃石
●副砷鐵礦
●宗像石
 
致謝辭
索引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92628
  • 規格:平裝 / 284頁 / 14.7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筆者高中時第一次去了岐阜縣蛭川村(今中津川市蛭川),此後便多次拜訪當地。當時人們為了開採花崗岩開闢了不少採石場。岩石中有許多空洞或粗粒的部分(偉晶岩)並不適合當石材,這種石料幾乎都會被丟掉,所以事先取得採石場人員同意後便能自由採集礦物。大顆的黑水晶、鉀長石、黃玉通常會先被採石場的人注意到而撿走,因此我們可以採集到的是比較小的晶體。儘管如此,也還是可以蒐集到長約10公分左右的黑水晶或鉀長石的巴維諾雙晶等礦物;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甚至能找到3到4公分以下的黃玉。除此之外,當時我的目光只追著一些容以辨認的礦物跑,像是六方板狀的鐵鋰雲母晶體、淡綠色的小巧螢石、藍綠色的綠柱石等,從未採集過自己不知道的礦物。如今想來,雖然那時我對各式各樣的礦物感興趣(包括新礦物),但對它們「是什麼」卻僅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並未進一步地深入研究。
 
  近來有非常多的礦物相關圖鑑出版,其中也有些書裡滿載美麗的晶體照片,單單看著就很享受。這種類似藝術書籍的著作是令眾人了解礦物魅力的最佳選擇,然而書中收錄的晶體礦石卻不是一些普通人可以在野外採集到的產物(可能可以用買的)。儘管這一點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圖鑑的使命,但就筆者自身高中至今的經驗來說,我認為圖鑑應該多少要能回答我對自己採集來的礦物「是什麼」的疑問。如果是出於興趣研習礦物,那最基本的就是具備以肉眼判斷礦物種類的鑑定能力,而這種鑑定能力的高低必然建立在「了解礦物的形成過程及各種特性」上。
 
  本書以這些有用的知識為主軸,同時收錄了許多迄今出版的圖鑑書都未曾寫到的資訊。「了解是一種樂趣,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一種樂趣」——若各位能這麼想,將是我的榮幸。還有,我們在編寫第二版時增添了在日本發現的新型礦物介紹。相信這對那些對礦物感興趣的人而言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2021年 盛夏
松原 聰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關於礦物的書,從封面設計到內容編排,都散發出一種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的魔力。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精美的排版,光是看著書頁上的圖片,就已經讓人心曠神怡。我特別喜歡它將那些看似冰冷堅硬的礦物,用如此細膩的方式呈現出來,那種光澤感和紋理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即使隔著紙張,也能感受到它們獨特的質地。對於一個剛入門的愛好者來說,光是視覺上的享受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更別提後面的專業知識了。那些高解析度的照片,真的是一絕,很多書上的插圖都是用繪畫的,但這本不一樣,它給的都是實物近拍,讓你彷彿置身於礦物博物館的展櫃前,細細端詳每一塊寶石的奧秘。我覺得光是拿著這本書,就能在咖啡廳裡消磨掉一下午,光是看圖,就覺得很療癒。

评分

書中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讓人可以很順暢地跟著作者的思路走,從基礎的礦物學概念,到實際的鑑定技巧,每一步都銜接得天衣無縫。我特別欣賞它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得很好,不會只是單純地羅列數據,而是會穿插一些在野外考察或特定環境下可能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這種貼近實戰的內容,對於真正有心想自己動手採集或鑑定礦物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本的編排上並沒有給人擁擠的壓迫感,留白處理得當,讓人閱讀起來非常舒服,可以專注在每一種礦物的介紹上,不會因為資訊量太大而感到焦慮。每次讀完一個章節,都會有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這就是一本好書的價值所在。

评分

這本圖鑑的深度跟廣度,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會過於淺薄到像兒童讀物,但也不至於深奧到只有地質系學生才看得懂。它成功地在專業性和普及性之間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對於我這種業餘玩家來說,它提供了一個堅實的知識基礎,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面對那些陌生的礦石樣本。而且,書中對於一些稀有礦物的描述,也讓我的視野更開闊,讓我意識到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奇妙的物質存在。這種「知識的擴張感」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樂趣之一。它鼓勵你去探索,去質疑,去親自驗證書上所學,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資訊,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它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慾。

评分

從裝訂和紙張的選用到內頁的印刷品質,都能感受到這本書在製作上的高標準,這不是那種隨便印一印就拿出來賣的廉價品。書本的開合度很好,即使是新手在翻閱時也不用太擔心會把書脊弄壞,這對於經常需要攤開書本比對樣本的操作來說,是個很貼心的設計。而且,紙張的厚實度也讓高清圖片的色彩飽和度和層次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不會有墨水滲透到下一頁的困擾。總體來說,這本書給人的感覺就是「紮實」,從內到外都充滿了對內容的尊重和對讀者的負責。當我把這本書放在書架上時,它本身就是一件賞心悅目的展示品,光是看到它,就提醒著我要時時保持對自然界中那些閃耀物質的好奇與熱愛。

评分

翻開書本後,那種「專家帶你入門」的感覺非常強烈,作者的文字敘述方式,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反而像是鄰家那位知識淵博的叔叔,耐心地跟你解釋礦物世界裡的種種奧妙。尤其是在介紹如何辨識礦物特徵的部分,那種口語化的描述,讓人覺得學習這些專業知識一點都不難。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礦物圖鑑,常常被密密麻麻的術語搞得暈頭轉向,但這本書在講解基礎概念時,會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來輔助理解,讓我這個「半吊子」也能抓到重點。舉例來說,它對某些礦物晶體結構的描述,就用了類似積木堆疊的比方,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這種教學的誠意和用心,是很多坊間圖鑑所缺乏的,讓人感覺這不只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友善的學習夥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