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a Yoshitomo In Taiwan:奈良美智2021台灣特展

Nara Yoshitomo In Taiwan:奈良美智2021台灣特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奈良美智
图书标签:
  • 奈良美智
  • 当代艺术
  • 绘画
  • 展览图录
  • 台湾
  • 艺术展
  • 日本艺术
  • 儿童艺术
  • 流行文化
  • 艺术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對台灣的歷史和文化的興趣無止盡,以後也想繼續走歷史與文化的旅行。……除了更多私人的交流,對於歡迎我的眾多台灣人,我也思考著還能為大家做些什麼。」──奈良美智

  一年內三度來台隔離超過一個月
  為台日友誼的三地展覽全記錄
  書中收錄此次展出作品、布展紀錄與幕後花絮

  首度公開!奈良美智2021年於台灣拍下的照片

  全球知名的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對台灣抱持著深厚的情感,為回應台日友誼的邀請,在東日本大震災的十週年之際,2021年於台灣展開台北、高雄、台南三地美術館的展覽。

  本書作為這次展覽的紀錄,除了有此次展出的所有作品,並將展出期間奈良美智發表過的作品創作理念,以及關於布展的想法等完整收錄於書中。同時也公開此次展覽的幕後花絮照片,以及奈良美智在來台期間拍下的攝影作品。

  奈良美智也特地專文闡述對於台灣的情感。

  從作品到文字,幕後照片,不管是看過展覽的觀眾或是因觀展人潮眾多向隅的人,都可以透過此書重新一窺展覽的盛況。對藝術有興趣的人也能在本書所收錄的展覽作品與相關文字,對奈良美智及其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台湾美术史中的一次重要回响:探寻战后台湾艺术的转型与脉络 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艺术家的展览回顾,而是深入剖析战后台湾艺术发展史,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台湾当代艺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吸收外来思潮,重塑自身身份认同,并最终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复杂历程。 本书以宏大的叙事结构,勾勒出台湾艺术从战后初期受日本殖民教育遗绪与国民政府迁台后的美学规范双重影响,逐步走向自主探索的轨迹。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1950至1970年代,台湾艺术界的“学院派”与“现代主义”之间的拉锯战。这一时期,以“五月画会”和“东方画会”为代表的先驱力量,如何挣脱传统国画的窠臼,试图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进行对话,同时又极力维护文化根基的张力,成为本书首章的核心议题。我们不只是简单罗列艺术家的名字和作品风格,而是着重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政治语境——在戒严体制下,艺术创作如何成为一种微妙的“抵抗”或“自我疗愈”。 第一部分:从“乡土写实”到“批判现实”的转向 本书详细梳理了1970年代“乡土艺术运动”的兴起。这股运动并非是对西方抽象艺术的简单反扑,而是艺术家群体对台湾本土文化、农民生活和被忽视的历史记忆的主动关怀。通过对李双泽、陈映真等文化人的论述进行交叉比对,我们探究了艺术如何从精英审美转向关注社会底层话语权的问题。接下来的章节,我们将分析“八〇年代”的剧变。随着解严的临近与国际艺术交流的增加,台湾艺术界迎来了爆炸性的变革。波普艺术、观念艺术、录像艺术等多种前卫思潮涌入,本土艺术家不再满足于模仿西方,而是开始进行本土语境下的“挪用”与“解构”。 我们专门开辟章节探讨“后现代主义在台湾的本土化”现象。这一阶段,艺术创作的媒介变得空前多元,议题也从宏大的社会叙事转向对个人身份、性别政治、殖民创伤以及台湾历史的“非线性叙事”的探索。例如,台湾当代摄影的崛起,如何挑战了传统的“纪实”观念,转而构建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个人景观。 第二部分:全球化语境下的“台湾性”重构 本书的重点之一,在于分析台湾艺术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其“边缘性”与“独特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深入考察了19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台湾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国际大型展览的案例。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当台湾艺术进入国际视野时,它是否被简化为一种单一的、异域的“符号”?艺术家们又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符号,反过来批判全球资本主义和文化霸权? 我们深入剖析了档案艺术(Archival Art)在台湾的兴盛。面对历史资料的断裂和政治叙事的压制,许多艺术家将挖掘、重组或伪造历史档案作为创作核心。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问,更是一种对“真实”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辨。书中详细分析了多位以“物件”和“空间”作为媒介的代表性艺术家,阐释他们如何通过对日常物的“陌生化”处理,揭示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社会结构。 第三部分:艺术生态的变迁与未来的可能性 最后一部分,本书将视野转向近二十年的发展。我们关注了非营利艺术空间(NPO)在台湾当代艺术生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艺术商业化与学术批评之间的微妙平衡。在数字化浪潮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下,艺术的传播方式、收藏观念以及“在场性”的意义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此外,本书也探讨了台湾艺术界对邻近亚洲文化圈,特别是日本、香港等地艺术动态的互动与回应。这种跨地域的对话,如何帮助台湾艺术找到其在东亚文化谱系中的独特位置?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立体、不带偏见的台湾当代艺术地图。它不仅仅是一本艺术史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身份、记忆、抵抗与创造力的社会思想史。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会清晰地看到,台湾艺术是如何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发展出其独有的、充满韧性的生命力与表达方式。 它强调的是过程、是脉络、是思潮的碰撞,而非对某一单一、特定展览成就的总结。我们关注的是艺术如何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的工具,持续不断地挑战和定义“我们是谁”这个永恒的议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1959年生於青森縣弘前市。畢業於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曾赴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留學,為日本當代藝術代表藝術家之一。1990年代後期曾於UCLA擔任一學期的客座教授。現居日本。他的作品為多間美術館及藝術機構收藏,在拍賣市場上也創下高價紀錄。為現今亞洲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著有《奈良手記》、《小星星通信The Little Star Dweller》、《NARA 48 GIRLS:奈良美智48女孩》、《寂寞的大狗》等書。

  1959年生於青森縣弘前市。
  1978年青森縣立弘前高等學校畢業,前往東京。
  1987年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
  1988年前往德國國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師承彭克(A.R. PENCK),取得「大師學生」頭銜。
  1994至2000年以科隆為據點進行創作。
  1998年擔任UCLA客座教授。
  2000年返回日本,以東京為創作據點。
  2001年於橫濱舉辦日本國內第一次大規模的個展,之後國際展覽不斷。
  2005年移住栃木縣那須。
  2010年因對美國文化的貢獻,獲頒「紐約國際文化獎」,繼馬友友之後為第二位亞州人。

譯者簡介

王筱玲


  曾任出版社副總編輯、《日日》雜誌中文版主編、《美術手帖》特刊中文版主編。現為自由編輯工作者。 譯有《寂寞的大狗》、《小星星通信》(合譯)、《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歷書》(合譯)、《 圖說西洋美術史》、《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NARA NOTE 奈良手記》等。
 

图书目录

關於 Hazy Humid Day
展場規劃— 台北
展場規劃— 高雄
展場規劃— 台南
關於攝影
《山子姐妹》攝影系列
Q&A. 奈良美智的十問十答
我與台灣
致奈良美智先生——朦朧潮濕的感謝
展出作品索引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627030
  • 叢書系列:藝 知識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8.5 x 23.2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關於Hazy Humid Day


  即將在台北舉行的展覽,《月光小姐》(Miss Moonlight)這幅大型的畫作是展出作品之一。為了與這幅最新的畫作搭配,我認為還需要一幅同樣尺寸的作品。我在去年秋天有這個想法,但是實際開始動筆是在將近一月底的時候。並不是我偷懶,而是無論在繪畫層面上還是精神層面上,《月光小姐》所擁有的力量實在太強大,要畫出具有同等質量的作品,我希望自己的精神必須是在最顛峰的狀態下才可以,因而沒有立刻動筆。如果是四十多歲時的自己,應該是不管怎樣先畫再說之後便怎樣都畫不好,只能繼續等待畫面中人物的誕生,不斷重覆畫了再塗掉,等待誕生的瞬間吧!是的,四十多歲之前總是如此。

  10 年前, 我邁入51 歲後的三個月,強烈的地震襲擊了東日本。然而傳到世界各地的,不只是地震與海嘯帶來的災害,還有伴隨著核能發電廠反應器爐心熔毀的新聞。被命名為東日本大震災的天災,其重大受災區涵括了我出生長大的青森縣到現在居住的栃木縣這一大片範圍,而且沒想到連我回老家的那條路也完全在其中。媒體不斷傳播沿海所有區域因海嘯毀壞的影像與現況、與日增加的死者數、行蹤不明的人數,還有聚集在避難所裡的人們。接觸到那樣的報導,我內心所謂的創作慾望也隨之瓦解,我開始感覺自己被海嘯帶走了。我覺得來自大震災的這種虛無感正在日本擴散。實際上, 創作慾望消失的自己, 為了當義工而前往災區這件事,我認為也像是要確認自己的存在。在那之後半年我依舊無法動筆畫畫,於是就不用筆畫畫而改用黏土,像是要與那土塊搏鬥般開始做雕塑。我開始不使用雕塑的工具,而是用自己的雙手來捏塑人物的頭部。那是一個高度幾近1 公尺, 簡直像是用全身來格鬥的創作。塑像的製作場所是在我二十多歲時念的大學裡,雖然是與學生共用工作室來創作,卻也讓我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結果, 住在大學的宿舍裡,每天在校內的工作室創作,晚上則和學生們一起煮飯來吃,那樣的日子持續到隔年二月,到了三月便完成了大量的塑像作品。震災發生後正好過了一年,自己開始拿起筆,面對純白的畫布。

  開始可以畫畫了,但是無法用以前那樣的速度畫。即使如此,我感覺慢慢地變得可以畫出更具深度的作品。重疊色彩、與所畫的臉仔細對話, 這並非我自己單方面地畫著, 而是與正在畫的對象一邊對話、一邊畫著的感覺。儘管有時很順利,有時很不順,但與以往面對畫面的態度很明顯不一樣了。不是靠著年輕與氣勢往前衝,而是變得能夠深思熟慮。即使要花很多時間,也能夠仔細地繪製。這種仔細並不是準確描繪式畫法的那種細心,是在心裡認真思考的細心。我覺得雖然創作的腳步變慢,但不像過去那樣畫出玉石混雜的作品,變得能夠保有一定程度的品質。然後, 這樣的變化在2017 年畫出的《午夜真相》(Midnight Truth)開花結果。《午夜真相》是震災發生後第六年完成的,我覺得終於畫出自己的真本事。

  雖然我覺得2017 年的《午夜真相》是震災後自我繪畫的高峰,不過自己之後當然也繼續創作,只是我變得沒有任何壓力,以淡然的態度持續地創作。然後,《月光小姐》就誕生了。
完成《月光小姐》是在2020 年的早春。我想她是從沒有任何期待、沒有冀望之中誕生的。對我來說,這好像是從沒有任何冀望中,卻誕生了最期待的作品。她那閉著眼彷彿想著什麼的樣子,是我在2011 年震災之後一邊苦惱著各種事情,一邊淡然畫下的作品,也是我自己繪畫的終點。《月光小姐》像是對我說「已經可以休息也沒關係了喔」。作品完成時,我有種被幸福包圍的感覺。

  接著,終於要來談最新作品《朦朧潮濕的一天》(Hazy Humid Day)了。在台灣的展覽確定的時候,包括《午夜真相》等自己喜歡的作品,幾乎都在洛杉磯的大型回顧個展中展出,無法出現在台灣的展覽中。因此,為了台灣的展覽,我覺得必須要畫出一幅能夠與《午夜真相》匹敵的作品才行,而開始創作,卻因為太焦急,怎樣都畫不好。正覺得煩躁不安的時候,我想到在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行的「STARS展:當代藝術之星—從日本到世界」中展出的《月光小姐》,不也可以來台灣展出嗎?那個展覽是以代表日本的六名藝術家為主題,原本是為了配合因為新冠肺炎而延期的東京奧運舉辦的展覽,我也展出了最新作品《月光小姐》,當我發現這幅畫也及時能夠在台灣展出時, 覺得很興奮。能以自己的代表作在台灣展出的想法,對我來說心情輕鬆很多,自然而然也產生了要再畫一幅足以與《月光小姐》相稱的作品的熱情。這種自然產生的情緒是沒有壓力的。我想畫出能夠與《月光小姐》相稱的作品, 於是掛上了畫布。然後,在純白的畫布前,開始想很多事。那並非像是要忍受壓力的思考,而是更自在地接受《月光小姐》、回應提問般的作品。這並不是一時衝動,我想如果能夠畫出自然表現當時感覺的作品就可以了。然後,我開始動筆畫只要有那種感覺就好的作品,並不是在出現這個念頭的那年秋天,而是在過年後將近一月底的時候。客觀來看,要趕上在台灣的展覽時間實在太緊迫,不過因為心裡有充分的餘裕,加上從秋天開始累積的心情,要投射到畫面上,實際上只要幾天就夠了。然而我開始畫到完成,花了10 天左右。

  在這種感覺之下完成的畫,可以說是現在的我最好的作品,真正的水準,也是最真實的自已。這幅抱著對多次造訪的台灣的想法所完成之作,我命名為《朦朧潮濕的一天》。謝謝來自這幅畫的故事的陪伴,我很感謝。我自己覺得它已經成為比外表更有深度的作品。我非常高興這幅畫能夠在台灣展出,對努力至今的自己也有種想要說聲「謝謝」的感覺。
 
2021 年2 月21 日

推薦序

致奈良美智先生——朦朧潮濕的感謝


  2020 年初,大疫肆虐全球,各國管制邊境,實體交流乍然中斷。台灣因為抗疫有方,行有餘力,開始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友邦伸出援手,致贈口罩。4 月下旬,消息才發布不久,奈良美智就在推特發文感謝蔡總統,並表示度過這次困難之後,希望可以來台灣舉辦展覽。

  當時,文化總會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正計劃於2021 年舉辦「台日友情」系列活動,以紀念東日本大地震十週年,希望藉由藝文交流,見證兩國遭逢急難互相扶持所建立的深厚情誼,同時為彼此加油打氣,合作抗疫。奈良美智的這則推文,猶如上天的應許。透過日台交流協會居中牽線,奈良美智欣然接受文化總會的邀請,同意來台舉辦特展,並巡迴台北、高雄、台南三個城市。

  這也是奈良美智在台灣的第一次個展。311 大地震重創他的故鄉,災變的景象幾乎中斷他的創作。他對台灣各界慷慨解囊協助賑災,感念在心;這場展覽,正是他以一己之力,對台灣表達的感謝。他僅有兩項要求:一是展覽免入場費,二是每場都要親自來台布展,不畏台灣兩週隔離、一週自主健康管理的嚴格規定,更無視旅程中可能染疫的風險。

  而他給予的,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展品從原先規劃的一件大型畫作、十餘幅素描,到最後整個巡迴展展出的作品總數超過200 件,包括代表他1980 年代早期創作歷程的重要畫作,象徵走出311 震災陰影的階段性作品《月光小姐》、為台灣特別創作的《朦朧潮濕的一天》、奈良美智自認為蛻變之作的《微熱少女》、寓意自我與生命對話的雕塑作品《生命之泉》,以及在台隔離期間創作的150 餘件素描作品等。

  站在奈良美智一幅幅單一人像作品前,觀者定睛凝視的同時,彷彿也望進了自己的內心,從而獲得平靜。這是大疫隔離年代,奈良美智送給台灣最溫暖、也最有力量的禮物。他對台灣真摯的情感,使他成為台日友情的最佳代言人,而《朦朧潮濕的一天》無疑是台日友情的藝術結晶,他根據多次造訪台灣、長年與台灣交流的印象,畫下這幅燦爛明亮的作品,似乎象徵台日之間,因著共同的良善價值與信念,在各個層面綿綿密密交織的友誼。

  謝謝你,奈良美智先生,謝謝你的作品帶給我們感動與美好的回憶。只要想起你,每一天都是朦朧潮濕的一天。
 
文化總會副秘書長 喻小敏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台灣的特展來說,最大的亮點通常在於「在地連結」與「特殊選件」這兩點。我猜想,奈良老師這次來台灣展出的作品,除了那些經典角色外,有沒有收錄一些專門為這次展覽進行的全新創作,或是特別選用了帶有台灣在地意象或靈感的作品?這本書如果能完整記錄下這些「限定」內容,那它的收藏價值就會暴增。更別提,一個成功的特展圖錄,通常會包含策展人對展覽主題的深入剖析,以及藝術史學家對奈良美智在當代藝術光譜中的定位探討。我期待看到有別於一般媒體的評論角度,能夠提供更紮實的理論基礎,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一個日本藝術家,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的藩籬,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引起如此強烈的共鳴。如果能有專章討論這些作品如何與台灣的觀展者產生化學反應,那就太棒了。

评分

我一直認為,好的書籍設計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延伸。這本關於奈良美智特展的出版品,在視覺呈現上必須要能撐起藝術家的重量級地位。我特別關注的是排版風格。奈良的作品本身帶有一種簡潔、有力的視覺衝擊力,如果書中的版面設計過於花俏或擁擠,那就會削弱作品的力量。我希望看到的是大量的留白,讓每一張圖都能「呼吸」,讓讀者的目光能專注於作品本身。此外,裝幀的細節,例如書脊的設計、內頁的開本大小,乃至於內文印刷字體的選擇,都直接影響到閱讀的體驗。如果這本書能將展場中那種「純粹感」轉譯到紙本媒介上,讓讀者在翻閱時,彷彿能感受到作品散發出的那種冷靜而堅定的氣場,那麼它就成功了一大半。

评分

回憶起特展現場,那些雕塑作品所佔據的空間感非常強烈,它們彷彿帶著一種實體的威脅感或存在感,完全不同於平面繪畫。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圖錄在呈現「立體作品」時的處理方式。是採用高解析度的全景照片來捕捉作品在展場中的宏大氣勢?還是會搭配特殊的局部特寫,讓我們能仔細觀察雕塑材質的紋理、塗層的厚度,甚至是那些細微的打磨痕跡?因為這些在現場可能因距離或光線問題而難以察覺的「工藝細節」,往往是藝術家技藝的最高體現。如果書中能附帶一些關於雕塑製作過程的幕後花絮或者模型照片,那就更具學術與收藏價值了。我希望這本書不僅是「看」作品,更能讓人「理解」作品是如何被賦予生命的。

评分

說實話,奈良美智的作品對我這個世代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某種青春期的集體潛意識圖像。那種看似簡單、線條純粹,但眼神裡卻藏著對成人世界的不解、憤怒,或是某種孤獨的凝視,每次看都有新的體會。我尤其好奇,這本特展的書籍編排上,有沒有著墨於他在不同時期創作手法上的演變?畢竟從早期那種比較粗獷的線條,到後來逐漸轉向更細膩、更具情緒張力的表現,中間的轉折點在哪裡?如果書中能收錄一些他當時的創作筆記,哪怕只是隻言片語的創作心境描述,那對我來說都是無價之寶。我總覺得,要真正理解奈良美智,不能只看成品,還必須了解他那種「與世界保持距離又渴望連結」的矛盾心態是如何透過畫筆傾瀉出來的。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作品圖錄,更能像一本引人入勝的「心靈地圖集」,引導讀者去探索這位藝術家深層次的內在世界。

评分

这本画册光是拿在手里,那重量感和纸张的细腻度,就让人觉得物超所值了。我記得當時搶票進場去看奈良美智在台灣的那個展覽,人潮真的是絡繹不絕,大家都想親眼目睹那些帶點憂鬱又充滿童真的「小女孩」們。雖然展覽本身很震撼,但很多作品的細節,尤其是在燈光和展示空間的營造下所呈現出的微妙氛圍,其實是很難完全捕捉到的。這本特展的出版品,據說在圖版印刷的考究上下了很大功夫,特別是對於奈良老師作品中那種獨特的色調掌握,那種介於水彩的暈染和壓克力顏料的飽和之間的神祕感。我猜想,能夠透過這樣精緻的圖文編排,把展場中那些大型雕塑、現場手稿,甚至是那些充滿實驗性的裝置藝術的立體感和材質紋理,逼真地呈現在紙面上,絕對是一項挑戰。光是想像那些大尺寸畫作的細節,那些眼神裡的複雜情緒,透過高品質的印刷放大後呈現出來的衝擊力,就讓人等不及要好好研究一番了。希望這本書能彌補我在現場因人潮擁擠而錯過的一些深度觀察,讓我能更私密、更專注地與這些作品進行對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