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有可愛的感覺!解決困擾設計師的模糊委託設計風格指南

我想要有可愛的感覺!解決困擾設計師的模糊委託設計風格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Power Design Inc.
图书标签:
  • 设计指南
  • 风格指南
  • 模糊需求
  • 可爱风格
  • 设计原则
  • 视觉设计
  • 用户体验
  • 设计流程
  • 委託設計
  • 设计师参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滿足客戶常見的7大不明確需求。
可依照風格做查詢の設計對應詞典。
 
  你說想要“可愛的„設計是指什麼……?
 
  本書將收到客戶委託設計時常見的7種設計風格需求分成不同章節,各個需求都列舉了數種答案,並詳細介紹。而且,每個答案的設計也都附上了製作時具體需要的「元素」。不只是能幫助大家導出設計的方向,也能在實際製作設計時派上用場。
 
  當客戶提出「模糊不清、曖昧不明的需求」時,翻開「目錄」頁面就能找到各個答案的代表作品範例。找到答案了,但客戶看了設計初稿後,又補充要求說「想要再稍微多一點〇〇的印象」⋯⋯,這時只要看看「紅字對應」頁就會知道怎麼做了。這裡會介紹修改的重點,讓原始的設計可以因應任何風格。
 
  ◆可愛感設計請這樣做!
  01-Girly-誰都會怦然心動的「典型可愛」女孩風,用水彩筆觸營造輕盈華麗。
  02-Feminine-大人也容易接受的女人味風格,雖然穩重但依然很「可愛」。
  03-Happy-令人不禁微笑的幸福風格,散發出不會太做作的可愛氣息。
  04-Lovely-愛心就是「可愛」圖形的絕對王者。盡情運用、徹底揮灑甜美吧!
  05-Dreamy-縹緲虛幻的夢幻風格,運用夜空或立體投影營造出幻境感。
  06-Pop-活力充沛的普普風,使用繽紛快樂的色彩,存在感也百分百!
  07-Hannari-溫暖、文靜、典雅。文雅地點綴和風元素,就會顯得很可愛。
 
  ◆時髦的設計請這樣做!
  01-Artistic-運用筆刷筆觸或手繪插圖營造華麗感。大膽配色是時髦的關鍵。
  02-Impact-時尚的視覺衝擊風格版面簡單,要呈現「景深」和「立體感」。
  03-Chic-用恰到好處的慵懶感,營造出隨興卻精緻的印象。
  04-Neo Retro-流行又吸睛的新復古風,鮮豔色彩有壓倒性的存在感!
  05-Subculture-以「裝飾文字」塑造印象的次文化風格,用輕盈色調引人深入不可思議的歡樂世界觀!
  06-Unique-感覺混沌卻又整合得剛剛好。獨一無二的時髦感令人沉迷。
 
  ◆高級感設計這樣呈現!
  01-Rich-豐裕風格拘謹且高雅,不令人生厭的「高級感」營造出微奢的氣氛。
  02-Party-閃耀亮粉中隱約散發出虛幻氣息,「細膩的高級感」令人沉醉。
  03-Classical-穩重厚實的古典風格,要用暗色調×金色營造出豪華感!
  04-High-class-頂級質感的奢華風,大膽的排版和俐落的表現令人沉浸在灰階色調蘊釀出的非現實感。
  05-Iki-日本和風與高級感兼備的日式風雅,簡單中散發出凜然的美麗。
 
  ◆自然的感覺請這樣做!
  01-Cafe-咖啡廳風格充滿不媚俗的清爽魅力,任誰都會喜歡的「自然」典型。
  02-Relax-充滿反差的慵懶風格,「典雅卻很舒適」的大人世界觀。
  03-Plain-拘謹沉穩的氣氛富有古風的表現,莫名令人心靈放鬆。
  04-Northern Europe-充滿溫馨氣息的北歐風,特徵十足的配色讓心情雀躍了起來!
  05-Baby-綿軟柔和的嬰幼兒風格,擁有讓人不禁會心一笑撫慰效果!
 
  ◆休閒的感覺請這樣做!
  01-Friendly-爽朗快活的友善風格,魅力在於平易近人的「親切感」!
  02-Light-爽快輕盈印象的輕便風格,端整卻不會令人覺得僵硬。
  03-Plain-沒有多餘裝飾、簡潔平淡的平實風格,通用性也無可比擬!
  04-Vintage-懷舊風只要表現出磨舊感和紙張質感,氣氛就會更濃厚。
  05-Playful-激發好奇心的玩樂風格,光是看著就會湧現雀躍的情緒!
 
  ◆帥氣的設計請這樣做!
  01-Minimal-展現灑脫的極簡風格,運用「減法設計」注重簡潔的呈現。
  02-Mode-新潮風給人強烈印象。將照片、圖形、文字像拼圖般組合出巧妙搭配。
  03-Sporty-魅力在於躍動感,配色和版面的關鍵都是「強烈的對比」!
  04-Trad-無可挑剔、循規蹈矩的經典風格,男女都愛的「率性」非常有魅力。
  05-Outdoor-感受到大自然和野生氣息的戶外活動風格,率性中透露出溫暖。
 
  ◆企業形象的設計這樣呈現!
  01-Smart-智慧風格給人敏銳的俐落印象。以藍色為基調呈現信賴感。
  02-Global-寬廣的空間和生氣勃勃的版面,展現宏大的「世界」。
  03-Ecology-以自然、環境保護為主旨。運用圓形和曲線呈現貼近人心的溫柔。
  04-Passion-「斜向」配置的版面和「箭頭」圖案,表現出氣勢和熱度。
  05-Breakthrough-突破風格令人感受到希望,用富有動感的版面表現出不斷成長。
  06-Professional-散發頂尖氣息的專業風格,用暗色調+金色營造出更高等級的印象。
  07-Stylish-散發尖銳氣息的高尚風格,營造出知性的印象。
 
讀者好評
 
  「如果在設計的同時立即參考這本書,你就不會迷路。」
  「當你想與客戶或第三方合作,或者想創造許多設計品味時,它非常有用。」
  「這本書非常有用,只用文字很難明確表達形象,用視覺能直觀地共享,就能節省製作時間。」
  「這本書有大量的詞彙和例子來理解客戶的需求,不僅推薦給新手,也推薦給老手!」
《光影之间:日本建筑美学与日常生活的交织》 一部深入探索日本建筑哲学、材料运用与空间叙事的研究之作 本书旨在剖析日本建筑的独特魅力,并非简单地罗列风格或技术,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语境、哲学思想以及它如何与居住者的日常生命产生深刻的联结。我们将带领读者穿越古老的木结构神社,步入现代主义大师的混凝土杰作,最终抵达当代建筑师在城市肌理中进行的微妙干预。 第一部分:侘寂的哲学基石与空间的冥想 本部分将从美学哲学的源头入手,阐释“侘寂”(Wabi-Sabi)思想如何渗透进日本的建筑语言。我们不将侘寂视为一种单纯的装饰风格,而是一种对不完美、无常性和朴素之美的深刻接受。 材料的生命力: 深入探讨木材(特别是桧木与杉木)、竹、土墙和和纸(障子与拉窗)在空间中的作用。重点分析这些天然材料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熟”——它们如何吸收光线、记录湿度、并随着岁月留下使用者的痕迹。我们将考察这些材料如何避免成为静态的背景,而是成为参与到生活过程中的动态元素。 光与影的剧场: 探讨日本建筑师对自然光的精妙控制。区别于西方建筑对光明的直接捕捉,日本传统建筑更倾向于“滤光”与“引光”。通过分析如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描述的意境,我们将研究障子如何将强烈的日光转化为柔和的漫射光,以及这种光影变化如何定义了室内空间的层次感与情感氛围。 “间”(Ma)的艺术: 这一章将专注于探讨“空间留白”的概念。在建筑语境中,“间”不仅指物理上的空旷区域,更是一种时间与感知上的张力。我们将分析一个房间的有效性并非由其所包含的物体数量决定,而是由其围合的“未被占据的空间”所赋予的意义。这包括对走廊、庭院和空廊的详细考察。 第二部分:传统语汇的现代转译 日本建筑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其将古老的设计智慧有效地融入到快速变化的现代生活之中。本部分聚焦于经典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重生与演化。 从“缘侧”到连接性立面: 考察传统住宅中半室内半室外的“缘侧”(Engawa)功能。这种过渡空间如何模糊了私密与公共、室内与户外的界限。进而分析当代建筑师如何通过露台、内院或具有高度渗透性的玻璃立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重现这种空间上的“犹豫性”。 结构与表皮的统一性: 分析传统框架结构(如斗栱系统)对现代结构思维的影响。探讨安藤忠雄等建筑师如何通过清水混凝土的纯粹几何体,实现结构即美学、表皮即体验的极致追求。对比木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在处理“重量感”和“轻盈感”上的哲学差异。 微型化与垂直居住: 面对城市空间日益紧张的现实,本部分研究日本在小尺度住宅设计上的创新。关注如何通过灵活隔断、多功能家具整合以及对垂直空间的优化,实现高密度居住环境下的舒适度与个性化需求。 第三部分:城市中的微观干预与社区共生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视角从单一建筑内部转向建筑与其外部环境,特别是城市肌理之间的对话。 城市中的“口袋空间”: 研究日本建筑师如何应对狭窄、不规则的城市地块。分析一些标志性案例中,建筑如何通过巧妙的体块切割、屋顶花园的设置,或对临街面处理的克制,来回应城市环境的复杂性,避免成为突兀的个体,而是成为社区叙事的一部分。 材料的地域性叙事: 深入考察不同地区建筑对当地气候和材料的反应。例如,北海道的厚重雪屋设计与冲绳抗台风结构的差异。这不是关于地方风格的复刻,而是关于一种适应性智慧的体现。 使用者与空间的动态关系: 最后的章节着重于建筑如何服务于居住者。我们不谈论建筑的“宏大叙事”,而是关注居住者日常行为对建筑的“再塑造”。考察可移动隔墙、嵌入式收纳系统,以及如何设计出能够随着家庭结构变化而自我更新的空间,实现真正的“长寿建筑”。 结语:未完成的建造 本书的结论将总结日本建筑持续不断的对话性——它不是一套固定的公式,而是一个关于如何与自然、时间、光线进行持续协商的过程。它提供了一种审视我们自身生活环境的全新视角: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尊重、对“空”的珍视,来创造更具深度和冥想感的居住体验。 本书适合对建筑史、空间哲学、材料科学以及亚洲文化有深度兴趣的研究者、学生和专业人士阅读。它不是一本快速入门手册,而是一段需要慢速品味的深度旅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POWER DESIGN
 
  據點位於東京的設計公司。
  隨時有大約20名專屬設計師各展長才,以平面設計和產品設計這2大業務為主軸廣泛活動。
  著有《好設計の配色圖鑑:即翻即用,色彩搭配靈感見本帳!》(邦聯文化) 《比稿囉!設計智囊團全員集合!》(瑞昇)等書。
  www.powerdesign.co.jp

图书目录

前言⋯⋯P.002
HOW TO USE⋯⋯P.004
 
可愛感設計請這樣做!⋯⋯P.025
女孩風⋯⋯P.026
女人味⋯⋯P.030
幸福⋯⋯P.034
甜美⋯⋯P.038
夢幻⋯⋯P.042
普普風⋯⋯P.043
典雅⋯⋯P.050
 
時髦的設計請這樣做!⋯⋯P.059
藝術風⋯⋯P.060
視覺衝擊⋯⋯P.064
雅緻⋯⋯P.068
新復古風⋯⋯P.072
次文化⋯⋯P.076
獨特⋯⋯P.080
 
高級感的設計這樣呈現!⋯⋯P.089
豐裕⋯⋯P.090
派對風⋯⋯P.094
古典⋯⋯P.098
奢華⋯⋯P.102
日式風雅⋯⋯P.106
 
自然的感覺請這樣做!⋯⋯P.115
咖啡廳⋯⋯P.116
慵懶⋯⋯P.120
樸實⋯⋯P.124
北歐風⋯⋯P.128
嬰幼兒⋯⋯P.132
 
休閒的感覺請這樣做!⋯⋯P.141
友善⋯⋯P.142
輕便⋯⋯P.146
平實⋯⋯P.150
懷舊⋯⋯P.154
玩樂⋯⋯P.158
 
帥氣的設計請這樣做!⋯⋯P.167
極簡⋯⋯P.168
新潮⋯⋯P.172
運動風⋯⋯P.176
經典⋯⋯P.180
戶外活動⋯⋯P.184
 
企業形象的設計這樣呈現!⋯⋯P.193
智慧⋯⋯P.194
寰宇⋯⋯P.198
環保⋯⋯P.202
熱情⋯⋯P.206
突破⋯⋯P.210
專業⋯⋯P.214
高尚⋯⋯P.218
 
紅字對應
Q1再稍微成熟一點能不能呢?⋯⋯P.054
Q2想帶點特別感能做到嗎?⋯⋯P.056
Q3再多點開放感能做到嗎?⋯⋯P.84
Q4做出更中性點的印象能不能呢?⋯⋯P.086
Q5再更華麗一點能不能呢?⋯⋯P.110
Q6整體再多點厚實感能做到嗎?⋯⋯P.112
Q7再稍微酷一點能不能呢?⋯⋯P.136
Q8再更歡樂一點能不能呢?⋯⋯P.138
Q9做出更典雅的印象能不能呢?⋯⋯P.162
Q10再多一點動感能做到嗎?⋯⋯P.164
Q11季節感再明顯一點能做到嗎?⋯⋯P.188
Q12做出更悠閒的感覺能不能呢?⋯⋯P.190
Q13再更有派頭的感覺能做到嗎?⋯⋯P.222
 
[專欄] 客戶的模糊需求攻略法
1. 是要讓誰覺得「可愛」?之1⋯⋯P.058
2. 是要讓誰覺得「可愛」?之2⋯⋯P.088
3. 這個設計要用在哪裡?⋯⋯P.114
4. 你的假設正確嗎?⋯⋯P.140
5. 想像中的顏色是什麼?⋯⋯P.166
6. 百聞不如一見!⋯⋯P.19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520694
  • 叢書系列:愛生活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我想委託你做可愛的設計!」
  「我想要做出時髦的感覺!」
 
  「可愛的設計」是什麼⋯?「時髦的感覺」又是什麼⋯!?
  姑且先以自己的方式來表現,
  但是客戶看了卻說「跟我要的不太一樣」⋯。
 
  客戶要求表現出可愛、時髦、自然
  這些感覺的「模糊不明的需求」,
  有這種困擾經驗的設計師應該不在少數。
 
  本書針對常見的7種「模糊設計需求」,
  分別列舉多種答案(設計風格)來加以介紹,
  肯定能幫助你找到客戶所追求的方向。
 
  在各個答案的頁面,除了刊載設計圖像以外,
  也會具體詳列建議的配色、圖形、字型。
  已經確定了方向、準備動手開始製作,
  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設計才好⋯!
  當你遇到這種狀況時,一定要翻開這本書。
 
  但願本書可以成為幫助你解決煩惱的「急救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哇,這本書的書名取的真有意思,「我想要有可愛的感覺!解決困擾設計師的模糊委託設計風格指南」。光是看到這個標題,我就忍不住好奇,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本「武功秘笈」,能把設計圈裡最讓人頭痛的「模糊委託」給徹底破解?老實說,在我的設計生涯中,最怕遇到的就是業主丟來一堆形容詞,像是「要溫馨一點」、「帶點活潑感」、「感覺要很年輕」,然後眼睛一亮說:「你懂我的意思吧?」 嘖嘖,這種時候我就只能默默在心裡吶喊:「我不懂啊!我真的不懂啊!」 每次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用盡各種比喻、畫圖、找參考圖,才能勉強把對方的想像具象化,中間的溝通成本簡直高得嚇人。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結構化的方法論,不只是停留在「多看範例」這種老生常談,而是真的能教我們怎麼把那些飄渺的「感覺」給量化、給分類,甚至是用一套標準化的流程來應對,這樣以後接案子就能更有效率,老闆也會覺得你很專業,而我們設計師也能少掉很多不必要的內耗和焦慮感。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成為我們設計師的救命仙丹,那真是太棒了,我已經準備好要把它擺在辦公桌最顯眼的地方了!

评分

坦白講,我對這種「風格指南」系列的書籍一向抱持著一種又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心情。期待是因為我們真的需要一套系統來應對那些難以捉摸的需求;害怕是因為很多這類書籍最終都會變成一堆漂亮的圖片拼貼,缺乏深層的理論支撐,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只是看了一本精美的圖錄,對於解決實際的溝通問題幫助不大。但這本書的書名很吸引人,它明確點出了設計師的痛點:「模糊委託」和「可愛的感覺」。我很好奇它會如何定義「可愛」這個概念,畢竟「可愛」對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來說,意義可能天差地遠。我希望這本書不只是教我們如何「畫出可愛」,而是教我們如何「理解客戶口中的可愛」,這中間涉及到客戶心理學、文化符碼的解讀,以及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提問清單來篩選出真正核心的需求。如果它能提供一套從「需求訪談」到「風格定調」的完整流程圖,那我會毫不猶豫地把它列入年度必讀清單,畢竟在設計行業,溝通效率直接決定了專案的成敗與心情好壞啊!

评分

說實話,在台灣的設計圈,我們常常在傳統美學和網路爆紅的流行趨勢之間拉扯,尤其是當業主提出「想要很有梗」或者「要很網紅」這類要求時,常常讓人無所適從。這本《我想要有可愛的感覺!解決困擾設計師的模糊委託設計風格指南》這個標題,簡直是直擊了我們這些需要不斷追趕時代潮流的設計人最深層的焦慮。我特別好奇,書中對於「可愛」的風格演變有沒有做時代性的分析?例如,十年前大家覺得可愛的風格(也許是日系雜貨風的細碎裝飾)和現在社群媒體上流行的「清爽簡約」或「Y2K復古」之間,關鍵的設計元素差異在哪裡?如果這本書能像一本人類學的田野調查報告一樣,細膩地拆解這些風格背後的視覺語言,並且提供「萬用轉換公式」,讓我可以迅速地從「模糊的可愛」轉換到「具體的視覺語言」,那將會是革命性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實戰手冊,而不是學術論文,真正能讓我們在面對客戶時,可以自信地說:「沒問題,我完全知道您說的那種『感覺』,它的視覺代碼是ABC。」

评分

這本書名聽起來就像是那種,你絕對會在設計師群組裡被熱烈討論、然後大家私下互相推薦「你一定要去看!」的那一類神書。我個人對「解決模糊委託」的部分最感興趣,因為在我看來,設計工作有百分之八十的難度都來自於溝通,而不是執行。模糊的委託,往往源於客戶自身表達能力的限制,或是對設計領域的不了解。所以,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強大的「翻譯系統」,教設計師如何用客戶聽得懂的語言,去重新定義他們口中的「可愛」,那它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一本單純的風格參考書了。我設想它會包含很多關於「引導式提問」的腳本,甚至是圖像化的溝通工具,像是製作一份「風格光譜量表」,讓客戶在光譜上標註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區間,從而快速鎖定目標。這種操作層面的細節,才是真正能幫我們從泥沼中脫身的關鍵。我期待它能帶來的不僅是視覺上的啟發,更是流程上的徹底優化,讓「可愛」不再是個難以捉摸的幻影,而是一個可以精確達成的設計目標。

评分

最近剛好在物色一些能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書,看到這本《我想要有可愛的感覺!解決困擾設計師的模糊委託設計風格指南》,實在是太接地氣了,簡直是為我這種常常被客戶搞得霧裡看花的設計人量身打造的。我想,很多同行一定也有過那種經驗:客戶堅持要「簡約而不簡單」,或是「奢華卻不俗氣」,聽起來都很美好,但實際上要怎麼在有限的預算和時間內達成,簡直是天方夜譚。我特別關注這種「風格指南」類型的書籍,因為它往往會提供一套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視覺元素的橋樑。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探討不同「可愛感」的層次——像是日系那種清透的透明感,韓系那種飽和度高的甜美感,或是美式那種帶點幽默感的趣味感,它們在色彩學、線條處理、排版結構上的具體差異是什麼?如果能有大量的對比圖示,讓我們能清楚對照出「A風格」和「B風格」在視覺語言上的關鍵節點,那絕對是無價之寶。設計圈最缺乏的就是這種把「感覺」變成「SOP」的實用手冊,拜託,讓我看到一點實質的幫助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