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色開始 水彩畫基本混色技法

從12色開始 水彩畫基本混色技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野村重存
圖書標籤:
  • 水彩
  • 繪畫
  • 混色
  • 色彩
  • 技法
  • 入門
  • 12色
  • 藝術
  • 繪畫技巧
  • 教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第一次練習水彩畫的人,通常剛開始學習時會使用12色透明水彩顏料(以下稱水彩)套組,本書共分為三大章,介紹運用12色水彩錶現的方法可以畫齣什麼樣的水彩畫。

  第1章從混色的概念開始介紹,接著說明水彩的基本用法、混色方法等知識。第2章,作者會從12種水彩顏色中,一次搭配2種顏色以調齣混色的色卡,並展示以混色顏料作畫的範例作品。接下來,第3章會透過各式各樣的混色水彩完成的範例作品,說明12色中的混色可應用於作品的哪些地方,透過各種混色,介紹水彩技巧及範例作品。

  希望接下來想嘗試水彩畫的人,能將這本書作為顏料運用或混色技法的入門書並加以活用,那將是我的榮幸。
水彩的藝術:從基礎到精通的全麵指南 第一部分:水彩的奧秘——材料與準備 第一章:初識水彩的魅力 水彩畫,以其晶瑩剔透、色彩流動的獨特質感,在繪畫領域獨樹一幟。它不像油畫那樣厚重濃鬱,也不像丙烯那樣覆蓋力強,水彩的精髓在於“水”的運用,以及色彩在紙麵上的自然暈染和滲透。本章將帶領初學者走進水彩的世界,理解其基本特性,激發對這一媒介的熱情。 第二章:精選畫材的秘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水彩畫的材料選擇至關重要,直接影響最終的藝術效果。 顔料的選擇: 顔料主要分為學生級和藝術傢級。藝術傢級顔料的色素含量高,色彩飽和度與耐光性更佳。我們將詳細探討透明度、著色力以及不同品牌顔料的特性,幫助您根據預算和需求做齣最佳選擇。我們還將區分管裝和塊狀顔料的使用場景。 紙張的學問: 水彩紙是水彩畫的“畫布”,其厚度、紋理(粗紋、中粗紋、細紋)以及棉含量決定瞭吸水性和紙張的抗皺能力。介紹100%純棉紙的優越性,以及針對練習和速寫推薦的性價比更高的紙張。 畫筆的哲學: 一套閤適的畫筆是實現不同筆觸的關鍵。我們將介紹圓頭筆、平頭筆、排筆等不同形狀畫筆的功能,以及天然毛(如貂毛)和閤成縴維筆的優缺點和保養方法。 輔助工具: 調色盤、海綿、噴霧瓶、美紋紙膠帶等輔助工具,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控製水分和保護畫麵邊緣。 第三章:工作空間的構建 一個高效、舒適的工作環境能極大地提升繪畫體驗。本章指導讀者如何設置閤理的光照條件、準備吸水布、以及固定畫紙的方法,確保在整個創作過程中保持畫麵的平整和色彩的準確性。 --- 第二部分:技法的基石——控製水分與色彩的語言 第四章:水與色的和諧共舞 水彩畫的靈魂在於對水分的精確控製。這是初學者最常遇到的挑戰,也是區分高手與新手的關鍵。 濕度的感知: 如何判斷筆上、紙上的水分處於“濕潤”、“半乾”還是“完全乾燥”狀態。通過實際操作練習,培養對濕度的直覺。 留白的重要性: 水彩中不使用白色顔料來提亮,而是依賴紙張的白色。學習如何用遮蓋液(留白液)保護高光區域,以及如何通過控製水分實現自然的紙張留白效果。 第五章:基礎鋪陳技法詳解 掌握基礎鋪色技法是構建畫麵層次的第一步。 濕畫法(Wet-on-Wet): 在濕潤的紙麵上落筆,使顔料自然擴散、暈染,創造柔和、夢幻的過渡效果。練習大麵積平塗和色彩融閤。 乾畫法(Wet-on-Dry): 在乾燥的紙麵上落筆,筆觸清晰、邊緣銳利,適閤錶現細節和紋理。 平塗與漸層: 學習如何均勻地塗布大麵積顔色(平塗),以及如何平滑地從深色過渡到淺色(漸層),這是天空、牆壁等背景處理的基礎。 第六章:深入理解色彩的構成 色彩理論在水彩中同樣適用,但由於透明性的特點,理解“疊加”和“混閤”的視覺效果尤為重要。 三原色與二次色: 再次鞏固色彩的構成。 調和的技巧: 瞭解如何直接在調色盤上和紙麵上混閤顔色。特彆關注如何避免“髒色”的齣現,即如何用有限的幾種顔色調齣豐富的中間色調。 冷暖與對比: 分析色彩的冷暖傾嚮,學習如何利用色彩對比來增強畫麵的空間感和視覺衝擊力。 --- 第三部分:進階錶現力——肌理與層次的構建 第七章:疊加與罩染(Glazing)的藝術 這是水彩實現深度和豐富度的核心技術。罩染是指等待一層顔色完全乾燥後,在其上疊加一層透明的、更深的顔色,從而在視覺上産生色彩混閤的效果,而非物理上的混閤。 透明度的保持: 如何確保每一層罩染都足夠透明,以便底層色彩依然可見。 微妙的色彩變化: 練習用罩染技術來深化陰影、調整色相,例如在黃色上罩染一層淡藍色,得到柔和的綠色。 第八章:創造自然紋理與筆觸 水彩的魅力在於其不可預測的紋理。本章探索利用工具和技法創造豐富的視覺肌理。 颳擦與刻畫: 使用硬邊工具(如卡片邊緣、畫刀)在半乾的顔料上颳齣綫條或紋理。 鹽、酒精與其他媒介: 探討在濕潤的顔料上撒鹽、滴酒精等方法,觀察它們如何吸收顔料,形成獨特的結晶或擴散效果。 噴灑與拍打: 使用噴霧瓶製造水珠效果,或用乾硬的刷子蘸取少量顔料進行拍打,模擬草地或粗糙錶麵。 第九章:處理邊緣與細節 邊緣的控製決定瞭畫麵的焦點和氛圍。 邊緣的軟化與強化: 如何使用乾淨的濕筆或吸水紙來“洗掉”或“吸走”邊緣的顔料,使過渡柔和;以及如何通過細緻的乾筆觸來強化邊緣的清晰度。 細節的刻畫: 選取閤適的畫筆和顔料濃度,在畫麵乾燥後添加最後的點睛之筆,如暗部細節、高光後的陰影等。 --- 第四部分:主題創作與實踐指導 第十章:風景畫中的光影捕捉 風景是水彩最經典的主題之一。本章側重於如何錶現大氣和光照。 天空的繪製: 掌握雲朵的形狀和層次,區分晴天、陰天、黃昏等不同光綫下的天空處理方法。 遠景與近景的空間感: 應用“空氣透視”原理,用更淡、更冷的顔色錶現遠景,用更飽和、對比更強的顔色錶現近景。 第十一章:靜物的光感與體積 靜物寫生是訓練觀察力和控製力的絕佳途徑。 物體的高光與反光: 學習觀察並錶現物體錶麵的高光點、固有色以及環境色的反射。 材質的錶現: 針對玻璃、金屬、布料等不同材質,運用不同的濕潤度和筆觸進行模擬。 第十二章:人物與動物的速寫與錶現 雖然水彩在錶現人物時需要極高的技巧,但本章側重於捕捉神態和動態的速寫練習。 動態捕捉: 強調快速用色塊定型,而非過度描繪細節。 色彩的情緒傳達: 探討如何利用色彩的冷暖變化來烘托人物的心境或環境氛圍。 結語:持續的探索 水彩畫的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鼓勵讀者多進行寫生和臨摹,不斷實驗新技法,將所學知識融匯貫通,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風格。最重要的是,享受色彩在手中流淌的美妙過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野村 重存(のむら しげあり)


  1959 年齣生於東京。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研究所。

  擔任兼任講師、文化講座講師等職務。

  曾在 NHK 教育電視節目「趣味悠々」中,擔任 2006 年播放的「日帰りで楽しむ風景スケッチ」、2007 年「色鉛筆で楽しむ風景スケッチ」、2009 年「にっぽん絶景スケッチ紀行」3 個係列的講師,並且編寫教材。

  著有『今日から描けるはじめての水彩畫』、『野村重存のそのまま描けるエンピツ畫練習帳』(日本文蕓社)、『日帰りで楽しむ風景スケッチ(慕客雜誌版)』、『野村重存の1 本描きスケッチ』(NHK 齣版)、『野村重存 水彩スケッチの教科書』、『DVDでよくわかる三原色で描く水彩畫』、『野村重存「なぞり描き」スケッチ練習帳』(実業之日本社)、『シャープペンではじめる!大人のスケッチ入門』(土屋書店)、『風景を描くコツと裏ワザ』(青春齣版社)、『※水彩風景寫生 主題範例全書』、『※鉛筆素描寫生 主題範例全書』(※繁中版由北星圖書公司齣版)等多本著作。此外,也參與日本民營電視節目的演齣,撰寫或監修雜誌、專欄等文章。每年主要以舉辦個展的形式發錶作品。
 

圖書目錄

前言 .......................................................................................2

chapter1 水彩的混色知識
混色的基本知識 .....................................................................8
單色與混色的差別 ..................................................................9
混色的方法 ........................................................................... 10
混色與水量 ........................................................................... 12
活用白色的畫紙 ................................................................... 14
如何錶現明亮感與陰暗感 ..................................................... 16

chapter2 2 種顏料的混色
介紹 12 種顏色 .....................................................................20
●緋紅 .................................................................................22
●硃紅 .................................................................................26
關於疊色 ..............................................................................29
●土黃 .................................................................................30
●永固黃 .............................................................................34
關於紫色 ..............................................................................37
●翠綠 .................................................................................38
關於三原色 ...........................................................................41
●永固綠 No.1 .....................................................................42
●鈷藍 .................................................................................44
●普魯士藍 .........................................................................48
●焦赭 .................................................................................50
●熟赭 .................................................................................54
●象牙黑 .............................................................................56
白色顏料的用途 ................................................................... 61

chapter3 範例作品的混色示範

青蘋果 ....................... 64
樹木 .......................... 66
形形色色的樹木 ........ 68
明亮的森林 ................ 70
有草原與森林的風景 . 72
森林與湖泊 .................74

油橄欖果實 ................ 78
藍色大海 ................... 80
石闆地的街道 ............ 82
雪山風景 ................... 84
藍色大海 ................... 80
石闆地的街道 ............ 82
雪山風景 ................... 84
霧凇森林 ................... 86

鞦季的紅色樹葉 ........ 90
王瓜 .......................... 92
晚霞天空的顏色 ........ 94
乾燥花 ....................... 96
楓葉 .......................... 98
紅白色的梅花林 ...... 100
紅色的樹木果實 ...... 102

檸檬 ........................ 104
黃葉之樹 ................. 106
風車與夕陽風景 ...... 108
街上的燈光 ...............110
黃葉湖畔 ..................112

乾草堆 ......................116
落葉 .........................118
帶刺的栗子 .............. 120
褐色瓦房屋頂 .......... 122
石造拱門 ................. 124
晚鞦的樹林 .............. 126

灰色的雲 ................. 128
聖米歇爾山 .............. 130
古老的鐘樓 .............. 132
水麵與岩石 .............. 134
櫻花 ........................ 136

PICK UP
針葉樹 ..................76
霧凇 .....................88
樹葉轉黃的日本落葉鬆 ......... 114

顏色索引 .......................................................................138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676594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8.3 x 23.4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個人是個對色彩比較敏感的人,但每次想畫齣那種層次感豐富的畫麵時,總覺得我的調色盤像被限製住瞭。這本《從12色開始 水彩畫基本混色技法》對我最大的幫助,是它打破瞭我對「原色」的僵化認知。它在介紹三原色混色之後,非常大膽地跳到瞭「濁色」的應用。你知道嗎?很多書都強調要畫齣乾淨明亮的色彩,但現實中的世界,尤其是自然景物,很少有那麼純粹的顏色。這本書卻很誠實地告訴你,如何利用補色相近的顏色來製造齣「灰階感」和「微妙的過渡」。它用非常精密的圖錶展示瞭不同顏料在紙張吸水性不同時產生的筆觸差異,這一塊的細節處理,真的不是一般入門書會花篇幅講解的。它讓我意識到,水彩的魅力不在於顏色有多飽和,而在於那些難以言喻的、介於顏色之間的過渡地帶,這本書給瞭我工具去精準地捕捉這些「難以捕捉」的瞬間。

评分

我本來以為這本書會比較偏嚮歐洲古典的水彩風格,畢竟書名聽起來有點嚴謹。結果翻開之後,發現它的示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亞洲的審美觀,尤其是對亞洲花卉和傳統建築光影的捕捉,非常到位。作者在講解水份控製時,特別提到臺灣夏天濕熱的天氣對水彩作畫的影響,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彷彿作者就在我身邊指導一樣。書中的講解風格,非常口語化,沒有太多學術腔調,讀起來很放鬆。舉例來說,當講解如何處理深色陰影時,作者不是直接說「用深藍加深紅」,而是用「想像在夜市燈光下,影子會帶點暖棕感」這樣具體的場景去引導你思考。這讓我在實際操作時,更容易將書中的理論與我日常觀察到的世界連接起來,使得混色過程從機械性的調配,轉變成一種主動的「觀察與再現」。

评分

說真的,我很少對工具書這麼有感觸,但這本《從12色開始 水彩畫基本混色技法》的編排邏輯,完全抓住瞭「實戰」的精髓。它不是那種隻會跟你談論歷史或哲學的藝術書,它完完全全就是一本操作手冊,而且是很貼心的那種。書裡麵很強調「光線」與「色彩」之間的關係,這點我以前完全沒意識到,總以為隻要顏色選對瞭就沒事瞭。但作者透過幾個簡單的靜物範例,讓我明白,同樣一個黃色,在強光下和陰影中的錶現是完全不一樣的。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設計瞭好幾個「情境模擬練習」,像是模擬清晨的霧氣、或是午後陽光灑落的感覺,這些都不是單純的顏色練習,而是教你如何用混色去「營造氛圍」。這種循序漸進,把混色技法融入到實際畫麵建構的方式,讓學習過程充滿瞭樂趣,而不是枯燥的技術訓練。對於想把水彩應用到插畫或風景寫生的朋友來說,這本絕對是必備的參考書。

评分

這本水彩畫的入門書,對我這個完全新手來說,簡直是救星!我之前買過幾本號稱是給初學者的教學書,結果裡麵一堆術語看不懂,光是看到顏料名稱就頭痛,更別提什麼「濕中濕」、「乾筆法」這些名詞,簡直是天書。可是這本《從12色開始 水彩畫基本混色技法》,它的切入點非常務實。作者沒有一開始就丟一堆複雜的理論給我,而是很貼心地從最基本的「12色」工具開始教起。你知道嗎?光是學會怎麼把手邊有限的顏色調齣豐富的色階,就讓我驚喜連連。它詳細示範瞭每一種基礎色的混色比例,而且是用圖解的方式呈現,一看就懂,不像有些書隻是用文字描述,害我光是想像那個顏色就快要發瘋瞭。我特別喜歡它提到顏料的濃淡控製,這對水彩來說太重要瞭,顏色太稀就浮不起來,太濃又容易結塊,書裡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這些細微的差別,讓我很快就掌握到那種「剛剛好」的感覺。以前總覺得水彩很難駕馭,現在覺得好像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原來色彩的魔法就在這些基礎的調配裡頭。

评分

老實說,我買過不少歐美的繪畫教程,它們的紙材、顏料標準都比較偏嚮進口規格,對我們一般使用者來說,成本壓力比較大。這本《從12色開始 水彩畫基本混色技法》在教材的選擇上顯得非常貼心。它專門闢瞭一章節,教你如何用市麵上最容易取得的平價國產水彩顏料,來達到專業級的混色效果。這點對學生族群或剛入門,不想一下子投入太多資金在昂貴顏料上的朋友來說,簡直是福音。它不是鼓勵你「將就」,而是教你如何「發揮極限」。書裡展示瞭許多低飽和度、但極具錶現力的混色範例,這些顏色很多都是透過不同品牌廉價顏料的巧妙組閤達成的。它讓我明白瞭,工具不是決定藝術成就的唯一關鍵,真正重要的是你對顏料特性的理解和掌握,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傳授,遠比那些隻會推薦昂貴畫材的書來得實在有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